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沥青路面的抗凝冰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3007发布日期:2018-08-21 17:43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材料,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沥青路面的抗凝冰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在初冬或残冬季节,气温冷暖交替,路面表面的降雪在行车荷载作用下逐渐融化,在负温度作用下极易形成薄冰,路面抗滑性能急剧下降。冰雪导致车辆轮胎附着系数大大降低。因此,在冰雪路面上汽车容易打滑、跑偏,制动距离显著延长,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操作稳定性和安全性,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现有的抗凝冰添加剂由于无机盐过量使用对环境造成较大损害,尤其对桥梁钢筋的腐蚀影响较大,且现有的抗凝冰添加剂耐热性较差,不能满足热拌法沥青共混料的生产工艺,由于自身力学性差进而页影响沥青路面的耐磨性和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沥青路面的抗凝冰复合材料,减少对桥梁钢筋的腐蚀,对环境的污染损害小,具有一定的耐热性,满足与沥青共混的生产工艺要求,同时,可增强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用于沥青路面的抗凝冰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0-30份氯化钾、8-15份丙烯酸甲酯、2-6份硅烷偶联剂、2-6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8份沸石、6-13份硅藻土、1-3份聚丙烯纤维、1-3份纳米二氧化硅、2-6份马来酸酐、1-3份引发剂,所述抗凝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氯化钾的水溶液加热至62-70℃,恒温搅拌20-30分钟,然后加入盐酸调节ph值为1,使溶液中氢离子含量为0.1mol/l;

b.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硅藻土、沸石、马来酸酐和丙酮混合搅拌35-45分钟形成硅藻土丙酮悬浮液;

c.将步骤a与步骤b中的产物以及聚丙烯纤维混合搅拌35-45分钟;

d.将硅烷偶联剂与浓盐酸混合搅拌升温至80-85℃,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恒温反应2-3小时,然后加入甲苯升温至溶液沸腾,然后在温度为105-110℃下蒸馏处理,然后升温至125-130℃后与步骤c中的产物混合,恒温搅拌5-7小时;

e.向步骤d中加入丙烯酸甲酯和引发剂反应3.5-4.5小时;

进一步,所述复合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5份氯化钾、10份丙烯酸甲酯、4份硅烷偶联剂、4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份沸石、8份硅藻土、2份纳米二氧化硅、4份马来酸酐、2份引发剂;

进一步,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70;

进一步,步骤a中,将氯化钾的水溶液加热至65℃,恒温搅拌25分钟;

进一步,步骤b和步骤c中,均为混合搅拌40分钟;

进一步,步骤d中,将硅烷偶联剂与浓盐酸混合搅拌升温至82℃,然后加

入去离子水恒温反应2.5小时,然后加入甲苯升温至溶液沸腾,然后在温

度为108℃下蒸馏处理,然后升温至128℃后与步骤c中的产物混合,恒温

搅拌6小时;

进一步,步骤e中,向步骤d中加入丙烯酸甲酯和引发剂反应4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用于沥青路面的抗凝冰复合材料,盐类物质通过化学键接被其他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包覆,不但提高了缓释效果,还避免了盐类物质对桥梁钢筋的腐蚀,对环境的无污染损害,材料之间相容性好,且具有一定的耐热性,满足与沥青共混的生产工艺要求,另外,抗凝冰复合材料与沥青具有微观相容性,可增强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用于沥青路面的抗凝冰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0-30份氯化钾、8-15份丙烯酸甲酯、2-6份硅烷偶联剂、2-6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8份沸石、6-13份硅藻土、1-3份纳米二氧化硅、2-6份马来酸酐、1-3份引发剂;通过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降低界面自由能便于形成较小的均匀的颗粒,且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可吸附于氯化钾表面,对盐类物质进行包覆,另外,盐类物质在马来酸酐及其他物质的协同作用下可进入到多孔材料内被包覆,而丙烯酸甲酯在其他物质的协同作用下也可对氯化钾进行一定程度的包覆;所述抗凝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氯化钾的水溶液加热至62-70℃,恒温搅拌20-30分钟,然后加入盐酸调节ph值为1,使溶液中氢离子含量为0.1mol/l;

b.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硅藻土、沸石、马来酸酐和丙酮混合搅拌35-45分钟形成硅藻土丙酮悬浮液;

c.将步骤a与步骤b中的产物混合搅拌35-45分钟;

d.将硅烷偶联剂与浓盐酸混合搅拌升温至80-85℃,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恒温反应2-3小时,然后加入甲苯升温至溶液沸腾,然后在温度为105-110℃下蒸馏处理,然后升温至125-130℃后与步骤c中的产物混合,恒温搅拌5-7小时;

e.向步骤d中加入丙烯酸甲酯和引发剂反应3.5-4.5小时。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5份氯化钾、10份丙烯酸甲酯、4份硅烷偶联剂、4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份沸石、8份硅藻土、2份纳米二氧化硅、4份马来酸酐、2份引发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70。

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将氯化钾的水溶液加热至65℃,恒温搅拌25分钟。

本实施例中,步骤b和步骤c中,均为混合搅拌40分钟。

本实施例中,步骤d中,将硅烷偶联剂与浓盐酸混合搅拌升温至82℃,然

后加入去离子水恒温反应2.5小时,然后加入甲苯升温至溶液沸腾,然后

在温度为108℃下蒸馏处理,然后升温至128℃后与步骤c中的产物混合,

恒温搅拌6小时。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向步骤d中加入丙烯酸甲酯和引发剂反应4小时。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用于沥青路面的抗凝冰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0份氯化钾、8份丙烯酸甲酯、2份硅烷偶联剂、2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份沸石、6份硅藻土、1份纳米二氧化硅、2份马来酸酐、1份引发剂;所述抗凝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氯化钾的水溶液加热至62℃,恒温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盐酸调节ph值为1,使溶液中氢离子含量为0.1mol/l;

b.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硅藻土、沸石、马来酸酐和丙酮混合搅拌35分钟形成硅藻土丙酮悬浮液;

c.将步骤a与步骤b中的产物混合搅拌35分钟;

d.将硅烷偶联剂与浓盐酸混合搅拌升温至80℃,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恒温反应2小时,然后加入甲苯升温至溶液沸腾,然后在温度为105℃下蒸馏处理,然后升温至125℃后与步骤c中的产物混合,恒温搅拌5小时;

e.向步骤d中加入丙烯酸甲酯和引发剂反应3.5小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用于沥青路面的抗凝冰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30份氯化钾、15份丙烯酸甲酯、6份硅烷偶联剂、6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8份沸石、13份硅藻土、3份纳米二氧化硅、6份马来酸酐、3份引发剂;所述抗凝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氯化钾的水溶液加热至70℃,恒温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盐酸调节ph值为1,使溶液中氢离子含量为0.1mol/l;

b.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硅藻土、沸石、马来酸酐和丙酮混合搅拌45分钟形成硅藻土丙酮悬浮液;

c.将步骤a与步骤b中的产物混合搅拌45分钟;

d.将硅烷偶联剂与浓盐酸混合搅拌升温至85℃,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恒温反应3小时,然后加入甲苯升温至溶液沸腾,然后在温度为110℃下蒸馏处理,然后升温至130℃后与步骤c中的产物混合,恒温搅拌7小时;

e.向步骤d中加入丙烯酸甲酯和引发剂反应4.5小时。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用于沥青路面的抗凝冰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0份氯化钾、15份丙烯酸甲酯、2份硅烷偶联剂、6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份沸石、13份硅藻土、1份纳米二氧化硅、6份马来酸酐、1份引发剂;所述抗凝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氯化钾的水溶液加热至62℃,恒温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盐酸调节ph值为1,使溶液中氢离子含量为0.1mol/l;

b.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硅藻土、沸石、马来酸酐和丙酮混合搅拌35分钟形成硅藻土丙酮悬浮液;

c.将步骤a与步骤b中的产物混合搅拌45分钟;

d.将硅烷偶联剂与浓盐酸混合搅拌升温至80℃,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恒温反应2小时,然后加入甲苯升温至溶液沸腾,然后在温度为110℃下蒸馏处理,然后升温至130℃后与步骤c中的产物混合,恒温搅拌5小时;

e.向步骤d中加入丙烯酸甲酯和引发剂反应4.5小时。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用于沥青路面的抗凝冰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5份氯化钾、8份丙烯酸甲酯、6份硅烷偶联剂、4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份沸石、13份硅藻土、2份纳米二氧化硅、2份马来酸酐、3份引发剂;所述抗凝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氯化钾的水溶液加热至68℃,恒温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盐酸调节ph值为1,使溶液中氢离子含量为0.1mol/l;

b.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硅藻土、沸石、马来酸酐和丙酮混合搅拌45分钟形成硅藻土丙酮悬浮液;

c.将步骤a与步骤b中的产物混合搅拌40分钟;

d.将硅烷偶联剂与浓盐酸混合搅拌升温至85℃,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恒温反应2小时,然后加入甲苯升温至溶液沸腾,然后在温度为108℃下蒸馏处理,然后升温至125℃后与步骤c中的产物混合,恒温搅拌7小时;

e.向步骤d中加入丙烯酸甲酯和引发剂反应4小时。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用于沥青路面的抗凝冰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5份氯化钾、10份丙烯酸甲酯、6份硅烷偶联剂、2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4份沸石、12份硅藻土、1份纳米二氧化硅、6份马来酸酐、1份引发剂;所述抗凝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氯化钾的水溶液加热至68℃,恒温搅拌22分钟,然后加入盐酸调节ph值为1,使溶液中氢离子含量为0.1mol/l;

b.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硅藻土、沸石、马来酸酐和丙酮混合搅拌38分钟形成硅藻土丙酮悬浮液;

c.将步骤a与步骤b中的产物混合搅拌42分钟;

d.将硅烷偶联剂与浓盐酸混合搅拌升温至81℃,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恒温反应2.8小时,然后加入甲苯升温至溶液沸腾,然后在温度为108℃下蒸馏处理,然后升温至128℃后与步骤c中的产物混合,恒温搅拌6小时;

e.向步骤d中加入丙烯酸甲酯和引发剂反应3.8小时。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用于沥青路面的抗凝冰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5份氯化钾、10份丙烯酸甲酯、4份硅烷偶联剂、4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份沸石、8份硅藻土、2份纳米二氧化硅、4份马来酸酐、2份引发剂;所述抗凝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氯化钾的水溶液加热至68℃,恒温搅拌25分钟,然后加入盐酸调节ph值为1,使溶液中氢离子含量为0.1mol/l;

b.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硅藻土、沸石、马来酸酐和丙酮混合搅拌38分钟形成硅藻土丙酮悬浮液;

c.将步骤a与步骤b中的产物混合搅拌38分钟;

d.将硅烷偶联剂与浓盐酸混合搅拌升温至82℃,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恒温反应2.5小时,然后加入甲苯升温至溶液沸腾,然后在温度为108℃下蒸馏处理,然后升温至128℃后与步骤c中的产物混合,恒温搅拌6小时;

e.向步骤d中加入丙烯酸甲酯和引发剂反应4小时。

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沥青路面的抗凝冰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1、在温度为350℃之下,其中的高分子材料基本不氧化降解,说明其耐热性能能够满足热拌法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

2、通过稳态降温法测试用于沥青路面的抗凝冰复合材料的表面的结冰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平均结冰温度小于-8℃;平均结霜温度-10℃;漂浮于盐溶液膜之上的冰晶的平均结霜温度为-8.8℃,说明复合材料具有在一定的温度下阻止其表面冻结冰或霜的能力。

3、通过融冰速率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用于沥青路面的抗凝冰复合材料的融冰速率相较于传统的抗凝冰材料可提高3倍以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