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油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6309发布日期:2020-07-24 17:2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油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油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油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植物油主要含有维生素e、k、钙、铁、磷、钾等矿物质、脂肪酸等。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能使皮肤滋润有光泽。

植物油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过滤装置将压榨过后的植物油进行过滤,现有过滤装置一般包括立式罐体,立式罐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不同精度的滤网,如此设计,虽然可以去除植物油中的油渣,但是滤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堵塞,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滤网清理或更换,而滤网固定在立式罐体内,拆装更换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油过滤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植物油过滤装置滤网拆装较为麻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植物油过滤装置,包括罐体,还包括初滤滤网和精滤滤网;

所述罐体内壁固定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初滤滤网插设在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精滤滤网插设在所述第二插槽内;

第一所述罐体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初滤滤网隔开,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通过所述精滤滤网隔开;

所述第一腔室上设置有进油斗,所述第三腔室上设置有出油口;

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初滤滤网和所述精滤滤网上方。

采用上述结构,待过滤的植物油通过进油斗进入到第一腔室中,在初滤滤网的拦截作用下,植物油中的较大固体杂质将被拦截在第一腔室,无法通过初滤滤网,而植物油及植物油中的较小颗粒杂质将穿过初滤滤网进入到第二腔室中,此时植物油中的较大固体杂质将慢慢沉降和堆积在第一腔室底部。在精滤滤网的拦截作用下,进入到第二腔室中的较小颗粒杂质将被拦截在第二腔室,无法通过精滤滤网,而植物油将穿过精滤滤网进入到第三腔室中,此时植物油中的较小颗粒杂质将慢慢沉降和堆积在第二腔室底部。进入到第三腔室中的植物油将通过出油口向外排出。起到逐级过滤的作用,能将植物油中的杂质进行滤除,过滤效果较好。另外,初滤滤网和精滤滤网出现堵塞需要清理或更换时,只需通过罐体顶部开口将初滤滤网和精滤滤网分别向上拔出,然后将新的或清理好后的初滤滤网和精滤滤网插回到原来位置,使其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拆装效率高。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腔室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渣口,所述第一出渣口靠近所述初滤滤网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以使沉降和堆积在第一腔室内的杂质颗粒通过第一出渣口向外排出,排渣方便,提高了过滤效率。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二腔室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渣口,所述第二出渣口靠近所述精滤滤网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以使沉降和堆积在第二腔室内的杂质颗粒通过第二出渣口向外排出,排渣方便,提高了过滤效率。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二腔室下部设置有导油斗,所述导油斗上部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下部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出油口设置在所述导油斗底部中心。

采用上述结构,以使过滤好后的植物油通过导油斗快速且完全从出油口中向外排出。

进一步优化为: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罐体的所述开口上。

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封堵罐体顶部开口,一方面防止外界污染物通过开口进入到罐体中,另一方面为植物油提供较好的过滤环境,减少植物油与外界接触。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盖体上固定有提手。

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打开或盖设盖体。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罐体上设有第一观察窗、第二观察窗和第三观察窗;

所述第一观察窗设置在第一腔室上,所述第二观察窗设置在第二腔室上,第三观察窗设置在第三腔室上。

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分别观察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内的过滤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待过滤的植物油通过进油斗进入到第一腔室中,在初滤滤网的拦截作用下,植物油中的较大固体杂质将被拦截在第一腔室,无法通过初滤滤网,而植物油及植物油中的较小颗粒杂质将穿过初滤滤网进入到第二腔室中,此时植物油中的较大固体杂质将慢慢沉降和堆积在第一腔室底部,并通过第一出渣口向外排出。在精滤滤网的拦截作用下,进入到第二腔室中的较小颗粒杂质将被拦截在第二腔室,无法通过精滤滤网,而植物油将穿过精滤滤网进入到第三腔室中,此时植物油中的较小颗粒杂质将慢慢沉降和堆积在第二腔室底部,并通过第二出渣口向外排出。进入到第三腔室中的植物油将通过出油口向外排出。起到逐级过滤的作用,能将植物油中的杂质进行滤除,过滤效果较好。

另外,初滤滤网和精滤滤网出现堵塞需要清理或更换时,只需通过罐体顶部开口将初滤滤网和精滤滤网分别向上拔出,然后将新的或清理好后的初滤滤网和精滤滤网插回到原来位置,使其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拆装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植物油过滤装置滤网拆装较为麻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过滤装置的内部结构;

图2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过滤装置的内部结构。

图中,1、罐体;2、进油斗;3、第一出渣口;4、第二出渣口;5、导油斗;6、第一观察窗;7、第二观察窗;8、第三观察窗;9、盖体;10、提手;11、初滤滤网;12、精滤滤网;13、第一腔室;14、第二腔室;15、第三腔室;16、第一固定板;17、第二固定板;18、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植物油过滤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罐体1、盖体9、初滤滤网11和精滤滤网12。罐体1为卧式矩形体状,罐体1顶部开设有开口,开口位于初滤滤网11和精滤滤网12上方。盖体9盖设在罐体1的开口上且用于封堵开口,具体的,为了便于打开盖体9,盖体9顶部中心固定有提手10。

参照图1、2,罐体1内壁固定有第一固定板16和第二固定板17,第一固定板16和第二固定板17均固定在罐体1的相对两侧。第一固定板16在靠近罐体1中心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插槽下端与罐体1内底部接触,上端通过罐体1开口向外贯通。初滤滤网11插设在第一插槽内。第二固定板17在靠近罐体1中心一侧开设有第二插槽,第二插槽下端与罐体1内底部接触,上端通过罐体1开口向外贯通。精滤滤网12插设在第二插槽内。初滤滤网11的筛孔直径大于精滤滤网12筛孔直径,具体的,初滤滤网11和精滤滤网12的筛孔规格可根据过滤需要进行选择,具体的筛孔大小,在此不做限定。

参照图1、2,第一罐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和第三腔室15,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和第三腔室15依次水平设置在罐体1内。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通过初滤滤网11隔开,第二腔室14和第三腔室15通过精滤滤网12隔开。第一腔室13顶部设置有用于待过滤的植物油进入的进油斗2,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渣口3,第一出渣口3靠近初滤滤网11设置。第二腔室14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渣口4,第二出渣口4靠近精滤滤网12设置。第二腔室14下部设置有导油斗5和出油口18,导油斗5为倒四棱台状。导油斗5上部与第三腔室15连通,下部与出油口18连通,出油口18设置在导油斗5底部中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加快油渣排出,可在罐体1外壁上安装振动器,振动器可以为仓壁振动器,也可以选用其他振动器。另外,可通过人工清理的方式,定期对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内的油渣进行彻底清理。

参照图1、2,罐体1上设有第一观察窗6、第二观察窗7和第三观察窗8,第一观察窗6、第二观察窗7和第三观察窗8均采用钢化透明玻璃制成。第一观察窗6设置在第一腔室13的正面且上端靠近罐体1顶部,下端靠近罐体1底部。第二观察窗7设置在第二腔室14的正面且上端靠近罐体1顶部,下端靠近罐体1底部。第三观察窗8设置在第三腔室15的正面且上端靠近罐体1顶部,下端靠近罐体1底部。

待过滤的植物油通过进油斗2进入到第一腔室13中,在初滤滤网11的拦截作用下,植物油中的较大固体杂质将被拦截在第一腔室13,无法通过初滤滤网11,而植物油及植物油中的较小颗粒杂质将穿过初滤滤网11进入到第二腔室14中,此时植物油中的较大固体杂质将慢慢沉降和堆积在第一腔室13底部,并通过第一出渣口3向外排出。在精滤滤网12的拦截作用下,进入到第二腔室14中的较小颗粒杂质将被拦截在第二腔室14,无法通过精滤滤网12,而植物油将穿过精滤滤网12进入到第三腔室15中,此时植物油中的较小颗粒杂质将慢慢沉降和堆积在第二腔室14底部,并通过第二出渣口4向外排出。进入到第三腔室15中的植物油将通过出油口18向外排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