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无机电容器铝壳优质覆膜涂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710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器外壳及化学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无机电容器铝壳优质覆膜涂料。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技术的进步,电子线路板的制造技术也有很大的进步,为了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和降低消耗,电容器的体积及性能也需不断的提升。电容器的性能不仅仅与自身内部的设计有关,同时还与其外壳部的防护措施有关,因为电子元器件要在不同环境下使用,因此需要对热、湿、霉、盐雾等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否则再优良的设计也会功亏一篑。传统的电容器铝壳是先冲制成形,后热缩封上一层绝缘材料,使绝缘材料经加热后紧紧裹在电容器外壳上。这种热缩性塑膜电容器其缺点是热封的绝缘材料耐空气温度不够高,在热封处理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塑膜废料。之后人们进行改进,先在卷铝箔上辊涂一定厚度的涂料,再冲压成型后进行烘烤封装,这样便于表面处理及涂装质量的控制,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辊涂完涂料的卷铝进行深冲,铝箔电容器长径比一般多为2:1左右,受限于漆膜的延伸率,而对于更大长径比的电容器的设计制造,则要求涂料的耐深冲性能更好,最后需将冲压好的电容器封装到电路板,一般电路板的制板会经过数次高温烘烤粘结,在高温下,一般高分子材料易产生黄变,影响到电路板的外观质量,因此需要涂料有较好的耐温性能。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容器涂料耐温特性不佳,易黄变,易脱落,且在电容器生产完毕后的清洗过程中,因涂层固化不完全有反粘现象出现,影响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有机无机电容器铝壳优质覆膜涂料。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有机无机电容器铝壳优质覆膜涂料,包括组分A和组分B,所述组分A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0~120份有机硅接枝丙烯酸树脂、20~25份聚四氟乙烯树脂、10~15份聚酰胺树脂、5~10份聚碳酸酯、5~8份玻璃粉、3~6份均苯四甲酸二酐、4~7份改性云母粉、1~3份焦磷酸钠、50~60份丙酮、6~9份硅烷偶联剂、1~2份消泡剂、1~2份流平剂、0.5~1份紫外线吸收剂;所述组分B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50~16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0~40份聚酰胺树脂、20~30份改性特种纤维、60~70份正丁醇、4~7份硅烷、15~20份醋酸乙酯、1~2份催化剂、1~2份消光剂、1~2份稳定剂。进一步的,所述改性云母粉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0~110份云母粉、2~4份蓖麻油、4~6份粉状聚乙烯、3~5份碳酸钙、1~3份亚磷酸酯、5~8份异丙醇、1~2份壳聚糖、1~3份过硫酸钠,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云母粉粉碎过300目后备用;(2)将步骤(1)粉碎后的云母粉放入质量分数为12%的磷酸溶液中,加热保持温度为70~75℃,期间不断搅拌,2~3h后将云母粉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备用;(3)将步骤(2)处理后的云母粉放入温度为700~750℃的条件下煅烧处理1~2h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备用;(4)将步骤(3)处理后的云母粉同蓖麻油、粉状聚乙烯、碳酸钙、亚磷酸酯、异丙醇、壳聚糖、过硫酸钠共同放入反应釜中,加热保持温度为80~85℃,以500~7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40~50min后即可。上述操作对云母粉进行了表面及内部的整体改性,改性后的云母粉与主体成膜物的相容结合性较好,又改善了普通云母粉添加易产生团聚、结块等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了涂料涂覆后整体质量的均匀性,同时又能很好的提升涂料的耐温性能,且价格便宜,制造简单。进一步的,所述改性特种纤维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90~100份特种纤维、200~220份稀土改性剂、4~6份纳米氧化铝、2~4份硼纤维、5~10份氨基膦酸螯合树脂、3~5份硅酸钠,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特种纤维放入到稀土改性剂中,再置于密闭罐中,加热保持密闭罐内的温度为45~50℃,提升压力至0.3~0.4MPa,浸泡处理1.5~2h后将特种纤维取出备用;(2)将步骤(1)处理后的特种纤维取出后立即与纳米氧化铝、硼纤维、氨基膦酸螯合树脂、硅酸钠共同混合,不断搅拌混合均匀,再进行干燥处理即可。上述操作对特种纤维进行了改性,先用稀土改性剂对其表面进行了改性处理,之后通过氨基膦酸螯合树脂的作用,又联结了纳米氧化铝、硼纤维等物质,最终改性后的特种纤维表现出了优异的拉伸性能,进而提升了涂膜的耐深冲性和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稀土改性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1~2份氯化钇、1~2份氯化镧、1~1.5份三氯化铈、140~150份乙醇、3~5份尿素、2~3份焦磷酸钠。进一步的,所述特种纤维为聚醚型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或聚丙烯酸酯类纤维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为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酯类流平剂。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紫外线吸收剂UV-P、紫外线吸收剂UV-O、紫外线吸收剂UV-9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催化剂为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或聚合物三相催化剂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消光剂为纯聚酯消光树脂RB608或纯聚酯消光剂RB3329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稳定剂为亚磷酸酯。进一步的,所述组分A和组分B的制备方法均是将对应的各物质成分在40~50℃的条件下共同混合均匀。进一步的,所述覆膜涂料在使用时,先涂覆组分A,然后再涂覆组分B。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涂料分设为组分A和组分B,其中组分A以有机硅接枝丙烯酸树脂为主体成膜物,辅以聚四氟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等的添加,很好的改善了整体的成膜性、耐温性与粘附性;添加的改性云母粉可很好的分散于主体膜中,显著增强了其耐温、抗裂、防脱落性能;组分B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体成膜物,辅以聚酰胺树脂、醋酸乙酯等的添加,很好的改善了整体的成膜性、耐温性与粘附性;添加的改性特种纤维与主体膜的相容结合性好,分散于膜内能很好的增强其耐冲击特性,降低了涂膜外表出现破损等瑕疵的几率。两种组分性能优异,将组分B涂覆在组分A上更是充分发挥了其特性,保证了涂膜的延展率。最终在各成分的综合作用下,本发明制得的涂料有优异的耐温、耐压、耐深冲特性,在300℃的条件下烘烤5分钟,无任何黄变,且耐压性能高达700v以上,可使得覆膜后的电容器铝壳长径比达3:1以上,且质量稳定,粘附性好,不易脱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有机无机电容器铝壳优质覆膜涂料,包括组分A和组分B,所述组分A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0份有机硅接枝丙烯酸树脂、20份聚四氟乙烯树脂、10份聚酰胺树脂、5份聚碳酸酯、5份玻璃粉、3份均苯四甲酸二酐、4份改性云母粉、1份焦磷酸钠、50份丙酮、6份硅烷偶联剂、1份消泡剂、1份流平剂、0.5份紫外线吸收剂;所述组分B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5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0份聚酰胺树脂、20份改性特种纤维、60份正丁醇、4份硅烷、15份醋酸乙酯、1份催化剂、1份消光剂、1份稳定剂。进一步的,所述改性云母粉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0份云母粉、2份蓖麻油、4份粉状聚乙烯、3份碳酸钙、1份亚磷酸酯、5份异丙醇、1份壳聚糖、1份过硫酸钠,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云母粉粉碎过300目后备用;(2)将步骤(1)粉碎后的云母粉放入质量分数为12%的磷酸溶液中,加热保持温度为70℃,期间不断搅拌,2h后将云母粉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备用;(3)将步骤(2)处理后的云母粉放入温度为750℃的条件下煅烧处理2h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备用;(4)将步骤(3)处理后的云母粉同蓖麻油、粉状聚乙烯、碳酸钙、亚磷酸酯、异丙醇、壳聚糖、过硫酸钠共同放入反应釜中,加热保持温度为80℃,以7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40min后即可。进一步的,所述改性特种纤维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90份特种纤维、200份稀土改性剂、4份纳米氧化铝、2份硼纤维、5份氨基膦酸螯合树脂、3份硅酸钠,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特种纤维放入到稀土改性剂中,再置于密闭罐中,加热保持密闭罐内的温度为50℃,提升压力至0.4MPa,浸泡处理2h后将特种纤维取出备用;(2)将步骤(1)处理后的特种纤维取出后立即与纳米氧化铝、硼纤维、氨基膦酸螯合树脂、硅酸钠共同混合,不断搅拌混合均匀,再进行干燥处理即可。进一步的,所述稀土改性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1份氯化钇、1份氯化镧、1份三氯化铈、140份乙醇、3份尿素、2份焦磷酸钠。进一步的,所述特种纤维为聚醚型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酯类流平剂。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紫外线吸收剂UV-P;所述催化剂为聚合物三相催化剂。进一步的,所述消光剂为纯聚酯消光树脂RB608;所述稳定剂为亚磷酸酯。进一步的,所述组分A和组分B的制备方法均是将对应的各物质成分在45℃的条件下共同混合均匀。进一步的,所述覆膜涂料在使用时,先涂覆组分A,然后再涂覆组分B。实施例2一种有机无机电容器铝壳优质覆膜涂料,包括组分A和组分B,所述组分A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20份有机硅接枝丙烯酸树脂、25份聚四氟乙烯树脂、15份聚酰胺树脂、10份聚碳酸酯、8份玻璃粉、6份均苯四甲酸二酐、7份改性云母粉、3份焦磷酸钠、60份丙酮、9份硅烷偶联剂、2份消泡剂、2份流平剂、1份紫外线吸收剂;所述组分B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6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份聚酰胺树脂、30份改性特种纤维、70份正丁醇、7份硅烷、20份醋酸乙酯、2份催化剂、2份消光剂、2份稳定剂。其余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实施例1本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相比,其组分A中不含有改性云母粉成分,组分B中不含有改性特种纤维成分,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比实施例2本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2相比,所制涂料是将组分A和组分B共同混合而成,除此外的成分等均相同。对照组现有市售的电容器铝壳覆膜涂料。为了对比本发明效果,选取厚度为0.3~0.4mm厚的铝板进行脱脂、铬化等处理,用线棒涂布器将上述七种方式对应的涂料涂覆于铝板上,在250℃的条件下烘烤75~80s,干膜厚度控制为9~11μ,然后进行对应的性能测试,下表1为相应的对比数据:表1耐高温特性耐低温特性耐高压性耐深冲特性切口性长径比实施例1******************3.6:1实施例2******************3.7:1对比实施例1***********3.0:1对比实施例2*************3.2:1对照组**********2.6:1注:上表1中的各参数指标具体为:(1)耐高温特性:将对应涂料涂装后的样板放入300℃的条件下烘烤5min,其中:****代表涂层无黄变、***代表涂层轻微黄变、**代表涂层黄变程度大,呈鹅黄色、*代表涂层变为焦黄色;(2)耐低温特性:将对应涂料涂装后的电容器放入180℃的条件下烘烤20min,观察电容器相互之间有无粘结现象,其中:***代表电容器之间无粘结现象、**代表电容器之间有轻微粘结现象、*代表电容器之间粘结现象严重,涂层有脱落;(3)耐高压性:对对应涂料涂装后的电容器进行耐压测试,其中:****代表在1000v条件下,无击穿现象、***代表在850v条件下,无击穿现象、**代表在600v条件下,无击穿现象、*代表在500v条件下,无击穿现象;(4)耐深冲特性:其中:****代表涂层高延伸比时无破损,无黑弧,无发花现象、***代表涂层高延伸比时无破损,无黑弧,电容器底部有轻微发花、**代表涂层高延伸比时有破损,黑弧,电容器底部严重发花、*代表涂层低延伸比时有破损,黑弧,电容器底部严重发花;(5)切口性:冲击成电容器后,观测切口处涂层脱落现象,其中:***代表切口处无剥离、**代表切口处有轻微脱落现象、*代表切口处严重剥离;(6)长径比:冲击成电容器后,外层涂膜质量无明显变化时的最大长径比。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得的覆膜涂料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压、耐深冲性能,与电容器粘结性能较好,拓展了电容器的设计制造类型,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