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沥青路面的阻热抗车辙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86046发布日期:2018-11-09 18:5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沥青路面温度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沥青路面的阻热抗车辙方法。

背景技术

夏季,再持续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太阳辐射以热量的形式被沥青混凝土路面吸收而蓄积在沥青混凝土面层中,从而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远远高于气温,因而引发两个方面的危害:1)高温使得沥青混凝土得承载能力下降,致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严重得车辙病害;2)沥青混凝土的高温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沥青路面的阻热抗车辙方法,通过降低路面表面温度并减少路面热吸收的量以控制路面温度的升高,进而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发生。

本发明的用于沥青路面的阻热抗车辙方法,在沥青路面上均匀铺设第一层热反射材料层,然后均匀铺设石英层进行养生后再均匀铺设第二层热反射材料层;所述第一层热反射材料层的铺设用量为0.5-0.7kg·m2;第二层热反射材料层的铺设用量为0.7-0.9kg·m2;所述热反射材料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30-40份聚丙酸树脂、10-20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10-20份马来酸二丁酯-乙酸乙烯共聚物、2-6份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9份硅酸、1-5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5-10份膨胀珍珠岩、2-6份氧化铟微粉、1-3份羟乙基纤维素、5-10份纳米空心玻璃纤维、2-6份近红外反射材料、2-6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3份分散剂;所述近红外反射材料通过下述方式制得:

将zn(no3)2·6h2o和ni((no3)2·9h2o溶于去离子水中,按照摩尔比p/zn=1.7的比例加入磷酸溶液,于50-60℃的温度下水浴1-2小时并搅拌,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并调节ph=7,经沉淀、抽滤、洗涤和烘干获得前驱体,将前驱体在温度为600℃-900℃下热处理4-6小时;

进一步,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35份聚丙酸树脂、15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15份马来酸二丁酯-乙酸乙烯共聚物、4份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7份硅酸、3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7份膨胀珍珠岩、4份氧化铟微粉、2份羟乙基纤维素、8份纳米空心玻璃纤维、4份近红外反射材料、4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2份分散剂;

进一步;于55℃的温度下水浴1.5小时并搅拌,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并调节ph=7,经沉淀、抽滤、洗涤和烘干获得前驱体,将前驱体在温度为750℃下热处理5小时;

进一步,所述zn(no3)2·6h2o和ni((no3)2·9h2o中,zn:ni=0.85:0.15;

进一步,所述分散剂为n,n-乙烯二异硬脂酸酰胺和接枝聚丁二烯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用于沥青路面的阻热抗车辙方法,能将太阳光中波长400-750nm左右的可见光吸收和降低量的反射出去,可将波长750-2500nm的不可见光大部分的反射回去,有效反射率可达80-90%,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降温幅度可达10-18℃,从根本上降低路表面的温度,也可减少路体的蓄热量,从而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破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行车安全,同时可提高路面的耐久性,抗车辙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用于沥青路面的阻热抗车辙方法,在沥青路面上均匀铺设第一层热反射材料层,然后均匀铺设石英层进行养生后再均匀铺设第二层热反射材料层;所述第一层热反射材料层的铺设用量为0.6kg·m2;第二层热反射材料层的铺设用量为0.8kg·m2;所述热反射材料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30份聚丙酸树脂、10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10份马来酸二丁酯-乙酸乙烯共聚物、2份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硅酸、1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5份膨胀珍珠岩、2份氧化铟微粉、1份羟乙基纤维素、5份纳米空心玻璃纤维、2份近红外反射材料、2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份分散剂;所述近红外反射材料通过下述方式制得:

将zn(no3)2·6h2o和ni((no3)2·9h2o(zn:ni=0.85:0.15)溶于去离子水中,按照摩尔比p/zn=1.7的比例加入磷酸溶液,于50℃的温度下水浴1小时并搅拌,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并调节ph=7,经沉淀、抽滤、洗涤和烘干获得前驱体,将前驱体在温度为600℃下热处理4小时;所述分散剂为n,n-乙烯二异硬脂酸酰胺和接枝聚丁二烯的混合物。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用于沥青路面的阻热抗车辙方法,在沥青路面上均匀铺设第一层热反射材料层,然后均匀铺设石英层进行养生后再均匀铺设第二层热反射材料层;所述第一层热反射材料层的铺设用量为0.6kg·m2;第二层热反射材料层的铺设用量为0.8kg·m2;所述热反射材料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40份聚丙酸树脂、20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20份马来酸二丁酯-乙酸乙烯共聚物、6份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9份硅酸、5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10份膨胀珍珠岩、6份氧化铟微粉、3份羟乙基纤维素、10份纳米空心玻璃纤维、6份近红外反射材料、6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3份分散剂;所述近红外反射材料通过下述方式制得:

将zn(no3)2·6h2o和ni((no3)2·9h2o(zn:ni=0.85:0.15)溶于去离子水中,按照摩尔比p/zn=1.7的比例加入磷酸溶液,于60℃的温度下水浴2小时并搅拌,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并调节ph=7,经沉淀、抽滤、洗涤和烘干获得前驱体,将前驱体在温度为900℃下热处理6小时;所述分散剂为n,n-乙烯二异硬脂酸酰胺和接枝聚丁二烯的混合物。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用于沥青路面的阻热抗车辙方法,在沥青路面上均匀铺设第一层热反射材料层,然后均匀铺设石英层进行养生后再均匀铺设第二层热反射材料层;所述第一层热反射材料层的铺设用量为0.6kg·m2;第二层热反射材料层的铺设用量为0.7kg·m2;所述热反射材料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30份聚丙酸树脂、20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10份马来酸二丁酯-乙酸乙烯共聚物、6份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硅酸、5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5份膨胀珍珠岩、6份氧化铟微粉、1份羟乙基纤维素、10份纳米空心玻璃纤维、2份近红外反射材料、6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份分散剂;所述近红外反射材料通过下述方式制得:

将zn(no3)2·6h2o和ni((no3)2·9h2o(zn:ni=0.85:0.15)溶于去离子水中,按照摩尔比p/zn=1.7的比例加入磷酸溶液,于60℃的温度下水浴1小时并搅拌,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并调节ph=7,经沉淀、抽滤、洗涤和烘干获得前驱体,将前驱体在温度为900℃下热处理4小时;所述分散剂为n,n-乙烯二异硬脂酸酰胺和接枝聚丁二烯的混合物。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用于沥青路面的阻热抗车辙方法,在沥青路面上均匀铺设第一层热反射材料层,然后均匀铺设石英层进行养生后再均匀铺设第二层热反射材料层;所述第一层热反射材料层的铺设用量为0.5kg·m2;第二层热反射材料层的铺设用量为0.8kg·m2;所述热反射材料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40份聚丙酸树脂、10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20份马来酸二丁酯-乙酸乙烯共聚物、2份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9份硅酸、1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10份膨胀珍珠岩、2份氧化铟微粉、3份羟乙基纤维素、5份纳米空心玻璃纤维、6份近红外反射材料、2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3份分散剂;所述近红外反射材料通过下述方式制得:

将zn(no3)2·6h2o和ni((no3)2·9h2o(zn:ni=0.85:0.15)溶于去离子水中,按照摩尔比p/zn=1.7的比例加入磷酸溶液,于50℃的温度下水浴2小时并搅拌,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并调节ph=7,经沉淀、抽滤、洗涤和烘干获得前驱体,将前驱体在温度为600℃下热处理6小时;所述分散剂为n,n-乙烯二异硬脂酸酰胺和接枝聚丁二烯的混合物。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用于沥青路面的阻热抗车辙方法,在沥青路面上均匀铺设第一层热反射材料层,然后均匀铺设石英层进行养生后再均匀铺设第二层热反射材料层;所述第一层热反射材料层的铺设用量为0.7kg·m2;第二层热反射材料层的铺设用量为0.9kg·m2;所述热反射材料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35份聚丙酸树脂、15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10份马来酸二丁酯-乙酸乙烯共聚物、6份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8份硅酸、4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5份膨胀珍珠岩、6份氧化铟微粉、2份羟乙基纤维素、5份纳米空心玻璃纤维、6份近红外反射材料、3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2份分散剂;所述近红外反射材料通过下述方式制得:

将zn(no3)2·6h2o和ni((no3)2·9h2o(zn:ni=0.85:0.15)溶于去离子水中,按照摩尔比p/zn=1.7的比例加入磷酸溶液,于58℃的温度下水浴1小时并搅拌,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并调节ph=7,经沉淀、抽滤、洗涤和烘干获得前驱体,将前驱体在温度为700℃下热处理4小时;所述分散剂为n,n-乙烯二异硬脂酸酰胺和接枝聚丁二烯的混合物。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用于沥青路面的阻热抗车辙方法,在沥青路面上均匀铺设第一层热反射材料层,然后均匀铺设石英层进行养生后再均匀铺设第二层热反射材料层;所述第一层热反射材料层的铺设用量为0.5kg·m2;第二层热反射材料层的铺设用量为0.7kg·m2;所述热反射材料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35份聚丙酸树脂、15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15份马来酸二丁酯-乙酸乙烯共聚物、4份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份硅酸、3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8份膨胀珍珠岩、4份氧化铟微粉、2份羟乙基纤维素、8份纳米空心玻璃纤维、4份近红外反射材料、4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2份分散剂;所述近红外反射材料通过下述方式制得:

将zn(no3)2·6h2o和ni((no3)2·9h2o(zn:ni=0.85:0.15)溶于去离子水中,按照摩尔比p/zn=1.7的比例加入磷酸溶液,于55℃的温度下水浴1.5小时并搅拌,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并调节ph=7,经沉淀、抽滤、洗涤和烘干获得前驱体,将前驱体在温度为700℃下热处理5小时;所述分散剂为n,n-乙烯二异硬脂酸酰胺和接枝聚丁二烯的混合物。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