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基的无菌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92651发布日期:2021-12-31 22:5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培养基的无菌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基的过滤取样转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培养基的无菌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容器与容器中的培养基转移过程中,没有对培养基进行过滤,现有的装置无法直接无菌使用,培养基中容易有细菌混入,使用其它无菌处理方法浪费能源还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培养基的无菌过滤装置,配制桶和储存桶中的培养基可直接无菌输入和输出,节省能源,省时省力,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培养基的无菌过滤装置,包括:
5.配制桶,其顶部端盖贯穿设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一的一端位于配制桶的内侧底部,且管道一的中部串接有囊式液体滤器,且管道一的另一端通过进液支阀连接三通接头一的一个端口;
6.储存桶,其顶部盖体分别贯穿设有管道三和排气管一,所述管道三的底端位于储存桶的内侧底部,且管道三的顶部通过进液总阀连接三通接头一的第二个端口,所述排气管一的底端位于储存桶的内侧顶部,且排气管一上串接有囊式空气滤器。
7.在配制桶中配置培养基,然后通过空压将配置的培养基通过管道一进入到囊式液体滤器中进行过滤,然后通过打开的进液支阀、三通接头一和打开的进液总阀,通过管道三进入到储存桶中进行储存,此时发酵罐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一排出,囊式空气滤器避免外部空气中的细菌通过排气管一进入到发酵罐,可以实现无菌的输出和输入,无菌过滤,使用方便。
8.进一步的,还包括发酵罐和转移管道,所述储存桶顶部的盖体贯穿设有转移管道,所述转移管道的一端延伸至储存桶的内侧底部,且转移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发酵罐的内部。将进液总阀关闭,对储存桶内加压,储存桶内的培养基通过转移管道进入到发酵罐内。
9.进一步的,还包括出液口直通快开阀,所述转移管道的中部串接有出液口直通快开阀。出液口直通快开阀可以在不需要往发酵罐内转移培养基时关闭转移管道。
10.进一步的,还包括取样支阀一、取样支阀二、取样总阀、管道二、三通接头二、取样瓶和取样管,所述三通接头一的第三个端口通过取样支阀一连接管道二的一端,所述管道二的另一端通过取样支阀二连接三通接头二的第一个端口,所述三通接头二的第二个端口通过取样总阀连接取样管的一端,所述取样管的另一端连接取样瓶。取样时,关闭进液支阀,打开进液总阀、取样支阀一、取样支阀二和取样总阀,同时封闭排气管一,对储存桶内加压,储存桶内的培养基通过管道三、三通接头一、管道二、三通接头二和取样管进入到取样
瓶内完成取样。
11.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气阀和排气管二,所述三通接头二的第三个端口连接排气管二的一端,所述排气管二上串接有排气阀。进行管道消毒时,可以关闭取样总阀打开排气阀,消毒蒸汽可以通过排气管二排出。
12.进一步的,还包括碟片式空气滤器和排气管三,所述取样瓶的顶部贯穿设有排气管三,所述排气管三的一端位于取样瓶的内侧顶部,且排气管三的另一端连接碟片式空气滤器。取样瓶内涌入培养基时会挤出一部分空气,通过排气管三排出,通过碟片式空气滤器可以避免外部细菌进入到取样瓶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培养基的无菌过滤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4.1、在配制桶中配置培养基,然后通过空压将配置的培养基通过管道一进入到囊式液体滤器中进行过滤,然后通过打开的进液支阀、三通接头一和打开的进液总阀,通过管道三进入到储存桶中进行储存,此时发酵罐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一排出,囊式空气滤器避免外部空气中的细菌通过排气管一进入到发酵罐,使用方便。
15.2、配制桶和储存桶中的培养基可直接无菌输入和输出,节省能源,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进液支阀、2进液总阀、3取样支阀一、4取样支阀二、5取样总阀、6排气阀、7碟片式空气滤器、8囊式空气滤器、9囊式液体滤器、10出液口直通快开阀、11配制桶、12管道一、13发酵罐、14转移管道、15三通接头一、16管道二、17排气管一、18三通接头二、19排气管二、20储存桶、21管道三、22取样瓶、23取样管、24排气管三。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培养基的无菌过滤装置,包括:
20.配制桶11,其顶部端盖贯穿设有管道一12,管道一12的一端位于配制桶11的内侧底部,且管道一12的中部串接有囊式液体滤器9,且管道一12的另一端通过进液支阀1连接三通接头一15的一个端口;
21.储存桶20,其顶部盖体分别贯穿设有管道三21和排气管一17,管道三21的底端位于储存桶20的内侧底部,且管道三21的顶部通过进液总阀2连接三通接头一15的第二个端口,排气管一17的底端位于储存桶20的内侧顶部,且排气管一17上串接有囊式空气滤器8。
22.在配制桶11中配置培养基,然后通过空压将配置的培养基通过管道一12进入到囊式液体滤器9中进行过滤,然后通过打开的进液支阀1、三通接头一15和打开的进液总阀2,通过管道三21进入到储存桶20中进行储存,此时发酵罐13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一17排出,囊式空气滤器8避免外部空气中的细菌通过排气管一17进入到发酵罐13,可以实现无菌的
输出和输入,无菌过滤,使用方便。
23.还包括发酵罐13和转移管道14,储存桶20顶部的盖体贯穿设有转移管道14,转移管道14的一端延伸至储存桶20的内侧底部,且转移管道14的另一端延伸至发酵罐13的内部。将进液总阀2关闭,对储存桶20内加压,储存桶20内的培养基通过转移管道14进入到发酵罐13内,发酵罐13的底部安装有排液阀门。
24.还包括出液口直通快开阀10,转移管道14的中部串接有出液口直通快开阀10。出液口直通快开阀10可以在不需要往发酵罐13内转移培养基时关闭转移管道14。
25.还包括取样支阀一3、取样支阀二4、取样总阀5、管道二16、三通接头二18、取样瓶22和取样管23,三通接头一15的第三个端口通过取样支阀一3连接管道二16的一端,管道二16的另一端通过取样支阀二4连接三通接头二18的第一个端口,三通接头二18的第二个端口通过取样总阀5连接取样管23的一端,取样管23的另一端连接取样瓶22。取样时,关闭进液支阀1,打开进液总阀2、取样支阀一3、取样支阀二4和取样总阀5,同时封闭排气管一17,对储存桶20内加压,储存桶20内的培养基通过管道三21、三通接头一15、管道二16、三通接头二18和取样管23进入到取样瓶22内完成取样。
26.还包括排气阀6和排气管二19,三通接头二18的第三个端口连接排气管二19的一端,排气管二19上串接有排气阀6。进行管道消毒时,可以关闭取样总阀5打开排气阀6,消毒蒸汽可以通过排气管二19排出。
27.还包括碟片式空气滤器7和排气管三24,取样瓶22的顶部贯穿设有排气管三24,排气管三24的一端位于取样瓶22的内侧顶部,且排气管三24的另一端连接碟片式空气滤器7。取样瓶22内涌入培养基时会挤出一部分空气,通过排气管三24排出,通过碟片式空气滤器7可以避免外部细菌进入到取样瓶22内。
28.使用时:
29.在进液支阀1的位置处安装隔膜压力表,关闭取样总阀5和排气阀6,其他阀门均打开,出液口直通快开阀10的上端使用罗伯特夹夹住转移管道14,然后从囊式空气滤器8处通入压缩空气至0.8bar,拔出气管并夹住该处硅胶管,保压1h后,若无泄露可以进行以下步骤,否则进行气密性测试;
30.保压合格后泄掉桶内的压力,拆除压力表并安装囊式液体滤器9,然后打开所有阀门及管路,暴露在外界的管路需用包扎纸包扎好,最后将装置在灭菌柜内高压灭菌;
31.将制备好的溶液通过囊式液体滤器9、进液支阀1、进液总阀2过滤到储存桶20内,关闭取样支阀一3;
32.溶液取无菌样时打开取样支阀一3、取样支阀二4、取样总阀5,关闭排气阀6;
33.过滤完成后关闭进液总阀2并把进液支阀1和取样支阀一3及附属的管道拆除。
34.使用时与出液口直通快开阀10无菌连接后通过空压传输到发酵罐13内。
35.值得注意的,整个装置使用前需要在灭菌柜内高压灭菌121℃灭菌,碟片式空气滤器7采用0.2微米碟片式空气滤器,囊式空气滤器8采用0.2微米四寸囊式空气滤器,囊式液体滤器9采用0.1微米囊式液体滤器。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