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没食子酸酯化淀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32963发布日期:2019-04-29 13:4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淀粉制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玉米没食子酸酯化淀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酯化淀粉是由淀粉羟基被无机酸或有机酸酯化而得到的产品。没食子酸亦称五倍子酸或棓酸,是一种有机酸,易溶于水、醇和醚;具有酚及羧酸的性质。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好的生物相溶性和降解性,分子中含官能团种类较多,可以通过共价键、氢键等形式与其它高分子化合物结合,利用这一特点,可激活没食子酸活性与淀粉结合,制备酯化淀粉。以没食子酸为酯化剂制备酯化淀粉,没食子酸必须用乙酸酐进行乙酰化保护,以吡啶为催化剂与淀粉进行反应。微波和超声波处理过程可产生机械作用和热作用,促进乙酸酐对没食子酸的乙酰化保护作用,还可能导致淀粉分子链断裂,活性基团裸露,促进酯化反应发生。无水硫酸钠在淀粉乳中作为抑制膨胀剂,可减少淀粉的水解及糊化,提高反应效率。没食子酸与淀粉结合制备的酯化淀粉具有一定抗氧化功能,糊透明性及稳定性高于醋酸酯化及磷酸酯化淀粉,并且没食子酸酯化淀粉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技术实现要素:为增加制备酯化淀粉乙酰基来源的种类,对比不同乙酰基来源制备的酯化淀粉性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没食子酸酯化淀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玉米没食子酸酯化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调浆:玉米淀粉、无水硫酸钠和蒸馏水配制淀粉乳,其中淀粉质量分数为30-35%,搅拌均匀;(2)酯化:步骤(1)的淀粉乳调ph至9.5-9.6,反应温度调至33-35℃,向淀粉乳中加入吡啶作为催化剂,控制微波和超声波功率比,然后滴加没食子酸和乙酸酐混合液,没食子酸晶体和乙酸酐质量比为1:1,并维持ph不变,滴加完成后,再搅拌反应8-9h;(3)调节步骤(2)的淀粉乳ph值4.2-4.5,终止酯化反应;(4)将步骤(3)的淀粉乳经过滤、洗涤、低温干燥、粉碎后得到玉米没食子酸酯化淀粉。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无水硫酸钠含量为淀粉干基的1%;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淀粉乳以naoh溶液为ph调节剂,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3.5%;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吡啶的添加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0.01-0.02%;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微波和超声波功率比为24w:500w;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滴加没食子酸和乙酸酐为淀粉干基质量的3-5%;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没食子酸和乙酸酐的滴加时间为18-25min;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ph调节剂为hcl,h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以没食子酸与淀粉制备没食子酸酯化淀粉,没食子酸作为有机酸酯化剂,增加了酯化淀粉乙酰基来源的种类。本发明以无水硫酸钠为淀粉抑制膨胀剂,可减少反应过程淀粉的水解及糊化,提高反应效率。本发明在微波和超声波处理下进行酯化反应,提高了反应效率和速率。本发明制备的没食子酸酯化淀粉取代度为0.2左右,高于相同量酯化剂的醋酸酯化淀粉,糊透明性及稳定性亦优于相同取代度的醋酸酯化淀粉。本发明制备的没食子酸酯化淀粉具有抗氧化特性,并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1)将玉米淀粉均匀分散于蒸馏水中,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0%的淀粉乳,加入淀粉干基质量1%的无水硫酸钠,搅拌均匀;(2)向步骤(1)淀粉乳中加入淀粉干基质量0.02%的吡啶作为催化剂,用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9.5-9.6;(3)没食子酸和乙酸酐质量比1:1密闭加热溶解混合;(4)将步骤(2)淀粉乳打入反应器,调节反应温度35℃,控制微波和超声波功率比24w:500w,滴加步骤(3)的混合液,混合液质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3%,18-25min内滴加完毕,保持温度、ph、微波和超声波功率比,再搅拌反应9h;(5)用3%hcl调节步骤(4)淀粉乳液ph至4.2-4.5,制得没食子酸酯化淀粉乳;(6)将步骤(5)制得的没食子酸酯化淀粉乳经过滤、洗涤、低温干燥、粉碎后得到玉米没食子酸酯化淀粉。实施例2(1)将玉米淀粉均匀分散于蒸馏水中,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5%的淀粉乳,加入淀粉干基质量1%的无水硫酸钠,搅拌均匀;(2)向步骤(1)淀粉乳中加入淀粉干基质量0.02%的吡啶作为催化剂,用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9.5-9.6;(3)没食子酸和乙酸酐质量比1:1密闭加热溶解混合;(4)将步骤(2)淀粉乳打入反应器,调节反应温度35℃,控制微波和超声波功率比24w:500w,滴加步骤(3)的混合液,混合液质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5%,18-25min内滴加完毕,保持温度、ph、微波和超声波功率比,再搅拌反应9h;(5)用3%hcl调节步骤(4)淀粉乳液ph至4.2-4.5,制得没食子酸酯化淀粉乳;(6)将步骤(5)制得的没食子酸酯化淀粉乳经过滤、洗涤、低温干燥、粉碎后得到玉米没食子酸酯化淀粉。实施例3以取代度(ds)为0.2左右的醋酸酯化淀粉为对照,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没食子酸酯化淀粉做对比。将醋酸酯化淀粉和实施例1、实施例2的没食子酸酯化淀粉配制成6%的淀粉乳,用布拉班德粘度计测定三种淀粉的糊化温度及峰值粘度,另外,将淀粉乳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95℃,保温15min,冷却,在620nm下用蒸馏水调整零点,测透光度,结果如下表所示。由表可见,取代度相近的醋酸酯化淀粉和没食子酸酯化淀粉对比,没食子酸酯化淀粉的糊化温度较低,而峰值黏度和糊透明度均高于醋酸酯化淀粉。此外,没食子酸制备过程,范围内随着没食子酸和乙酸酐混和液的滴加量增加,没食子酸酯化淀粉的取代度更高,黏度和糊透明度增加,而糊化温度降低。实施例4以取代度(ds)为0.2左右的醋酸酯化淀粉为对照,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没食子酸酯化淀粉做冻融稳定试验。将醋酸酯化淀粉和实施例1、实施例2的没食子酸酯化淀粉分别准确称取3g(干基),加蒸馏水调成3%(w/w)的淀粉乳,沸水浴中搅拌加热,20min后淀粉乳充分糊化,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其中约30ml的三个平行样品加到塑料离心管中,加盖称重,置于-18℃的冰箱中冷冻一昼夜,取出室温自然解冻6h,并3000转离心20min,弃上清液,管中沉淀物称重,计算吸水率。然后重复多次冻融,直至淀粉糊的胶体结构破坏,有清水析出或变成海绵状为止,记录冻融次数。式中:m1为淀粉糊的质量m2为沉淀物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名称取代度%第一次冻融吸水率%第二次冻融吸水率%第三次冻融吸水率%第四次冻融吸水率%醋酸酯化淀粉0.190.459.1951.4929.87实施例10.190.212.9930.3649.98实施例20.230.132.3221.6347.95由结果可知,取代度相近的醋酸酯化淀粉和没食子酸酯化淀粉对比,醋酸酯化淀粉在第三次冻融后已有绝大部分水分析出,经第四次冻融后结构基本被完全破坏;而没食子酸酯化淀粉,在第四次冻融后才出现吸水率增大的现象,且吸水率随冻融次数增加吸水率增式平缓,冻融稳定性较好。此外,没食子酸制备过程,范围内随着没食子酸和乙酸酐混和液的滴加量增加,没食子酸酯化淀粉的取代度更高,冻融稳定性更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