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增强pb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501100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纤增强pb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尤其设及的是一种玻纤增强PBT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聚对苯二甲酸下二醇醋PBT材料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子、电 器等行业,通常需要对PBT材料进行增强和阻燃等方法进行改性,随着电子电器部件的小 型化、薄壁化要求越趋严格,要求玻璃纤维增强PBT材料具备更高的耐热性能、更好的初性 和刚性,而材料刚性、耐热性和初性之间往往是矛盾的,提高初性的同时通常牺牲刚性和耐 热性。比如,加入增初剂,可W提高初性,但是刚性和耐热性大幅度下降,同时流动性也通常 降低,再比如,增加玻璃纤维含量提高刚性和耐热性,但初性却下降,因此,如何解决玻纤增 强PBT材料刚性、初性、耐热性、流动性等性能之间的平衡一直W来是较难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纤增强PBT材料,主要包含W下组分(重量 百分比):PBT树脂:40%~70% ;
[0004] 经稀±化合物乙醇溶液处理的玻璃纤维:10%~40% ; 阳0化]硅烷接枝聚締控化合物:1%~5 % ;
[0006]抗氧剂:0. 2%~0. 5% ;
[0007]润滑剂:0. 2%~0. 5% ;
[0008] 所述处理玻璃纤维用的稀±化合物乙醇溶液中稀±化合物浓度为0.Iwt%~ 0. 15wt%,处理过程中W60~80巧m的速度揽拌。
[0009] 所述的PBT树脂特性粘度0. 7dl/g~1. 3dl/g。
[0010]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无碱短切E玻纤,纤维直径为7μm~15μm,长度为3mm~5mm。 所述的稀±化合物为氯化铜、氯化镜中的至少一种。稀±化合物表面处理玻璃纤维是为提 高树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界面粘结力。
[0011] 所述的硅烷接枝聚締控化合物为3-氨丙基Ξ乙氧基硅烷接枝聚下二締、3-氨丙 基Ξ乙氧基硅烷接枝马来酸酢化聚下二締、3-缩水甘油酸氧基丙基Ξ甲氧基硅烷接枝聚下 二締、3-缩水甘油酸氧基丙基Ξ甲氧基硅烷接枝马来酸酢化聚下二締、丫-甲基丙締酷氧 基丙基Ξ甲氧基硅烷接枝聚下二締、丫-甲基丙締酷氧基丙基Ξ甲氧基硅烷接枝马来酸酢 化聚下二締中的至少一种。
[0012] 所述硅烷接枝聚締控化合物的硅烷接枝率30%~50%。硅烷接枝聚締控化合物 的作用有二,一是解决单纯添加硅烷偶联剂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二是与上述稀±化合物表 面处理起到协同作用。
[0013]所述的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下基-4-径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醋和Ξ(2,4-二叔下基)亚憐酸苯醋的复配物,复配比例为1:1,提高材料成型加工过程热稳定 性。
[0014] 所述的润滑剂硬脂酸巧或者硬脂酸锋中的一种,更有利于成型加工,降低挤出或 注塑加工的能耗,注塑加工时更易脱模。
[0015]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纤增强PBT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两个步骤:
[0016] 步骤一:稀±化合物表面处理玻璃纤维:将稀±化合物、短切无碱E玻纤分别置 于干燥箱中,100°c烘干12小时除水分;然后配置稀±乙醇稀溶液,稀±化合物含量0.1~ 0. 15wt%;将短切无碱E玻纤浸溃于稀±乙醇稀溶液中,无碱E玻纤与稀±乙醇稀溶液重量 比例为1:2,同时揽拌处理,转速60~80巧m,处理时间30分钟~60分钟,用滤网过滤, 最后将处理过的短切无碱E玻纤置于干燥箱中,70°C烘干0. 5小时去除乙醇,获得稀±化合 物表面处理玻璃纤维。由于稀±化合物价格高,为了降低其消耗量,本发明意外地发现,在 处理过程中揽拌的步骤不可或缺,其作用不单纯是为了均匀处理,关键作用是降低了稀± 化合物的添加量,如不带揽拌动作,单纯的浸溃,为达到相同的处理效果,则稀±化合物的 含量至少需要提高一倍W上,运直接带来了低成本的效果。
[0017] 步骤二:玻纤增强PBT材料挤出造粒:将PBT树脂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处理,干 燥溫度为110~120°C,干燥时间4~6小时,然后与硅烷接枝聚締控化合物、抗氧剂、润 滑剂按照配方比例称量,投入高速揽拌锅中揽拌3分钟后,从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 料斗中喂入,干燥后的稀±化合物表面处理玻璃纤维从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侧喂料料斗中喂 入,通过调节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和侧喂料频率控制PBT材料中的玻纤含量为10%~ 40wt %,通过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挤出、牵条和切粒,挤出各区溫度220°C、240°C、240°C、 240°(:、230°(:、230°(:、220°(:、220°(:、240°(:、240°(:,真空负压0.04~0.101口曰,得到一种玻纤 增强PBT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阳01引对比例1~2的配方如下表1:
[0019] 表1:对比1~2配方
[0020]
[0021] 无碱短切E玻纤的单丝直径11μm,长度为4mm。
[0022] 实施例1~8和对比例3的配方如下表2: 阳02引表2:实施例1~8和对比例3的配方[0024]
[0025] 无碱短切E玻纤的单丝直径11μm,长度为4mm。
[0026] 对比例和实施例检测结果如下表3 :
[0027] 表3对比例1~3W及实施例1~8检测数据结果
[0028]
[0029] 表3中的测试方法和实验方法按下述说明测试:
[0030] 拉伸强度按GB/T1040-2006测试;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按GB/T9341-2008测试; 冲击强度按GB/T1043. 1-2008测试;弯曲弹性模量按GB/T9341-2008测试;烙体流动速率 按GB/T3682-2000测试;热变形溫度按GB/T1634-2004测试。湿热老化实验:将标准试样放 入医用高压锅,调节溫度至120°C,湿度至100% (RH),压力至1.化ar。放置4化后,测试分 析材料力学性能,计算出力学性能老化后的保持率。
[003U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经稀±化合物乙醇溶液处理的玻璃纤维,制备得到的玻 纤增强PBT材料的烙指、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冲击强度、热变形溫度、湿热老化 后力学性能保持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0032] 对比例1和对比例2相比,添加增初剂,提高冲击强度的同时,降低了烙指、热变形 溫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而从实施例1与实施例2~8对比发现,硅烷接枝聚 締控化合物的加入进一步提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冲击强 度,同时烙指和热变形不但没有降低,反而略有升高。硅烷接枝聚締控化合物和经稀±化合 物乙醇溶液处理两则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意外的发现是对材料的湿热老化性能都有明显的 改善,运显然是改善了界面缺陷问题。
[0033] 对比例3和实施例8对比,采用稀±化合物处理玻璃纤维表面时揽拌作用非常大, 如不揽拌,则提高稀±化合物一倍的添加量,力学性能才能达到带揽拌处理的效果,并且湿 热老化性的改善仍不如带揽拌处理的效果。
[0034] 实施例5和实施例子6对比,或者实施例7和实施例子8对比,硅烷接枝聚締控化 合物的接枝单体聚締控化合物选择马来酸酢化聚下二締比聚下二締更有利于提高性能。
[0035] 本发明制得的玻纤增强PBT材料可应用电子电器部件。
[0036]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 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W容易地对运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 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运里的实施 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掲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玻纤增强PBT材料,主要包含以下组分(重量百分比): PBT树脂:40%~70% ; 经稀土化合物乙醇溶液处理的玻璃纤维:10%~40% ; 硅烷接枝聚烯烃化合物:1%~5% ; 抗氧剂:〇. 2%~0. 5% ; 润滑剂:〇. 2%~0. 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增强PBT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玻璃纤维用的稀土 化合物乙醇溶液中稀土化合物浓度为0.lwt%~0. 15wt%,处理过程中以60~80rpm的速 度搅拌。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增强PBT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BT树脂特性粘度 0. 7dl/g~1. 3dl/g。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增强PBT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纤维为无碱短切E 玻纤,纤维直径为7μm~15μm,长度为3mm~5_。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增强PBT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化合物为氯化镧、 氯化镱中的至少一种。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增强PBT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接枝聚烯烃化合 物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接枝聚丁二烯、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接枝马来酸酐化聚丁 二烯、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聚丁二烯、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 基硅烷接枝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聚丁二烯、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中的至少一种。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玻纤增强ΡΒ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 烷接枝聚烯烃化合物的硅烷接枝率30 %~50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增强ΡΒ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四[β-(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三(2,4_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的复配 物,复配比例为1 : 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增强ΡΒ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剂硬脂酸钙或者 硬脂酸锌中的一种。10. -种玻纤增强ΡΒΤ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两个步骤,步骤一:稀土化合物表面处理玻 璃纤维:将稀土化合物、短切无碱Ε玻纤分别置于干燥箱中,100°C烘干12小时除水分;然 后配置稀土乙醇稀溶液,稀土化合物含量〇. 1~〇. 15wt% ;将短切无碱E玻纤浸渍于稀土 乙醇稀溶液中,无碱E玻纤与稀土乙醇稀溶液重量比例为1 : 2,同时搅拌处理,转速60~ 80rpm,处理时间30分钟~60分钟,用滤网过滤,最后将处理过的短切无碱E玻纤置于干燥 箱中,70°C烘干0. 5小时去除乙醇,获得稀土化合物表面处理玻璃纤维;步骤二:玻纤增强 PBT材料挤出造粒:将PBT树脂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110~120°C,干 燥时间4~6小时,然后与硅烷接枝聚烯烃化合物、抗氧剂、润滑剂按照配方比例称量,投入 高速搅拌锅中搅拌3分钟后,从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料斗中喂入,干燥后的稀土化 合物表面处理玻璃纤维从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侧喂料料斗中喂入,通过调节双螺杆挤出机的 主喂料和侧喂料频率控制PBT材料中的玻纤含量为10 %~40wt%,通过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挤出、牵条和切粒,挤出各区温度 220°C、240°C、240°C、240°C、230°C、230°C、220°C、220°C、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纤增强PB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含PBT:40%~70%,经稀土化合物乙醇溶液处理的玻璃纤维:10~40%,硅烷接枝聚烯烃化合物:1~5%,抗氧剂:0.2%~0.5%,润滑剂:0.2%~0.5%,得到的一种刚性和韧性较好的增强PBT材料,同时材料耐湿热老化性得到提高,采取两步法制备,第一步用稀土化合物处理玻璃纤维表面,第二步制备增强PBT材料,该增强PBT材料可用于电子电器部件。
【IPC分类】C08K7/14, C08K5/098, C08L83/10, C08L51/06, C08K9/02, C08K13/06, C08L67/02
【公开号】CN105255126
【申请号】CN201510793868
【发明人】方万漂, 朱雪梅
【申请人】朱雪梅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