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富含甘二酯的油脂的方法_3

文档序号:9703075阅读:来源:国知局
1酶原液4. 5%与10%的N0V0ZYM435,在控制真空为800mbar,一个样品进行超级 剪切操作,而另外一个样品不进行超级剪切,进行酯化反应6h,每2h取样,各个取样点DAG 含量情况如图4所示。
[0115]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进行超级剪切,其DAG含量均高于不进行超级剪切个取样 点DAG的值。因此,超级剪切操作可以使得反应原料有与甘油进行充分的接触,有助于反应 的进行。
[0116] 1. 5常压操作与800mbar真空度对DAG含量的影响
[0117] 称取50g毛稻米油,按照甘油:FFA(2:1)理论添加量添加甘油,在反应体系中分别 加入?1^1酶原液3%并且在10000印111下高速剪切11^11,添加10%的1^^02¥]\1435,控制真 空度为SOOmbar,另一个样品则在常压下进行,75°C进行酯化反应6h,每2h取样,各个取样 点DAG含量情况如图5所示。
[0118] 从图5可以看出,控制800mbar真空度和常压下进行对比,两种条件下均可以生成 高含量的DAG。不过在酯化过程中,常压下的反应,各取样点的AV含量逐渐升高,均高于原 料油初始AV。而SOOmbar真空度下各个取样点的AV则呈现下降趋势,详细结果如图6所 /_J、1〇
[0119] 1. 6不同甘油含量对DAG含量的影响
[0120] 称取50g毛稻米油,在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PLA1酶原液1. 5%并且在lOOOOrpm下 高速剪切lmin,添加2%的N0V0ZYM435,控制真空度为800mbar,控制体系中不同的甘油添 加量。甘油添加量按照原料油酸值与甘油生成单甘脂(FFA:GLY= 1:1)、甘二酯(FFA:GLY = 2:1)以及甘三酯(FFA:GLY= 3:1)的理论添加量进行添加,75°C进行酯化反应6h,每2h 取样,各个反应点的DAG变化情况如图7所示。
[0121] 从图7中可以看出,按照生成甘三酯的理论添加量(FFA:GLY= 3:1)添加时,与按 照生成单甘脂和甘二酯的理论添加量相比,甘油的添加量不足,生成DAG维持在相对较低 的水平。因此,确定控制本发明专利的甘油添加量范围为大于生成甘二酯的理论添加量,优 选为甘二酯和甘三酯理论添加量之间。
[0122] 1. 7不同磷脂酶对DAG含量的影响
[0123] 称取50g毛稻米油,按照甘油:FFA(2:1)理论添加量添加甘油,分别采用1.5% PLC和1. 5 %PLA1进行试验,lOOOOrpm下高速剪切lmin,添加8 %的N0V0ZYM435,控制真空 度为800mbar,75°C进行酯化反应6h,每2h取样,各个取样点生成的DAG如图8所示。
[0124] 从图8中可以看出,PLA1和PLC两种磷脂酶均可以生成高含量的DAG,且生成DAG 的量均大于单独使用脂肪酶进行的反应,因此,无论PLC,还是PLA1磷脂酶,与脂肪酶进行 复配共同使用,均可以产生协同效应。
[0125] 1. 8磷脂酶和脂肪酶的比例对DAG的影响
[0126] 称取50g毛稻米油,按照甘油:FFA(2:1)理论添加量添加甘油,控制真空度为 SOOmbar,仅考察磷脂酶和脂肪酶的比例对DAG的影响,按照下列比例:1份磷脂酶4份脂肪 酶(1 :4,即磷脂酶1.25%)、1份磷脂酶3份脂肪酶(1 :3,磷脂酶1.67%)、1份磷脂酶1份 脂肪酶(1 :1,磷脂酶5% )添加磷脂酶,lOOOOrpm下高速剪切lmin,添加5%N0V0ZYM435, 75°C800mbar真空度下反应6h,DAG含量变化如图9所示。
[0127] 从图9可以看出,三种磷脂酶和脂肪酶的比例下,所生成的DAG均高于对照样品, 因此,三种比例均达到了增加DAG生成的效果。不过,1 :1比例下0、2、4、6h取样点的样品 AV分别为28. 19、46. 52、34. 28、21.63,酸值与其他样品相比较降低有限,这会对富含0六6产 品的后续处理带来一定的麻烦,因此,磷脂酶和脂肪酶的比例范围为至少1份得磷脂酶,以 及至少1份得脂肪酶进行反应,优选1 :4 (1份磷脂酶/4份脂肪酶)一1 :2 (1份磷脂酶/2份 脂肪酶)的比例范围。
[0128] 1. 9不同原料油生成DAG情况实例
[0129] 如下表1所示,分别采用棉籽油、玉米油作为原料油进行反应,从表中可以看出, 采用脂肪酶和磷脂酶进行协同反应,两种油脂生成的DAG均高于单独采用脂肪酶进行的反 应,也就是在棉籽油和玉米油中两种酶均产生了协同效果。因此,本发明涉及的油种为植物 油,优选高酸值的稻米油。
[0130]表1
[0131]
[0132] 1. 10脂肪酶CALB与PLA1酶液复配试验结果
[0133] 称取5(^毛稻米油,按照??六:617(2 :1)理论添加量添加甘油,在反应体系中分别 加入?1^1酶原液1.5%并且在10000印111下高速剪切11^11,,添加5%的041^,控制真空度 分别为SOOmbar下,75°C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时间6h,期间每2h取样,分析检测样品的DAG。 反应结果如下表2所示。
[0134]表 2
[0135]
[0136] 2.本发明与对比实施例的比较
[0137]CN101845466A公开了一种甘油二酯的制备方法,脂肪酸和甘油在PLA1和水的 作用下,生成甘油二酯,因此,本发明以毛稻米油为原料,按照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以及 CN101845466A的所述的反应条件(即对比例)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3。
[0138]表 3
[0139]
[0140] 从上表可以看出,CN101845466A的反应往往仅适用于脂肪酸,对于稻米油不适用。 以毛稻米油为原料,CN101845466A的条件进行反应,并没有生成高DAG稻米油。
[0141] 虽然以具体实施例的方式阐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 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做出适当的改动,这些都落在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制备富含甘二酯的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 在将甘油加到待加工的油脂之前、之中和/或之后将脂肪酶和磷脂酶加入该待加 工的油脂中;和 (2) 在减压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 从而制备得到富含甘二酯的油脂。2. -种提高油脂中的甘二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 在将甘油加到待加工的油脂之前、之中和/或之后将脂肪酶和磷脂酶加入所述待 加工的油脂中;和 (2) 在减压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 从而提高该油脂中的甘二酯含量。3. -种在提高油脂中的甘二酯含量的同时降低该油脂的酸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方法包括: (1) 在将甘油加到待加工的油脂之前、之中和/或之后将脂肪酶和磷脂酶加入所述待 加工的油脂中;和 (2) 在减压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 从而提高该油脂中的甘二酯含量,并降低该油脂的酸值。4. 如权利要求1 一 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脂肪酶选自:南极假丝酵母(Candidaantarctica)脂肪酶A、南极假丝酵母脂 肪酶B、疏棉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lanuginosus)脂肪酶、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 酶变体、Hyphozyma属脂肪酶、米黑根毛霉(Rhizomucormiehei)脂肪酶、产碱假单胞菌 (P.alcaligenes)脂肪酶、假产碱假单胞菌(P.pseudoalcaligenes)脂肪酶和洋葱假单胞 菌(P.cepacia)脂肪酶;优选的,所述脂肪酶为CALB、LipozymeRMIM、LipozymeTLIM、 Novo435、LipaseAP15、LipasePS、LipaseAK、LipaseA6、LipaseF、LipaseAY30、Lipase G80、和 / 或LipaseM-10 ; 所述磷脂酶选自磷脂酶Al、磷脂酶A2、磷脂酶C、和/或磷脂酶酶D。5. 如权利要求1 一 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酶与脂肪酶的用量比 为1重量份磷脂酶:4重量份脂肪酶到1重量份磷脂酶:2重量份脂肪酶。6. 如权利要求1 一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条件为将真空度控制 在400-800mbar的范围。7.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50 - 100。。。8. 如权利要求1 一 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选自:稻米油、葵花 籽油、棕榈油、棕榈仁油、花生油、菜籽油、棉籽油、红花籽油、紫苏籽油、茶籽油、棕榈果油、 椰子油、油橄榄油、可可豆油、乌桕籽油、扁桃仁油、杏仁油、油桐籽油、橡胶籽油、米糠油、玉 米胚油、小麦胚油、芝麻籽油、蓖麻籽油、亚麻籽油、月见草籽油、榛子油、胡桃油、葡萄籽油、 胡麻籽油、玻璃苣籽油、沙棘籽油、番茄籽油、南瓜籽油、澳洲坚果油、可可脂、藻类油等中的 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油脂的任意混合。9. 如权利要求1 一 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的添加量与原料油中 游离脂肪酸的摩尔比为1:2-1:3。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制备富含甘二酯的油脂的方法、提高油脂中的甘二酯含量的方法和在提高油脂中的甘二酯含量的同时降低该油脂的酸值的方法,以及采用上述方法获得的油脂。本发明方法主要包括在将甘油加到待加工的油脂之前、之中和/或之后将脂肪酶和磷脂酶加入该待加工的油脂中的步骤,和在减压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的步骤。本发明方法中磷脂酶和脂肪酶的复配产生了协同效应,提高了油脂中的甘二酯含量,降低了油脂的酸值。
【IPC分类】C12P7/64
【公开号】CN105463034
【申请号】CN201410327760
【发明人】李明, 王勇, 孙周平, 姜元荣
【申请人】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4年7月1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