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生化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5249发布日期:2018-11-07 20:2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培养箱,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生化培养箱。



背景技术:

生化培养箱具有制冷和加热双向调温系统,温度可控的功能,是生物、遗传工程、医学、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农林畜牧等行业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生产单位或部门实验室的重要试验设备,广泛应用于低温恒温试验、培养试验、环境试验等。生化培养箱控制器电路由温度传感器、电压比较器和控制执行电路组成。

但是现有的生化培养箱通常都是采用单侧玻璃设置模式,其采光率非常有限,同时,针对部分生化培养的生物是不能进行过度采光或者需要周期性/间歇性的采光,现有的生化箱在培养上述生物时通常是认为的通过在生化箱周围增加光源进行采光补给,或者利用遮光布进行周期性或者间歇性的人工遮挡,这无疑就给试验人员带来不少麻烦,为了更好的使生化箱满足现有实验培养需求,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实现恒温,恒湿,恒压,可变采光的生化培养箱。

下面申请人提供几个本申请相关的现有专利技术文献,供审查员同志查阅,并提供主要内容如下:

现有技术1: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520669828.6 申请日:2015-08-3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化培养箱,包括箱体、箱门、控制装置、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培养腔,所述培养腔中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显示装置和控制按钮,所述控制装置、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均设在箱体下部,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制冷装置、加热装置、显示装置、控制按钮、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集成安装在一组装盒内,所述组装盒以可拆卸方式设在培养腔内;本实用新型便于传感器的安装、拆卸及检修,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利于培养箱向紧凑式结构的发展。

现有技术2: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711365334.9 申请日:2017-12-18,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控温功能的生化培养箱,包括矩形箱体,所述矩形箱体内相对侧表面加工多个条形卡槽,所述矩形箱体内设有多个培养托盘,每个所述培养托盘可对应插装条形卡槽内,每个所述培养托盘内中心处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培养托盘包括双层托盘、试管托盘和网状托盘,所述矩形箱体内下表面加工增湿槽,所述矩形箱体侧表面加工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嵌装第一电磁阀,所述矩形箱体下表面加工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嵌装第二电磁阀,所述矩形箱体内后表面加工多个灯槽,每个所述灯槽内安装LED灯,所述矩形箱体内后表面且位于多个灯槽两端均设有蒸发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生化培养箱,用于提供一种恒温,恒湿,恒压,可变采光的生化培养箱,可以根据培养的生物需求设定对应的温湿度以及采光的强度和时间,无需人工频繁利用物理遮挡或者补光的方式进行,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生化培养箱,所述生化培养箱由下而上依次由底座箱、生化箱和密封盖密封粘合而成,所述生化培养箱内部包含有用于生化栽培的生化腔和用于控制所述生化腔温度的循环腔,所述循环腔内盛装有水,将水雾化送入所述生化腔内的加湿装置,以及用于升高所述循环腔内水的温度的加热装置;所述生化箱侧壁靠近所述密封盖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循环腔连通的通液管;所述密封盖设置有与所述生化腔连通的排气管;所述加湿装置与加热装置连接有温湿度控制器以及电源,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电性连接有安装在所述生化腔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所述生化腔内壁由两层钢化玻璃中间通过热熔粘胶将塑胶型液晶膜粘接成一体;所述塑胶型液晶膜两端电性连接有控制电流通断的控制装置。

工作原理: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首先将电源通电,分别在温湿度控制器上设定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或者以小时为周期在不同时段设定不同的温度和湿度值;同时,根据培养生物需要的采光需求在控制装置中同样以小时为周期设定塑胶型液晶膜的通断电时间,以满足生物的采光需求。

设定好参数后,将自来水或者清水通过通液管注入到循环腔内,直到液面到达通液管的位置为止。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加热的过程及原理如下:

当来自于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低于温湿度控制器中的预设温度值时,温湿度控制器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电路的引脚通电,导通加热装置的工作电路,使加热装置处于加热的工作状态,对循环腔内的水进行持续加热,直到来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等于预设值温度时,加热装置的工作电路截止断电,停止工作。从而使得生化腔内的温度始终处于预设温度的边缘保持恒温。进一步地,由于循环腔内的温水包裹生化腔的四个侧壁和底部,能够有非常好的保温效果,同时热量传递非常均匀。同理,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值低于预设值时,温湿度控制器连接加湿装置的工作电路导通工作,直到湿度值达到预设值使停止工作,原理与加热装置的工作原理类似,在此不做赘述。上述工作原理实现的效果可以通过多种硬件组合实现,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技术在单片机领域已属于现有技术,在本申请中就不过多列举。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加热装置对水进行加热,可能会产生气泡,当气泡产生后,会自动向上浮,直到填满所述通液管到循环腔最高点之间的空隙后就会从所述通液管排出。由于生化腔的温度往往都会略高于外界温度,同时生化腔通过排气管与外界连通,因此,留在生化腔中的水蒸气会在温度的作用下渐渐逸出,使湿度降低,直到低于预设的湿度值后,加湿装置就开始工作。

由于本生化培养箱采用了塑胶型液晶膜,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通过控制预设电流通断的时间来实现有规律的透光和模糊,能够满足生化培养生物的采光智能控制的需求。值得说明的是,塑胶型液晶膜是在国内外均有公开的现有技术,有关透光的控制和时间的设定已经在玻璃领域进行了实践的应用,譬如没过专利文献中就公开了类似的技术,故而对于塑胶型液晶膜本身的技术在此不做详述。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方案,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循环腔内的电热丝,所述电热丝呈S型或中心螺旋离散型排布在循环腔靠近底部位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方案,优选地,所述加湿装置由安装在所述循环腔靠近底部位置的加湿器和在所述加湿器正上方对应安装的集气罩组成;所述集气罩由可拆卸气密连接的罩体和导气管组成,所述导气管下端连接所述罩体,导气管的上端从循环腔延伸到所述生化腔内。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方案,优选地,所述通液管上端连接有用于向所述循环腔内加水的加液斗。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方案,优选地,所述控制器采用SAMSUNG ARM9系列的S3C2410型处理器;温度传感器采用WRM-101型,湿度传感器采用AM2320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装置断开和导通塑胶型液晶膜实现生化培养箱呈现雾化阻光和透明采光的状态,从而满足部分需要间歇性或者周期性进行采光或者避光的生物培养。

(2)本实用新型通过温湿度控制器控制生化箱内的温湿度,根据温湿度控制器的设定值实现生化箱的恒温、恒湿或者变温等适应生物培养的环境;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水浴加热,循环腔环绕生化腔,能够提供更加温和均匀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视图;

图3为生化腔内壁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1-底座箱;2-加湿器;3-罩体;31-导气管;4-生化箱;5-通液管;6-加液斗;7-密封盖;8-排气管;9-电热丝;10-循环腔;101-钢化玻璃;102-塑胶型液晶膜;103-热熔粘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3所示,一种基于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生化培养箱,所述生化培养箱由下而上依次由底座箱1、生化箱4和密封盖7密封粘合而成,所述生化培养箱内部包含有用于生化栽培的生化腔和用于控制所述生化腔温度的循环腔10,所述循环腔10内盛装有水,将水雾化送入所述生化腔内的加湿装置,以及用于升高所述循环腔10内水的温度的加热装置;所述生化箱4侧壁靠近所述密封盖7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循环腔10连通的通液管5;所述密封盖7设置有与所述生化腔连通的排气管8;所述加湿装置与加热装置连接有温湿度控制器以及电源,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电性连接有安装在所述生化腔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所述生化腔内壁由两层钢化玻璃101中间通过热熔粘胶103将塑胶型液晶膜102粘接成一体;所述塑胶型液晶膜102两端电性连接有控制电流通断的控制装置。

工作原理: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首先将电源通电,分别在温湿度控制器上设定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或者以24小时为周期在不同时段设定不同的温度和湿度值;同时,根据培养生物需要的采光需求在控制装置中同样以24小时为周期设定塑胶型液晶膜102的通断电时间,以满足生物的采光需求。

设定好参数后,将自来水或者清水通过通液管5注入到循环腔10内,直到液面到达通液管5的位置为止。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加热的过程及原理如下:

当来自于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低于温湿度控制器中的预设温度值时,温湿度控制器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电路的引脚通电,导通加热装置的工作电路,使加热装置处于加热的工作状态,对循环腔10内的水进行持续加热,直到来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等于预设值温度时,加热装置的工作电路截止断电,停止工作。从而使得生化腔内的温度始终处于预设温度的边缘保持恒温。进一步地,由于循环腔10内的温水包裹生化腔的四个侧壁和底部,能够有非常好的保温效果,同时热量传递非常均匀。同理,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值低于预设值时,温湿度控制器连接加湿装置的工作电路导通工作,直到湿度值达到预设值使停止工作,原理与加热装置的工作原理类似,在此不做赘述。上述工作原理实现的效果可以通过多种硬件组合实现,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技术在单片机领域已属于现有技术,在本申请中就不过多列举。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加热装置对水进行加热,可能会产生气泡,当气泡产生后,会自动向上浮,直到填满所述通液管5到循环腔10最高点之间的空隙后就会从所述通液管5排出。由于生化腔的温度往往都会略高于外界温度,同时生化腔通过排气管8与外界连通,因此,留在生化腔中的水蒸气会在温度的作用下渐渐逸出,使湿度降低,直到低于预设的湿度值后,加湿装置就开始工作。

由于本生化培养箱采用了塑胶型液晶膜102,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通过控制预设电流通断的时间来实现有规律的透光和模糊,能够满足生化培养生物的采光智能控制的需求。值得说明的是,塑胶型液晶膜是在国内外均有公开的现有技术,有关透光的控制和时间的设定已经在玻璃领域进行了实践的应用,譬如没过4671618专利文献中就公开了类似的技术,故而对于塑胶型液晶膜本身的技术在此不做详述。

实施例2: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方案,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附图1-2所示,所述加热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循环腔10内的电热丝,所述电热丝呈S型或中心螺旋离散型排布在循环腔10靠近底部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装置由安装在所述循环腔10靠近底部位置的加湿器2和在所述加湿器2正上方对应安装的集气罩组成;所述集气罩由可拆卸气密连接的罩体3和导气管31组成,所述导气管31下端连接所述罩体3,导气管31的上端从循环腔10延伸到所述生化腔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液管5上端连接有用于向所述循环腔10内加水的加液斗6。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采用SAMSUNG ARM9系列的S3C2410型处理器;温度传感器采用WRM-101型,湿度传感器采用AM2320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