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材涂胶机及胶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2903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膜材涂胶机及胶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膜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胶膜及一种膜材涂胶机。



背景技术:

在线管粘贴过程中,常常用整面胶膜粘贴,之后将胶膜撕下之后,线管上留有胶渍,再利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胶膜粘贴时在被粘贴物留下胶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胶膜,包括基材膜和离型纸,所述基材膜包括与所述离型纸接触的第一粘接膜和第二粘接膜;所述基材膜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粘接膜和所述第二粘接膜之间的包装膜,所述包装膜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离型纸的延伸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包装膜通过弯折形成U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接膜和所述第二粘接膜包括粘胶层和基材层,所述包装膜包括所述基材层。

进一步地,所述粘胶层包括硅胶、环氧树脂、聚氨酯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包括聚偏二氯乙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造上述胶膜的膜材涂胶机,包括基座、与所述基座固定的第一导轨、可相对所述第一导轨滑动的压膜刀、可相对所述第一导轨滑动的取纸头,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压膜刀对应的凹槽,还包括可相对所述基座转动的离型纸辊。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相对所述第一导轨滑动的第一滑动架,所述压膜刀可相对所述第一滑动架滑动,所述第一滑动架相对所述第一导轨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压膜刀相对所述第一滑动架滑动的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相对所述第一导轨滑动的第二滑动架,所述取纸头可相对所述第二滑动架滑动,所述取纸头相对所述第二滑动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滑动架相对所述第一导轨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离型纸辊的出纸口位置对应的取纸承接台,所述取纸承接台上部设有压纸爪,所述取纸承接台底部设置有切纸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膜刀包括压膜刀主体、设置在所述压膜刀主体上的压刀、设置在所述压刀两侧的涂胶槽、与所述涂胶槽位置对应的喷胶头,所述涂胶槽与所述压刀之间的压膜刀主体上设置有压膜台。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胶膜可以保护被粘贴物,防止出现胶渍遗留在被粘贴物;本实用新型中的膜材涂胶机,自动生产胶膜,效率高。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胶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胶膜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胶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膜材涂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膜材涂胶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膜材涂胶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膜材涂胶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膜100,包括基材膜110和离型纸120,所述基材膜110包括与所述离型纸120接触的第一粘接膜111和第二粘接膜112;所述基材膜11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粘接膜111和所述第二粘接膜112之间的包装膜113,所述包装膜11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离型纸120的延伸方向垂直。中间部分的包装膜113用于包装,例如用于包装线管,或者用于包装丝网,两边的第一粘贴膜111和第二粘贴膜112用于粘贴,如图2所示,中间部分包装保护圆管800,两边与外界粘贴,使得圆管800上不接触胶,能够再次利用,美观。

所述包装膜113通过弯折形成U型,即中间留有间隙。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粘接膜111和所述第二粘接膜112包括粘胶层114和基材层115,所述包装膜113包括所述基材层115。

所述粘胶层114包括硅胶、环氧树脂、聚氨酯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基材层115包括聚偏二氯乙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胶膜100的膜材涂胶机200,包括基座210、与所述基座210固定的第一导轨220、可相对所述第一导轨220滑动的压膜刀230、可相对所述第一导轨220滑动的取纸头240,所述基座210上设置有与所述压膜刀230对应的凹槽211,还包括可相对所述基座210转动的离型纸辊250。

具体地,还包括可相对所述第一导轨220滑动的第一滑动架260,所述压膜刀230可相对所述第一滑动架260滑动,所述第一滑动架260相对所述第一导轨220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压膜刀230相对所述第一滑动架260滑动的方向相互垂直。

具体地,还包括可相对所述第一导轨220滑动的第二滑动架270,所述取纸头240可相对所述第二滑动架270滑动,所述取纸头240相对所述第二滑动架270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滑动架270相对所述第一导轨220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

具体地,如图7所示,还包括与所述离型纸辊250的出纸口位置对应的取纸承接台280,所述取纸承接台280上部设有压纸爪281,所述取纸承接台280底部设置有切纸装置282。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压膜刀230包括压膜刀主体231、设置在所述压膜刀主体231上的压刀232、设置在所述压刀232两侧的涂胶槽233、与所述涂胶槽233位置对应的喷胶头235,所述涂胶槽233与所述压刀232之间的压膜刀主体231上设置有压膜台23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膜材涂胶机200,包括基座210,在基座210中间设置有凹槽211,与所述胶膜100中的包装膜113对应,用于容纳被压膜刀230挤压折弯的包装膜113,在基座210四周设置导轨架212,导轨架212上设置有第一导轨220,所述第一导轨22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凹槽211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导轨220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架260,第一滑动架260相对所述第一导轨220滑动,第一滑动架260上设置有滑动座,用于容纳第二滑轨261,第二滑轨261末端设置有压膜刀230,所述压膜刀230通过第二滑轨261相对所述第一滑动架260上下滑动;当然也可只设置压膜刀230,压膜刀230相对所述第一滑轨220滑动即可;还包括第二滑动架270,所述第二滑动架270相对所述第一滑轨220滑动,所述第二滑动架270上设置有滑动座,用于容纳第三滑轨271,第三滑轨271末端设置有取纸头240;所述取纸头240通过所述第三滑轨271相对所述第二滑动架270滑动;在一些简单的实施方式中,仅利用所述取纸头240相对所述第一滑轨220滑动即可实现取纸,即横向取纸。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纸头240可为真空吸盘,也可设置为如图6所示的结构,所述取纸头240包括方形压块241,所述方形压块241中间开有真空孔242,所述真空孔242与抽真空装置连接,取纸(离型纸)时通过真空负压吸取离型纸,脱离时释放负压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所述方形压块241还可作为压离型纸的结构,在取纸头240取上纸并将纸放置在粘贴位置后,与纸脱离,这时,真空孔242中没有负压,通过方形压块241底部的平面作用到所述离型纸上,使所述取纸头240沿着所述第一导轨220与取纸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使得离型纸与所述基材膜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离型纸辊250,设置在所述基座210的一侧,离型纸辊250的出纸口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基座210固定的取纸承接台280,取纸承接台280上设置有压纸爪281,所述压纸爪281旁开有切纸槽口283,所述切纸槽口283底部设置有切纸装置282,如设置有现有的激光切纸装置或者滑动切割刀片,离型纸从所述离型纸辊上出来后通过压纸爪281,在切纸槽口283位置处被切断,所述压纸爪281为设置有凹槽的凸台,两个压纸爪281的凹槽开口方向相对,如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所述压膜刀230用于将放置在所述基座210中胶膜凹槽213中的基材膜向下折弯形成整体T型,并使基材膜的中间部分折弯进入到所述凹槽211中,从而形成U型;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压膜刀230包括压膜刀主体231、设置在所述压膜刀主体231上的压刀232、设置在所述压刀232两侧的涂胶槽233、与所述涂胶槽233位置对应的喷胶头235,所述涂胶槽233与所述压刀232之间的压膜刀主体231上设置有压膜台234。所述压刀232使得所述基材膜被压入所述凹槽211中,对所述基材膜进行第一次弯折,所述压膜台234对应所述槽口211的位置,使得基材膜被折弯后,再一次向外折弯,位于压膜台234两侧的涂胶头235对所述经过两侧弯折的基材膜上涂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用涂胶,直接两侧折弯后,贴上离型纸即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涂胶后,所述压膜刀230相对所述第一导轨220滑动,同时所述取纸头240取上离型纸后到达所述压膜刀230让开的位置,使得所述离型纸与所述涂胶后的基材膜粘贴,同时压膜刀230脱离所述基材膜。最终使得离型纸覆盖所述涂胶后的基材膜,即覆盖所述基材膜中第一粘接膜111和第二粘接膜1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通过所述取纸头240压所述离型纸,使得离型纸与所述第一粘接膜111和第二粘接膜112粘接牢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膜材涂胶装置200,能够自动或半自动组装实施例一中的胶膜100,使得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有效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