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折叠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5832发布日期:2019-03-02 02:2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包装袋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折叠包装袋。
背景技术
:生活中人们常常要将食品打包放置,往往只是用塑料袋把食物装起来,如果碰到有汤水的食品,这样的打包方式就可以拎着或者挂着以防止汤水泄露出来,放置的时候需要把食物倒进容器中再包起来,因此塑料折叠包装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对塑料袋的杀菌抑菌性能要求较高,亟待解决。技术实现要素:基于
背景技术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塑料折叠包装袋,具有具有优异的韧性、刚性,热变形温度高,而且不含卤离子,环境污染小,同时杀菌抑菌能力极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折叠包装袋,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高密度聚丙烯60-70份,聚己内酯30-50份,丁腈橡胶10-20份,增塑剂5-10份,硅酸锌复合物16-2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3份,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苯氧基)磷酸钠2-4份,填充补强剂80-100份,硅烷偶联剂1-2份,抗氧剂2-4份。优选地,硅酸锌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硅酸锌粉末、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环氧氯丙烷、环己酮混合均匀,加入四丁基氟化铵、氢氧化钾搅拌,洗涤,沉淀,加入聚乙二醇水溶液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加入饱和硫酸铜溶液,继续搅拌,抽滤,洗涤,干燥,煅烧,降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硅酸锌复合物。优选地,硅酸锌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中,聚乙二醇水溶液浓度为1.2-1.8mol/l。优选地,硅酸锌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中,硅酸锌粉末、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环氧氯丙烷、环己酮、四丁基氟化铵、氢氧化钾、聚乙二醇水溶液、饱和硫酸铜溶液的重量比为30-40:20-30:10-20:100-140:2-4:0.4-0.8:110-130:10-20。优选地,硅酸锌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硅酸锌粉末、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环氧氯丙烷、环己酮混合均匀,加入四丁基氟化铵、氢氧化钾搅拌40-60min,搅拌温度为85-95℃,洗涤,沉淀,加入聚乙二醇水溶液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加入饱和硫酸铜溶液,继续搅拌10-20min,抽滤,洗涤,干燥,600-700℃煅烧35-45min,降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硅酸锌复合物。优选地,增塑剂包括:硬脂酸锌、微晶石蜡、歧化松香。优选地,硬脂酸锌、微晶石蜡、歧化松香的重量比为2-4:2-4:1-2。优选地,填充补强剂包括:蛭石粉、云母粉、硅藻土。优选地,蛭石粉、云母粉、硅藻土的重量比为25-45:35-55:15-35。本发明以高密度聚丙烯与聚己内酯、丁腈橡胶为主要原料,辅以多种功能助剂制得塑料包装袋,该塑料食品包装袋具有坚韧耐用,卫生无毒环保,杀菌抑菌,适用于各种食品包装,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本发明采用高密度聚丙烯与聚己内酯、丁腈橡胶复配,采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作为增韧剂,促使高密度聚丙烯、聚己内酯、丁腈橡胶的分子链缠绕,进一步配合硅酸锌复合物,在硬脂酸锌、微晶石蜡、歧化松香的作用下,在高密度聚丙烯、聚己内酯、丁腈橡胶中的分散程度极高,经过固化后,结合程度极高,杀菌抑菌能力极强;本发明的硅酸锌复合物中,聚乙二醇丙烯酸酯与环氧氯丙烷复配,而硅酸锌分散其中,在氢氧化钾的作用下与四丁基氟化铵作用,形成沉淀析出,可有效降低制品表面界能,与其他原料间结合程度高,同时通过置换法引入氧化铜,不仅分布均匀,而且在煅烧过程中,杀菌抑菌能力强;硅酸锌复合物配合蛭石粉、云母粉、硅藻土作用,使本发明具有具有优异的韧性、刚性,热变形温度高,而且不含卤离子,环境污染小,进一步加入硅烷偶联剂形成拉手结构,使本发明的拉伸强度提高明显,从而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塑料折叠包装袋,其原料包括:高密度聚丙烯60份,聚己内酯50份,丁腈橡胶10份,增塑剂10份,硅酸锌复合物16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3份,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苯氧基)磷酸钠2份,填充补强剂100份,硅烷偶联剂1份,抗氧剂4份。增塑剂由硬脂酸锌、微晶石蜡、歧化松香按重量比为2:4:1组成。填充补强剂包括:蛭石粉、云母粉、硅藻土按重量比为45:35:35组成。硅酸锌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30份硅酸锌粉末、30份聚乙二醇丙烯酸酯、10份环氧氯丙烷、140份环己酮混合均匀,加入2份四丁基氟化铵、0.8份氢氧化钾搅拌40min,搅拌温度为95℃,洗涤,沉淀,加入110份浓度为1.8mol/l聚乙二醇水溶液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加入10份饱和硫酸铜溶液,继续搅拌20min,抽滤,洗涤,干燥,600℃煅烧45min,降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硅酸锌复合物。实施例2一种塑料折叠包装袋,其原料包括:高密度聚丙烯70份,聚己内酯30份,丁腈橡胶20份,增塑剂5份,硅酸锌复合物2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份,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苯氧基)磷酸钠4份,填充补强剂80份,硅烷偶联剂2份,抗氧剂2份。增塑剂由硬脂酸锌、微晶石蜡、歧化松香按重量比为4:2:2组成。填充补强剂包括:蛭石粉、云母粉、硅藻土按重量比为25:55:15组成。硅酸锌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40份硅酸锌粉末、20份聚乙二醇丙烯酸酯、20份环氧氯丙烷、100份环己酮混合均匀,加入4份四丁基氟化铵、0.4份氢氧化钾搅拌60min,搅拌温度为85℃,洗涤,沉淀,加入130份浓度为1.2mol/l聚乙二醇水溶液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加入20份饱和硫酸铜溶液,继续搅拌10min,抽滤,洗涤,干燥,700℃煅烧35min,降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硅酸锌复合物。实施例3一种塑料折叠包装袋,其原料包括:高密度聚丙烯64份,聚己内酯45份,丁腈橡胶12份,增塑剂8份,硅酸锌复合物17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5份,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苯氧基)磷酸钠2.5份,填充补强剂95份,硅烷偶联剂1.2份,抗氧剂3.5份。增塑剂由硬脂酸锌、微晶石蜡、歧化松香按重量比为2.5:3.5:1.2组成。填充补强剂包括:蛭石粉、云母粉、硅藻土按重量比为40:40:30组成。硅酸锌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33份硅酸锌粉末、28份聚乙二醇丙烯酸酯、13份环氧氯丙烷、130份环己酮混合均匀,加入2.5份四丁基氟化铵、0.7份氢氧化钾搅拌45min,搅拌温度为92℃,洗涤,沉淀,加入115份浓度为1.6mol/l聚乙二醇水溶液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加入12份饱和硫酸铜溶液,继续搅拌17min,抽滤,洗涤,干燥,640℃煅烧42min,降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硅酸锌复合物。实施例4一种塑料折叠包装袋,其原料包括:高密度聚丙烯66份,聚己内酯35份,丁腈橡胶18份,增塑剂6份,硅酸锌复合物19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5份,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苯氧基)磷酸钠3.5份,填充补强剂85份,硅烷偶联剂1.8份,抗氧剂2.5份。增塑剂由硬脂酸锌、微晶石蜡、歧化松香按重量比为3.5:2.5:1.8组成。填充补强剂包括:蛭石粉、云母粉、硅藻土按重量比为30:50:20组成。硅酸锌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37份硅酸锌粉末、22份聚乙二醇丙烯酸酯、17份环氧氯丙烷、110份环己酮混合均匀,加入3.5份四丁基氟化铵、0.5份氢氧化钾搅拌55min,搅拌温度为88℃,洗涤,沉淀,加入125份浓度为1.4mol/l聚乙二醇水溶液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加入18份饱和硫酸铜溶液,继续搅拌13min,抽滤,洗涤,干燥,660℃煅烧38min,降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硅酸锌复合物。实施例5一种塑料折叠包装袋,其原料包括:高密度聚丙烯65份,聚己内酯40份,丁腈橡胶15份,增塑剂7份,硅酸锌复合物18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份,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苯氧基)磷酸钠3份,填充补强剂90份,硅烷偶联剂1.5份,抗氧剂3份。增塑剂由硬脂酸锌、微晶石蜡、歧化松香按重量比为3:3:1.5组成。填充补强剂包括:蛭石粉、云母粉、硅藻土按重量比为35:45:25组成。硅酸锌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35份硅酸锌粉末、25份聚乙二醇丙烯酸酯、15份环氧氯丙烷、120份环己酮混合均匀,加入3份四丁基氟化铵、0.6份氢氧化钾搅拌50min,搅拌温度为90℃,洗涤,沉淀,加入120份浓度为1.5mol/l聚乙二醇水溶液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加入15份饱和硫酸铜溶液,继续搅拌15min,抽滤,洗涤,干燥,650℃煅烧40min,降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硅酸锌复合物。采用实施例5所得塑料折叠包装袋测试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结果如下所示:微生物菌株(室温)自然光下的杀菌率,%无光下的杀菌率,%枯草芽孢杆菌99.9895.42金黄色葡萄球菌99.5394.76大肠杆菌98.1493.20由于枯草芽孢属于细胞胚胎,有较强的存活力,金黄色葡萄球菌属草兰氏阳性细菌,大肠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细菌,本发明对这三种细菌均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