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菌分装为一体的培养基制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6976发布日期:2020-06-02 19:5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菌分装为一体的培养基制备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灭菌分装为一体的培养基制备器。



背景技术:

培养基是指为微生物、植物活动无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的混合养料,它是由不同营养物质配制而成。在培养基生产过程中,往往灭菌和分装是分开进行的,这样就增加了染菌的几率,而且分装到桶底部时,往往分装不彻底,浪费了资源,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高效灭菌、分装彻底、简便快捷的灭菌分装为一体的培养基制备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灭菌分装为一体的培养基制备器,包括plc控制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在一起的外桶、内桶和物料桶,所述外桶和内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内桶和物料桶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内桶外设有空心的隔离层,所述外桶和内桶之间设有增压设备和降温设备,所述内桶底部设有加热保温控制设备和重力传感器,所述外桶底部设有抬升设备,所述抬升设备位于远离圆心的直径上;所述物料桶底部设有磁力搅拌器;所述外桶配套有外盖,所述外盖上设有灌装设备,所述灌装设备的吸料管伸入物料桶内,所述灌装设备的出料管套在分装管上,所述分装管贯穿安装在外盖上,所述外盖上还设有添加剂添加装置。

所述降温设备包括:设置在隔离层上部的出风管和隔离层下端的冷凝管,所述出风管伸到外桶之外,所述隔离层下端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进风管伸到外桶之外,所述鼓风机与冷凝管连接,所述出风管和进风管都设有滤膜。

所述增压设备包括增压器,所述增压器的增压进口管伸到外桶之外,所述增压器的增压出口管伸到内桶内,所述增压进口管和增压出口管均设有滤膜;所述增压器电路连接气压传感器。

所述加热保温控制设备分别与安装在外盖上的温度检测控制器和时间控制器电路连接,温度和时间通过外盖上的显示器显示出来。

所述添加剂添加装置包括添加管和添加管两头的添加剂进管和添加剂出管,所述添加剂进管和添加剂出管均为铁制管,所述添加管由疏水性材料制成,所述分装管和添加剂进管分别螺纹贯穿连接在外盖上。

所述分装管和添加剂进管分别螺纹连接分装盖和添加盖。

所述物料桶和内桶之间设有配套的卡槽和卡轨,所述物料桶内设有卡槽。

所述物料桶设有提手。

所述外桶和外盖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外桶底部安装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有添加剂添加通道,添加剂加入方便,灭菌和分装在同一个容器内进行,减少了中间过程的污染,大大减少了染菌的几率,设置的加热保温控制设备和增压设备起到加热、升压和保温,灭菌效果更优;磁力搅拌器在灭菌、冷却、保温和分装过程中一直在工作,保障了物料时刻保持匀质;抬升设备使得整个装置在物料不多时发生倾斜,物料向吸料管方向流动,使得物料分装彻底,减少了浪费,减少了人力的损失,减少了物料的浪费,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桶和物料桶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中,1外桶,2内桶,3物料桶,4外盖,5滚轮,6空隙,7抬升设备,8重力传感器,9磁力搅拌器,10增压器,11增压进口管,12增压出口管,13气压传感器,14显示器,15隔离层,16出风管,17冷凝管,18鼓风机,19进风管,20加热保温控制设备,21温度监测控制器,22时间控制器,23卡槽,24卡轨,25卡簧,26提手,27灌装设备,28吸料管,29出料管,30分装管,31分装盖,32添加管,33添加剂进管,34添加剂出管,35添加盖,36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2所示,该种灭菌分装为一体的培养基制备器,整个装置在plc控制系统下进行,它包括一个外桶1,外桶1配套一个外盖4,用铰接的形式连接,外桶1和外盖4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然后再配一个自动锁,就像拉杆箱的锁一样,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比如锁扣,卡扣等等,只要能锁紧就行,外桶1底部安装滚轮5,比如万向轮,最少三个,安全起见,以四个为宜,便于推动,外桶1为圆筒状,外桶1内固定一个内桶2,内桶2同样为圆筒状,内桶2和外桶1之间留有比较大的空隙6,在外桶1的底部半径(远离圆心)上安装一个抬升设备7,抬升设备7为现有技术,比如剪叉机、千斤顶等,只不过型号小一些,抬升设备7的底座安装在外桶1的底面,伸缩部分朝下,不使用时,伸缩部分悬空,使用时伸出,支撑地面,然后靠反作用力将外桶1顶倾斜,倾斜幅度也不会太大,5~10°即可,在内桶2底部安装一个重力传感器8和一个磁力搅拌器9,重力传感器8通过plc控制系统发出信号给抬升设备7;在内桶2和外桶1之间的空隙6内安装增压设备,增压设备包括一个增压器10,能够控制压力上限,增压器10的增压进口管11伸到外桶1之外,增压器10的增压出口管12向上伸到内桶2,增压进口管11和增压出口管12的端部都安装滤膜36,以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增压器10电路连接气压传感器13,气压传感器13安装到外盖4上,气压传感器13再连接到显示器14上,显示器14也安装到外盖4上。

内桶2外包覆有一圈隔离层15,空心的,隔离层15的上部安装一根出风管16通到外桶1之外,在出风管16外端口处安装一块滤膜36,在隔离层15下端安装一根冷凝管17,冷凝管17连接鼓风机18,鼓风机18的进风管19从外桶1伸出,进风管19的外端口安装一块滤膜36。

在内桶2底部还安装加热保温控制设备20,加热保温控制设备20属于现有技术,比如电饭煲,一般包括加热元件和控制器,详细的就不再赘述了,加热保温控制设备20电路连接温度监测控制器21和时间控制器22电路连接,温度监测控制器21和时间控制器22都安装在外盖4上,温度和时间也通过上述外盖4上的显示器14显示出来。

在内桶2内还有一个物料桶3,内桶2和物料桶3之间通过卡槽23和卡轨24滑动连接,卡轨24插到卡槽23内,内桶2和物料桶3之间就不能发生相对转动了,物料桶3只能向上提起来,物料桶3能从内桶2里拿出来;在物料桶3内有一个卡簧25,卡簧25和抬升设备7位于外桶1圆心的两侧,物料桶3上还有个提手26。

在外盖4内安装灌装设备27,能控制灌装量和速度,灌装设备27的吸料管28伸入物料桶3内卡在卡簧25上,卡簧25可以多安装几个,灌装设备27的出料管29套在一根分装管30上,分装管30带外螺纹,通过外螺纹拧到外盖4上,分装管30一部分伸出外盖4,配套一个分装盖31,吸料管28和出料管29都是可高温高压灭菌的塑料管,吸料管28能伸到物料桶3底部。

在外盖4内还有添加剂添加装置,它包括添加管32和添加管32两头的添加剂进管33和添加剂出管34,添加剂进管33和添加剂出管34均为铁制管,添加管32由疏水性材料制成,添加剂进管33上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拧在外盖4上,添加剂进管33一部分伸出外盖4,再配套一个添加盖35。

工作过程如下:

1以制作营养琼脂培养基为例:将本实用新型推到灭菌间,物料桶3放入内桶2内,通过卡槽23和卡轨24固定好,称量配料,向物料桶3和内桶2之间的空间内加入定量的纯化水,向物料桶3内加入所配置培养及一半的水,加入培养基无聊,再加入剩余的水,打开磁力搅拌器9搅拌30分钟后(磁力搅拌器9在以下过程中始终在工作,直至灌装完毕),盖上外盖4,用自动锁锁严密,拧好分装盖31和添加盖35,在显示器14上设置好灭菌温度、灭菌时间、保温温度、分装温度、剩余重量、最高气压等参数数据,然后启动加热保温控制设备20和增压设备开始灭菌,加热保温控制设备20和增压设备迅速加热和升压,当加热到设定温度后,开始计时,直至灭菌完成,增压设备停止工作,鼓风机18开始工作,冷却降温,进风管19过滤掉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后通过鼓风机18进行空气冷凝,通过冷凝管17、冷凝口上的滤膜36向隔离层15通入冷凝后的无菌空气,然后通过出风管16排出,出风管16上的滤膜36起到防止回流时空气中的微生物或尘埃粒子进入到隔离层15,当降到设定保温温度时,加热保温控制设备20开始保温,等待分装。

将本实用新型推到分装车间,在消毒环境中在分装管30上套上灭菌的灌装管道,调节好灌装量和灌装速度,进行分装,当分装到物料桶3底部剩余一定量的物料时,此时达到重力传感器8的设定值,重力传感器8给plc控制系统传递信号,plc控制系统再给抬升设备7提供信号,抬升设备7启动,将本实用新型一侧抬高,使之倾斜,物料流向吸料管28处,从而将剩余物料分装干净。

2以制作加入氯霉素的沙保罗培养基为例,从开始到等待分装的步骤与制作营养琼脂培养基相同,分装时,现在无菌环境下拧下添加盖35,插入无菌过滤器,用注射器吸取氯霉素溶液注入无菌过滤器过滤除菌后,氯霉素溶液沿着添加剂进管33、添加管32和添加剂出管34进入物料桶3中,再开始灌装,灌装步骤同制作营养琼脂培养基。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