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二甲氧基-5-甲基-1,4-苯醌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97413阅读:1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2,3-二甲氧基-5-甲基-1,4-苯醌合成方法
2,3-二甲氧基-5-甲基-1,4-苯醌(简称Q0),是合成泛醌(辅酶Q)类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有关文献报导的Q0的合成路线长,产率低,分离提纯困难,因此许多研究者都力求研究出一种新的更为经济的合成方法。
已报导的合成方法比较多,其中主要有以下两种
此方法最后一步收率用Na2Cr2O7-H2SO4作氧化剂,收率为20-30%(W.K.Anslow等,J.Chem.Soc.,1938,439);用
作氧化剂,收率为90%(L.M.Weinstoek等,J.Chem.Eng.Data,12,154(1967))。
此方法最后一步收率;用60%H2O2-CF3COOH作氧化剂,收率为68%(寺尾秦次等,“公开特许公报”,昭和54-106440);用(NH4)2S2O8-CH3OH-H2SO4-H2O作氧化剂,收率为54.3%(奥村健太郎等,“公开特许公报”,昭和56-75450)。
上述方法(1)路线太长,总的收率很低。最后一步用potassium nitrosodisulfonate
作氧化剂,虽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率,但其价格昂贵,且不易保存,因此实际应用价值不大,方法(2)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合成方法,但其中甲基化反应时间长,(竹内为二,“公开特许公报”,昭和55-94329),最后一步收率不够高,分离提纯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方法(2)进行改进,采用了新的试剂及反应条件和后处理方法,缩短了反应时间,获得了高的收率。
本发明改进了上述方法(2)中由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VIII)制备3,4,5-三甲氧基甲苯(IX)的方法。应用KOH代替K2CO3作缚酸剂,用甲苯代替丙酮作溶剂,加入少量的聚乙二醇作相转移催化剂(用量为化合物VIII的10-20%),可使反应时间由文献报导的回流30小时缩短为1~2小时,而3,4,5-三甲氧基甲苯的收率与有关文献报导的基本相同。
本发明改进了上述方法(2)中由3,4,5一三甲氧基甲苯(IX)氧化制得Q0的方法,采用(NH4)2S2O8-CH3COOH-H2SO4-H2O代替(NH4)2S2O8-CH3OH-H2SO4-H2O作氧化剂,化合物IX与混合氧化剂[(NH4)2S2O8∶CH3COOH∶H2SO4∶H2O=1∶4~6.5∶1~2.5∶1.2]的投料比为1∶20~30,在35~60℃下反应0.5~2小时,反应产物用饱和的Fe2(SO4)3水溶液处理。其优点是粗产品含量高,且容易分离提纯,收率可达85%,比日本专利所报导的相应方法提高了30%。
本发明的实施可用下面的实例来说明(1)2,6-二溴-4-甲基苯酚的制备在1000ml三口瓶中,加入162g(1.5mol)对甲酚和200ml水,缓缓滴加159ml(3.1mol)的液溴,滴加速度以溴的红棕色迅速消失为宜。滴加完毕,继续搅拌20分钟,冷却后得到白色固体产物,经过滤、水洗、干燥,可得到402g白色晶体产物,熔点为43~46℃(文献值49℃)。
(2)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的制备在1000ml三口瓶中,加入280ml甲醇,小心加入35g(1.5mol)金属钠。待钠完全溶解后,蒸出过量的甲醇,得到固体的CH3ONa。然后向烧瓶中加入240ml DMF,60g(0.226mol)2,6-二溴-4-甲基苯酚,16.8g(0.088mol)CuI,于110℃下回流2小时后,冷却,再小心地加入120ml浓盐酸,使PH为3-4,然后用乙醚抽提。抽提液(乙醚层)经水洗、干燥、脱溶,可得到38.5g浅棕色粘稠状产物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含量为90%,产率为91%。
(3)3,4,5一三甲氧基甲苯的制备在250ml三口瓶中,加入34g(0.2mol)2,6一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100ml甲苯,5g聚乙二醇-600,混合均匀后再加入15.8g(0.28mol)KOH粉末,20ml的(CH3)2SO4,在90℃下回流1小时,再加入10g(0.18mol)KOH粉末和10ml(CH3)2SO4,继续回流0.5~1小时,冷却后用稀NaOH溶液和水分别洗涤数次,甲苯层经干燥后脱溶,可得到39g浅褐色油状产物3,4,5-三甲氧基甲苯,含量为86%,产率为92%。
(4)2,3-二甲氧基-5-甲基-1,4-苯醌的制备在250ml的烧瓶中,加入4.5g(25mmol)3,4,5-三甲氧基甲苯,12.5g(55mmol)(NH4)2S2O8,50~80ml冰醋酸,5~15ml浓H2SO4和15ml水,在35~60℃下搅拌0.5~2小时,反应完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并用乙醚抽提。醚层先用饱和的Fe2(SO4)3水溶液处理,然后再分别用稀Na2CO3溶液和水洗涤。经过上述处理的醚层经干燥后脱溶,得到红棕色油状产物。粗产物进一步用石油醚重结晶,可得到3.8g红色针状结晶产物Q0,产率85%,熔点58~59℃(文献值58~59℃)。产物的1HNMR和UV等光谱数据与文献值相符。
权利要求
1.由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制备3,4,5-三甲氧基甲苯,其特征在于用KOH作缚酸剂,用甲苯作溶剂,并加入一定量的聚乙二醇作相转移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回流1-2小时。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其特征在于聚乙二醇的用量为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重量的10-20%。
3.由3,4,5-三甲氧基甲苯制备2,3-二甲氧基-5-甲基-1,4-苯醌,其征特在于用(NH4)2S2O8-CH3COOH-H2SO4-H2O作氧化剂,在35-60℃下反应0.5-2小时。
4.如权利要求
3所述,其特征在于氧化剂的比例为(NH4)2S2O8∶CH3COOH∶H2SO4∶H2O=1∶4~6.5∶1~2.5∶1.23,4,5-三甲氧基甲苯∶氧化剂=1∶20~30
5.如权利要求
3所述,其特征在于反应产物用饱和Fe2(SO4)3的水溶液处理。
专利摘要
由对甲基苯酚经过溴化,甲基化,过氧化物氧化等步骤合成2,3-二甲氧基-5-甲基-1,4-苯醌的方法已有专利报导,但现有专利方法中甲基化反应时间太长,过氧化物氧化收率低。本发明对甲基化和过氧化物氧化方法进行了重大改进,采用了相转移催化技术和新的试剂。使甲基化反应的时间由30小时缩短到2小时以内;过氧化物氧化反应的产品收率比原专利方法提高了30%,且产品易分离提纯,具有实际生产价值。
文档编号C07C50/00GK86100772SQ86100772
公开日198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86年1月24日
发明者古练权, 钟永利, 彭洪, 肖燕, 张景龄 申请人:华中师范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