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鼠李糖乳杆菌鉴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75211发布日期:2019-05-28 19:59阅读:30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鼠李糖乳杆菌鉴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及食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益生菌发酵食品中的应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鼠李糖乳杆菌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2001年,fao/who联合将益生菌定义为“摄入足够数量后,对宿主健康提供益处的活的微生物”。被广泛应用的益生菌有乳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等。鼠李糖乳杆菌有较高的细胞黏附能力,可以增强免疫防御、缓解急性腹泻、降低血脂、预防龋齿和小儿湿疹、减少呼吸道感染以及改善克罗恩病症状等,是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乳杆菌。而益生菌赋予的健康益处和发酵性能具有菌株特异性,所以在株的水平上鉴定区分鼠李糖乳杆菌十分重要。现有的菌株区分手段包括核糖体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多位点序列分型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等基于dna特征的分类方法,操作复杂,需要特殊设备,且耗时较长。生长能力是菌株基因特征和表达调控的具体表现,因而测定不同菌株在不同碳源中的生长能力,能够完成对菌株的区分。主成分分析作为一种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对研究对象的简化与综合评价,还表示观测值和变量的相似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核糖体分型技术的大体操作流程为:菌株纯化-dna提取-酶切-电泳-southernblot-显示,操作极为繁琐、需要特定仪器和一定技术支持等不足,提出一种新型鼠李糖乳杆菌鉴定方法,利用生长曲线对本实验室保藏的12株鼠李糖乳杆菌进行区分。严格限定菌株传代时间(24小时),对12株菌进行3次传代,使菌株的生长状态稳定,利用自动生长曲线分析仪在600nm波长处测定12株菌在不同碳源条件下(葡萄糖、蔗糖和乳糖)的吸光度,连续测定48小时(间隔15分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测得的生长曲线进行分析,综合考虑3种碳源,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的鼠李糖乳杆菌菌株。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鼠李糖乳杆菌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定方法如下:

(1)鼠李糖乳杆菌培养

利用生长曲线对12株鼠李糖乳杆菌进行区分,无菌条件下,将12株菌的菌粉接种于mrs肉汤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将复苏的菌液在mrs固体培养基上划线纯化;

(2)鼠李糖乳杆菌形态观察

将纯化的菌落转接至mrs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收集1ml菌液,6000g离心5分钟,用纯净水重悬菌体;吸取10μl至载玻片,固定制片,染色,在光学显微镜100倍油镜下观察菌体形态;

(3)鼠李糖乳杆菌生长曲线测定

严格限定菌株传代时间,对12株菌进行3次传代,使菌株的生长状态稳定,将活化的菌液按3%的接种量接种到不同碳源的mrs肉汤培养基中,混匀后用移液枪精确吸取300μl至蜂窝培养板,每株菌做三个平行样,然后放入微生物自动生长曲线分析仪,参数设置为37℃培养48h,每隔15min读取一次数据,重复试验5次;

(4)鼠李糖乳杆菌生长曲线比较

选取所有测定的时间点及其对应的od600nm值,利用simca14.1软件进行分类主成分分析,考察不同菌株之间的生长情况的差异,采用分类pca的方法对各个菌株所有时间点的od600nm值进行处理,将每一株鼠李糖乳杆菌分为一类,共12类,直观考察各组之间的相似和差异情况,样本与所选模型的相似度>0.05,记为“×”(相似度高,未区分),相似度<0.05,记为“√”(相似度低,可区分);

(4-1)葡萄糖作碳源,pca分类法的比较

在葡萄糖作碳源时,pca分类法的效果较差,151m和hsryfm1301相似度高,bg和f相似度高,bm01和f、grx19、lv1、sp1相似度高,crl1505和f相似度高,f和grx19、hsryfm1301、lv1相似度高,grx19和lv1、sp1相似度高,lv1和sp1相似度高,其它菌株均可区分,将12株菌分为5个类型;

(4-2)乳糖作碳源,pca分类法的比较

在乳糖作碳源时,bm01和f、lv1相似度高,f和grx10、grx19、lv1相似度高,其它菌株均可区分,将12株菌分为9个类型;

(4-3)蔗糖作碳源,pca分类法的比较

在蔗糖作碳源时,只有151m和hsryfm1301相似度高,bg和grx10相似度高,其它菌株均可区分,将12株菌分为10个类型;

(5)鼠李糖乳杆菌菌株的区分

葡萄糖是大多数乳酸菌的偏爱碳源,因而葡萄糖对菌株的区分能力不佳,乳糖和蔗糖的区分能力较好,综合三种碳源下,在试验进行的12株鼠李糖乳杆菌菌株中,均可利用生长曲线数据进行区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鼠李糖乳杆菌鉴定方法,鉴定方法科学,原理清晰,利用生长曲线对本实验室保藏的12株鼠李糖乳杆菌进行区分,严格限定菌株传代时间,对12株菌进行3次传代,使菌株的生长状态稳定,利用自动生长曲线分析仪在600nm波长处测定12株菌在不同碳源条件下的吸光度,连续测定48小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测得的生长曲线进行分析,综合考虑3种碳源,能够对12株菌进行有效区分。与现有的核糖体分型技术操作流程相比,本发明操作流程为菌株纯化-同步-生长曲线测定-分析,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建立了快捷可靠的株水平上的鼠李糖乳杆菌区分手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不同鼠李糖乳杆菌在100×油镜下的镜检图片。

图2是本发明中不同鼠李糖乳杆菌在葡萄糖mrs中的生长曲线。

图3是本发明中不同鼠李糖乳杆菌在乳糖mrs中的生长曲线。

图4是本发明中不同鼠李糖乳杆菌在蔗糖mrs中的生长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鼠李糖乳杆菌培养

本发明利用生长曲线对本实验室保藏的12株鼠李糖乳杆菌进行区分。无菌条件下,将12株菌的菌粉接种于mrs肉汤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将复苏的菌液在mrs固体培养基上划线纯化。

2.鼠李糖乳杆菌形态观察

将纯化的菌落转接至mrs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收集1ml菌液,6000g离心5分钟,用纯净水重悬菌体;吸取10μl至载玻片,固定制片,染色,在光学显微镜100倍油镜下观察菌体形态。

12株鼠李糖乳杆菌的镜检图均呈现典型的杆菌形态。菌株151m、bg、crl1505、grx10、grx19、hsryfm1301、lyo和sp1的菌体形态相似,呈链状。菌株bm01、f、lv1和lv108的菌体形态相似,呈短链(如图1所示)。

3.鼠李糖乳杆菌生长曲线测定

严格限定菌株传代时间(24小时),对12株菌进行3次传代,使菌株的生长状态稳定。将活化的菌液按3%的接种量接种到不同碳源的mrs肉汤培养基中,混匀后用移液枪精确吸取300μl至蜂窝培养板,每株菌做三个平行样。然后放入微生物自动生长曲线分析仪,参数设置为37℃培养48h,每隔15min读取一次数据。重复试验5次。

生长曲线结果如图2、图3、图4所示。鼠李糖乳杆菌在蔗糖中生长差异明显大于葡萄糖,在乳糖中的生长差异居中。

4.鼠李糖乳杆菌生长曲线比较

选取所有测定的时间点及其对应的od600nm值,利用simca14.1软件进行分类主成分分析,考察不同菌株之间的生长情况的差异。采用分类pca的方法对各个菌株所有时间点的od600nm值进行处理。将每一株鼠李糖乳杆菌分为一类,共12类。直观考察各组之间的相似和差异情况。样本与所选模型的相似度>0.05,记为“×”(相似度高,未区分),相似度<0.05,记为“√”(相似度低,可区分)。

(1)葡萄糖作碳源,pca分类法的比较

在葡萄糖作碳源时,pca分类法的效果较差,151m和hsryfm1301相似度高,bg和f相似度高,bm01和f、grx19、lv1、sp1相似度高,crl1505和f相似度高,f和grx19、hsryfm1301、lv1相似度高,grx19和lv1、sp1相似度高,lv1和sp1相似度高,其它菌株均可区分。大致将12株菌分为5个类型(表1)。

表1葡萄糖作碳源时各菌株两两比较的结果

(2)乳糖作碳源,pca分类法的比较

在乳糖作碳源时,bm01和f、lv1相似度高,f和grx10、grx19、lv1相似度高,其它菌株均可区分。大致将12株菌分为9个类型(表2)。

表2乳糖作碳源时各菌株两两比较的结果

(3)蔗糖作碳源,pca分类法的比较

在蔗糖作碳源时,只有151m和hsryfm1301相似度高,bg和grx10相似度高,其它菌株均可区分。大致将12株菌分为10个类型(表3)。

表3蔗糖作碳源时各菌株两两比较的结果

5.鼠李糖乳杆菌菌株的区分

葡萄糖是大多数乳酸菌的偏爱碳源,因而葡萄糖对菌株的区分能力不佳,乳糖和蔗糖的区分能力较好。综合三种碳源下,在试验进行的12株鼠李糖乳杆菌菌株中,均可利用生长曲线数据进行区分。

实施例1

发酵乳中所用菌株的鉴定

将0.5g发酵乳转接至5mlmrs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后划线纯化,挑取菌落。将待鉴定菌落和12个母株按本专利所述方法进行生长同步。

将活化的菌液按3%的接种量接种到不同碳源的mrs肉汤培养基中,混匀后用移液枪精确吸取300μl至蜂窝培养板,每株菌做三个平行样。然后放入微生物自动生长曲线分析仪,参数设置为37℃培养48h,每隔15min读取一次数据。重复试验5次。选取所有测定的时间点及其对应的od600nm值,利用simca14.1软件进行分类主成分分析,考察不同菌株之间的生长情况的差异。在3中碳源条件下均无法进行区分的母株,即待测菌株所属的菌株。

实施例2

发酵剂中菌株的鉴定

将1g发酵剂溶解于5mlmrs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后划线纯化,挑取菌落。将待鉴定菌落和12个母株按本专利所述方法进行生长同步。

将活化的菌液按3%的接种量接种到不同碳源的mrs肉汤培养基中,混匀后用移液枪精确吸取300μl至蜂窝培养板,每株菌做三个平行样。然后放入微生物自动生长曲线分析仪,参数设置为37℃培养48h,每隔15min读取一次数据。重复试验5次。选取所有测定的时间点及其对应的od600nm值,利用simca14.1软件进行分类主成分分析,考察不同菌株之间的生长情况的差异。在3中碳源条件下均无法进行区分的母株,即待测菌株所属的菌株。

实施例3

益生菌饮料中菌株的鉴定

将1ml饮料转接至5mlmrs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后划线纯化,挑取菌落。将待鉴定菌落和12个母株按本专利所述方法进行生长同步。

将活化的菌液按3%的接种量接种到不同碳源的mrs肉汤培养基中,混匀后用移液枪精确吸取300μl至蜂窝培养板,每株菌做三个平行样。然后放入微生物自动生长曲线分析仪,参数设置为37℃培养48h,每隔15min读取一次数据。重复试验5次。选取所有测定的时间点及其对应的od600nm值,利用simca14.1软件进行分类主成分分析,考察不同菌株之间的生长情况的差异。在3中碳源条件下均无法进行区分的母株,即待测菌株所属的菌株。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