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催化剂生产过程产生废水富集培养硝化菌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859045阅读:来源:国知局
倍。
[0014] 3、本发明使用的生长促进剂中含有的金属盐所提供的金属离子作为硝化菌生长 所需要的元素,同时作为酶的组份提高酶的活性,可以快速降解底物,加速酶促反应进程。 多胺类物质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并且与金属离子共同作用,可以加快细胞增殖,并能够提高 所收获菌体的沉降性和稳定性,延长菌体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6] 实施例1硝化菌生长促进剂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硝化菌生长促进剂的制备方法为:(1)按照以下组成及重量份制备金属盐 溶液:金属盐为40~100重量份,优选为50~80重量份,所述的金属盐由|丐盐、铜盐、镁盐和/ 或亚铁盐组成;(2)使用前将5~30重量份,优选为10~20重量份的多胺类物质加入到金属 盐溶液中。进一步地,使用前还可以加入含量为〇. 5~15重量份,优选为2~10重量份的无机 酸羟胺。
[0017] 采用上述方法按照表1促进剂的比例和配方制备四种型号的硝化菌生长促进剂, 所述促进剂浓度均为0. 5g/L。
[0018] 表1促进剂的配方及比例
实施例2硝化菌的富集培养 首先向五个平行的硝化菌培养反应器中(反应器分别命名为1号、2号、3号、4号和5 号)接种某污水处理厂富含硝化菌的活性污泥,接种后MLSS为3000mg/L。所用催化剂生产 过程中产生废水水质特征和硝化菌富集培养条件见表2。首先将废水进行稀释至氨氮浓度 为100mg/L作为初始培养液,初始促进剂浓度为20mg/L,培养液中氨氮浓度每次提高50mg/ L,促进剂浓度每隔一次提高3mg/L。5号在培养过程中不加促进剂作为对照。经过一段时 间培养后,当培养液完全为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并且24h内培养液中氨氮去除率 达90%时结束一个周期的富集培养过程。培养结束后,氨氮去除率见表2。
[0019] 表2硝化菌的培养条件及结果
从表2的数据来看,培养结束后1~4号反应器氨氮去除率大于90%,不加促进剂的5号 反应器氨氮去除率只有61. 3%。由此可见,使用生长促进剂能明显提高硝化菌对催化剂生产 过程中产生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
【主权项】
1. 一种利用催化剂生产过程产生废水富集培养硝化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 容:首先选择富含硝化菌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采用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氨废 水作为培养液,采用批次换水并逐渐提高基质氨氮浓度的方式进行培养,每次更换培养液 的同时补加硝化菌生长促进剂,所述的硝化菌生长促进剂包括金属盐和多胺类物质,其中 金属盐为40~100重量份,多胺类物质为5~30重量份,所述的金属盐由钙盐、铜盐、镁盐和/ 或亚铁盐组成;直到硝化菌培养液完全为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并且24h内培养 液中氨氮去除率大于90%时,结束一个周期的培养过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硝化菌生长促进剂中金属盐为 50~80重量份,多胺类物质为10~20重量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菌生长促进剂中的金属盐 是钙盐、镁盐和铜盐,其中Ca2+、Mg 2+和Cu2+的摩尔比为(5~15) : (5~25) : (0. 5~5);或者是 钙盐、亚铁盐和铜盐,其中Ca2+、Fe2+和Cu2+的摩尔比为(5~15): (1~8): (0. 5~5);或者是钙 盐、镁盐、亚铁盐和铜盐,其中Ca2+、Mg2+、Fe 2+和Cu2+的摩尔比为(5~15) : (5~25) : (1~8): (0· 5~5)〇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是钙盐、镁盐和铜盐时,Ca 2+、 Mg2+和Cu2+的摩尔比为(8~12) : (10~20) : (1~4);或者是钙盐、亚铁盐和铜盐时,Ca2+、Fe2+ 和Cu2+的摩尔比为(8~12) : (2~6) : (1~4);或者是钙盐、镁盐、亚铁盐和铜盐时,Ca2+、Mg2+、 ?6 2+和&12+的摩尔比为(8~12):(10~20):(2~6):(1~4)。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菌生长促进剂中的钙盐为CaSO 4 或者CaCl2;镁盐为MgSO 4或者Mg C12;亚铁盐为FeSO 4或者FeCl 2;铜盐为CuSO 4或者CuCl 2。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菌生长促进剂中的多胺类 物质为精胺、亚精胺或者两者的混合物。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菌生长促进剂还包括无机 酸轻胺,含量为〇. 5~15重量份。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酸羟胺为盐酸羟胺、硫酸羟胺或 者磷酸羟胺中的一种或几种,含量为2~10重量份。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的 水质特征为:氨氮浓度为300~1000mg/L,C0D浓度为30~200mg/L,全盐量为1~8万mg/L, pH7~ll〇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菌富集培养条件为温度 18-40°(:,优选为 25-35°(:;溶解氧为1~5 11^/1,优选为2~311^/1;?!1为7.0-9.0,优选为 7. 8-8. 5 〇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菌富集培养过程中,首先用低 含氨废水将催化剂废水进行稀释至氨氮浓度小于100mg/L作为初始培养液,每一批次更换 培养液的同时补加生长促进剂,按照培养体系中促进剂浓度l〇~50mg/L进行补加。12. 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硝化菌生长促进剂按照培 养体系中促进剂浓度20~40mg/L进行补加,培养液中氨氮浓度每提高100mg/L,则促进剂浓 度增加2~5mg/L。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催化剂生产过程产生废水富集培养硝化菌的方法,首先选择富含硝化菌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采用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氨废水作为培养液,采用批次换水并逐渐提高基质氨氮浓度的方式进行培养,每次更换培养液的同时补加硝化菌生长促进剂,所述的硝化菌生长促进剂包括金属盐和多胺类物质,其中金属盐为40~100重量份,优选为50~80重量份,多胺类物质为5~30重量份,优选为10~20重量份;所述的金属盐由钙盐、铜盐、镁盐和/或亚铁盐组成。本发明以工业废水作为培养液并采用投加生长促进剂的方式对硝化菌进行富集培养,使得耐受性强的硝化菌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繁殖,在高盐度条件下能高效降解废水中的氨氮。
【IPC分类】C12N1/38, C02F3/34, C12N1/20
【公开号】CN105624095
【申请号】CN201410585589
【发明人】高会杰, 孙丹凤, 郭志华, 赵胜楠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