菌种活化与定量稀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6743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菌种活化与定量稀释系统,用于发酵饲料行业的菌种活化、精确稀释与连续接种,属于发酵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菌种活化与稀释系统比较简单,在热水罐制得热水后,直接加入菌种进行活化,活化后用菌液泵泵入菌液罐稀释成一定浓度的菌液,然后再将菌液泵入缓冲罐供接种使用。

传统系统具有如下缺点:

a) 由于采用流量计量方式,活化菌液添加比例不准,使接种菌液浓度有差异,影响接种质量;

b) 活化罐、菌种稀释罐都使用搅拌器使罐体结构复杂;

c) 一般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菌种活化与定量稀释系统,结构简单,菌液浓度一致稳定,自动化程度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菌种活化与定量稀释系统,包括热水罐、菌种活化罐和菌种稀释罐,所述菌种活化罐的顶部连接有热水注入管和菌种注入管,所述菌种活化罐的底部出口与菌种泵的入口相连,所述菌种泵的出口与菌种三通阀的入口相连,所述菌种三通阀的第一出口通过菌种回流管与菌种活化罐的顶部回流口相连,所述菌种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与体积计量罐的菌种注入口相连,所述体积计量罐上部侧壁的溢流口通过体积计量罐溢流管与所述菌种活化罐的顶部入口相连;所述体积计量罐顶盖上的空气注入口通过压缩空气阀与压缩空气管相连,所述体积计量罐的顶盖上还插接有可调节插入深度的计量调节管,所述计量调节管的上端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上端口通过菌种出料阀与所述菌种稀释罐的菌种入口相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热水注入管向菌种活化罐中注入热水,菌种注入管向菌种活化罐中注入菌种,菌种可以是菌粉或菌液,菌种活化液由菌种泵抽出,可以送入体积计量罐中,还可以通过菌种三通阀和菌种回流管回流至菌种活化罐中循环,同时起到搅拌作用,省略菌种活化罐的搅拌器。当体积计量罐溢流管向菌种活化罐回流时,体积计量罐中的菌种活化液达到设定体积,此时停止向体积计量罐注入菌种活化液,通过压缩空气阀向体积计量罐中注入压缩空气,体积计量罐中的菌种活化液从计量调节管被压出,然后通过菌种出料阀进入菌种稀释罐。精确调节计量调节管的插入深度,则可精确控制每次向菌种稀释罐的注入量,使每次稀释后的菌液浓度一致稳定,且易于控制。消毒时,连接在菌种活化罐顶部的活化罐蒸汽注入管注入蒸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菌种活化罐的顶部通过活化罐蒸汽阀及活化罐蒸汽注入管与蒸汽总管相连,所述软管的上端口还通过体积计量罐蒸汽阀与蒸汽总管相连。工作时,活化罐蒸汽阀和体积计量罐蒸汽阀处于常闭状态;打开活化罐蒸汽阀则高温蒸汽进入菌种活化罐进行消毒,打开体积计量罐蒸汽阀则高温蒸汽进入体积计量罐进行消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体积计量罐顶盖上的透气口通过透气阀及透气管与所述菌种活化罐的顶部相连。体积计量罐液面上部的泡沫含有菌种,可以通过透气阀及透气管回到菌种活化罐,避免浪费及污染环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菌种活化罐的外周设有菌种活化罐加热夹套,所述热水罐的底部与热水泵的入口相连,所述热水泵的出口与所述菌种活化罐加热夹套的底部入口相连,所述菌种活化罐加热夹套的上部出口与热水三通阀的入口相连,所述热水三通阀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热水罐的回流口相连,所述热水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与所述菌种活化罐的热水注入管相连。热水罐中的热水由热水泵抽出,进入菌种活化罐加热夹套中对菌种活化罐进行加热或保温,然后从菌种活化罐加热夹套的上部排出,通过热水三通阀可以进入热水注入管,还可以向热水罐回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菌种稀释罐的顶部蒸汽入口通过稀释罐蒸汽阀与蒸汽总管相连,所述菌种稀释罐的顶部注水口通过稀释罐注水阀与清水管相连,所述菌种稀释罐顶部的营养液注入口通过营养液阀与营养液管相连,所述菌种稀释罐的底部出口与菌液泵的入口相连,所述菌液泵的出口与菌液三通阀的入口相连,所述菌液三通阀的第一出口通过菌液回流管与所述菌种稀释罐的顶部回流口相连,所述菌液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与菌液缓冲罐的菌液入口相连。打开稀释罐注水阀可以向菌种稀释罐中注入清水,打开营养液阀可以向菌种稀释罐中注入糖蜜等营养液;菌种稀释液由菌液泵抽出,通过菌液三通阀可以注入菌液缓冲罐,还可以回流至菌种稀释罐,循环的菌种稀释液可以起到搅拌作用,省去菌种稀释罐的搅拌器。打开稀释罐蒸汽阀可以向菌种稀释罐中注入蒸汽进行消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菌液缓冲罐的顶部蒸汽口通过缓冲罐蒸汽阀与总蒸汽管相连,所述菌液缓冲罐的顶部注水口通过缓冲罐注水阀与清水管相连;所述菌液缓冲罐的底部出口与接种泵的入口相连,所述接种泵的出口与接种液三通阀的入口相连,所述接种液三通阀的第一出口通过接种液回流管与所述菌液缓冲罐的顶部回流口相连,所述接种液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与接种管道相连。打开缓冲罐注水阀可以向菌液缓冲罐中注入清水,菌液缓冲罐中可以用于接种的菌液由接种泵抽出,可以通过接种液三通阀进入接种管道,还可以通过接种液三通阀和接种液回流管向菌液缓冲罐回流,回流的接种液可以起到搅拌作用,省略菌液缓冲罐的搅拌器。打开缓冲罐蒸汽阀可以向菌液缓冲罐中注入蒸汽进行消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菌种稀释罐的顶部蒸汽入口通过稀释罐蒸汽阀与蒸汽总管相连,所述菌液缓冲罐的顶部蒸汽口通过缓冲罐蒸汽阀与总蒸汽管相连。打开稀释罐蒸汽阀可以向菌种稀释罐中注入蒸汽进行消毒,打开缓冲罐蒸汽阀可以向菌液缓冲罐中注入蒸汽进行消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菌种活化与定量稀释系统的流程图。

图中:1.热水罐;2.菌种活化罐;3.体积计量罐;3a.计量调节管;3b.软管;4.菌种稀释罐;5.菌液缓冲罐;P1.热水泵;P2.菌种泵;P3.菌液泵;P4.接种泵;V1.热水三通阀;V2.菌种三通阀;V3.压缩空气阀;V4.菌种出料阀;V5.体积计量罐蒸汽阀;V6.稀释罐蒸汽阀;V7.稀释罐注水阀;V8.菌液三通阀;V9.缓冲罐蒸汽阀;V10.缓冲罐注水阀;V11.接种液三通阀;V12.透气阀;V13.营养液阀;V14.活化罐蒸汽阀;G1.清水管;G2.蒸汽总管;G3.营养液管;G4.压缩空气管;G5.菌种注入管;G6.热水注入管;G7.活化罐蒸汽注入管;G8.菌种回流管;G9.体积计量罐溢流管;G10. 接种液回流管;G11. 接种管道;G12.透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菌种活化与定量稀释系统包括热水罐1、菌种活化罐2、体积计量罐3、菌种稀释罐4和菌液缓冲罐5,菌种活化罐2的外周设有菌种活化罐加热夹套,热水罐1的底部与热水泵P1的入口相连,热水泵P1的出口与菌种活化罐加热夹套的底部入口相连,菌种活化罐加热夹套的上部出口与热水三通阀V1的入口相连,热水三通阀V1的第一出口与热水罐1的回流口相连,热水三通阀V1的第二出口与菌种活化罐2的热水注入管G6相连。热水罐1中的热水由热水泵P1抽出,进入菌种活化罐加热夹套中对菌种活化罐2进行加热或保温,然后从菌种活化罐加热夹套的上部排出,通过热水三通阀V1可以进入热水注入管G6,还可以向热水罐1回流。

菌种活化罐2的顶部连接有热水注入管G6、菌种注入管G5和活化罐蒸汽注入管G7,菌种活化罐2的底部出口与菌种泵P2的入口相连,菌种泵P2的出口与菌种三通阀V2的入口相连,菌种三通阀V2的第一出口通过菌种回流管G8与菌种活化罐2的顶部回流口相连,菌种三通阀V2的第二出口与体积计量罐3的菌种注入口相连,体积计量罐3上部侧壁的溢流口通过体积计量罐溢流管G9与菌种活化罐2的顶部入口相连;体积计量罐顶盖上的空气注入口通过压缩空气阀V3与压缩空气管G4相连,体积计量罐3的顶盖上还插接有可调节插入深度的计量调节管3a,计量调节管3a的上端连接有软管3b,软管3b的上端口通过菌种出料阀V4与菌种稀释罐4的菌种入口相连。活化罐蒸汽注入管G7上设有活化罐蒸汽阀V14。

热水注入管G6向菌种活化罐2中注入热水,菌种注入管G5向菌种活化罐2中注入菌种,菌种可以是菌粉或菌液,菌种活化液由菌种泵P2抽出,可以送入体积计量罐3中,还可以通过菌种三通阀V2和菌种回流管G8回流至菌种活化罐2中循环,同时起到搅拌作用,省略菌种活化罐2的搅拌器。当体积计量罐溢流管G9向菌种活化罐2回流时,体积计量罐3中的菌种活化液达到设定体积,此时停止向体积计量罐3注入菌种活化液,通过压缩空气阀V3向体积计量罐3中注入压缩空气,体积计量罐3中的菌种活化液从计量调节管3a被压出,然后通过菌种出料阀V4进入菌种稀释罐4。精确调节计量调节管3a的插入深度,则可精确控制每次向菌种稀释罐4的注入量,使每次稀释后的菌液浓度一致稳定,且易于控制。消毒时,打开活化罐蒸汽阀V14,活化罐蒸汽注入管G7向菌种活化罐2的内腔注入蒸汽。

软管3b的上端口还通过体积计量罐蒸汽阀V5与蒸汽总管G2相连。工作时,体积计量罐蒸汽阀V5处于常闭状态;打开体积计量罐蒸汽阀V5,则高温蒸汽进入软管3b和计量调节管3a,对其进行消毒。

体积计量罐顶盖上的透气口通过透气阀V12及透气管G12与菌种活化罐2的顶部相连。体积计量罐3液面上部的泡沫含有菌种,可以通过透气阀V12及透气管G12回到菌种活化罐2,避免浪费及污染环境。

菌种稀释罐4的顶部注水口通过稀释罐注水阀V7与清水管G1相连,菌种稀释罐4顶部的营养液注入口通过营养液阀V13与营养液管G3相连,菌种稀释罐4的底部出口与菌液泵P3的入口相连,菌液泵P3的出口与菌液三通阀V8的入口相连,菌液三通阀V8的第一出口通过菌液回流管与菌种稀释罐4的顶部回流口相连,菌液三通阀V8的第二出口与菌液缓冲罐5的菌液入口相连。打开稀释罐注水阀V7可以向菌种稀释罐4中注入清水,打开营养液阀V13可以向菌种稀释罐4中注入糖蜜等营养液;菌种稀释液由菌液泵P3抽出,通过菌液三通阀V8可以注入菌液缓冲罐5,还可以回流至菌种稀释罐4,循环的菌种稀释液可以起到搅拌作用,省去菌种稀释罐4的搅拌器。菌种稀释罐4的顶部蒸汽入口通过稀释罐蒸汽阀V6与蒸汽总管G2相连,打开稀释罐蒸汽阀V6可以向菌种稀释罐4中注入蒸汽进行消毒。

菌液缓冲罐5的顶部注水口通过缓冲罐注水阀V10与清水管G1相连;菌液缓冲罐5的底部出口与接种泵P4的入口相连,接种泵P4的出口与接种液三通阀V11的入口相连,接种液三通阀V11的第一出口通过接种液回流管G10与菌液缓冲罐5的顶部回流口相连,接种液三通阀V11的第二出口与接种管道G11相连。打开缓冲罐注水阀V10可以向菌液缓冲罐5中注入清水,菌液缓冲罐5中可以用于接种的菌液由接种泵P4抽出,可以通过接种液三通阀V11进入接种管道G11,还可以通过接种液三通阀V11和接种液回流管G10向菌液缓冲罐5回流,回流的接种液可以起到搅拌作用,省略菌液缓冲罐5的搅拌器。菌液缓冲罐5的顶部蒸汽口通过缓冲罐蒸汽阀V9与总蒸汽管相连,打开缓冲罐蒸汽阀V9可以向菌液缓冲罐5中注入蒸汽进行消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