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改良竹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78467发布日期:2018-08-03 09:23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改良竹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改良剂具有保墒和增温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墒情,增加耕层地温,使作物生育期提早2-7d,土壤湿度增加5%左右。同时还能改良土壤结构,协调土壤水、肥、气、热及生物之间的关系,防止水土流失,增强渠道防渗能力,抑制土壤次生盐渍化,提高沙荒地的开发利用。主要适用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和作物生育期积温不足的地区,以及土壤结构差的土壤,特别是缺水严重的旱地和坡沙地、盐碱地。

而我国人均耕地少,而且大多是缺水严重的旱地和坡沙地、盐碱地,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应该只看到不利的一面,更应该把它看成是很珍贵的土地资源,其中利用土壤改良剂对其进行改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改良竹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改良土壤,降低土壤ph,防止土壤板结,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土壤改良竹粉颗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米糠200-400份、竹粉40-60份、竹炭粉20-40份、麦麸30-50份、面粉20-30份、火山灰20-30份、蚝壳粉10-20份、黄腐植酸10-20份、竹酢液10-20份、黑糖15-30份、乳酸菌粉10-20份、竹炭水400-600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米糠250-350份、竹粉45-55份、竹炭粉25-35份、麦麸35-45份、面粉22-28份、火山灰22-28份、蚝壳粉12-18份、黄腐植酸12-18份、竹酢液12-18份、黑糖20-25份、乳酸菌粉12-16份、竹炭水450-550份。

优选地,所述面粉中蛋白质含量大于10%。

上述土壤改良竹粉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乳酸菌粉加入到竹炭水中,再加入竹酢液和黑糖,搅拌均匀后,缓慢依次加入米糠和面粉,搅拌30-50min后,静置发酵8-12d;

(2)对发酵后的物料进行干燥,至含水量15-25%;

(3)向干燥后的物料加入麦麸、竹粉、竹炭粉、火山灰、蚝壳粉和黄腐植酸,搅拌均匀后,粉碎、过筛、制粒、杀菌后,即可得到成品。

优选地,步骤(2)中干燥温度为70-80℃。

优选地,步骤(3)中采用高温蒸汽杀菌。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改良竹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竹粉中含有很多亲水性羧基,而且自身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涵养土壤中的水分,吸附重金属元素,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所增加;竹炭粉的矿物质的含有量极为丰富,尤其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硅酸、钙的含量特别丰富,其结构特征是多孔质炭有着无数的细微的小孔,因为这些小孔全部都和外界相通,所以透气、透水效果很好。把竹炭粉放进土壤中的话,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保水性会变得很好,因为有更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后,农作物会变得更加健壮,抵御病虫害。仅此就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确实增产增收,用竹酢液、黑糖和竹炭水发酵后的米糠富含有机肽、有机酚、维生素、磷、钙等营养成分,可以对土壤中难溶物质的溶解起到了促进作用,防止土壤板结、也促进了p、k、ca等盐类的溶解,原料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支持协同,可以改善土壤盐碱化,降低土壤ph,提供更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土壤改良竹粉颗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米糠250份、竹粉45份、竹炭粉25份、麦麸35份、蛋白质含量大于10%的面粉22份、火山灰22份、蚝壳粉12份、黄腐植酸12份、竹酢液12份、黑糖20份、乳酸菌粉12份、竹炭水450份。

上述土壤改良竹粉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乳酸菌粉加入到竹炭水中,再加入竹酢液和黑糖,搅拌均匀后,缓慢依次加入米糠和面粉,搅拌30min后,静置发酵8d;

(2)对发酵后的物料进行干燥,至含水量15%,干燥温度为70℃;

(3)向干燥后的物料加入麦麸、竹粉、竹炭粉、火山灰、蚝壳粉和黄腐植酸,搅拌均匀后,粉碎、过筛、制粒、高温蒸汽杀菌杀菌后,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2:

一种土壤改良竹粉颗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米糠350份、竹粉55份、竹炭粉35份、麦麸45份、蛋白质含量大于10%的面粉28份、火山灰28份、蚝壳粉18份、黄腐植酸18份、竹酢液18份、黑糖25份、乳酸菌粉16份、竹炭水550份。

上述土壤改良竹粉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乳酸菌粉加入到竹炭水中,再加入竹酢液和黑糖,搅拌均匀后,缓慢依次加入米糠和面粉,搅拌50min后,静置发酵12d;

(2)对发酵后的物料进行干燥,至含水量25%,干燥温度为80℃;

(3)向干燥后的物料加入麦麸、竹粉、竹炭粉、火山灰、蚝壳粉和黄腐植酸,搅拌均匀后,粉碎、过筛、制粒、高温蒸汽杀菌杀菌后,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3:

一种土壤改良竹粉颗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米糠400份、竹粉60份、竹炭粉40份、麦麸50份、面粉30份、火山灰30份、蚝壳粉20份、黄腐植酸20份、竹酢液20份、黑糖30份、乳酸菌粉20份、竹炭水600份。

上述土壤改良竹粉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乳酸菌粉加入到竹炭水中,再加入竹酢液和黑糖,搅拌均匀后,缓慢依次加入米糠和面粉,搅拌35min后,静置发酵12d;

(2)对发酵后的物料进行干燥,至含水量25%,干燥温度为70℃;

(3)向干燥后的物料加入麦麸、竹粉、竹炭粉、火山灰、蚝壳粉和黄腐植酸,搅拌均匀后,粉碎、过筛、制粒、高温蒸汽杀菌杀菌后,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4:

一种土壤改良竹粉颗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米糠200份、竹粉40份、竹炭粉20份、麦麸30份、面粉20份、火山灰20份、蚝壳粉10份、黄腐植酸10份、竹酢液10份、黑糖15份、乳酸菌粉10份、竹炭水400份。

上述土壤改良竹粉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乳酸菌粉加入到竹炭水中,再加入竹酢液和黑糖,搅拌均匀后,缓慢依次加入米糠和面粉,搅拌40min后,静置发酵10d;

(2)对发酵后的物料进行干燥,至含水量20%,干燥温度为75℃;

(3)向干燥后的物料加入麦麸、竹粉、竹炭粉、火山灰、蚝壳粉和黄腐植酸,搅拌均匀后,粉碎、过筛、制粒、高温蒸汽杀菌杀菌后,即可得到成品。

表1为未经过处理的土壤(对比例)与经过本发明实施例1-4处理后的土壤(实验例1-4)理化性质对比结果:

表1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降低土壤含盐量,防止土壤板结,降低土壤ph,提高含水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