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酶和益生元结合发酵处理霉变饲料原料制作发酵饲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20912发布日期:2021-06-18 20:0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菌、酶和益生元结合发酵处理霉变饲料原料制作发酵饲料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菌、酶和益生元结合发酵处理霉变饲料原料制作发酵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饲料原料是指在饲料加工中,以一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或矿物质为来源的饲料,包括粮食原粮,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添加剂,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等品种,饲料原料常因水分含量较高而导致潮解和发霉,而饲料原料霉变问题,会严重影响动物的养殖效率,因为霉菌能使饲料的脂肪迅速变质,蛋白质消化率降低,严重降低饲料中赖氨酸和精氨酸水平,使饲料代谢能减少,降低动物增重,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干扰繁殖生理过程,破坏免疫系统,因此现有技术会利用菌、酶和益生元结合发酵处理,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的生物发酵饲料,其不但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它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但是现有的发酵饲料在将霉变饲料原料和微生物等发酵剂菌种进行混合时,利用常用的混合装置并不能够对两者进行有效地混合,使得微生物等发酵剂菌种不能够完全的与霉变饲料原料进行混合发酵,使得其内部可能还可能掺有霉变饲料原料,影响了发酵饲料的质量,造成了发酵饲料生产的不合格,容易引起动物拉稀和中毒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酶和益生元结合发酵处理霉变饲料原料制作发酵饲料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菌、酶和益生元结合发酵处理霉变饲料原料制作发酵饲料的方法,霉变饲料原料包括霉变玉米和霉变高粱,制作发酵饲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霉变玉米颗粒通过磨粉机磨成1-3.5mm的细小颗粒,然后按质量百分比,加入4倍量的清水,用长棍进行搅拌,并轻搓,待玉米颗粒的胚部碎片浮于清水表面时,将胚部清除,如此反复数次,直至胚部碎片完全清除;

s2:将霉变高粱通过磨粉机粉碎成1-4.5mm的碎粒,然后通过120目分离筛筛取质量百分比为0.9-1.2%的石灰粉,将碎粒与石灰粉置于容器内并加入质量两倍于碎粒与石灰粉总质量的清水,物理搅拌2分钟后,静置6-8h,静置完成后,用清水冲洗2次,晒干后即可;

s3:将s1和s2中处理过的玉米和高粱置入饲料发酵搅拌装置中,然后将复合微生态制剂、糖蜜和碱溶于水中制得发酵菌液,再将发酵菌液倒入饲料发酵搅拌装置中,随后开启电源并启动饲料发酵搅拌装置对霉变饲料原料与发酵菌液进行有效地搅拌,搅拌均匀后关闭电源,所述复合生态制剂包括乳酸菌、光合细菌、放线菌、发酵系丝状菌、产朊假丝酵母、生物酶和益生元,其中,每单位复合微生态制剂中,乳酸菌、光合细菌、放线菌、发酵系丝状菌和产朊假丝酵母之间的质量比为(4-6):(1-2):(1-2):(2-3):(3-5),乳酸菌选自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中的至少一种,益生元选自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和低聚异麦芽糖中的至少一种,生物酶选自淀粉酶、蛋白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中的至少一种,益生元的添加量为1%-2%,生物酶的添加量为3%-5%;

s4:将s3中搅拌后的混合物在35℃左右温度的条件下厌氧发酵72h,再常温放置7天,即制得发酵饲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菌、酶和益生元结合发酵处理霉变饲料原料制作发酵饲料方法中所使用的饲料发酵搅拌装置,所述饲料发酵搅拌装置包括装置箱、设置在装置箱内部并将装置箱内部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隔板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一空腔内部并延伸至第二空腔内部的主动组件和被动组件,所述装置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组件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主动组件包括与第一空腔内壁滑动连接的主动板以及贯穿至第二空腔内部的封堵构件,其中,所述封堵构件包括与主动板底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杆以及与固定杆底部固定连接的滑块;

所述被动组件包括与第一空腔内壁滑动连接的被动板以及贯穿至第二空腔内部的下压构件、转动构件和吸取构件,其中,所述下压构件的数目至少为八组且均匀分布在被动板的底部,所述吸取构件至少为四组且均匀分布在被动板的底部,所述被动板位于主动板的下方,便于主动板下降到一定位置后能够带动被动板进行下降;

所述下压构件包括设置在被动板底部的下压管以及设置在下压管内部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所述固定杆贯穿第一腔室并延伸至第二腔室的内部,所述滑块位于第二腔室的内部且滑块的外周壁与第二腔室的内周壁紧密贴合,滑块的材质可为硬质可弹性橡胶,便于在固定杆上升时可将物料吸进第二腔室的内部,所述下压管的顶部与被动板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下压管的外部设置有螺旋板。

优选地,所述转动构件包括设置在被动板底部中心位置的转轴、设置在转轴内部的通孔以及设置在转轴外部底端的转杆,其中,所述转杆的数目至少为八组且均匀分布在转轴的外部,所述通孔的顶端设置有连通口,所述转杆的内部设置有与通孔底端连通的通腔,且转杆的底部设置有与通腔连通的吸取口,吸取口的内部可设置有滤网,允许液体进入通腔的内部,最大限度允许小于过滤网网孔孔径二分之一的颗粒进入其中,避免堵塞,所述转轴外侧位于转杆的上方设置有转板,通过设置的转板能够对处于第二空腔内底端中心处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得混合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转轴外侧位于转板上方的套筒,且套筒的上下两端皆设置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顶部与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套筒的内周壁与转轴的外周壁紧密贴合,且两者之间摩擦系数较小,便于转轴更好地滑动,同时也保证了两者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吸取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被动板底部的连接杆以及固定设置在隔板底部的固定箱,其中,所述连接杆延伸至固定箱的内部,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活塞,且活塞的顶部与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的外侧设置有出气管和吸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第二气囊连通,所述吸气管的一端与第一气囊连通,所述出气管和吸气管的内部皆设置有单向阀,出气管内部单向阀的打开方向朝向第二气囊,吸气管内部单向阀的打开方向朝向与其自身连通的固定箱。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装置箱顶部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一侧的电机,其中,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一端与支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部设置有u型架,且u型架的外部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延伸至第一空腔的内部并与主动板的顶部铰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隔板的内部设置有滚珠,所述下压管和转轴的外部皆设置有与滚珠相配合的螺旋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电机在转动时能够带动转动杆和u型架进行转动,u型架的转动能够使得活动杆上下运动,当活动杆向下运动时能够先带动主动板向下运动,主动板带动其底部的固定杆和滑块向下运动,当主动板下降到与被动板相接触时,滑块的底部正好与第二腔室的底端齐平,使得滑块将第二腔室的底端口封堵住,此时主动板继续下降并会带动被动板下降,被动板的下降能够使得下压管整体向下运动并贯穿至霉变饲料原料的内部,由于下压管的数目有多根,能够有效的将上层的微生物菌液压至霉变饲料原料的内部,使得上层漂浮的菌液与下层原料能够进行有效的混合,使其充分发生反应,此外,当主动板上升时能够带动滑块和固定杆上升,此时被动板不会上升,滑块上升时能够将下层的饲料原料吸进第二腔室的内部,当下次主动板下降时,便于将物料压出去并与上层的菌液接触混合,进一步的使得混合更均匀;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被动板下降时还能够带动转轴和连接杆进行下降,初始状态时,在连通器的原理下,上层的菌液能够通过吸取口进入到通腔的内部,当连接杆下降时,能够带动活塞向下运动,使得出气管内部单向阀被打开,固定箱与第二气囊通过出气管连通,但此时由于没有出气口,固定箱与第二气囊之间的气体会被适当的压缩,而当转轴下降并使转杆下移到第二空腔内底端时(即霉变饲料原料的内底端),连通口正好与第二气囊连通,此时先前被压缩的气体一瞬间释放,使得先前位于通腔内部的菌液从吸取口处喷出,而此时,转杆外部的吸取口位于原料的内底端,因此,转杆的下降能够在吸取构件以及第二气囊的作用下将位于上层的菌液有效地排入到原料的内底端,进一步的使菌液与原料之间混合更均匀,使得发酵更充分,此外,当被动板上升时,活塞也能够上升,此时吸气管内部的单向阀被打开,固定箱与第一气囊通过吸气管连通,但此时由于没有出气口,固定箱与第一气囊内部会形成负压,而当被动板上升到最高限位时,连通口正好与第一气囊连通,此时在先前负压的作用下,上层的菌液能够通过吸取口被吸入到通腔的内部,进而为下次转杆的下降做准备,如此往复,使得菌液能够不断地被输送到原料的内底端并与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效果更好;

(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下压管与转轴的外部皆设置有螺旋槽,且螺旋槽与滚珠相配合,因此当下压管和转轴下降时,在滚珠与螺旋槽相配合的作用下,下压管和转轴能够进行旋转,使得下压管外部的螺旋板和转轴外部的转板和转杆也能够进行旋转,进而对菌液与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结合优点(1)和(2),混合效果显著,避免残留霉变饲料原料而影响动物的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被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下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转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吸取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箱;101、第一空腔;102、第二空腔;103、隔板;2、主动组件;3、被动组件;4、主动板;5、封堵构件;501、固定杆;502、滑块;6、被动板;7、下压构件;701、下压管;702、第一腔室;703、第二腔室;704、螺旋板;8、转动构件;801、转轴;802、通孔;803、连通口;804、转杆;805、通腔;806、吸取口;807、转板;9、吸取构件;901、固定箱;902、活塞;903、连接杆;904、出气管;905、吸气管;10、滚珠;11、螺旋槽;12、驱动组件;121、电机;122、转动杆;123、u型架;124、支架;125、活动杆;13、套筒;14、第一气囊;15、第二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菌、酶和益生元结合发酵处理霉变饲料原料制作发酵饲料方法中所使用的饲料发酵搅拌装置,饲料发酵搅拌装置包括装置箱1、设置在装置箱1内部并将装置箱1内部分隔成第一空腔101和第二空腔102的隔板103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一空腔101内部并延伸至第二空腔102内部的主动组件2和被动组件3,装置箱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组件2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12;

主动组件2包括与第一空腔101内壁滑动连接的主动板4以及贯穿至第二空腔102内部的封堵构件5,其中,封堵构件5包括与主动板4底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杆501以及与固定杆501底部固定连接的滑块502;

被动组件3包括与第一空腔101内壁滑动连接的被动板6以及贯穿至第二空腔102内部的下压构件7、转动构件8和吸取构件9,其中,下压构件7的数目至少为八组且均匀分布在被动板6的底部,吸取构件9至少为四组且均匀分布在被动板6的底部,被动板6位于主动板4的下方,便于主动板4下降到一定位置后能够带动被动板6进行下降;

下压构件7包括设置在被动板6底部的下压管701以及设置在下压管701内部的第一腔室702和第二腔室703,其中,固定杆501贯穿第一腔室702并延伸至第二腔室703的内部,滑块502位于第二腔室703的内部且滑块502的外周壁与第二腔室703的内周壁紧密贴合,滑块502的材质可为硬质可弹性橡胶,便于在固定杆501上升时可将物料吸进第二腔室703的内部,下压管701的顶部与被动板6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下压管701的外部设置有螺旋板704。

请着重参阅图1和6,转动构件8包括设置在被动板6底部中心位置的转轴801、设置在转轴801内部的通孔802以及设置在转轴801外部底端的转杆804,其中,转杆804的数目至少为八组且均匀分布在转轴801的外部,通孔802的顶端设置有连通口803,转杆804的内部设置有与通孔802底端连通的通腔805,且转杆804的底部设置有与通腔805连通的吸取口806,吸取口806的内部可设置有滤网,允许液体进入通腔805的内部,最大限度允许小于过滤网网孔孔径二分之一的颗粒进入其中,避免堵塞,转轴801外侧位于转杆804的上方设置有转板807,通过设置的转板807能够对处于第二空腔102内底端中心处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得混合效果更好,转轴801外侧位于转板807上方的套筒13,且套筒13的上下两端皆设置有第一气囊14和第二气囊15,第一气囊14的顶部与隔板103的底部固定连接,套筒13的内周壁与转轴801的外周壁紧密贴合,且两者之间摩擦系数较小,便于转轴801更好地滑动,同时也保证了两者之间的密封性。

请着重参阅图3和7,吸取构件9包括固定设置在被动板6底部的连接杆903以及固定设置在隔板103底部的固定箱901,其中,连接杆903延伸至固定箱901的内部,固定箱90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902,且活塞902的顶部与连接杆903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箱901的外侧设置有出气管904和吸气管905,出气管904的一端与第二气囊15连通,吸气管905的一端与第一气囊14连通,出气管904和吸气管905的内部皆设置有单向阀,出气管904内部单向阀的打开方向朝向第二气囊15,吸气管905内部单向阀的打开方向朝向与其自身连通的固定箱901,此外第一气囊14和第二气囊15皆为环状结构并包裹在转轴801的外侧,且第一气囊14和第二气囊15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如橡胶),能够帮助其内部产生较大的正压或负压。

请着重参阅图1,驱动组件12包括设置在装置箱1顶部的支架124以及设置在支架124一侧的电机121,其中,电机12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122,且转动杆122的一端与支架124的一侧转动连接,转动杆122的外部设置有u型架123,且u型架123的外部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有活动杆125,活动杆125的底端延伸至第一空腔101的内部并与主动板4的顶部铰接连接,驱动组件12可更换为电动伸缩杆等帮助主动板4定期上下移动的组件。

请着重参阅图1和4,隔板103的内部设置有滚珠10,下压管701和转轴801的外部皆设置有与滚珠10相配合的螺旋槽11,滚珠10镶嵌在隔板103的内部且与隔板103滚动连接,因此,螺旋槽11与滚珠10配合能够使转轴801和下压管701进行转动,进而对霉变饲料原料进行搅拌,使得混合效果更好。

工作原理:应用时,接通电源并启动电机121,,电机121带动转动杆122和u型架123进行转动,u型架123的转动能够使得活动杆125上下运动,当活动杆125向下运动时能够先带动主动板4向下运动,主动板4带动其底部的固定杆501和滑块502向下运动,当主动板4下降到与被动板6相接触时,滑块502的底部正好与第二腔室703的底端齐平,使得滑块502将第二腔室703的底端口封堵住,此时主动板4继续下降并会带动被动板6下降,被动板6的下降能够使得下压管701整体向下运动并贯穿至霉变饲料原料的内部,由于下压管701的数目有多根,能够有效的将上层的微生物菌液压至霉变饲料原料的内部,使得上层漂浮的菌液与下层原料能够进行有效的混合,使其充分发生反应,此外,当主动板4上升时能够带动滑块502和固定杆501上升,此时被动板6会在滑块502上升到第二腔室703内顶端时才会被带动上升至初始位置,而滑块502上升时能够将下层的饲料原料吸进第二腔室703的内部,当下次主动板4下降时,滑块502又会下降,便于将物料压出去并与上层的菌液接触混合,进一步的使得混合更均匀,同时,被动板6下降时还能够带动转轴801和连接杆903进行下降,初始状态时,在连通器的原理下,上层的菌液能够通过吸取口806进入到通腔805的内部,当连接杆903下降时,能够带动活塞902向下运动,使得出气管904内部单向阀被打开,固定箱901与第二气囊15通过出气管904连通,但此时由于没有出气口,固定箱901与第二气囊15之间的气体会被适当的压缩,而当转轴801下降并使转杆804下移到第二空腔102内底端时(即霉变饲料原料的内底端),连通口803正好与第二气囊15连通,此时先前被压缩的气体一瞬间释放,使得先前位于通腔805内部的菌液从吸取口806处喷出,而此时,转杆804外部的吸取口806位于原料的内底端,因此,转杆804的下降能够在吸取构件9以及第二气囊15的作用下将位于上层的菌液有效地排入到原料的内底端,进一步的使菌液与原料之间混合更均匀,使得发酵更充分,此外,当被动板6上升时,活塞902也能够上升,此时吸气管905内部的单向阀被打开,固定箱901与第一气囊14通过吸气管905连通,但此时由于没有出气口,固定箱901与第一气囊14内部会形成负压,而当被动板6上升到最高限位时,连通口803正好与第一气囊14连通,此时在先前负压的作用下,上层的菌液能够通过吸取口806被吸入到通腔805的内部,进而为下次转杆804的下降做准备,如此往复,使得菌液能够不断地被输送到原料的内底端并与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效果更好,另外,由于下压管701与转轴801的外部皆设置有螺旋槽11,且螺旋槽11与滚珠10相配合,因此当下压管701和转轴801下降时,在滚珠10与螺旋槽11相配合的作用下,下压管701和转轴801能够进行旋转,使得下压管701外部的螺旋板704和转轴801外部的转板807和转杆804也能够进行旋转,进而对菌液与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结合上述混合方式,混合效果显著,避免残留霉变饲料原料而影响动物的健康。

实施例2:

一种菌、酶和益生元结合发酵处理霉变饲料原料制作发酵饲料的方法,霉变饲料原料包括霉变玉米和霉变高粱,制作发酵饲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霉变玉米颗粒通过磨粉机磨成2.5mm的细小颗粒,然后按质量百分比,加入4倍量的清水,用长棍进行搅拌,并轻搓,待玉米颗粒的胚部碎片浮于清水表面时,将胚部清除,如此反复数次,直至胚部碎片完全清除;

s2:将霉变高粱通过磨粉机粉碎成3mm的碎粒,然后通过120目分离筛筛取质量百分比为1.1%的石灰粉,将碎粒与石灰粉置于容器内并加入质量两倍于碎粒与石灰粉总质量的清水,物理搅拌2分钟后,静置7h,静置完成后,用清水冲洗2次,晒干后即可;

s3:将s1和s2中处理过的玉米和高粱置入饲料发酵搅拌装置中,然后将复合微生态制剂、糖蜜和碱溶于水中制得发酵菌液,再将发酵菌液倒入饲料发酵搅拌装置中,随后开启电源并启动饲料发酵搅拌装置对霉变饲料原料与发酵菌液进行有效地搅拌,搅拌均匀后关闭电源,复合生态制剂包括乳酸菌、光合细菌、放线菌、发酵系丝状菌、产朊假丝酵母、生物酶和益生元,其中,每单位复合微生态制剂中,乳酸菌、光合细菌、放线菌、发酵系丝状菌和产朊假丝酵母之间的质量比为5:1:1:2:4,乳酸菌选自植物乳杆菌,益生元选自低聚果糖,生物酶选自淀粉酶,益生元的添加量为1%,生物酶的添加量为3%;

s4:将s3中搅拌后的混合物从实施例1中装置箱1的内部取出后放在35℃下厌氧发酵72h,再常温放置7天,即制得发酵饲料。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