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乳酸细粉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75583发布日期:2019-01-18 23:54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乳酸细粉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细粉的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聚乳酸细粉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乳酸属于脂肪族聚脂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目前已成为生物降解医用材料方面最受重视的材料之一(科技导报,2009年第27卷第7期)。聚乳酸具有最良好的抗拉强度及延展度,是目前应用广泛,成型性优良且廉价的3d打印线原材料。采用熔融沉积法,将热熔性聚乳酸线材以齿轮带动,经过加热的挤出头受热变软,定向地落在打印平台,冷却成形得到相应的3d实物。

聚乳酸用于3d打印时,需要首先将聚乳酸颗粒通过热熔制丝机制成一定直径的聚乳酸线材,才可用于3d打印机进行打印(塑料工业,2010年第38卷第7期),线材均匀度越高,打印质量越优良。常见的聚乳酸是直径约5mm左右的白色薄片或类球型颗粒,纯净的聚l-乳酸结晶度在60%左右,熔点tm为180℃,玻璃化温度tg为60℃,拉伸强度大于70mpa,拉伸模量大于3gpa,断裂伸长率为3%左右,明显具有良好的刚性和强度(塑料工业,2007年第35卷增刊)。将薄片或颗粒状的聚乳酸制成丝状3d打印线材时,聚乳酸的粒径越小,则加工之后的线材质地越均匀,而聚乳酸较高的刚性和强度使其难于直接粉碎。虽然多篇论文以及某些专利(例如cn102357943)报道了聚乳酸的改性或再加工方法,但所述方法多为共聚、交联、表面修饰等化学方法和共混、增塑、纤维复合等物理方法。上述方法所用的高温、高压化学反应器以及高端加工设备,对于一般3d打印工作者而言难于实现,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聚乳酸细粉加工方法,这将成为推动3d打印技术普及的重要一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聚乳酸细粉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乳酸细粉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聚乳酸原料置于无氧容器中,常压下加热至聚乳酸原料熔融为液态,倾倒入冷却液中,急速冷却为固体;

(2)冷却的聚乳酸洗净干燥后,粉碎即得聚乳酸细粉。

优选的,上述聚乳酸细粉的加工方法,将所述步骤(2)中聚乳酸细粉加入至热熔制丝机中,制得3d打印用聚乳酸线材。

优选的,上述聚乳酸细粉的加工方法,所述步骤(1)中加热方式为油浴或空气浴加热,保证热力传导均匀,使聚乳酸颗粒基本同步熔融。

优选的,上述聚乳酸细粉的加工方法,所述步骤(1)中加热温度为160℃-195℃。

优选的,上述聚乳酸细粉的加工方法,所述步骤(1)中冷却液为0~25℃的蒸馏水或与聚乳酸密度相同的氯化钠水溶液。

优选的,上述聚乳酸细粉的加工方法,所述步骤(1)中急速冷却需要保证冷却液的体积足够多,并且冷却液浸没于足量冰水混合物中,保证冷却液的温度不会升高。

优选的,上述聚乳酸细粉的加工方法,所述步骤(1)中液态聚乳酸(离开热源后易固化)倾倒入冷却液的方式为一次性倾倒至冷却液中,液流要呈水平直线形,均匀并且稳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聚乳酸细粉的加工方法,制得的聚乳酸细粉粒径均匀,可以再加工制成高质量的聚乳酸线材用于3d打印,加工前后聚乳酸的化学结构并未改变,但与加工前相比,加工后的聚乳酸的主要官能团红外吸收峰强度下降,键能降低,分子内聚力变弱,使其易于粉碎(见图4、图5)。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加工之后的聚乳酸冷却物;

图2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加工之前聚乳酸的显微照片(放大300倍);

图3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加工之后聚乳酸的显微照片(放大300倍);

图4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加工之前聚乳酸的红外图谱;

图5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加工之后聚乳酸的红外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实施例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取1l球形烧瓶,置于烘箱中105℃加热2h,取出后立即充入二氧化碳至烧瓶冷却。称取聚乳酸(natureworks3051d)原料200g,加于上述烧瓶中,置于电热套中,加热至165℃,待聚乳酸完全熔融为液态后,呈线流状倾倒至冷水浴预冷的10l蒸馏水中,待聚乳酸完全冷却后滤出,自然干燥24h,置研钵中研磨,过80目筛,即得聚乳酸细粉。

聚乳酸不溶于水,熔融的聚乳酸倾倒入水中后,由于表面张力作用,会形成圆柱状或细丝状(见图1),微观上由致密的颗粒状(见图2)转变为疏松的网状结构(见图3),这种网状结构比较松脆,干燥后易于粉碎。聚乳酸的密度约为0.9~1.25g·cm-3,根据倾倒的状态,要使聚乳酸呈圆柱状或细丝状漂在液面上,否则沉入液面以下会在冷却时大量包裹冷却液,难于干燥,从而干扰后续的粉碎操作。根据所用聚乳酸的密度,如果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以蒸馏水作为冷却液;如果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以同密度的氯化钠水溶液作为冷却液。由于冷却后的聚乳酸质脆,经适当干燥后,即可较容易粉碎或研磨为细粉。

上述聚乳酸细粉的加工方法使用无氧容器的目的在于,聚乳酸在加热条件下易氧化变色或燃烧。以惰性气体置换容器中的氧气是制造无氧环境常用方法,所以本发明优选采用充满惰性气体的容器;选择常压加热是由于,熔融液态聚乳酸黏度较大,如果是减压条件,容易大量发泡,产生不可控的喷溅,因此优选常压加热;常压加热时,液态聚乳酸中的气泡可以慢慢溢出,由于存在气泡的溢出通道,冷却后易于形成疏松的网状结构,便于粉碎;将熔融的液态聚乳酸冷却完全后,自冷却液中过滤分离出来,用蒸馏水反复洗涤,60℃以下烘干,通过研钵研磨或采用常见的万能粉碎机即可轻易粉碎成80目以上的细粉,使聚乳酸的粉碎过程大大简化,避免了复杂的物理化学改性操作。

上述聚乳酸细粉的加工方法制得的聚乳酸细粉粒径均匀,可以再加工制成高质量的聚乳酸线材用于3d打印,加工前后聚乳酸的化学结构并未改变,但与加工前相比,加工后的聚乳酸的主要官能团红外吸收峰强度下降,键能降低,分子内聚力变弱,使其易于粉碎(见图4、图5)。

实施例2

取5l不锈钢烧杯,置于烘箱中105℃加热2h,取出后立即充入氮气至烧杯冷却。称取聚乳酸(natureworks4032d)原料2kg,加于上述烧杯中,置于油浴锅中加热至190℃,待聚乳酸完全熔融为液态后,呈线流状倾倒至冷水浴预冷的40l5%氯化钠溶液中,待聚乳酸完全冷却后滤出,以蒸馏水反复洗涤,至硝酸银溶液法检查每lml洗液中氯离子的量不超过10μg时,将洗净的聚乳酸60℃烘干,置于万能粉碎机中粉碎,过100目筛,即得聚乳酸细粉。

上述实施例对该一种聚乳酸细粉的加工方法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乳酸细粉的加工方法,包括:(1)将聚乳酸原料置于无氧容器中,常压下加热至聚乳酸原料熔融为液态,倾倒入冷却液中,急速冷却为固体;(2)冷却的聚乳酸洗净干燥后,粉碎即得聚乳酸细粉;所述加工方法制得的聚乳酸细粉粒径均匀,可以再加工制成高质量的聚乳酸线材用于3D打印,加工前后聚乳酸的化学结构并未改变,但与加工前相比,加工后的聚乳酸的主要官能团红外吸收峰强度下降,键能降低,分子内聚力变弱,易于粉碎。

技术研发人员:国大亮;张秀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7.30
技术公布日:2019.0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