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孔荔枝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19683发布日期:2021-01-24 07:2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孔荔枝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属于果蔬加工与贮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孔荔枝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荔枝是我国南方地区少有的贮存期较短的水果,在常温及一般条件下尤其是湿热的南方高温高湿的季节,易熟,易烂,难以贮存保鲜。目前,这种水果的贮存保鲜一般采用低温冷藏运输,保鲜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很麻烦,保鲜周期也不是很长,难以满足市场上保鲜的要求。因此,开发无毒无害无残留,保鲜效果优异且方便易行的荔枝保鲜膜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微孔荔枝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该保鲜膜能够显著延长荔枝的储藏期,并且使果肉能够很好的保持原味,保鲜效果好。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孔荔枝保鲜膜,包括高分子树脂和煅烧高岭土。
[0005]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树脂和煅烧高岭土的重量比为100:(1~10)。
[0006]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树脂为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等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0007]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树脂为低密度聚乙烯。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煅烧高岭土的粒径为2.5~3.4μm。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煅烧高岭土是由两种粒径不同的高岭土按一定的比例组成。
[0010]
进一步地,所述两种不同的粒径范围为2.5~2.7μm和2.7~3.4μm,其中粒径范围为2.5~2.7μm的煅烧高岭土占总高岭土重量的65~85%。
[0011]
进一步地,所述两种不同的粒径范围为2.5和3.4μm,其中粒径范围为2.5μm的煅烧高岭土占总高岭土重量的70~80%。
[0012]
进一步地,其中粒径范围为2.5μm的煅烧高岭土占总高岭土重量的74%。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微孔荔枝保鲜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
取高分子树脂与煅烧高岭土混合,经造粒、吹膜,制成一定规格的薄膜袋。
[0015]
低密度聚乙烯对co
2
、有机性臭气渗透性大,但对水蒸汽、空气的渗透性差,该特性不利于保鲜袋内维持高co
2
、低o
2
的动态平衡,且水蒸气和空气的渗透性差也促进了荔枝的成熟,不适合荔枝的保鲜。而通过加入一定粒径的高岭土可制成含微孔的荔枝保鲜袋,提高了聚乙烯保鲜袋的透气性。而发明人意外发现,这种作用与高岭土的粒径密切相关,当采用两种粒径的高岭土加入到聚乙烯中制成保鲜膜时,具有比采用单一粒径的高岭土更好的保鲜效果,更优选地,当两种粒径的范围为2.5~2.7μm和2.7~3.4μm,并控制粒径为2.5~2.7μm的加入量时,具有最优异的保鲜效果。这种特性可能与两种粒径的加入促进了聚乙烯保
鲜膜微孔的形成有关。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
本发明通过添加特定粒径的高岭土与聚乙烯树脂复合制得的荔枝保鲜膜能够显著延长荔枝的保鲜期,且荔枝的颜色、果肉的味道、果肉vc含量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持,在常温下储藏期可长达13天,保鲜效果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9]
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0]
实施例1、微孔荔枝保鲜膜
[0021]
本实施例保鲜膜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煅烧高岭土组成,两者的重量比为10:1,煅烧高岭土的粒径为2.5μm。
[0022]
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在180℃混合,搅拌溶解,搅拌均匀后冷却至160℃,将冷却后的混合物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吹膜,干燥,制备得到具备一定空隙和厚度为0.03mm的保鲜膜袋。
[0023]
实施例2、微孔荔枝保鲜膜
[0024]
本实施例保鲜膜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煅烧高岭土组成,两者的重量比为10:1,煅烧高岭土的粒径为2.7μm,其余参数如实施例1。
[0025]
实施例3、微孔荔枝保鲜膜
[0026]
本实施例保鲜膜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煅烧高岭土组成,两者的重量比为10:1,煅烧高岭土的粒径为3.4μm,其余参数如实施例1。
[0027]
实施例4、微孔荔枝保鲜膜
[0028]
本实施例保鲜膜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煅烧高岭土组成,两者的重量比为10:1,所述煅烧高岭土由粒径为2.5μm和粒径为3.4μm的高岭土混合而成,其中粒径为2.5μm的煅烧高岭土占总高岭土重量的74%,其余参数如实施例1。
[0029]
实施例5、微孔荔枝保鲜膜
[003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粒径为2.5μm的煅烧高岭土占总高岭土重量的65%,其余参数如实施例4。
[0031]
实施例6、微孔荔枝保鲜膜
[003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粒径为2.5μm的煅烧高岭土占总高岭土重量的85%,其余参数如实施例4。
[0033]
实施例7、微孔荔枝保鲜膜
[003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所述煅烧高岭土由粒径为2.5μm和粒径为2.7μm的高岭土混合而成,其中粒径为2.5μm的煅烧高岭土占总高岭土重量的74%,其余参数如实施例4。
[0035]
实施例8、微孔荔枝保鲜膜
[003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所述煅烧高岭土由粒径为2.7μm和粒径为3.4μm
的高岭土混合而成,其中粒径为2.7μm的煅烧高岭土占总高岭土重量的74%,其余参数如实施例4。
[0037]
对比例1、荔枝保鲜膜
[0038]
对比例1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所述煅烧高岭土的粒径为1.6μm,其余参数如实施例4。
[0039]
对比例2、荔枝保鲜膜
[0040]
对比例2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所述煅烧高岭土由粒径为1.6μm和粒径为3.4μm的高岭土混合而成,其中粒径为1.6μm的煅烧高岭土占总高岭土重量的74%,其余参数如实施例4。
[0041]
对比例3、荔枝保鲜膜
[0042]
对比例3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其中粒径为2.5μm的煅烧高岭土占总高岭土重量的90%,其余参数如实施例4。
[0043]
试验例一、保鲜效果评价
[0044]
分别取实施例1~8以及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荔枝保鲜膜包装100个荔枝于室温储藏,并设置空白组(不采用本发明保鲜膜包装,直接室温储藏),于储藏第1天、第3天、第5天、第8天、第10天及第13天检测各组荔枝的含水量、vc含量、褐变率及好果率,具体测试数据如下表1~4所示。
[0045]
表1含水量测试结果
[0046][0047]
表2 vc含量测试结果
[0048][0049]
表3褐变率测试结果
[0050][0051]
注:荔枝表面上超过60%的部位颜色加深视为褐变。
[0052]
表4好果率测试结果
[0053][0054]
由上表1~4可知,与空白组相比,经本发明保鲜膜储藏13天后的荔枝,其含水量、vc含量和好果率均显著高于空白组,且褐变率显著降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4~6保鲜膜包装后常温储藏,第13天褐变率仅为40%左右,第13天好果率保持在65%以上,保鲜效果显著。
[0055]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