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回收利用油渣的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5310发布日期:2019-06-12 00:2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能够回收利用油渣的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油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回收利用油渣的榨油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油是从植物种子、果肉及其它部分提取所得的脂肪脂,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植物油是以富含油脂的植物种仁为原料,经清理除杂、脱壳、破碎、软化、轧坯、挤压膨化等预处理后,再采用机械压榨或溶剂浸出法提取获得粗油,再经精炼后获得。现有技术中,对粗油经过精炼时,足有当中的杂质会在过滤设备上形成一层油泥,油泥积攒较厚时,会影响对粗油的过滤,此时就需要人工清理或者更换过滤设备,这样就会降低生产效率;另外,榨油过程中会产生油渣,油渣从榨油机排出后,通常也需要人工清理,这样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回收利用油渣的榨油装置。

一种能够回收利用油渣的榨油装置,包括送料机、榨油平台、物料搅匀输送机、榨油机、粗油过滤清理机构、油渣处理装置,所述送料机设置在榨油平台一侧,所述榨油机固定设置在榨油平台上,榨油机包括驱动部、榨油部,驱动部通过传动皮带与榨油部连接,榨油部顶部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榨油部远离入料口一端的下部设置油渣出口,榨油部的下部设置粗油出口,粗油出口下方倾斜固定设置一个粗油引导槽,粗油引导槽出口端的正下方设置有漏油管,所述物料搅匀输送机位于榨油部的上方,并且物料搅匀输送机的入口端位于送料机出口端的正下方,出口端位于榨油部入料口的正上方,以使送料机输送的物料能够落入物料搅匀输送机内,并通过物料搅匀输送机搅匀后送至榨油机,所述粗油过滤清理机构设置在榨油平台的下方,并且粗油过滤清理机构与粗油引导槽出口端正下方设置的漏油管连通,所述油渣处理装置包括油渣搅拌输送器、配料仓、盛料槽,所述油渣搅拌输送器设置在榨油机的一侧,并位于榨油机榨油部油渣出口的正下方,所述配料仓位于油渣搅拌输送器远离榨油机的一侧,配料仓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出口端位于油渣搅拌输送器的正上方,所述盛料槽位于油渣搅拌输送器出口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粗油过滤清理机构包括箱体、过滤板、刮泥板、驱动机构、盛油箱,所述箱体设置在榨油机下方,并位于榨油机出油口的正下方,箱体的顶部敞开,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一出口位于送料机入口端的正上方,且与送料机连通,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变频电机、驱动轴、从动轴、链条,所述驱动轴设置在箱体内部的一端,并位于第一出口的上方,所述从动轴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另一端,并位于第二出口的上方,所述驱动轴、从动轴上均设置有链轮,链条与链轮相互配合,变频电机与驱动轴连接,为驱动轴提供动力,所述过滤板固定设置在箱体内部,并且过滤板靠近箱体第一出口的一端高于过滤板远离箱体第一出口的一端,且过滤板位于驱动轴、从动轴之间,所述刮泥板固定设置在链条上,刮泥板与过滤板紧密贴合,并且刮泥板与过滤板垂直设置,所述盛油箱设置在第二出口的正下方,以便过滤后的油落至盛油箱内。

优选的,所述刮泥板包括刮板、固定卡块、连接板,所述刮板上设置有一个豁口,豁口的宽度大于链轮的厚度,深度小于链轮的半径,所述固定卡块的上部表面开设有一个凹槽,刮板上的豁口嵌入凹槽内,并通过螺栓将刮板与固定卡块固定,所述连接板固定设置在固定卡块的底部表面,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板固定在链条上的销孔。

优选的,所述油渣搅拌输送器包括螺旋搅拌器、壳体、驱动电机,所述壳体位于榨油机榨油部油渣出口的正下方,且壳体的顶部敞开,以方便配料仓内的物料落至壳体内部,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排料口,所述螺旋搅拌器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壳体靠近排料口的一端,驱动电机与螺旋搅拌器固定连接,为螺旋搅拌器提供动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榨油平台下方设置的粗油过滤清理机构,能够将过设备上积攒的油泥自动刮除,较少了人工清理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而生产效率,并且能够引导过滤后的油进入盛油槽内;榨油机一侧设置的油渣处理装置能够将榨油后产生的油渣通过油渣搅拌输送器处理加工后,制备可供动物使用的饲料,解决了人工清理油渣增加劳动强度的缺点,提高了废料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榨油平台与粗油过滤清理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中:送料机601、作为独立的文件,一上来就第四不太好,改下吧榨油平台602、物料搅匀输送机603、榨油机604、驱动部6041、榨油部6042、入料口60421、油渣出口60422、粗油引导槽60423、漏油管60424、粗油过滤清理机构605、箱体6051、第一出口60511、第二出口60512、过滤板6052、刮泥板6053、刮板60531、固定卡块60532、连接板60533、驱动机构6054、变频电机60541、驱动轴60542、从动轴60543、链条60544、盛油箱6055、油渣处理装置70、油渣搅拌输送器701、螺旋搅拌器7011、壳体7012、排料口70121、驱动电机7013、配料仓702、出料管7021、盛料槽70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回收利用油渣的榨油装置,包括送料机601、榨油平台602、物料搅匀输送机603、榨油机604、粗油过滤清理机构605、油渣处理装置70,送料机601用于将外部物料输送至物料搅匀输送机603,以通过物料搅匀输送机603将物料搅匀,并输送给榨油机603,所述送料机601设置在榨油平台602一侧,所述榨油机604固定设置在榨油平台602上,榨油机604包括驱动部6041、榨油部6042,驱动部6041通过传动皮带与榨油部6042连接,榨油部6042顶部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60421,榨油部6042远离入料口60421一端的下部设置油渣出口60422,榨油部6042的下部设置粗油出口,粗油出口下方倾斜固定设置一个粗油引导槽60423,粗油引导槽60423出口端的正下方设置有漏油管60424,所述物料搅匀输送机603位于榨油部6042的上方,并且物料搅匀输送机603的入口端位于送料机601出口端的正下方,出口端位于榨油部6042入料口60421的正上方,以使送料机601输送的物料能够落入物料搅匀输送机603内,并通过物料搅匀输送机603搅匀后送至榨油机604,所述粗油过滤清理机构605设置在榨油平台602的下方,并且粗油过滤清理机构605与粗油引导槽60423出口端正下方设置的漏油管60424连通,所述油渣处理装置70包括油渣搅拌输送器701、配料仓702、盛料槽703,所述油渣搅拌输送器701设置在榨油机604的一侧,并位于榨油机604榨油部6042油渣出口60422的正下方,所述配料仓702位于油渣搅拌输送器701远离榨油机604的一侧,配料仓702底部设置有出料管7021,出料管7021的出口端位于油渣搅拌输送器701的正上方,所述盛料槽703位于油渣搅拌输送器701出口的正下方。

送料机601将破碎料或筛分后的合格原料或炒制后的熟料输送至榨油部6042上方设置的物料搅匀输送机603,物料搅匀输送机603一边转动,一边将物料搅匀输送机603内的物料挤压至物料搅匀输送机603的出口端,使物料在物料搅匀输送机603内不断翻转,从而使物料混合的更加充分,有利于提高榨油率,物料从物料搅匀输送机603的出口端落至榨油部6042顶部设置的入料口60421,进而进入榨油部6042内进行榨油,粗油从榨油部6042下部设置的粗油出口流出,落至粗油出口下方倾斜固定设置的粗油引导槽60423上,并通过粗油引导槽60423出口端正下方设置的漏油管60424流至粗油过滤清理机构605内进行过滤,粗油过滤清理机构605清理出的油泥则被输送至送料机601内,进而被物料搅匀输送机603再次输送至榨油机604的榨油部6042内继续进行榨油,这样,将粗油过滤清理机构605清理出的油泥继续反复送入榨油机604榨油部6042内进行榨油,能够使油泥中携带的残留粗油继续被利用,减少了浪费,提高了榨油率,而榨油时产生的油渣则通过榨油部6042远离入料口60421一端的下部设置的油渣出口60422排出,进入油渣搅拌输送器701内。

进一步的,所述粗油过滤清理机构605包括箱体6051、过滤板6052、刮泥板6053、驱动机构6054、盛油箱6055,所述箱体6051设置在榨油机604下方,并位于榨油机604出油口的正下方,箱体6051的顶部敞开,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口60511、第二出口60512,第一出口60511位于送料机601入口端的正上方,且与送料机601连通,所述驱动机构6054包括变频电机60541、驱动轴60542、从动轴60543、链条60544,所述驱动轴60542设置在箱体6051内部的一端,并位于第一出口60511的上方,所述从动轴60543设置在箱体6051内部的另一端,并位于第二出口60512的上方,所述驱动轴60542、从动轴60543上均设置有链轮,链条60544与链轮相互配合,变频电机60541与驱动轴60542连接,为驱动轴60542提供动力,所述过滤板6052固定设置在箱体6051内部,并且过滤板6052靠近箱体6051第一出口60511的一端高于过滤板6052远离箱体6051第一出口60511的一端,且过滤板6052位于驱动轴60542、从动轴60543之间,所述刮泥板6053固定设置在链条60544上,刮泥板6053与过滤板6052紧密贴合,并且刮泥板6053与过滤板6052垂直设置,所述盛油箱6055设置在第二出口60512的正下方,以便过滤后的油落至盛油箱6055内。

变频电机60541带动驱动轴60542转动,而驱动轴60542、从动轴60543上均设置有链轮,链条60544与链轮相互配合,使驱动轴60542转动的同时,通过链条60544带动从动轴60543转动,进而使链条60544上固定设置的刮泥板6053沿链条60544逆时针转动,刮泥板6053与固定设置在箱体6051内部的过滤板6052紧密贴合,并且刮泥板6053与过滤板6052垂直设置,使刮泥板6053在过滤板6052的上部表面运动的同时,能够推动过滤板6052上沉积的油泥向箱体6051底部设置的第一出口60511移动,当刮泥板6053运动至第一出口60511时,油泥被刮入送料机601内,而当刮泥板6053继续运动,并穿过驱动轴60542上上设置的链轮,转动到过滤板6052的下方,此时过滤板6052的下部表面会形成许多油滴,而过滤板6052经过过滤板6052下部表面时,会将油滴向箱体6051上设置的第二出口60512移动,当刮泥板6053运动到第二出口60512时,刮泥板6053上的油落至盛油箱6055内。

进一步的,所述刮泥板6053包括刮板60531、固定卡块60532、连接板60533,所述刮板60531上设置有一个豁口,豁口的宽度大于链轮的厚度,深度小于链轮的半径,所述固定卡块60532的上部表面开设有一个凹槽,刮板60531上的豁口嵌入凹槽内,并通过螺栓将刮板60531与固定卡块60532固定,所述连接板60533固定设置在固定卡块60532的底部表面,连接板60533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板60533固定在链条60544上的销孔。

进一步的,所述油渣搅拌输送器701包括螺旋搅拌器7011、壳体7012、驱动电机7013,所述壳体7012位于榨油机604榨油部6042油渣出口60422的正下方,且壳体7012的顶部敞开,以方便配料仓702内的物料落至壳体7012内部,壳体7012的一端设置有排料口70121,所述螺旋搅拌器7011设置在壳体7012内部,所述驱动电机7013设置在壳体7012靠近排料口70121的一端,驱动电机7013与螺旋搅拌器7011固定连接,为螺旋搅拌器7011提供动力。

油渣从榨油机604榨油部6042设置的油渣出口60422排出,落至榨油机604榨油部6042油渣出口60422正下方设置的油渣搅拌输送器701的壳体7012内,而配料仓702内的辅助配料此时也通过配料仓702底部设置的出料管7021输送至油渣搅拌输送器701的壳体7012内,并与壳体7012内的油渣混合,驱动电机7013带动螺旋搅拌器7011转动,使落入壳体7012内的油渣及辅助配料一边向壳体7012一端设置的排料口70121移动,一边搅拌油渣及辅助配料掺杂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使混合物不停向前移动、翻转,进而使油渣及辅助配料掺杂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充分混合,并被输送至盛料槽703内制成能够供动物食用的饲料,解决了人工清理油渣增加劳动强度的缺点,提高了废料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如下:工作时,榨油机604产生的粗油从榨油部6042下部设置的粗油出口流出,落至粗油出口下方倾斜固定设置的粗油引导槽60423上,并通过粗油引导槽60423出口端正下方设置的漏油管60424流至粗油过滤清理机构605内进行过滤,粗油过滤清理机构605清理出的油泥则被输送至送料机601内,进而被物料搅匀输送机603再次输送至榨油机604的榨油部6042内继续进行榨油,这样,将粗油过滤清理机构605清理出的油泥继续反复送入榨油机604榨油部6042内进行榨油,能够使油泥中携带的残留粗油继续被利用,减少了浪费,提高了榨油率,而榨油时产生的油渣则通过榨油部6042远离入料口60421一端的下部设置的油渣出口60422排至油渣搅拌输送器701的壳体7012内,而配料仓702内的辅助配料此时也通过配料仓702底部设置的出料管7021输送至油渣搅拌输送器701的壳体7012内,并与壳体7012内的油渣混合,制成能够供动物食用的饲料,并输送至盛料槽703内,解决了人工清理油渣增加劳动强度的缺点,提高了废料利用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