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罐的搅拌装置及微生物菌种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2975发布日期:2019-06-14 23:1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酵罐的搅拌装置及微生物菌种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酵罐的搅拌装置及微生物菌种发酵罐。



背景技术:

微生物菌种发酵需要添加各种培养基、菌种和水分,在一定的温度和浓度条件下,通过适当搅拌使其混合均匀,以便充分发酵。现有的发酵罐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罐体受热不均匀,温度急冷急热,不好控制,稳定性差,这对罐内菌种的培养影响很大;浆料易粘结在罐体内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微生物菌种发酵罐,可以使罐体内温度稳定,并能去除粘在罐体内壁上的浆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酵罐的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片、连接杆、刮片,所述电机与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上至少设有两对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还连接有一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刮片,所述刮片与发酵罐内胆接触。

所述搅拌叶片为螺旋形叶片。

所述刮片与发酵罐内胆接触的一边连接有柔性材料。

所述刮片长度与发酵罐内胆侧壁的长度相等。

所述电机为双向旋转电机。

所述柔性材料为橡胶。

一种微生物菌种发酵罐,包括罐体,还包括上述的任意一发酵罐的搅拌装置,所述电机设置在罐体顶部外侧的中间,所述搅拌轴设置在罐体内中央。

所述罐体的顶部一侧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上具有加料盖,所述罐体顶部另一侧设有排气管,所述罐体包括内胆和外胆,内胆和外胆之间设置有夹层,夹层内设置有螺旋上升的隔板,隔板之间组成水流循环通道,水流循环通道的进口与罐体外部的热交换器连接,水流循环通道的出口包括两个,一个通过连接管经循环水泵与热交换器连接,另一个与排水管连接,外胆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罐体底部中间设有排料管。

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循环水泵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微生物菌种发酵罐用螺旋隔板把内、外胆之间的夹层分隔成数条循环水流通道,水流循环通道内的热水与内胆外壁直接接触,传热面积大,罐内液体受热均匀,热源稳定性好,有利菌种的培养;同时,本装置具有温度传感器,可以控制水泵的开闭,以控制罐内的温度;发酵罐的搅拌装置具有刮片,可以刮擦掉罐体内壁附着的浆料。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罐体、2-加料口、3-加料盖、4-排气管、5-内胆、6-外胆、7-隔板、8-热交换器、9-循环水泵、10-拍水管、11-排料管、12-搅拌装置、121-电机、122-搅拌轴、123-搅拌叶片、124-连接杆、125-刮片、13-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发酵罐的搅拌装置12,包括电机121、搅拌轴122、搅拌叶片123、连接杆124、刮片125,电机121与搅拌轴122连接,搅拌轴121上至少设有两对搅拌叶片123,搅拌轴122还连接有一对连接杆124,连接杆124另一端连接刮片125,刮片125与发酵罐内胆5接触。搅拌叶片123、连接杆124均可焊接在搅拌轴122上,刮片125可焊接在连接杆124上。当电机121启动旋转时,搅拌轴122旋转,搅拌叶片123和刮片125跟随旋转,搅拌叶片123起到搅拌的作用,刮片125起到刮擦发酵罐内胆上浆液的作用,使浆液不会附着在内胆上,而是将附着的浆液刮下甩起,参与搅拌。

搅拌叶片123采用螺旋形叶片。刮片125与发酵罐内胆接触的一边连接有柔性材料,如橡胶,可以防止对不锈钢内胆的磨损。刮片125的长度与发酵罐内胆5侧壁的长度相近,等于或小于内胆侧壁的长度。电机121可采用可双向旋转的变频调速电机,实现逆时针和顺时针两个方向的搅拌。

实施例2

一种微生物菌种发酵罐,包括罐体1,还包括上述发酵罐的搅拌装置12,电机121设置在罐体1顶部外侧的中间,所述搅拌轴122设置在罐体1内中央。

罐体1的顶部一侧设有加料口2,加料口2上具有加料盖3,罐体1顶部另一侧设有排气管4,罐体1包括内胆5和外胆6,内胆5和外胆6之间设置有夹层,夹层内设置有螺旋上升的隔板7,隔板7之间组成水流循环通道,水流循环通道的进口与罐体外部的热交换器8连接,水流循环通道的出口包括两个,一个通过连接管经循环水泵9与热交换器8连接,另一个与排水管10连接,外胆6的外侧设置有泡沫材料保温层,罐体1底部中间设有排料管11。

搅拌轴122伸入接近到罐体1底部,一对搅拌叶片123设置在靠近底部位置,有助于将沉积在排料管附近的浆料搅起。

罐体1内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3与循环水泵9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13实时检测罐内的温度,当罐内温度的低于设定温度时,循环水泵13会自行启动工作,将循环水流通道的水抽取出来,再进入热交换器加热后送入夹层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