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深冲特性优良的电容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7108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器外壳及化学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耐深冲特性优良的电容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技术的进步,电子线路板的制造技术也有很大的进步,为了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和降低消耗,电容器的体积及性能也需不断的提升。电容器的性能不仅仅与自身内部的设计有关,同时还与其外壳部的防护措施有关,因为电子元器件要在不同环境下使用,因此需要对热、湿、霉、盐雾等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否则再优良的设计也会功亏一篑。电容器的生产一般采用在铝箔冲压成型后,采用真空浸渍工艺涂覆涂料,但此方法生产效率低、涂装质量不易控制,易产生棱边死角。目前,通用的生产工艺是在卷铝箔上辊涂一定厚度的涂料,再冲压成型后进行烘烤封装。这样便于表面处理及涂装质量的控制,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辊涂完涂料的卷铝进行深冲,铝箔电容器长径比一般多为2:1左右,受限于漆膜的延伸率,而对于更大长径比的电容器的设计制造,则要求涂料的耐深冲性能更好。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涂料此性能一般,无法满足电容器的多样化设计制造。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耐深冲特性优良的电容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深冲特性优良的电容器涂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50~16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0~40份聚酰胺树脂、20~30份改性特种纤维、60~70份正丁醇、4~7份硅烷、15~20份醋酸乙酯、1~2份催化剂、1~2份消光剂、0.5~1份流平剂、1~2份稳定剂;所述改性特种纤维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90~100份特种纤维、200~220份稀土改性剂、4~6份纳米氧化铝、2~4份硼纤维、5~10份氨基膦酸螯合树脂、3~5份硅酸钠。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或聚合物三相催化剂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消光剂为纯聚酯消光树脂RB608或纯聚酯消光剂RB3329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流平剂为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或烷基改性有机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剂为亚磷酸酯。进一步的,所述特种纤维为聚醚型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或聚丙烯酸酯类纤维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稀土改性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1~2份氯化钇、1~2份氯化镧、1~1.5份三氯化铈、140~150份乙醇、3~5份尿素、2~3份焦磷酸钠。进一步的,所述改性特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特种纤维放入到稀土改性剂中,再置于密闭罐中,加热保持密闭罐内的温度为45~50℃,提升压力至0.3~0.4MPa,浸泡处理1.5~2h后将特种纤维取出备用;(2)将步骤(1)处理后的特种纤维取出后立即与纳米氧化铝、硼纤维、氨基膦酸螯合树脂、硅酸钠共同混合,不断搅拌混合均匀,再进行干燥处理即可。上述操作对特种纤维进行了改性,先用稀土改性剂对其表面进行了改性处理,之后通过氨基膦酸螯合树脂的作用,又联结了纳米氧化铝、硼纤维等物质,最终改性后的特种纤维表现出了优异的拉伸性能,进而提升了涂膜的耐深冲性和稳定性。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干燥处理时的温度为80~90℃,环境为真空。一种耐深冲特性优良的电容器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树脂、改性特种纤维和正丁醇共同放入到容器中,保持温度为35~40℃,并以1200~13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均匀后备用;(2)将硅烷、醋酸乙酯、催化剂、消光剂、流平剂和稳定剂共同放入到步骤(1)处理后的混合物中,将转速提升至1500~1600转/分钟,不断搅拌1~1.5h后即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体成膜物,辅以聚酰胺树脂、醋酸乙酯等的添加,很好的改善了整体的成膜性、耐温性与粘附性;添加的改性特种纤维与主体膜的相容结合性好,分散于膜内能很好的增强其耐冲击特性,降低了涂膜外表出现破损等瑕疵的几率。最终在各成分的综合作用下,本发明制得的涂料有较好的耐深冲特性,可使得覆膜后的电容器铝壳长径比达3:1以上,且质量稳定,粘附性好,不易脱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耐深冲特性优良的电容器涂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5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0份聚酰胺树脂、20份改性特种纤维、60份正丁醇、4份硅烷、15份醋酸乙酯、1份催化剂、1份消光剂、0.5份流平剂、1份稳定剂;所述改性特种纤维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90份特种纤维、200份稀土改性剂、4份纳米氧化铝、2份硼纤维、5份氨基膦酸螯合树脂、3份硅酸钠。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进一步的,所述消光剂为纯聚酯消光树脂RB608。进一步的,所述流平剂为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剂为亚磷酸酯。进一步的,所述特种纤维为聚醚型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进一步的,所述稀土改性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1份氯化钇、1份氯化镧、1份三氯化铈、140份乙醇、3份尿素、2份焦磷酸钠。进一步的,所述改性特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特种纤维放入到稀土改性剂中,再置于密闭罐中,加热保持密闭罐内的温度为45℃,提升压力至0.3MPa,浸泡处理1.5h后将特种纤维取出备用;(2)将步骤(1)处理后的特种纤维取出后立即与纳米氧化铝、硼纤维、氨基膦酸螯合树脂、硅酸钠共同混合,不断搅拌混合均匀,再进行干燥处理即可。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干燥处理时的温度为80℃,环境为真空。一种耐深冲特性优良的电容器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树脂、改性特种纤维和正丁醇共同放入到容器中,保持温度为35℃,并以12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均匀后备用;(2)将硅烷、醋酸乙酯、催化剂、消光剂、流平剂和稳定剂共同放入到步骤(1)处理后的混合物中,将转速提升至1500转/分钟,不断搅拌1h后即可。实施例2一种耐深冲特性优良的电容器涂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5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5份聚酰胺树脂、25份改性特种纤维、65份正丁醇、6份硅烷、18份醋酸乙酯、1份催化剂、1.5份消光剂、0.8份流平剂、1.5份稳定剂;所述改性特种纤维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95份特种纤维、3份稀土改性剂、5份纳米氧化铝、3份硼纤维、8份氨基膦酸螯合树脂、4份硅酸钠。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聚合物三相催化剂。进一步的,所述消光剂为纯聚酯消光剂RB3329。进一步的,所述流平剂为烷基改性有机硅氧烷。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剂为亚磷酸酯。进一步的,所述特种纤维为聚丙烯酸酯类纤维。进一步的,所述稀土改性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2份氯化钇、2份氯化镧、1.5份三氯化铈、150份乙醇、5份尿素、3份焦磷酸钠。进一步的,所述改性特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特种纤维放入到稀土改性剂中,再置于密闭罐中,加热保持密闭罐内的温度为50℃,提升压力至0.4MPa,浸泡处理2h后将特种纤维取出备用;(2)将步骤(1)处理后的特种纤维取出后立即与纳米氧化铝、硼纤维、氨基膦酸螯合树脂、硅酸钠共同混合,不断搅拌混合均匀,再进行干燥处理即可。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干燥处理时的温度为90℃,环境为真空。一种耐深冲特性优良的电容器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树脂、改性特种纤维和正丁醇共同放入到容器中,保持温度为40℃,并以13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均匀后备用;(2)将硅烷、醋酸乙酯、催化剂、消光剂、流平剂和稳定剂共同放入到步骤(1)处理后的混合物中,将转速提升至1600转/分钟,不断搅拌1.5h后即可。对比实施例1本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相比,其成分中不含有聚酰胺树脂和醋酸乙酯,用等重量份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进行取代,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比实施例2本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2相比,不对特种纤维做任何改性处理,即用等质量份的聚丙烯酸酯类纤维取代改性特种纤维,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照组现有市售的电容器铝壳覆膜涂料。为了对比本发明效果,选取厚度为0.3~0.4mm厚的铝板进行脱脂、铬化等处理,用线棒涂布器将上述七种方式对应的涂料涂覆于铝板上,在250℃的条件下烘烤75~80s,干膜厚度控制为9~11μ,然后进行对应的性能测试,下表1为相应的对比数据:表1耐深冲特性切口性长径比实施例1*******3.6:1实施例2*******3.7:1对比实施例1*****3.0:1对比实施例2*****3.2:1对照组****2.6:1注:上表1中的各参数指标具体为:(1)耐深冲特性:其中:****代表涂层高延伸比时无破损,无黑弧,无发花现象、***代表涂层高延伸比时无破损,无黑弧,电容器底部有轻微发花、**代表涂层高延伸比时有破损,黑弧,电容器底部严重发花、*代表涂层低延伸比时有破损,黑弧,电容器底部严重发花;(2)切口性:冲击成电容器后,观测切口处涂层脱落现象,其中:***代表切口处无剥离、**代表切口处有轻微脱落现象、*代表切口处严重剥离;(3)长径比:冲击成电容器后,外层涂膜质量无明显变化时的最大长径比。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得的电容器涂料有很好的耐深冲性能,与电容器粘结性能较好,拓展了电容器的设计制造类型,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