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厨余垃圾与污泥生产可燃气体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6494发布日期:2019-11-12 22:45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利用厨余垃圾与污泥生产可燃气体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产业中餐厨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厨余垃圾与污泥生产可燃气体发酵罐。



背景技术:

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生产可替代化石能源的生物质能源受到日益关注。目前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包括固化成型、热化学转化、厌氧发酵等多种方式,其中以产甲烷发酵为代表的厌氧发酵技术,主要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将生物质转化为CH4、CO2或者H2。CH4具有较高的燃烧热值(802.3kJ/mol),是理想的能源物质。厌氧发酵技术由于可以在生产清洁能源的同时实现环境净化,并且发酵剩余物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兼具能源、环保和生态三方面效益,是解决当前的能源、环境问题的切实可行手段,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市场上的发酵罐一般包括罐体和搅拌装置,但是普通的发酵罐没法保证厌氧条件发酵,另外将厨余垃圾与污泥联合进行厌氧发酵过程中存在还原力供应不足的现象,导致可燃气体的产值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厨余垃圾与污泥生产可燃气体发酵罐,可燃气体产能和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厨余垃圾与污泥生产可燃气体发酵罐,包括罐体和搅拌装置,罐体包括投料口和出料口,罐体侧壁设有夹层,其特征在于:罐体顶部设有真空阀和排气阀,真空阀连通有第一气管,第一气管与抽真空泵连接,排气阀连通有第二气管,第二气管与储气罐连接,罐体上设有电极,电极延伸至罐体内,电极连接电流表;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搅拌轴以及搅拌器,其中电机和减速器设置在罐体的外部顶端,电机的输出轴驱动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设置在罐体内。

所述利用厨余垃圾与污泥生产可燃气体发酵罐优选方案,电极为一对或多对;正负电极间距为2-4cm;正极为碳棒,负极为耐酸碱的金属或合金。

所述利用厨余垃圾与污泥生产可燃气体发酵罐优选方案,搅拌器包括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第一搅拌器包括多组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器包括U形搅拌框。

所述利用厨余垃圾与污泥生产可燃气体发酵罐优选方案,罐体设上端设置搅拌装置位置处设有机械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罐体设有电极,通过放电电解水,产生氧气与氢气。氢气可以燃烧,成为可燃气体的组成部分,也可以为生物反应供氢;产生的氧气,通过新鲜厨余垃圾中的酶利用氧气生产还原力(NADH),解决厌氧发酵中还原力不足的问题,能够减缓发酵过程中的pH降低,提高厌氧微生物的生产能力与效率;通过放电还能够刺激生物体,达到改变膜透性与增强酶促反应的作用。通过电极放电可以使部分有机物与微量氧与氢反应生成含氮小分子有机物,提供微生物更为丰富的营养,促进厌氧发酵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抽真空泵, 2、投料口,3、支腿, 4、电机,5、减速器,6、搅拌轴,7、电流表,8、电极,9、排气阀,10、筒体,11、罐体,12、搅拌叶片,13、夹层, 14 、U形搅拌框,15、出料口,16、真空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利用厨余垃圾与污泥生产可燃气体发酵罐,包括罐体11和搅拌装置,罐体包括投料口2和出料口15,罐体底部设有支腿3,罐体侧壁设有夹层13, 罐体顶部设有真空阀16和排气阀9,真空阀16连通有第一气管,第一气管与抽真空泵1连接,排气阀9连通有第二气管,第二气管与储气罐10连接,罐体上设有电极8,电极延伸至罐体11内,电极连接电流表7;搅拌装置包括电机4、减速器5、搅拌轴6以及搅拌器,其中电机4和减速器5设置在罐体11的外部顶端,电机4的输出轴驱动搅拌轴6,搅拌轴6上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设置在罐体11内。

本实施例中,电极8为一对或多对;正负电极间距为2-4cm;正极为碳棒,负极为耐酸碱的金属或合金。

本实施例中,搅拌器包括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第一搅拌器包括多组搅拌叶片12,第二搅拌器包括U形搅拌框14。

本实施例中,罐体11设上端设置搅拌装置位置处设有机械密封5。

利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1)将含绿色植物的厨余垃圾预打碎成,再与中水处理污泥加水混合成固发酵浆料;(2)发酵罐抽负压后,泵入发酵浆料,使发酵浆料没过电极;在加料后的前3天进行放电处理,罐内压力低于0.25MPa时放电,高于0.35MPa时停止放电;放电时电压为DC 1.5V,电流为5mA;每次放电过程为脉冲放电,放电2s后间隔28s再次放电,放电处理3天;(3)进料15天后排出罐内残液料,添加新的发酵浆料至没过电极。进料12h后可稳定产出可燃气并输出直至第10天出料;进料的pH为7.3,出料的pH为6.9。

以上仅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描述做出许多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