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沥青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6882发布日期:2019-02-01 19:56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性沥青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改性沥青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改性沥青是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结合料,改性沥青其机理有两种,一是改变沥青化学组成,二是使改性剂均匀分布于沥青中形成一定的空间网络结构,现场加工模式是在沥青拌和厂工地,由一台改性沥青制作设备制作改性沥青供应一台拌和机的联机制作模式。这种现场制作、现场使用的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基质沥青的品种、质量、改性剂品种、添加量清晰明确,只要检查其磨细的程度,改性沥青的质量一般有保证。通常情况下,它不考虑在使用过程中的改性剂的离析问题,可以适用于sbs、pe等各种难加工及与沥青相容性很差的改性剂,改性效果也比较显著。

现有技术中的在固定的工厂生产成品改性沥青供应施工现场的方式,成品改性沥青的最大优点是使用十分方便,它与使用普通的沥青相比,除了温度控制需要提高要求外,其余没有丝毫差别。但成品改性沥青的缺点是用户对基质沥青、改性剂的品种剂量不知情,尤其是成品改性沥青的离析问题有相当风险。数年来用户和改性沥青厂家常常为质量问题发生纠纷,基本上都是离析问题。外国厂商在中国加工的进口改性沥青也不例外,几乎所有厂家都曾经有过离析超标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改性沥青生产工艺,本发明改善了沥青的使用性能,根据沥青的改性原理,不论是聚合物吸附了沥青中的油分溶胀后分布在沥青中,还是聚合物吸附了沥青中的油分溶胀后形成连续相,沥青重组分分布在聚合物相中,都是因为聚合物的存在改善了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本发明sbs与沥青组挤的部分相容性改变了沥青组分分布,从而影响沥青的相态转变;沥青组分对聚合物粒子的充分溶胀和聚合物粒子对沥青组分的良好吸附是对沥青进行聚合物改性、提高沥青性能的基础;本发明使得基质沥青体系具有了像蛋白质、尼龙一样的棒状类似聚合物的结构,这种结构赋予了沥青一定的弹性,沥青中的中性部分分散在棒状结构中,使体系的粘度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制备的沥青材料加入到基本沥青罐内部进行存储,通过内部过滤器将内部杂质进行去除,通过基本沥青泵输送到配料罐中,其中输送过程中通过流量计进行计数控制;

步骤二:根据需要将sbs、助溶剂倒入到配料罐中,通过剪切泵进入到溶胀罐中,通过研磨剪切将sbs研磨成颗粒,倒入稳定剂,其中高温搅拌3-50小时,其中30小时最佳,控制温度为170-200℃;

步骤三:制备的改性沥青经过降温后放入到成品发育罐中储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根据步骤一将过滤好的基质沥青加热至150-190℃之间,其中170℃最佳,倒入至配料罐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根据步骤二所添加的sbs是苯乙烯和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改善了沥青的使用性能。根据沥青的改性原理,不论是聚合物吸附了沥青中的油分溶胀后分布在沥青中,还是聚合物吸附了沥青中的油分溶胀后形成连续相,沥青重组分分布在聚合物相中,都是因为聚合物的存在改善了沥青的高、低温性能。

2:本发明sbs与沥青组挤的部分相容性改变了沥青组分分布,从而影响沥青的相态转变;沥青组分对聚合物粒子的充分溶胀和聚合物粒子对沥青组分的良好吸附是对沥青进行聚合物改性、提高沥青性能的基础。

3:本发明使得基质沥青体系具有了像蛋白质、尼龙一样的棒状类似聚合物的结构,这种结构赋予了沥青一定的弹性,沥青中的中性部分分散在棒状结构中,使体系的粘度增加。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制备的沥青材料加入到基本沥青罐内部进行存储,通过内部过滤器将内部杂质进行去除,通过基本沥青泵输送到配料罐中,其中输送过程中通过流量计进行计数控制;

步骤二:根据需要将sbs、助溶剂倒入到配料罐中,通过剪切泵进入到溶胀罐中,通过研磨剪切将sbs研磨成颗粒,倒入稳定剂,其中高温搅拌3-50小时,其中30小时最佳,控制温度为170-200℃;

步骤三:制备的改性沥青经过降温后放入到成品发育罐中储存。

根据步骤一将过滤好的基质沥青加热至150-190℃之间,其中170℃最佳,倒入至配料罐中。

根据步骤二所添加的sbs是苯乙烯和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具体的,将制备的沥青材料加入到基本沥青罐内部进行存储,通过内部过滤器将内部杂质进行去除,通过基本沥青泵输送到配料罐中,其中输送过程中通过流量计进行计数控制;根据需要将sbs、助溶剂倒入到配料罐中,通过剪切泵进入到溶胀罐中,通过研磨剪切将sbs研磨成颗粒,倒入稳定剂,其中高温搅拌3-50小时,其中30小时最佳,控制温度为170-200℃;制备的改性沥青经过降温后放入到成品发育罐中储存,根据步骤一将过滤好的基质沥青加热至150-190℃之间,其中170℃最佳,倒入至配料罐中,根据步骤二所添加的sbs是苯乙烯和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综上所述,该沥青改性工艺是通过改善沥青体系的内部结构实现对沥青物理性能的改善的,改性沥青相容体系的稳定性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体系的物理稳定性,即在热储存过程中聚合物颗粒与沥青相不发生分离或离析;另一个是化学稳定性,即在热储存过程中随时间的增加改性沥青的性能不能有明显的变化,改性沥青的相容性和稳定性,都需要通过基质沥青和聚合物间配伍性研究及加入适宜的助剂实现,根据沥青的改性原理,不论是聚合物吸附了沥青中的油分溶胀后分布在沥青中,还是聚合物吸附了沥青中的油分溶胀后形成连续相,沥青重组分分布在聚合物相中,都是因为聚合物的存在改善了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并且后者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聚合物的特性,因此,聚合物吸附沥青中的油分形成连续的网状结构,改性沥青网状结构形成的一种是聚合物吸附、溶胀、发生相转化的过程,在聚丙烯改性沥青过程中,高温下的聚合物吸附沥青中的油分,并溶胀体积扩大,链扩展,当聚合物的量达到一定值时,溶胀后聚合物的体积达到连续相所需要的体积时,体系发生相转化,聚合物由分散相转化为连续相,沥青球形颗粒分布在聚合物连续相中,第二种是聚合物缠绕沥青第二结构的过程,这一说法的前提是基质沥青第二结构的存在,这种认为,基质沥青中缩合度较强的芳香环具有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极性部分,这种分子的存在使得基质沥青体系具有了像蛋白质、尼龙一样的棒状类似聚合物的结构,这种结构赋予了沥青一定的弹性,沥青中的中性部分分散在棒状结构中,使体系的粘度增加。当体系加热时,这种棒状结构被破坏,沥青经sbs改性后,没有改变自身及沥青分子的化学结构单元,改性过程以物理改性为;sbs易吸收沥青中的饱和分发生溶胀,溶胀后的sbs极性更接近胶质;sbs与沥青组挤的部分相容性改变了沥青组分分布,从而影响沥青的相态转变;沥青组分对聚合物粒子的充分溶胀和聚合物粒子对沥青组分的良好吸附是对沥青进行聚合物改性、提高沥青性能的基础,沥青组分对聚合物粒子的溶胀和聚合物粒子对沥青组分的吸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种动态过程会对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空间三维网状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其性能。

本发明改善了沥青的使用性能。根据沥青的改性原理,不论是聚合物吸附了沥青中的油分溶胀后分布在沥青中,还是聚合物吸附了沥青中的油分溶胀后形成连续相,沥青重组分分布在聚合物相中,都是因为聚合物的存在改善了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本发明sbs与沥青组挤的部分相容性改变了沥青组分分布,从而影响沥青的相态转变;沥青组分对聚合物粒子的充分溶胀和聚合物粒子对沥青组分的良好吸附是对沥青进行聚合物改性、提高沥青性能的基础;本发明使得基质沥青体系具有了像蛋白质、尼龙一样的棒状类似聚合物的结构,这种结构赋予了沥青一定的弹性,沥青中的中性部分分散在棒状结构中,使体系的粘度增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