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24556151发布日期:2021-04-06 12:0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是一种丝状子囊真菌,是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菌。根据其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无性时期和有性时期。无性时期产生的孢子叫分生孢子;有性时期产生的孢子为子囊孢子。研究表明,禾谷镰刀菌以腐生菌丝形式在玉米、小麦、水稻等病株残体上越冬,春天温暖潮湿的天气有利于禾谷镰刀菌子囊壳的产生和成熟。在小麦扬花期在植物病残体表面成熟的子囊壳中的子囊会强力喷射出大量粘性的子囊孢子,其会随风、雨水、昆虫等媒介传播到寄主植株上,子囊孢子作为初侵染源入染小麦或其它寄主植物花药、外稃、内稃或颖片等穗部组织,附着形成菌丝,菌丝入侵寄主组织并在细胞内生长和扩展。因此,子囊壳成熟数量及其子囊孢子的释放在禾谷镰刀菌的侵染循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初侵染源,减少菌源基数,对于防控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传统的小麦赤霉病防治策略是以化学防治为主,主要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进行赤霉病防治,尤其在小麦赤霉病严重流行年份,化学防效和降毒素效果不理想,更重要的是化学农药的连年使用,不仅造成禾谷镰刀菌抗性的产生,更严重影响了小麦的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使小麦生产面临巨大压力。

因此,根据小麦赤霉病的病害循环特点和目前秸秆还田的大背景下,利用拮抗微生物进行还田秸秆处理,抑制禾谷镰刀菌子囊壳的产生、成熟或子囊孢子的释放,将成为小麦赤霉病害“立足预防主动出击”综合防控的重要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及其应用,能够有效抑制禾谷镰刀菌子囊壳产生,降低小麦赤霉病的初侵染源。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拉丁文为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8年8月7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16229。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在抑制禾谷镰刀菌产生子囊壳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在2~3月份或秸秆还田前使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及其应用,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拉丁文为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8年8月7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16229。本申请的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能够有效抑制禾谷镰刀菌子囊壳产生,从而降低小麦赤霉病的初侵染源,达到小麦赤霉病“防治前移,综合防控”的目的,实现绿色防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不同生防细菌菌株对禾谷镰刀菌子囊壳的抑制效果;

图2为yb130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对禾谷镰刀菌子囊壳的抑制效果;

图3为yb130解淀粉芽孢杆菌禾谷镰刀菌子囊壳的形成状况。

保藏说明

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拉丁文为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8年8月7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1622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拉丁文为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8年8月7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16229。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在抑制禾谷镰刀菌产生子囊壳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优选在2~3月份或秸秆还田前使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涉及到的培养基及试剂的制备方法:

lb液体培养基:称取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10g,加蒸馏水至1l,121℃高温湿热灭菌30min。

lb固体培养基:称取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10g,琼脂粉15g,加蒸馏水至1l,121℃高温湿热灭菌30min。

pda固体培养基:称取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5g,去离子水1.0l,115℃煮20min。

胡萝卜培养基:称取250g胡萝卜切成小块,加蒸馏水500ml,灭菌后用榨汁机搅碎,补蒸馏水至1l,并加入20g的琼脂,121℃高温湿热灭菌30min。

0.1%的吐温-20:称取吐温-20原液100μl,补蒸馏水至100ml混合均匀后,121℃高温湿热灭菌20min。

实施例1生防细菌菌株的初筛

在直径为6cm塑料平皿的胡萝卜培养基上,将田间秸秆上分离的生防细菌yb128,yb129,yb130,yb131,yb132与禾谷镰刀菌在对峙培养6天后,加入无菌0.1%的吐温-20,用灭菌药匙将气生菌丝压倒,使其贴伏于培养基表面,移至25℃培养箱中,黑光灯:黑暗=12h:12h的条件培养,4天后观察其交界处的禾谷镰刀菌子囊壳的产生数量,结果如图1所示。

实施例2生防细菌发酵液抑制禾谷镰刀菌子囊壳的复筛实验

(1)将生防菌在37℃180rpm,培养48h后,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获得发酵液,按照7%比例加入到胡萝卜培养基中。

(2)从活化培养禾谷镰刀菌pda平板上挑取5mm菌饼块放在(1)的培养基中间,在25℃培养箱中培养7天,取出后,加入无菌0.1%的吐温-20,用灭菌药匙将气生菌丝压倒,使其贴伏于培养基表面。

(3)将步骤(2)平皿移至25℃培养箱中,黑光灯:黑暗=12h:12h的条件培养,4天后观察禾谷镰刀菌子囊壳的产生数量。

实施例3生防细菌菌株的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1)菌株的形态鉴定

在37℃培养箱中,lb固体培养基上培养48h后,yb130解淀粉芽孢杆菌菌落正面为圆形,侧面凸起,表面有褶皱;菌落为不透明,呈乳白色。

(2)菌株的分子鉴定

用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生防菌的基因组dna,16s通用引物扩增,扩增片段为1500bp之间,条带单一,长度正确,与ncbi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分析,相似性最高的属种为yb130解淀粉芽孢杆菌fzb42t(16srdnagenbank登录号为hq840645),序列相似度达到99%。从ncbi数据库下载其近缘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与yb130解淀粉芽孢杆菌最近,结合形态学鉴定,将其鉴定为yb130解淀粉芽孢杆菌。

实施例4生防细菌菌株抑制作物秸秆上禾谷镰刀菌子囊壳产生实验

(1)液体lb中,在27℃、175rpm摇床中培养,检测菌液od值达到0.8取出备用;

(2)参考专利“一种预测小麦赤霉病初始侵染源丰富度的方法”培养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并且接种作物秸秆;

(3)在25℃培养箱中,步骤(2)生长24h后,将步骤(1)得到的菌液喷洒到(2)的作物秸秆上,放在25℃培养箱中继续培养6天;

(4)将步骤(3)的作物秸秆拿出放置于正常田间管理的麦田行间地表,将秸秆固定在麦田行间地表;

(5)在小麦扬花前的10d,调查接种秸秆上产生的子囊壳数量。

调查方法:

使用解剖镜,对每根秸秆在计数前选定6个点,每个点的面积0.1923cm2,每组计算3根秸秆,解剖镜30或40倍,统计选定的面积内子囊壳的数量,然后换算为秸秆表面子囊壳数量;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结果:本发明的yb130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高效抑制禾谷镰刀菌子囊壳的效果,抑菌率为75%~85%。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及其应用,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拉丁文为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8年8月7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16229。本申请的解淀粉芽孢杆菌yb130能够有效抑制禾谷镰刀菌子囊壳产生,从而降低小麦赤霉病的初侵染源,达到小麦赤霉病“防治前移,综合防控”的目的,实现绿色防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