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耐黄变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32074发布日期:2022-07-22 21:5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性能耐黄变材料。


背景技术:

2.用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高分子、六元环结构缩水甘油醚复配的配方进行道路标牌、钢架桥装饰、地面标识等铺装,由于固化物骨架上引入的是六元环分子,能从结构上解决抗黄变问题,但存在施工周期和后固化强度问题和价格较高,无法大面积推广使用;因此大部分配方在设计过程中仅仅是用物理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或蓝紫色环氧树脂色浆进行遮盖和部分吸收紫外线来延长耐黄变时间,短时间(1年左右)内道路美观、地面标识等问题得到改善,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解决道路要求的耐黄变问题;与之配合使用的固化剂也存在相同类似的问题;究其原因是通用型的配方为脂环族胺与六元环胺复配使用,并没有在配方中引入抗黄变的饱和基团,从而造成配方体系机械性能有余,抗黄变周期短暂,短时间就出现黄变现象,且光泽度低、表面有雾面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高性能耐黄变材料。
4.一种高性能耐黄变材料,包括环氧树脂配方a和固化剂配方b,其中:
5.环氧树脂配方a包括99.5-99.7质量份的聚醚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和0.3-0.5质量份的亚磷酸脂类抗氧剂;
6.固化剂配方b包括长碳链脂肪胺和脂环胺。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长碳链脂肪胺包括1,6-己二胺、1,7-庚二胺、1,8-辛二胺、1,9-壬二胺、1,10-癸二胺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多种;
8.所述脂环胺包括异佛尔酮二胺、孟烷二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环己二胺、环己胺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多种。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化剂配方b的胺值380-430mgkoh/g,黏度为(25℃)280
‑‑
330mpa.s。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氧树脂配方a和固化剂配方b的质量比(2.5-3.5):1。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聚醚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2.步骤1,聚醚多元醇的卤化反应:在反应釜中先投入聚醚二元醇和浓硫酸,循环鼓泡式通进干燥的溴化氢气体,反应完成后提纯得到聚醚二元溴;
13.步骤2,氢化双酚a的醚化反应:所述聚醚二元溴与氢化双酚a按摩尔比≥2:1,滴加naoh水溶液进行醚化反应,反应完成后,精制、水洗,萃取,得到聚醚氢化双酚a;
14.步骤3,聚醚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的制备:首先将所述聚醚氢化双酚a、甲苯和有机酸投入反应釜中,滴加过量的环氧氯丙烷,反应完成后,滴加naoh水溶液进行闭环反应,中控取样分析环氧值接近理论值为止,精制、水洗,萃取,减压脱溶剂,检得到聚醚氢化双酚a
环氧树脂。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聚醚二元醇的分子量400-800,溴化氢与聚醚二元醇中羟值的摩尔浓度比为1:1,浓硫酸中的硫酸浓度>98%,浓硫酸的投加量为总重量的5-10%,傅里叶红外色谱仪检测羟基峰消失时,为反应完成;
16.所述步骤2中,用液相色谱仪监控氢化双酚a消失时,为反应完成;
17.所述步骤3中,用液相色谱仪监控聚醚氢化双酚a消失时,为反应完成。
18.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高性能耐黄变材料的使用方法为:将环氧树脂配方a和固化剂配方b配合后使用。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1.改变了传统的物理复配的原则,直接合成高性能耐黄变环氧树脂;
21.2.选择聚醚二元醇接枝,降低空间交联密度大大减少侧基羟基的产生,提高耐黄变效应;
22.3.固化剂选择长碳链柔性脂肪胺,降低固化过程中的放热峰,避免高温下的氧化反应发生;
23.4.针对春夏季使用放热峰低、固化速度稍缓的配方产品;秋冬季选择使用放热峰稍高、固化速度稍快的产品,做到产品个性化、专业化、针对化;
24.5.对于当前环保形式的要求,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生产,三废降到最低保障废水和循环使用,是具有无限潜在发展空间的产品。
25.6.降低环氧基加成开环后产生侧基羟基的数量,从而提高耐黄变效应;唯有从高分子结构上接枝高活性耐黄变结构才可以更好地解决材料的耐黄变周期的问题,所以本发明针对道路铺装高分子耐黄变材料特别提出了通过聚醚多元醇的卤化反应后与氢化双酚a醚化再环氧化反应,获得耐黄变高性能的材料,通过卤化反应-醚化反应-环氧化反应生成带六元环等饱和基团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此种材料设计合理的高性能耐黄变配方,以满足此类实际应用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7.对比例1
28.一种高性能耐黄变材料,包括环氧树脂配方a和固化剂配方b,其中:
29.环氧树脂配方a包括99.5-99.7质量份的双酚a环氧树脂和0.3-0.5质量份的亚磷酸脂类抗氧剂;
30.固化剂配方b包括30质量份的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50质量份的异佛尔酮二胺和20质量份的1,6-己二胺。
31.所述环氧树脂配方a和固化剂配方b的质量比为3:1。
32.将以上环氧树脂配方a、固化剂配方b按3:1配合后,做成标准样条,放入紫外线老化箱quv测试,色差值8.7,等级为3级(明显变色)。
33.实施例1
34.一种高性能耐黄变材料,包括环氧树脂配方a和固化剂配方b,其中:
35.环氧树脂配方a包括99.5-99.7质量份的聚醚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和0.3-0.5质量份的亚磷酸脂类抗氧剂;
36.固化剂配方b包括30质量份的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50质量份的异佛尔酮二胺和20质量份的1,6-己二胺。
37.所述环氧树脂配方a和固化剂配方b的质量比为3:1。
38.将以上环氧树脂配方a、固化剂配方b按3:1配合后,做成标准样条,放入紫外线老化箱quv测试,色差值1.5,等级为0级(明显变色)。
39.对比例2
40.一种高性能耐黄变材料,包括环氧树脂配方a和固化剂配方b,其中:
41.环氧树脂配方a包括99.5-99.7质量份的双酚a环氧树脂和0.3-0.5质量份的亚磷酸脂类抗氧剂;
42.固化剂配方b包括35质量份的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45质量份的环己二胺和20质量份的1,8-辛二胺。
43.所述环氧树脂配方a和固化剂配方b的质量比为3:1。
44.将以上环氧树脂配方a、固化剂配方b按3:1配合后,做成标准样条,放入紫外线老化箱quv测试,色差值7.6,等级为3级(明显变色)。
45.实施例2
46.一种高性能耐黄变材料,包括环氧树脂配方a和固化剂配方b,其中:
47.环氧树脂配方a包括99.5-99.7质量份的聚醚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和0.3-0.5质量份的亚磷酸脂类抗氧剂;
48.固化剂配方b包括35质量份的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45质量份的环己二胺和20质量份的1,8-辛二胺。
49.所述环氧树脂配方a和固化剂配方b的质量比为3:1。
50.将以上环氧树脂配方a、固化剂配方b按3:1配合后,做成标准样条,放入紫外线老化箱quv测试,色差值1.3,等级为0级(无变色)。
51.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在(2.5-3.5):1的范围内调整环氧树脂配方a和固化剂配方b的质量比,在相同的条件下测试,等级均为0级(无变色)。
52.实施例3
53.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聚醚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54.(1)原料的制备:
55.(a)聚醚多元醇的卤化反应:按聚醚二元醇(分子量400-800)与溴化氢按羟值的摩尔浓度比1:1投料,在反应釜中先投入聚醚二元醇和浓硫酸(>98%总重量的5-10%),循环鼓泡式通进干燥的溴化氢气体,直到傅里叶红外色谱仪检测,羟基峰消失为止,提纯得到聚醚二元溴待用。
56.(b)氢化双酚a的醚化反应:聚醚二元溴与氢化双酚a按摩尔比≥2:1,滴加naoh水溶液进行醚化反应,用液相色谱仪监控氢化双酚a消失为止,精制、水洗,萃取得到聚醚氢化双酚a待用。
57.(2)高性能耐黄变环氧树脂的制备:首先将聚醚氢化双酚a、甲苯和有机酸投入反应釜中,滴加过量的环氧氯丙烷,用液相色谱仪监控聚醚氢化双酚a消失为止;滴加naoh水
溶液进行闭环反应,中控取样分析环氧值接近理论值为止,精制、水洗,萃取,减压脱溶剂,检验合格后即为聚醚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
5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