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橙皮中提取芦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3597发布日期:2020-05-29 13:14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芦丁的制备方法,属于植物有效成分提取领域。



背景技术:

芦丁(rutin),又名芸香苷(5,7,3c,4c,-四羟基-3-芸香糖黄酮),为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药材和食材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在药用方面,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合并高血脂症,同时还有抗炎、抗病毒等作用。芦丁可改变细菌的细胞内、外膜的渗透性而使细胞膜受到破坏,因此有抑菌、抗氧化的等作用。另外,在食品、化妆品等方面应用也很广泛。国外也常用芦丁做食品及饮料的染色剂,除此之外,可用作抗氧剂及天然食用黄色素。另外,芦丁对紫外线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能吸收a区(波长320nm~400nm)紫外线,所以芦丁可用作防晒霜的主要成分,因此,在化妆品行业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很多人研究了槐米中芦丁的提取,但从橙皮中提取芦丁的研究几乎没有,众所周知,橙皮一直以来被当做废弃物丢弃,本发明将提供一种从橙皮中提取芦丁的方法,为芦丁的原材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产率高、副产物少、可工业化实现的制备芦丁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a.将橙皮干燥,粉碎,加入原料5倍的40g/l的硼酸溶液,加入石灰乳使ph保持在9.0左右。

b.将物料置于微波装置中,处理时间为30min,过滤并收集滤液。

c.将所得滤液用hci调节ph为2-3左右,放置过夜后,析出晶体并收集晶体,进行抽滤,干燥,获得芦丁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橙皮中提取芦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加入硼酸溶液的浓度为4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橙皮中提取芦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微波萃取的条件为:频率40khz,处理时间为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橙皮中提取芦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hci浓度为2mol/l。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采用微波装置提取法处理原料,实现了粉碎、提取一步完成,同时由于免去了煮沸加热,从而可有效的避免芦丁成分的破坏。

2.本发明采用碱溶酸析法萃取橙皮中的芦丁,具有有机溶剂用料少、生产成本低、快速、高效、提取率高的优点。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清洗干净的橙皮进行干燥,粉碎,加入料液比为1:3的40g/l的硼砂溶液中,加入石灰乳使ph保持在9左右,将物料放入微波装置中,30min后将其过滤,收集滤液,用hci调节ph为2左右,放置过夜并析出晶体,进行抽滤、干燥,即为得到的芦丁粉末。

实施例2:

将清洗干净的橙皮进行干燥,粉碎,加入料液比为1:5的40g/l的硼砂溶液中,加入石灰乳使ph保持在8左右,将物料放入微波装置中,30min后将其过滤,收集滤液,用hci调节ph为2.5左右,放置过夜并析出晶体,进行抽滤、干燥,即为得到的芦丁粉末。

实施例3:

将清洗干净的橙皮进行干燥,粉碎,加入料液比为1:7的40g/l的硼砂溶液中,加入石灰乳使ph保持在7左右,将物料放入微波装置中,30min后将其过滤,收集滤液,用hci调节ph为3左右,放置过夜并析出晶体,进行抽滤、干燥,即为得到的芦丁粉末。



技术特征:

1.一种从橙皮中提取芦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a.将橙皮干燥,粉碎,加入原料5倍的40g/l的硼酸溶液,加入石灰乳使ph保持在9.0左右。

b.将物料置于微波装置中,进行超声萃取5min,过滤并收集滤液。

c.将所得滤液用hci调节ph为2-3左右,放置过夜后,析出晶体并收集晶体,进行抽滤,干燥,获得芦丁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橙皮中提取芦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加入硼酸溶液的浓度为4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橙皮中提取芦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微波萃取的条件为:频率40khz,处理时间为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橙皮中提取芦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hci浓度为2mol/l。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橙皮中提取芦丁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碱溶酸析法‑微波法提取芦丁的方法。其处理步骤包括:将清洗干净的橙皮进行干燥,粉碎,加入料液比为1:5的40g/l的硼砂溶液中,加入石灰乳使pH保持在9.0左右,将物料放入微波装置中,30min后将其过滤,收集滤液,用HCI调节pH为2‑3左右,放置过夜并析出晶体,进行抽滤、干燥,即为得到的芦丁粉末。本发明具有高效、操作简单、溶剂使用量少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2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