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绳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4194发布日期:2019-05-03 21:10阅读:19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塑料绳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塑料绳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塑料绳的生产流程是:以聚丙烯或者聚乙烯为基材,与加工助剂共混后,经过熔融挤出或者吹塑成膜之后,切成一定宽度的窄条,经过拉伸定型后即可;这种塑料绳料绳因其价格便宜,生产工艺简单,并且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因此被广泛用于捆扎货物。

虽然塑料绳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但是塑料绳的抗撕裂能力比较差,当沿着塑料绳的纵向方向撕扯塑料绳时,塑料绳很容易就会被分割成多条丝线,导致塑料绳的使用寿命下降,因此如何能够提高塑料绳的抗撕裂性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绳的生产工艺,其通过吹塑成膜的塑料带加捻制成塑料绳,并且在对塑料绳烘烤时,通过塑料绳中的增粘剂与润滑剂配合,加强塑料带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塑料绳上的空隙,提高塑料绳的致密性,从而提高塑料绳的抗撕裂性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塑料绳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共混:以重量份数计,将70-80份聚丙烯树脂、15-2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6-20份增粘剂、2-3份润滑剂、1-2份抗氧剂以及1-2份开口剂进行混合,得到共混料;

s2:吹塑:将共混料投入吹膜机中,吹塑成膜,其中,主机温度设定为200-220℃,模头温度设定为220-230℃;

s3:切割:将塑料薄膜切割成多根宽度为60-100mm的塑料带;

s4:加捻:将三根塑料带在310-320℃的温度下加捻成塑料绳;

s5:烘烤:在420-430℃的温度下,对塑料绳烘烤;

s6:冷却:将烘烤后的塑料绳通过冷风降温,使其冷却至室温即可;

其中,增粘剂为重量比为3:3:1:1的乙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氢化松香甘油酯以及聚甲基氢硅氧烷混合均匀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聚丙烯树脂为基材与加工助剂,经过熔融吹塑成膜之后,使三根塑料带加捻制成塑料绳,该塑料绳在烘烤时,塑料绳受热而产生收缩;并且在高温状态下,塑料绳中的增粘剂与润滑剂配合时,可以快速的熔融,并且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可以加强塑料带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塑料绳上的空隙,提高塑料绳的致密性,并且流动状态的增粘剂以及润滑剂可以迁移到塑料绳的表面,对塑料绳的表面进行包裹,从而提高塑料绳的抗撕裂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聚丙烯树脂的密度为0.904/cm3,熔融指数为2g/min;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18g/cm3,熔融指数为2g/10min。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树脂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熔融指数相同,在加工时,二者的流动速度能够基本相同,能够提高原料混合的均匀性,改善加工性能,使制得是塑料薄膜厚度均匀,有较高的拉伸强度以及抗撕裂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丙烯酸乙酯的含量为15%-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具有很好的柔韧性、热稳定性以及加工性,将eea中的其丙烯酸乙酯的含量控制在15-20%,其作为增粘剂使用时,具有很好的流动性,熔融温度低,能够降低烘烤时间,提高塑料绳的粘结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润滑剂包括重量比为3:1:1的聚乙烯蜡、棕榈蜡以及2-溴十六烷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蜡、棕榈蜡以及2-溴十六烷酸复配使用时,可以提高增粘剂的流动性,并且可以提高塑料绳的热稳定性,防止其在烘烤时发生热分解,有利于提高塑料绳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氧剂包括重量比为3:1的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氧剂1010与抗氧剂168使用时,具有协同效应,可以提高塑料绳的热稳定性,降低其在烘烤时发生热分解,有利于提高塑料绳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剂为二氧化硅开口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剂也成为爽滑剂、抗粘连剂等,用于塑料薄膜的生产中,可以有效提高薄膜的开口性能,二氧化硅开口剂可以减少树脂在加工过程中的摩擦,降低树脂颗粒成型熔融黏度,改善树脂的流动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s2中主机的一区、二区、三区以及四区的温度分别设定为200℃、215℃、220℃、2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膜机的主机温度分别设定为200℃、215℃、220℃、210℃,有利于树脂的加工流动性,降低热分解现象,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s4中的捻度为20-30捻/10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聚丙烯塑料绳本身具有很好的抗拉强度,但是其抗撕裂强度比较低,而塑料绳的捻度越大,则其抗拉强度越大,因此本发明只需塑料绳的捻度设定为20-30捻/cm,既可以获得良好的加工性能,又能在保证塑料绳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的同时具有很好的抗撕裂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s5中烘烤是指:将开有导向孔的金属板加热至90-95℃,然后将塑料绳以50-60m/min的速度穿过导向孔,使金属板对塑料绳的表面进行烘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金属板加热到420-430℃,可以达到增粘剂以及润滑剂的熔融温度,使塑料绳以50-60m/min的速度快速穿过导向孔时,可以降低塑料绳的加热时间,降低其产生热分解。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绳。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吹塑成膜的塑料带加捻制成塑料绳,并且在对塑料绳烘烤时,通过塑料绳中的增粘剂与润滑剂配合,加强塑料带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塑料绳上的空隙,提高塑料绳的致密性;并且流动状态的增粘剂以及润滑剂可以迁移到塑料绳的表面,对塑料绳的表面进行包裹,从而提高塑料绳的抗撕裂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塑料绳采用如下工艺生产而得:

s1:共混:将70kg聚丙烯树脂、15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6kg乙烯-1-辛烯共聚物、6kg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2kg氢化松香甘油酯以及2kg聚甲基氢硅氧烷、1.2kg聚乙烯蜡、0.4kg棕榈蜡、0.4kg2-溴十六烷酸、0.75kg抗氧剂1010、0.75kg抗氧剂168以及1kg二氧化硅开口剂进行混合,得到共混料;

s2:吹塑:将共混料投入吹膜机中,吹塑成膜,其中,主机的一区、二区、三区以及四区的温度分别设定为200℃、215℃、220℃、210℃,模头温度设定为220℃;

s3:切割:将塑料薄膜切割成多根宽度为60mm的塑料带;

s4:加捻:将三根塑料带在310℃的温度下加捻成捻度为20捻/10cm的塑料绳;

s5:烘烤:将开有导向孔的金属板加热至420℃,然后将塑料绳以50m/min的速度穿过导向孔,使金属板对塑料绳的表面进行烘烤;

s6:冷却:将烘烤后的塑料绳通过冷风降温,使其冷却至室温即可。

其中,聚丙烯树脂的密度为0.904/cm3,熔融指数为2g/min;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18g/cm3,熔融指数为2g/10min;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丙烯酸乙酯的含量为15%。

实施例2:一种塑料绳采用如下工艺生产而得:

s1:共混:将75kg聚丙烯树脂、17.5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6.75kg乙烯-1-辛烯共聚物、6.75kg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2.25kg氢化松香甘油酯、2.25kg聚甲基氢硅氧烷、1.5kg聚乙烯蜡、0.5kg棕榈蜡以及0.5kg2-溴十六烷酸、1.125kg抗氧剂1010、1.125kg抗氧剂168以及1.5kg二氧化硅开口剂进行混合,得到共混料;

s2:吹塑:将共混料投入吹膜机中,吹塑成膜,其中,主机的一区、二区、三区以及四区的温度分别设定为200℃、215℃、220℃、210℃,模头温度设定为225℃;

s3:切割:将塑料薄膜切割成多根宽度为80mm的塑料带;

s4:加捻:将三根塑料带在315℃的温度下加捻成捻度为25捻/10cm的塑料绳;

s5:烘烤:将开有导向孔的金属板加热至425℃,然后将塑料绳以55m/min的速度穿过导向孔,使金属板对塑料绳的表面进行烘烤;

s6:冷却:将烘烤后的塑料绳通过冷风降温,使其冷却至室温即可。

其中,聚丙烯树脂的密度为0.904/cm3,熔融指数为2g/min;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18g/cm3,熔融指数为2g/10min;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丙烯酸乙酯的含量为17.5%。

实施例3:一种塑料绳采用如下工艺生产而得:

s1:共混:将80kg聚丙烯树脂、2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7.5kg乙烯-1-辛烯共聚物、7.5kg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2.5kg氢化松香甘油酯、2.5kg聚甲基氢硅氧烷、1.8kg聚乙烯蜡、0.6kg棕榈蜡以及0.6kg2-溴十六烷酸、1.5kg抗氧剂1010、1.5kg抗氧剂168以及2kg二氧化硅开口剂进行混合,得到共混料;

s2:吹塑:将共混料投入吹膜机中,吹塑成膜,其中,主机的一区、二区、三区以及四区的温度分别设定为200℃、215℃、220℃、210℃,模头温度设定为230℃;

s3:切割:将塑料薄膜切割成多根宽度为100mm的塑料带;

s4:加捻:将三根塑料带在320℃的温度下加捻成捻度为30捻/10cm的塑料绳;

s5:烘烤:将开有导向孔的金属板加热至430℃,然后将塑料绳以60m/min的速度穿过导向孔,使金属板对塑料绳的表面进行烘烤;

s6:冷却:将烘烤后的塑料绳通过冷风降温,使其冷却至室温即可。

其中,聚丙烯树脂的密度为0.904/cm3,熔融指数为2g/min;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18g/cm3,熔融指数为2g/10min;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丙烯酸乙酯的含量为20%。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s5中的温度设定为425℃。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s5中的温度设定为430℃。

二、对比例

对比例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塑料绳的原料中不包含增粘剂。

对比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塑料绳的原料中不包含润滑剂。

对比例3: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塑料绳的原料中不包含增粘剂与润滑剂。

对比例4: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s5中的温度设定为410℃。

对比例5: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s5中的温度设定为440℃。

三、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以及对比例生产的塑料绳的性能按照如下标准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示于表1。

拉伸强度:根据gb/t1040.1-2006《塑料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第1部分:总则》对塑料绳的拉伸强度进行测试。

断裂伸长率:根据gb/t1040.1-2006《塑料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第1部分:总则》,对塑料绳的断裂伸长率进行测试。

撕裂强度:gb/t16578.1-2008《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裤形撕裂法》,对塑料绳的撕裂强度进行测试。

表1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塑料绳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撕裂强度。

实施例4的烘烤温度为425℃,相较于实施例1,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撕裂强度均有较小幅度的降低,说明在420℃的温度下烘烤的塑料绳的性能优于425℃的温度下烘烤的塑料绳的性能。

实施例5的烘烤温度为430℃,相较于实施例1,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撕裂强度均有较小幅度的降低,说明在420℃的温度下烘烤的塑料绳的性能优于430℃的温度下烘烤的塑料绳的性能。

对比例1中的原料未添加增粘剂,相较于实施例1,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有所降低,而撕裂强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说明增粘剂对塑料绳的撕裂强度有显著的提高。

对比例2中的原料未添加润滑剂,相较于实施例1,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撕裂强度均有所降低,说明润滑剂有助于提高塑料绳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撕裂强度。

对比例3中的原料未添加增粘剂与润滑剂,相较于实施例1,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有所降低,而撕裂强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说明增粘剂以及润滑剂对塑料绳的撕裂强度有显著的提高;相较于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2,对比例3中的撕裂强度更低,说明当润滑剂与增粘剂复配使用时,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大幅度的提高塑料绳的抗撕裂强度。

对比例4中的烘烤温度设定为410℃,相较于实施例1,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横向撕裂强度有较小幅度的降低,但是其纵向撕裂强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说明当温度小于420℃时,对塑料绳的纵向拉伸强度的影响比较大。

对比例5中的烘烤温度设定为440℃,相较于实施例1,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撕裂强度均有所降低;相较于对比例4,对比例5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均低于对比例4,但是其纵向撕裂强度高于对比例4,说明温度的升高容易引起塑料的热分解,导致其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下降,但是由于温度的升高可以加速增粘剂的熔化,因此可以提高塑料绳之间的粘结强度,从而可以提高塑料绳的撕裂强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