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物驱油专用黏度稳定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3991发布日期:2018-09-29 05:0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驱油专用黏度稳定剂,属于油井勘探助剂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复合黏度稳定剂应用于三次采油领域中的聚合物驱技术。目前,聚合物驱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配制聚合物溶液过程中,聚合物母液不管是污水稀释(厌氧污水、曝氧污水)还是清水稀释的聚合物溶液,都存在黏度长期稳定性差的问题,尤其是在厌氧污水中黏度稳定性很差;在地面、地层中运移过程中,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大幅度降低,严重影响聚合物技术的应用效果。聚合物水溶液的黏度直接影响驱油效果,是衡量聚合物驱油的重要指标。聚合物驱油一方面是提高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另一方面是稳定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提高黏度的主要方法有研制开发或选用抗温抗盐的高聚物、加入交联剂等。现已有学者在分析研究影响聚合物水溶液黏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稳定剂进行了室内研究。但是目前传统的黏度稳定剂还存在稳定效果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因此,为了使黏度稳定剂具有更好的稳黏效果,还需对其进行研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黏度稳定剂稳定效果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聚合物驱油专用黏度稳定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合物驱油专用黏度稳定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烯丙胺4~8份微生物菌剂0.03~0.05份壳聚糖分散液80~100份纳米氧化石墨烯8~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3~0.5份戊二醛2~3份尿素2~3份所述聚合物驱油专用黏度稳定剂的制备过程为:(1)按原料组成称量各组分;(2)先将纳米氧化石墨烯加入壳聚糖分散液中,并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恒温超声处理2~4h后,再加入聚烯丙胺、尿素、戊二醛和微生物菌剂,于冰水浴条件下,搅拌混合3~5h后,出料,密封封装,即得聚合物驱油专用粘度稳定剂。所述微生物菌剂制备过程为:将炼油厂二沉池活性污泥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恒温恒湿培养3~5天后,用去离子水淋洗,收集淋洗液,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微生物菌剂;所述固体培养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8~10份琼脂,4~6份葡萄糖,3~5份牛肉膏,4~6份蛋白胨,2~4份葡萄汁,800~1000份水。所述壳聚糖分散液配置过程为:将脱乙酰度为90~95%的壳聚糖和水按质量比为1:10~1:12混合后,静置溶胀,再加入壳聚糖酶,恒温搅拌酶解3~5h后,升温灭酶,冷却,得壳聚糖分散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采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在戊二醛作用下,活化后的壳聚糖可发生交联,从而形成凝胶网络,而氧化石墨烯的加入,则可使形成的凝胶网络结构的力学性能得以有效保持,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得以提升,可保障在不同使用环境下,产品的前期黏度得以良好的保持,再通过辅以自制微生物菌剂和聚烯丙胺,首先,微生物来源于炼油厂二沉池活性污泥,可保障其在含油量较高的使用环境下同样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产品使用过程的中后期,菌剂中的微生物逐渐复苏,恢复新陈代谢,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与聚烯丙胺中伯氨基发生化学反应,使聚烯丙胺发生交联,从而使体系在中后期黏度得以有效保持;(2)本申请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交联体系复配,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体系的使用环境温度相对较低,接近室温,则更多的是发生的聚烯丙胺的交联过程,当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体系中二氧化碳挥发,使聚烯丙胺形成的交联网络破坏,而此时由于温度的升高,活化后的壳聚糖很容易在戊二醛作用下发生交联,从而重新构建新的凝胶网络,因此可保障体系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皆具有良好的黏度稳定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将炼油厂二沉池活性污泥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控制涂布量为0.3~0.5g/cm2,再将涂布后的固体培养基移至温室中,于温度为35~40℃,空气相对湿度为70~75%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3~5天后,用300~500ml去离子水淋洗固体培养基表面,收集淋洗液,并将所得淋洗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微生物菌剂;按质量比为1:10~1:12将脱乙酰度为90~95%的壳聚糖和水混合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10~20min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8~10h,待溶胀结束后,再向烧杯中加入壳聚糖质量0.1~0.3%的壳聚糖酶,并将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0~35℃,转速为300~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酶解3~5h后,加热升温至90~95℃,保温灭酶10~15min,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壳聚糖分散液;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4~8份聚烯丙胺,0.03~0.05份微生物菌剂,80~100份壳聚糖分散液,8~10份纳米氧化石墨烯,0.3~0.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3份戊二醛,2~3份尿素,先将纳米氧化石墨烯加入盛有壳聚糖分散液的烧杯中,并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随后于温度为55~60℃,超声频率为45~55khz条件下,恒温超声处理2~4h后,静置,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烧杯移入冰水浴中,于搅拌转速为300~500r/min条件下,边搅拌边向烧杯中依次加入聚烯丙胺、尿素、戊二醛和微生物菌剂,于冰水浴中搅拌混合3~5h后,出料,密封封装,即得聚合物驱油专用粘度稳定剂。所述固体培养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8~10份琼脂,4~6份葡萄糖,3~5份牛肉膏,4~6份蛋白胨,2~4份葡萄汁,800~1000份水。将炼油厂二沉池活性污泥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控制涂布量为0.5g/cm2,再将涂布后的固体培养基移至温室中,于温度为40℃,空气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5天后,用500ml去离子水淋洗固体培养基表面,收集淋洗液,并将所得淋洗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微生物菌剂;按质量比为1:12将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和水混合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20min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10h,待溶胀结束后,再向烧杯中加入壳聚糖质量0.3%的壳聚糖酶,并将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酶解5h后,加热升温至95℃,保温灭酶15min,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壳聚糖分散液;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8份聚烯丙胺,0.05份微生物菌剂,100份壳聚糖分散液,10份纳米氧化石墨烯,0.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戊二醛,3份尿素,先将纳米氧化石墨烯加入盛有壳聚糖分散液的烧杯中,并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随后于温度为60℃,超声频率为55khz条件下,恒温超声处理4h后,静置,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烧杯移入冰水浴中,于搅拌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边搅拌边向烧杯中依次加入聚烯丙胺、尿素、戊二醛和微生物菌剂,于冰水浴中搅拌混合5h后,出料,密封封装,即得聚合物驱油专用粘度稳定剂。所述固体培养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10份琼脂,6份葡萄糖,5份牛肉膏,6份蛋白胨,4份葡萄汁,1000份水。将炼油厂二沉池活性污泥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控制涂布量为0.5g/cm2,再将涂布后的固体培养基移至温室中,于温度为40℃,空气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5天后,用500ml去离子水淋洗固体培养基表面,收集淋洗液,并将所得淋洗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微生物菌剂;按质量比为1:12将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和水混合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20min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10h,待溶胀结束后,再向烧杯中加入壳聚糖质量0.3%的壳聚糖酶,并将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酶解5h后,加热升温至95℃,保温灭酶15min,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壳聚糖分散液;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0.05份微生物菌剂,100份壳聚糖分散液,10份纳米氧化石墨烯,0.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戊二醛,3份尿素,先将纳米氧化石墨烯加入盛有壳聚糖分散液的烧杯中,并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随后于温度为60℃,超声频率为55khz条件下,恒温超声处理4h后,静置,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烧杯移入冰水浴中,于搅拌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边搅拌边向烧杯中依次加入尿素、戊二醛和微生物菌剂,于冰水浴中搅拌混合5h后,出料,密封封装,即得聚合物驱油专用粘度稳定剂。所述固体培养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10份琼脂,6份葡萄糖,5份牛肉膏,6份蛋白胨,4份葡萄汁,1000份水。按质量比为1:12将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和水混合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20min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10h,待溶胀结束后,再向烧杯中加入壳聚糖质量0.3%的壳聚糖酶,并将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酶解5h后,加热升温至95℃,保温灭酶15min,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壳聚糖分散液;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8份聚烯丙胺,100份壳聚糖分散液,10份纳米氧化石墨烯,0.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戊二醛,3份尿素,先将纳米氧化石墨烯加入盛有壳聚糖分散液的烧杯中,并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随后于温度为60℃,超声频率为55khz条件下,恒温超声处理4h后,静置,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烧杯移入冰水浴中,于搅拌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边搅拌边向烧杯中依次加入聚烯丙胺、尿素、戊二醛,于冰水浴中搅拌混合5h后,出料,密封封装,即得聚合物驱油专用粘度稳定剂。所述固体培养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10份琼脂,6份葡萄糖,5份牛肉膏,6份蛋白胨,4份葡萄汁,1000份水。将炼油厂二沉池活性污泥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控制涂布量为0.5g/cm2,再将涂布后的固体培养基移至温室中,于温度为40℃,空气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5天后,用500ml去离子水淋洗固体培养基表面,收集淋洗液,并将所得淋洗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微生物菌剂;按质量比为1:12将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和水混合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20min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10h,得壳聚糖分散液;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8份聚烯丙胺,0.05份微生物菌剂,100份壳聚糖分散液,10份纳米氧化石墨烯,0.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戊二醛,3份尿素,先将纳米氧化石墨烯加入盛有壳聚糖分散液的烧杯中,并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随后于温度为60℃,超声频率为55khz条件下,恒温超声处理4h后,静置,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烧杯移入冰水浴中,于搅拌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边搅拌边向烧杯中依次加入聚烯丙胺、尿素、戊二醛和微生物菌剂,于冰水浴中搅拌混合5h后,出料,密封封装,即得聚合物驱油专用粘度稳定剂。所述固体培养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10份琼脂,6份葡萄糖,5份牛肉膏,6份蛋白胨,4份葡萄汁,1000份水。将炼油厂二沉池活性污泥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控制涂布量为0.5g/cm2,再将涂布后的固体培养基移至温室中,于温度为40℃,空气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5天后,用500ml去离子水淋洗固体培养基表面,收集淋洗液,并将所得淋洗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微生物菌剂;按质量比为1:12将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和水混合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20min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10h,待溶胀结束后,再向烧杯中加入壳聚糖质量0.3%的壳聚糖酶,并将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酶解5h后,加热升温至95℃,保温灭酶15min,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壳聚糖分散液;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8份聚烯丙胺,0.05份微生物菌剂,100份壳聚糖分散液,0.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戊二醛,3份尿素,向盛有壳聚糖分散液的烧杯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随后于温度为60℃,超声频率为55khz条件下,恒温超声处理4h后,静置,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烧杯移入冰水浴中,于搅拌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边搅拌边向烧杯中依次加入聚烯丙胺、尿素、戊二醛和微生物菌剂,于冰水浴中搅拌混合5h后,出料,密封封装,即得聚合物驱油专用粘度稳定剂。所述固体培养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10份琼脂,6份葡萄糖,5份牛肉膏,6份蛋白胨,4份葡萄汁,1000份水。将炼油厂二沉池活性污泥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控制涂布量为0.5g/cm2,再将涂布后的固体培养基移至温室中,于温度为40℃,空气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5天后,用500ml去离子水淋洗固体培养基表面,收集淋洗液,并将所得淋洗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微生物菌剂;按质量比为1:12将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和水混合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20min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10h,待溶胀结束后,再向烧杯中加入壳聚糖质量0.3%的壳聚糖酶,并将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酶解5h后,加热升温至95℃,保温灭酶15min,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壳聚糖分散液;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8份聚烯丙胺,0.05份微生物菌剂,100份壳聚糖分散液,10份纳米氧化石墨烯,3份戊二醛,3份尿素,先将纳米氧化石墨烯加入盛有壳聚糖分散液的烧杯中,于温度为60℃,超声频率为55khz条件下,恒温超声处理4h后,静置,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烧杯移入冰水浴中,于搅拌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边搅拌边向烧杯中依次加入聚烯丙胺、尿素、戊二醛和微生物菌剂,于冰水浴中搅拌混合5h后,出料,密封封装,即得聚合物驱油专用粘度稳定剂。所述固体培养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10份琼脂,6份葡萄糖,5份牛肉膏,6份蛋白胨,4份葡萄汁,1000份水。将炼油厂二沉池活性污泥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控制涂布量为0.5g/cm2,再将涂布后的固体培养基移至温室中,于温度为40℃,空气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恒温恒湿培养5天后,用500ml去离子水淋洗固体培养基表面,收集淋洗液,并将所得淋洗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微生物菌剂;按质量比为1:12将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和水混合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20min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10h,待溶胀结束后,再向烧杯中加入壳聚糖质量0.3%的壳聚糖酶,并将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酶解5h后,加热升温至95℃,保温灭酶15min,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壳聚糖分散液;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8份聚烯丙胺,0.05份微生物菌剂,100份壳聚糖分散液,10份纳米氧化石墨烯,0.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戊二醛,先将纳米氧化石墨烯加入盛有壳聚糖分散液的烧杯中,并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随后于温度为60℃,超声频率为55khz条件下,恒温超声处理4h后,静置,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烧杯移入冰水浴中,于搅拌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边搅拌边向烧杯中依次加入聚烯丙胺、戊二醛和微生物菌剂,于冰水浴中搅拌混合5h后,出料,密封封装,即得聚合物驱油专用粘度稳定剂。所述固体培养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10份琼脂,6份葡萄糖,5份牛肉膏,6份蛋白胨,4份葡萄汁,1000份水。对比例:上海某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黏度稳定剂。将实例1至7所得黏度稳定剂和对比例产品进行性能检测,具体检测结果如下:采用dv-ⅲ+viscometer黏度计(sp41)测定溶液黏度。具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性能检测表检测内容实例1实例2实例3实例4实例5实例6实例7对比例黏度/mpa·s120810129959361028987954783老化60天后黏度/mpa·s1126682643587688625612226由表1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所得聚合物驱油专用粘度稳定剂具有优异的黏度稳定效果。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