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8442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 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PBT和PET合金在终端消费产品中广泛使用,相应地也存在大量可以回收的PBT和 PET合金,随着石油资源的短缺和环境保护的日益严格,再生PBT和PET合金的应用逐步增 多。由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很多PBT和PET合金制品生产商都开始采用再生PBT和PET 合金料来降低成本。然而回收PBT和PET合金因老化作用,其力学性能尤其抗冲性能远不 如PBT和PET合金新料,因此需要进行改性后方能进行再次利用。
[0003]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合金是20世纪70 年代发展起来的热塑性聚酯合金材料,具有价格低、低温冲击性好、综合性能优异等特点, 可用于汽车内饰件、家电外壳、电子电器和仪器仪表的零件等,在国民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 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新型材料,但PBT和PET合金作为工程塑料使用,其 回收料存在缺口敏感性强、缺口冲击强度低、热变形温度低、收缩率大等缺点,极大的限制 了这种合金再生料的应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及其制 备方法,采用同质异构交联法后,用交联母粒提高回收PBT和PET合金冲击性能的同时也可 以提高回收尼龙的拉伸性能;而且同质异构交联法的引入可以使回收PBT和PET合金的再 生过程中无需加入相容剂也可以使再生尼龙的韧性和强度很好;同质异构交联法还提高了 回收PBT和PET合金的热变形温度。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按质量重量份计,包括有: 回收PBT和PET合金60~80份; 增韧剂 10~30份; 交联母粒 10~30份; 成核剂 5~10份。
[0006] 所述的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所述增韧剂为POE、SBR、 PET/PBT/EPDM增韧剂中的至少一种。
[0007] 所述的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所述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 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至少一种。
[0008] 所述的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所述的交联母粒是由A料 B料和产水剂三步份组成,按质量重量份计,包括有: A料成份:回收PBT和PET合金 70~90份 硅烷交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1~3份 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 1~3份 B料成份:回收PBT和PET合金 1~3份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0~1份 抗氧剂:抗氧剂1010 0~1份 产水剂成份:酸和金属氧化物以任意比例混合各占0~1份。
[0009] 所述的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所述产水剂中的酸为硬脂 酸、无机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0] 所述的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所述产水剂中的金属氧化 物为氧化锌、氧化锡中的至少一种。
[0011] 所述的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所述成核剂为Na2C03、 NaHC03中的至少一种。
[0012] 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A、按质量分数称取95份A料,4份B料混合后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然后再 与1份产水剂混合均匀放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形成交联母粒; B、 先将回收PBT和PET合金在120°C条件下鼓风干燥24小时,按重量配比将交联母粒、 回收PBT和PET合金、成核剂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4~6分钟,使其均匀混合; C、 将上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料斗中进行熔融混炼、挤 出造粒得到再生PBT和PET合金。
[0013] 所述的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制备方法,所述双螺杆挤出 机的螺杆温度控制在220°C- 260°C之间。
[0014]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采用同质异构交联法后,用交联母粒提高回收PBT和PET合金冲击性能的同时也可以 提高回收尼龙的拉伸性能;而且同质异构交联法的引入可以使回收PBT和PET合金的再生 过程中无需加入相容剂也可以使再生尼龙的韧性和强度很好;同质异构交联法还提高了回 收PBT和PET合金的热变形温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3,各实施例中各组份的重量分配比如表1所示。把各组份按配比称取,于 高速搅拌机中混合5分钟,出料,将混合料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造料,挤出机的温度 220°C_260°C,转速140r/min,制备样条,按相应的标准测试(见表2)性能结果见表3。
[0017] 表1 :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的配方组成(份)
交联母粒的A料中回收PBT和PET合金90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 5份;过氧化二 异丙苯2. 5份。B料中回收PBT和PET合金3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 5份;抗氧剂1010 0. 5份产水剂中:硬脂酸0. 5份;氧化锌0. 5份且以1:1比例混合。
[0018] 表2 :力学性能测试标准
表3 :实施例1一3以及对比例1中的再生PBT和PET合金的力学性能测试
从表3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我们可知:在单纯使用增韧剂的 时候,提高回收PBT和PET合金冲击性能的同时会降低材料的拉伸性能;采用同质异构交联 法后,用交联母粒提高回收PBT和PET合金冲击性能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回收尼龙的拉伸性 能;而且同质异构交联法的引入可以使回收PBT和PET合金的再生过程中无需加入相容剂 也可以使再生尼龙的韧性和强度很好;同质异构交联法还提高了回收PBT和PET合金的热 变形温度。
[0019]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进一步说明,不过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 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 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 改进,这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 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其特征在于,按质量重量份计,包括 有: 回收PBT和PET合金60~80份; 增韧剂 10~30份; 交联母粒 10~30份; 成核剂 5~10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韧剂为POE、SBR、PET/PBT/EPDM增韧剂中的至少一种。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至少一种。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交联母粒是由A料B料和产水剂三步份组成,按质量重量份计,包括有: A料成份:回收PBT和PET合金 70~90份 硅烷交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1~3份 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 1~3份 B料成份:回收PBT和PET合金 1~3份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0~1份 抗氧剂:抗氧剂1010 0~1份 产水剂成份:酸和金属氧化物以任意比例混合各占0~1份。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其特征在于: 所述产水剂中的酸为硬脂酸、无机酸中的至少一种。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其特征在于: 所述产水剂中的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锌、氧化锡中的至少一种。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核剂为Na2C03、NaHC03中的至少一种。8. 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A、按质量分数称取95份A料,4份B料混合后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然后再 与1份产水剂混合均匀放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形成交联母粒; B、 先将回收PBT和PET合金在120°C条件下鼓风干燥24小时,按重量配比将交联母粒、 回收PBT和PET合金、成核剂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4~6分钟,使其均匀混合; C、 将上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料斗中进行熔融混炼、挤 出造粒得到再生PBT和PET合金。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温度控制在220°C - 260°C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同质异构交联法增韧增强回收PBT和PE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回收PBT和PET合金在120℃条件下鼓风干燥24小时;按重量配比称取干燥好的回收PBT和PET合金、交联母料、成核剂投入到高混机中混合4~6min,采用双螺杆挤出机于220℃-260℃,螺杆转速140r/min下挤出造粒,即得产品。传统回收方法通过增加弹性体增韧剂进行增韧,通常会导致PBT和PET合金回料的拉伸性能下降,从而影响整体的力学性能;本发明能同时实现增强、增韧回收PBT和PET合金的效果,而且同质异构交联法的引入可以使回收PBT和PET合金的再生过程中无需加入相容剂也可以使再生料的韧性和强度很好,极具市场推广价值。
【IPC分类】C08K5/14, C08L9/06, C08L51/08, C08L23/16, C08K5/134, C08K3/26, C08L23/08, C08L67/02, C08J3/24, C08K3/22, C08J3/22, C08K5/5425
【公开号】CN105237966
【申请号】CN201510746866
【发明人】葛铁军, 周志阳, 任晓东, 吴姝
【申请人】沈阳化工大学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