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理土壤面源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有机调理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551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理土壤面源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有机调理剂。



背景技术:

化学肥料的推广对农业增产增收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多年来由于长期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力不足,各类养分比例失调, 致使农田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系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化学肥料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一大公害,目前,在西方国家的农业发展中,化肥正被生物肥、有机肥等新型高效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物肥所取代。

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般占有机质总量的50-70%。腐殖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硫、磷等。腐殖质并非单一的有机化合物,而是在组成、结构及性质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别的一系列有机物的混合物,其中以胡敏酸与富里酸为主。胡敏酸是一类能溶于碱溶液而被酸溶液所沉淀的腐殖质物质,其分子量比富里酸大。胡敏酸比富里酸的酸度小,呈微酸性,吸收容量较高,它的一价盐类溶于水,二价和三价盐类不溶于水,这对土壤养分的保持及土壤结构的形成都具有意义。富里酸是一类既溶于碱溶液又溶于酸溶液的腐殖质物质,其分子量比胡敏酸小。富里酸呈强酸性,移动性大,吸收性比胡敏酸低,它的一价、二价、三价盐类均溶于水,因此富里酸对促进矿物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具有重要作用。腐殖质在土壤中可以呈现游离的腐殖酸和腐殖酸盐类状态存在,也可以呈凝胶状与矿质粘粒紧密结合,成为重要的胶体物质。腐殖质不仅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而且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都有重要影响,是土壤肥力指标之一。

腐殖质肥料能改良土壤,提高产品品质;改善作物根系微生物群,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不烧根,不烂苗;不含病原菌和虫卵,不会引起病虫害发生;无臭等。

纳米腐殖质肥料适用范围广,施用效果好,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理土壤面源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有机调理剂,包括:纳米腐殖质、保墒剂、分子量<5×106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和羧甲基纤维素。

所述的组成的质量份数为:纳米腐殖质90-99份;保墒剂0.5-9份;分子量<5×106阴离子聚丙烯酰胺0.05-0.5份;羧甲基纤维素0.05-0.5。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主要是应用“机械化学”纳米技术破坏了腐殖酸大分子结构,加工成为可溶于水的“纳米腐殖基质” ,复配保墒剂,应用效果极大强化。施用本调理剂,作物中的重金属可大幅度降低。经分析, 重金属与腐殖质形成络合物沉积在土壤中, 不以有效离子形态输送到植物体中去。同时具有土壤保墒、营养透气等功能,能够给予作物充足水份和全面营养,改善作物品质,恢复产品自然风味;能够提高作物防病抗虫的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了对农产品的污染,提高营养成分,确保食品安全。

具体实施方法

实例1:

纳米腐殖质99份;保墒剂0.5份;分子量<5×106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0.25份;羧甲基纤维素0.25份。经复配、造粒、干燥后即成品。

实例2:

纳米腐殖质90份;保墒剂9份;分子量<5×106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0.5份;羧甲基纤维0.5份。经复配、造粒、干燥后即成品。

实例3:

纳米腐殖质98份;保墒剂1.5份;分子量<5×106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0.05份;羧甲基纤维素0.45份。经复配、造粒、干燥后即成品。

实例4:

纳米腐殖质95份;保墒剂4.5份;分子量<5×106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0.45份;羧甲基维素0.05份。经复配、造粒、干燥后即成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