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3607发布日期:2019-05-17 21:16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抗菌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车内的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降低车内有害物质等成为汽车设计的考虑因素。另一方面,由于汽车内部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饰零部件的表面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滋生的温床,这些微生物通过与人体接触造成交叉感染,对人体产生危害,会引起头痛、发热、突了性喉咙痛、扁桃体感染等过敏性不良反应。并且粘附在内饰部件表面的灰尘、人体汗液、皮脂等与皮肤上的常在菌及外来微生物作用产生的低级脂肪酸和挥发性化合物,极易散发恶臭,严重影响车内环境

目前常见的汽车内饰地毯大多直接采用pa(俗称尼龙)、pp(俗称丙纶)、pet(俗称涤纶)纤维材料织造,即尼龙、丙纶、涤纶纤维不经过改性直接织造成汽车内饰用地毯,这些汽车内饰地毯虽然具有防污、吸尘等功能,但长时间使用,由于汽车内通风不好,温度湿度不容易控制,汽车内饰地毯容易滋生霉菌,时间一长就会影响驾驶与乘坐人员的身体健康。

因此,研制一种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所述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尼龙40-70份、pp树脂15-30份、纳米二氧化钛粉15-27份、改性植物纤维8-16份、抗菌剂1-3份、松香酸铜2-5份、增韧剂1-3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尼龙50-60份、pp树脂20-27份、纳米二氧化钛粉19-23份、改性植物纤维10-14份、抗菌剂1.5-2.5份、松香酸铜3-4份、增韧剂1.3-2.6份、紫外线吸收剂1.7-2.6份。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尼龙55份、pp树脂22份、纳米二氧化钛粉21份、改性植物纤维12份、抗菌剂2份、松香酸铜3.5份、增韧剂2份、紫外线吸收剂2份。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尼龙是由硅藻土粉填充尼龙而成,由尼龙30-50份、相容剂poe1-3份、硅藻土粉5-12份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植物纤维的改性方法为:按重量份计,将植物纤维40-60份、抗菌肽11-17份、透明质酸20-30份、聚丙二醇19-29份、海藻糖20-30份溶于去离子水40-65份中,40-45℃恒温水浴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质量浓度为2%的甘油,再在40-45℃下搅拌均匀,经过减压蒸馏、喷雾干燥后,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纤维为麻纤维、棕纤维、木纤维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为纳米氧化锌粉、纳米银粉、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基于n,n’-二苯基乙二酰胺的反应型吸收剂。

进一步的,所述增韧剂为乙烯-辛烯接枝马来酸酐、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

一种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

s2、将改性尼龙、pp树脂、纳米二氧化钛粉、改性植物纤维、抗菌剂、松香酸铜、增韧剂、紫外线吸收剂依次加入到高速混料机中,设定转速450-500r/min,混合6-10min,出料,得到混合物料;

s3、将步骤s2得到混合物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螺杆温度为190-200℃,二区至机头的螺杆温度均为190-230℃;螺杆转速为200-300r/min,双螺杆挤出机长径比为45-50,且90℃啮合块≤3组。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本发明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具有抗菌、杀菌、高冲击强度、耐热、耐紫外线、高刚性、高的表面光泽度,具有抗菌防螨的作用,同时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本发明的抗菌纳米材料制造出的汽车内饰地毯具有抗菌防螨,经济实用的优点;

本发明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采用原料改性尼龙、pp树脂、纳米二氧化钛粉、改性植物纤维、抗菌剂、松香酸铜、增韧剂、紫外线吸收剂,改性尼龙、改性植物纤维能够很好的和其他原料分散均匀,增强材料的弹性、强度,抗菌剂、改性植物纤维的加入,使得加工成的汽车内饰地毯具有很好的抗菌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尼龙40份、pp树脂15份、纳米二氧化钛粉15份、改性植物纤维8份、抗菌剂1份、松香酸铜2份、增韧剂1份、紫外线吸收剂1份。

其中,改性尼龙是由硅藻土粉填充尼龙而成,由尼龙30份、相容剂poe1份、硅藻土粉5份混合而成;

改性植物纤维的改性方法为:按重量份计,将植物纤维40份、抗菌肽11份、透明质酸20份、聚丙二醇19份、海藻糖20份溶于去离子水40份中,40℃恒温水浴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质量浓度为2%的甘油,再在40℃下搅拌均匀,经过减压蒸馏、喷雾干燥后,即可,植物纤维为麻纤维。

抗菌剂为纳米氧化锌粉;紫外线吸收剂为基于n,n’-二苯基乙二酰胺的反应型吸收剂;增韧剂为乙烯-辛烯接枝马来酸酐。

本实施例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

s2、将改性尼龙、pp树脂、纳米二氧化钛粉、改性植物纤维、抗菌剂、松香酸铜、增韧剂、紫外线吸收剂依次加入到高速混料机中,设定转速450r/min,混合6min,出料,得到混合物料;

s3、将步骤s2得到混合物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螺杆温度为190℃,二区至机头的螺杆温度均为190℃;螺杆转速为200r/min,双螺杆挤出机长径比为45,且90℃啮合块为1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尼龙70份、pp树脂30份、纳米二氧化钛粉27份、改性植物纤维16份、抗菌剂3份、松香酸铜5份、增韧剂3份、紫外线吸收剂3份。

其中,改性尼龙是由硅藻土粉填充尼龙而成,由尼龙50份、相容剂poe3份、硅藻土粉12份混合而成;

改性植物纤维的改性方法为:按重量份计,将植物纤维60份、抗菌肽17份、透明质酸30份、聚丙二醇29份、海藻糖30份溶于去离子水65份中,45℃恒温水浴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质量浓度为2%的甘油,再在45℃下搅拌均匀,经过减压蒸馏、喷雾干燥后,即可,植物纤维为棕纤维。

抗菌剂为纳米氧化锌粉、纳米银粉按照质量比1:1混合而成;紫外线吸收剂为基于n,n’-二苯基乙二酰胺的反应型吸收剂;增韧剂为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

本实施例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

s2、将改性尼龙、pp树脂、纳米二氧化钛粉、改性植物纤维、抗菌剂、松香酸铜、增韧剂、紫外线吸收剂依次加入到高速混料机中,设定转速500r/min,混合10min,出料,得到混合物料;

s3、将步骤s2得到混合物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螺杆温度为200℃,二区至机头的螺杆温度均为230℃;螺杆转速为300r/min,双螺杆挤出机长径比为50,且90℃啮合块为2组。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尼龙55份、pp树脂22份、纳米二氧化钛粉21份、改性植物纤维12份、抗菌剂2份、松香酸铜3.5份、增韧剂2份、紫外线吸收剂2份。

其中,改性尼龙是由硅藻土粉填充尼龙而成,由尼龙40份、相容剂poe2份、硅藻土粉8份混合而成;

改性植物纤维的改性方法为:按重量份计,将植物纤维50份、抗菌肽14份、透明质酸25份、聚丙二醇24份、海藻糖25份溶于去离子水47份中,42℃恒温水浴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质量浓度为2%的甘油,再在43℃下搅拌均匀,经过减压蒸馏、喷雾干燥后,即可,植物纤维为木纤维。

抗菌剂为纳米氧化锌粉、纳米银粉、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按照质量比1:1:1混合而成;紫外线吸收剂为基于n,n’-二苯基乙二酰胺的反应型吸收剂;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本实施例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

s2、将改性尼龙、pp树脂、纳米二氧化钛粉、改性植物纤维、抗菌剂、松香酸铜、增韧剂、紫外线吸收剂依次加入到高速混料机中,设定转速470r/min,混合8min,出料,得到混合物料;

s3、将步骤s2得到混合物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螺杆温度为195℃,二区至机头的螺杆温度均为210℃;螺杆转速为250r/min,双螺杆挤出机长径比为48,且90℃啮合块为3组。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尼龙50份、pp树脂20份、纳米二氧化钛粉19份、改性植物纤维10份、抗菌剂1.5份、松香酸铜3份、增韧剂1.3份、紫外线吸收剂1.7份。

其中,改性尼龙是由硅藻土粉填充尼龙而成,由尼龙35份、相容剂poe1.5份、硅藻土粉6份混合而成;

改性植物纤维的改性方法为:按重量份计,将植物纤维45份、抗菌肽12份、透明质酸22份、聚丙二醇21份、海藻糖23份溶于去离子水45份中,41℃恒温水浴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质量浓度为2%的甘油,再在42℃下搅拌均匀,经过减压蒸馏、喷雾干燥后,即可,植物纤维为麻纤维。

抗菌剂为纳米氧化锌粉、纳米银粉、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按照质量比1:1:1混合而成;紫外线吸收剂为基于n,n’-二苯基乙二酰胺的反应型吸收剂;增韧剂为乙烯-辛烯接枝马来酸酐。

本实施例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

s2、将改性尼龙、pp树脂、纳米二氧化钛粉、改性植物纤维、抗菌剂、松香酸铜、增韧剂、紫外线吸收剂依次加入到高速混料机中,设定转速460r/min,混合7min,出料,得到混合物料;

s3、将步骤s2得到混合物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螺杆温度为195℃,二区至机头的螺杆温度均为200℃;螺杆转速为220r/min,双螺杆挤出机长径比为46,且90℃啮合块≤3组。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尼龙60份、pp树脂27份、纳米二氧化钛粉23份、改性植物纤维14份、抗菌剂2.5份、松香酸铜4份、增韧剂2.6份、紫外线吸收剂2.6份。

其中,改性尼龙是由硅藻土粉填充尼龙而成,由尼龙46份、相容剂poe2.7份、硅藻土粉10份混合而成;

改性植物纤维的改性方法为:按重量份计,将植物纤维55份、抗菌肽16份、透明质酸28份、聚丙二醇26份、海藻糖28份溶于去离子水60份中,44℃恒温水浴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质量浓度为2%的甘油,再在42℃下搅拌均匀,经过减压蒸馏、喷雾干燥后,即可,植物纤维为木纤维。

抗菌剂为纳米银粉、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按照质量比1:1混合而成;紫外线吸收剂为基于n,n’-二苯基乙二酰胺的反应型吸收剂;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本实施例汽车内饰地毯用抗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

s2、将改性尼龙、pp树脂、纳米二氧化钛粉、改性植物纤维、抗菌剂、松香酸铜、增韧剂、紫外线吸收剂依次加入到高速混料机中,设定转速490r/min,混合9min,出料,得到混合物料;

s3、将步骤s2得到混合物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螺杆温度为200℃,二区至机头的螺杆温度均为220℃;螺杆转速为270r/min,双螺杆挤出机长径比为47,且90℃啮合块≤3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