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将印刷标识隐形的油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026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将印刷标识隐形的油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将印刷标识隐形的油墨。
目前,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已成为当今世界仅次于毒品的第二大公害。因此,防伪技术和防伪产品已成为我国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个人安全的特殊行业。
今天,防伪技术和防伪产品已遍及方方面面和各行各业,例如货币的防伪,各类票据、单据和证件的防伪,以及各类新产品的防伪。随着防伪技术及防伪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力的揭露、打击和遏制了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并净化了我国的商品市场,从而使人们对商品的信任度有所提高。但是,现有的防伪技术和防伪产品,多数得靠人来识别,例如,需对防伪对象作进一步检测,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识别其真假。
当今的油墨种类繁多,如平版油墨、凸版油墨、凹版油墨、网孔版油墨、特种油墨和防伪油墨等。其中,防伪油墨又可分为荧光油墨、磷光油墨、温变油墨等。荧光油墨和磷光油墨,都是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源激发显示出荧光和磷光的效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温变油墨是用通过温度变化使之变色的材料制成的,它可以使暗记变色。以上几种防伪油墨虽然都具有隐蔽性,但它们都是通过肉眼来识别的。因此,随意性较大,而且不能将识读出的标识通过计算机加以存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十分安全、可靠用肉眼和普通光学仪器无法识读的可将印刷标识隐形的油墨。
本发明的可将印刷标识隐形的油墨是一种包括将按重量计的下列组份,采用现有的油墨挤水法工艺生产的油墨炭黑 5-25%铁蓝 1-10%射光蓝1-10%青莲色源 1-8%钛白粉1-10%氧化锌2-12%氧化铅3-18%矿质调墨油10-50%醇酸树脂油10-50%本发明可将印刷标识隐形的油墨,其中还包括按重量计的下列组份明胶油 1-10%溶剂油 1-8%2号调墨油1-10%本发明可将印刷标识隐形的油墨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将中文、英文、数字、图片等一切可数字化的印刷信息,制成完全隐形的印刷标识,且表面可呈现出各种颜色,或甚至另一种图案,但用肉眼和普通光学仪器无法识读其下面完全隐形的印刷标识,从而可得到十分安全、可靠的防伪效果。
下面就本发明的可将印刷标识隐形的油墨的最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可将印刷标识隐形的油墨,其组份按重量计为炭黑 18%铁蓝 4%射光蓝4%青莲色源 1%钛白粉4%氧化锌3%氧化铅6%矿质调墨油19%醇酸树脂油30%明胶油4%溶剂油3%2号调墨油 4%将其中的炭黑、铁蓝和射光蓝这三种色料和用作填充料的钛白粉、氧化铅和氧化锌均匀地分散在用作连接料的明胶油、溶剂油、矿质调墨油和醇酸树脂油中。在均匀分散的过程中,所述色料和填充料需要进行湿润、粉碎和分散三项工作,但这三项工作并不需要严格地一步一步地进行。所述色料和填充料是粉状固体物质,需要经过进一步粉碎细化,一般用球磨机加以粉碎细化。在粉碎细化的过程中加入水分,以使所述色料的单个粒子聚集在一起形成色料聚集体。这种色料聚集体同空气充分接触,这样,在其周围以及色料粒子与粒子之间的毛细孔隙中,充满了空气和大量的水分,从而得到色料带水滤饼。
将上述色料带水滤饼放入捏合机内,同所述连结料一起进行捏合。在捏合的过程中,色料带水滤饼中的水分被连结料所取代,把大部分水分挤出而成为非常稠厚的色浆。再经过真空条件下的捏合,以进一步除去所述色浆中的剩余水分而成为油墨基料。
在所得的油墨基料中,加入2号调墨油和干燥剂,并加以搅合,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可将印刷标识隐形的油墨。
使用本油墨时,只要将其涂覆在印刷标识上,即可使印刷标识隐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将印刷标识隐形的油墨,其特征在于,它是包括将按重量计的下列组份,采用现有的油墨挤水法工艺生产的油墨炭黑 5-25%铁蓝 1-10%射光蓝1-10%青莲色源 1-8%钛白粉1-10%氧化锌2-12%氧化铅3-18%矿质调墨油10-50%醇酸树脂油1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将印刷标识隐形的油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重量计的下列组份明胶油 1-10%溶剂油 1-8%2号调墨油 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将印刷标识隐形的油墨,其特征在于,其中炭墨 18%铁蓝 4%射光蓝4%青莲色源 1%钛白粉4%氧化锌3%氧化铅6%矿质调墨油19%醇酸树脂油30%明胶油4%溶剂油3%2号调墨油 4%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可将印刷标识隐形油墨是一种包括将按重量计的2-25%炭墨、1-10%铁蓝、1-10%射光蓝、1-8%青莲色源、1-10%钛白粉、2-12%氧化锌、3-18%氧化铅、10-50%矿质调墨和10-5%醇酸树脂油等组份采用现有的油墨挤水法工艺生产的油墨。用本油墨可将中文、英文、数字、图片、照片等一切可数字化的信息,制成只能用特制的识别设备识读出来的隐形标识。
文档编号C09D11/10GK1321711SQ0010626
公开日2001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9日
发明者程永健, 阚斌, 刘元辉 申请人:程永健, 阚斌, 刘元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