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酯化淀粉改性脲醛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7102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淀粉改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酯化淀粉改性脲醛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脲醛胶是尿素与甲醛在催化剂(碱性催化剂或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成初期脲醛树脂,然后再在固化剂或助剂作用下,形成不熔、不溶的末期树脂胶粘剂。脲醛树脂(UF树脂)于1844年由B.Tollens首次合成,1896年前后在C.Goldschmidt等的研究后首次使用,1929年IG公司开发了名叫Kanrit Leim并能在常温固化胶合木材的UF树脂缩合中间体,引起人们的重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脲醛胶的生产工艺新技术与时俱进,在原来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甲醛、尿素和胶得宝作为主要原料,采用在调酸之前20分钟,大比例加入胶得宝,调酸之后,pH值调整7-7.5。采用新技术生产的脲醛胶性能指标好、生产成本低、降低游离醛含量。目前,由于脲醛胶新技术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性能良好,已成为我国人造板生产的主要胶种,占人造板用胶量90%以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酯化淀粉改性脲醛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优于现有产品,同时游离甲醛含量低于0.3%,符合电梯轿厢使用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酯化淀粉改性脲醛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甲醛4-6份、甘草6-8份、樟脑6-10份、聚乙烯醇6-8份、氯化铵3-5份、甲酸4-6份、松香6-10份、淀粉25-35份、卵磷脂6-8份、三聚氰胺5-7份、氢氧化钠4-6份、双氧水10-20份、改性树脂15-25份。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甲醛4份、甘草6份、樟脑6份、聚乙烯醇6份、氯化铵3份、甲酸4份、松香6份、淀粉25份、卵磷脂6份、三聚氰胺5份、氢氧化钠4份、双氧水10份、改性树脂15份。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甲醛5份、甘草7份、樟脑8份、聚乙烯醇7份、氯化铵4份、甲酸5份、松香8份、淀粉30份、卵磷脂7份、三聚氰胺6份、氢氧化钠5份、双氧水15份、改性树脂20份。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甲醛6份、甘草8份、樟脑10份、聚乙烯醇8份、氯化铵5份、甲酸6份、松香10份、淀粉35份、卵磷脂8份、三聚氰胺7份、氢氧化钠6份、双氧水20份、改性树脂25份。

进一步: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向三口烧瓶中加入双氧水作为溶剂,将淀粉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升温,使玉米淀粉充分溶胀;

步骤二、加入卵磷脂并升温后加入改性树脂,保温使改性树脂与淀粉充分反应;

步骤三、加入聚乙烯醇并升温,加入甲酸,升温后保温使甲酸与聚乙烯醇充分进行偶联反应;

步骤四、加入甲醛溶液继续保温,加入氢氧化钠终止反应;

步骤五、加入剩余原料进行混合,降温出料,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酯化淀粉改性脲醛胶黏剂,粘结强度在3.0~5.0MPa之间,优于现有产品,同时游离甲醛含量低于0.3%,符合电梯轿厢使用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酯化淀粉改性脲醛胶黏剂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甲醛4-6份、甘草6-8份、樟脑6-10份、聚乙烯醇6-8份、氯化铵3-5份、甲酸4-6份、松香6-10份、淀粉25-35份、卵磷脂6-8份、三聚氰胺5-7份、氢氧化钠4-6份、双氧水10-20份、改性树脂15-25份。

实施例二:

一种酯化淀粉改性脲醛胶黏剂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甲醛4份、甘草6份、樟脑6份、聚乙烯醇6份、氯化铵3份、甲酸4份、松香6份、淀粉25份、卵磷脂6份、三聚氰胺5份、氢氧化钠4份、双氧水10份、改性树脂15份。

实施例三:

一种酯化淀粉改性脲醛胶黏剂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甲醛5份、甘草7份、樟脑8份、聚乙烯醇7份、氯化铵4份、甲酸5份、松香8份、淀粉30份、卵磷脂7份、三聚氰胺6份、氢氧化钠5份、双氧水15份、改性树脂20份。

实施例四:

一种酯化淀粉改性脲醛胶黏剂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甲醛6份、甘草8份、樟脑10份、聚乙烯醇8份、氯化铵5份、甲酸6份、松香10份、淀粉35份、卵磷脂8份、三聚氰胺7份、氢氧化钠6份、双氧水20份、改性树脂25份。

实施例五:

一种酯化淀粉改性脲醛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向三口烧瓶中加入双氧水作为溶剂,将淀粉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升温,使玉米淀粉充分溶胀;

步骤二、加入卵磷脂并升温后加入改性树脂,保温使改性树脂与淀粉充分反应;

步骤三、加入聚乙烯醇并升温,加入甲酸,升温后保温使甲酸与聚乙烯醇充分进行偶联反应;

步骤四、加入甲醛溶液继续保温,加入氢氧化钠终止反应;

步骤五、加入剩余原料进行混合,降温出料,即得成品。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