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种植用液体菌种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3756发布日期:2020-07-14 17:23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种植用液体菌种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种植用液体菌种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而食用菌在培育时大多是通过液体菌种进行初步养成的,液体菌种在培育时大多需要通过发酵装置进行氧化处理,但是现有的食用菌种植用液体菌种发酵装置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1、现有的食用菌种植用液体菌种发酵装置无法根据不同时段的培养需求,及时对内部的液体菌种进行恒温发酵处理,进而需要使用者定时进行观察,给使用者的操作带来了不便;

2、现有的食用菌种植用液体菌种发酵装置无法保证装置内部的恒湿生存环境,也无法定时向装置内部进行自行添加发酵液的工作,同样需要使用者手动进行操作,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液体菌种发酵装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种植用液体菌种发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根据不同时段的培养需求,及时对内部的液体菌种进行恒温发酵处理,无法保证装置内部的恒湿生存环境,也无法定时向装置内部进行自行添加发酵液的工作,同样需要使用者手动进行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种植用液体菌种发酵装置,包括基体、温度传感器和驱动电机,所述基体的上端安装有密封盖,且密封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培养板,并且培养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基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滑轮,且基体的内侧螺栓安装有加热板,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基体的中下端,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螺栓安装有容置罐,并且容置罐与基体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一传送带,且第一传送带的末端安装有锥齿轮,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端安装有第二传送带,且第二传送带的上端安装有偏心轮,并且偏心轮与基体的内表面上端相连接,所述基体的内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偏心轮相连接,所述基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气囊,且橡胶气囊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并且雾化喷头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所述橡胶气囊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料孔。

优选的,所述加热板呈圆弧状结构,且加热板关于容置罐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2个,并且2个加热板与容置罐的外表面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容置罐的中端为铜材质,且容置罐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滑轮,并且容置罐通过滑轮与基体的内表面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偏心轮通过通孔与基体的内表面构成滑动结构,且偏心轮的外表面与橡胶气囊的外表面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橡胶气囊俯视呈圆环状结构,且橡胶气囊与基体的内表面为粘接连接,并且橡胶气囊的内侧对称设置有2个雾化喷头。

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头的外端宽度小于培养板的外端宽度,且雾化喷头的内侧对称设置有4个橡胶层,并且4个橡胶层的外表面相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食用菌种植用液体菌种发酵装置;

1.设置有可活动的容置罐,待温度传感器感应到装置内部的温度下降时,其将会通过信号传递启动电机,使其带动容置罐沿着基体的内侧进行圆周转动,从而贴合着加热板的外表面进行活动,配合容置罐中端铜材质的良好热传导性能,均匀多范围的自动对容置罐内部的物料进行恒温加热处理,实现了自动化的操作流程;

2.设置有圆环状的橡胶气囊,随着驱动电机带动容置罐进行圆周转动,其将会同步带动的2组传送带进行传动工作,进而带动末端相连接的偏心轮以一定的速率同步进行旋转,从而对橡胶气囊的下端往复挤压,使其内部的预存发酵液通过雾化喷头均匀的喷洒至装置内部,实现定期自添加培养液的工作效果,同时实现了恒湿操作的自动化操作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橡胶气囊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喷头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体;2、密封盖;3、培养板;4、温度传感器;5、滑轮;6、加热板;7、驱动电机;8、容置罐;9、第一传送带;10、锥齿轮;11、第二传送带;12、偏心轮;13、通孔;14、橡胶气囊;15、雾化喷头;16、橡胶层;17、进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种植用液体菌种发酵装置,包括基体1、密封盖2、培养板3、温度传感器4、滑轮5、加热板6、驱动电机7、容置罐8、第一传送带9、锥齿轮10、第二传送带11、偏心轮12、通孔13、橡胶气囊14、雾化喷头15、橡胶层16和进料孔17,基体1的上端安装有密封盖2,且密封盖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培养板3,并且培养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4,基体1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滑轮5,且基体1的内侧螺栓安装有加热板6,驱动电机7固定连接在基体1的中下端,且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螺栓安装有容置罐8,并且容置罐8与基体1的内表面相连接,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一传送带9,且第一传送带9的末端安装有锥齿轮10,第一传送带9的上端安装有第二传送带11,且第二传送带11的上端安装有偏心轮12,并且偏心轮12与基体1的内表面上端相连接,基体1的内表面开设有通孔13,且通孔13与偏心轮12相连接,基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气囊14,且橡胶气囊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15,并且雾化喷头1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层16,橡胶气囊14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料孔17。

加热板6呈圆弧状结构,且加热板6关于容置罐8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2个,并且2个加热板6与容置罐8的外表面构成滑动结构,通过2个圆弧状的加热板6,使其可对容置罐8的外表面均匀多范围的进行加热恒温工作;

容置罐8的中端为铜材质,且容置罐8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滑轮5,并且容置罐8通过滑轮5与基体1的内表面构成转动结构,让容置罐8可通过均匀分布的滑轮5,稳定的沿着基体1的内表面进行圆周转动;

偏心轮12通过通孔13与基体1的内表面构成滑动结构,且偏心轮12的外表面与橡胶气囊14的外表面构成卡合结构,让进行圆周转动的偏心轮12,可通过其末端稳定的对橡胶气囊14外侧进行挤压;

橡胶气囊14俯视呈圆环状结构,且橡胶气囊14与基体1的内表面为粘接连接,并且橡胶气囊14的内侧对称设置有2个雾化喷头15,雾化喷头15的外端宽度小于培养板3的外端宽度,且雾化喷头15的内侧对称设置有4个橡胶层16,并且4个橡胶层16的外表面相贴合,通过对称分布的橡胶层16,使其可稳定的贴合从而对雾化喷头15的外端进行密封处理。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食用菌种植用液体菌种发酵装置时,根据图1和图2,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需要进行工作的位置,接着打开密封盖2向容置罐8内部注入适量的液体菌种,并沿着进料孔17向橡胶气囊14内部注入适量的发酵液即可,然后使用者将整体装置接通电源即可进行工作,此时加热板6将稳定的向基体1的内部进行恒温加热处理,待温度传感器4感应到容置罐8内部的温度下降时,其将会通过信号传递转换启动驱动电机7,此时驱动电机7将带动容置罐8通过均匀分布的滑轮5,沿着基体1的内侧进行圆周转动,此时容置罐8的外表面将贴合着加热板6的外表面稳定的进行滑动,配合容置罐8中端铜材质的良好热传导性能,即可均匀多范围的自动对容置罐8内部的物料进行恒温加热处理,待其内部的温度稳定后,驱动电机7即停止转动;

根据图1和图3-5,在驱动电机7通过预设程序带动容置罐8沿着基体1进行圆周转动时,其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传送带9将会配合锥齿轮10的啮合结构,稳定的通过第二传送带11带动2个偏心轮12以一定的速率同步进行旋转,从而对橡胶气囊14的下端往复挤压,使其内部的预存发酵液受压通过雾化喷头15均匀的喷洒至容置罐8内部,配合4个橡胶层16可稳定的进行受压封闭开合处理,实现定期自添加培养液的工作效果,同时实现了恒湿操作的自动化操作流程,待发酵工作结束后,使用者食用菌种子将沿着培养板3稳定的生长,使用者打开密封盖2即可通过培养板3便捷的进行收集工作,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