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导电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1730发布日期:2018-12-25 20:5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导电胶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胶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无线电通讯得以广泛应用和密集配置,使空间充满了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不仅干扰了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而且还对人体各器官、组织、系统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研究证明,即使长时间处于微量电磁辐射范围内,对人体也有致癌的可能。为此,有关技术专家利用导电胶膜贴设于微量或过量辐射源电器的特定位置,以使辐射受限而朝特定方向释放,借此可达到抗静电、抗辐射的效果,大幅降低使用电器产生的辐射对人体的直接伤害。

现有的导电胶布散热性能差,在电路板工作时,如不及时进行散热,将会出现局部过热损坏电子元件的事故发生,影响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导电胶带,能进一步消除电磁干扰,隔离电磁波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同时具有散热减震的作用;且质地柔软,可多次重复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导电胶带,包括离型纸层、第一胶粘层、导电泡棉组、第二胶粘层、导电基布层、铜箔层和银箔层,所述第一胶粘层位于所述离型纸层的上方,所述导电泡棉组位于所述第一胶粘层的上方,所述第二胶粘层位于所述导电泡棉组的上方,所述导电基布层位于所述第二胶粘层的上方,所述铜箔层位于所述导电基布层的上方,所述银箔层位于所述铜箔层的上方;

所述导电泡棉组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导电泡棉层和位于上方的第二导电泡棉层,所述第一导电泡棉层的上端设有第一锯齿状凸起,所述第二导电泡棉层的下端设有与第一锯齿状凸起相啮合的第二锯齿状凸起,所述第一锯齿状凸起与所述第二锯齿状凸起的接触面之间涂有第三胶粘层;

所述第一导电泡棉层与所述第二导电泡棉层皆包括位于内部的阻燃泡棉层和设于阻燃泡棉层外周的导电布层,所述阻燃泡棉层的外周均匀设有多个凸起,相邻所述凸起的中心距离为所述凸起的宽度的1/2-1,所述阻燃泡棉层与所述导电布层通过凸起实现固定连接;

位于第一导电泡棉层内部的阻燃泡棉层设有第一金属网层;

位于第二导电泡棉层内部的阻燃泡棉层设有第二金属网层;

所述离型纸层的厚度为0.04-0.06mm,所述第一胶粘层的厚度为0.02-0.04mm,所述第一导电泡棉层的厚度为0.10-0.20mm,所述第三胶粘层的厚度为0.02-0.04mm,所述第二导电泡棉层的厚度为0.10-0.20mm,所述第二胶粘层的厚度为0.02-0.04mm,所述导电基布层的厚度为0.05-0.15mm,所述铜箔层的厚度为0.02-0.04mm,所述银箔层的厚度为0.02-0.04mm,所述导电胶带的厚度为0.4-0.8mm。

进一步地说,所述凸起的截面为正方形。

进一步地说,所述正方形的边长为3-8mm。

更进一步地说,所述正方形的边长为5mm。

进一步地说,所述离型纸层的厚度为0.05mm,所述第一胶粘层的厚度为0.03mm,所述第一导电泡棉层的厚度为0.15mm,所述第三胶粘层的厚度为0.03mm,所述第二导电泡棉层的厚度为0.15mm,所述第二胶粘层的厚度为0.03mm,所述导电基布层的厚度为0.1mm,所述铜箔层的厚度为0.03mm,所述银箔层的厚度为0.03mm,所述导电胶带的厚度为0.6mm。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金属网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层为结构和形状皆相同的金属网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一、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阻止在高频传输时遮蔽或隔离电磁波或无线电波的干扰,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电磁屏蔽,防静电和接地等场合;且设置相互啮合的第一导电泡棉层和第二泡棉层,质地柔软,可多次重复使用;

二、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泡棉组包括第一导电泡棉层和第二导电泡棉层,第一导电泡棉层和第二导电泡棉层之间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二锯齿状凸起,第一、二锯齿状凸起之间涂有第三胶粘层,结构牢靠,具有稳定性佳、质地柔软和屏蔽效果佳的优点;

三、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泡棉层与第二导电泡棉层皆包括位于内部的阻燃泡棉层和设于阻燃泡棉层外周的导电布层,阻燃泡棉层的外周设有多个凸起,相邻凸起的中心距离为所述凸起的宽度的1/2-1,设置凸起使导电胶带具有散热的效果的同时具有减震的效果;

四、本实用新型在导电基布层的上方设有铜箔层和银箔层,具有屏蔽效果;第一、二导电泡棉层内部的阻燃泡棉层设有第一、二金属网层,屏蔽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离型纸层,2、第一胶粘层,3、导电泡棉组,31、第一导电泡棉层,311、第一锯齿状凸起,32、第二导电泡棉层,321、第二锯齿状凸起,4、第二胶粘层,5、导电基布层,6、铜箔层,7、银箔层,8、第三胶粘层,9、阻燃泡棉层,10、导电布层,11、凸起,12、第一金属网层,13、第二金属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新型导电胶带,如图1所示,包括离型纸层1、第一胶粘层2、导电泡棉组3、第二胶粘层4、导电基布层5、铜箔层6和银箔层7,所述第一胶粘层位于所述离型纸层的上方,所述导电泡棉组位于所述第一胶粘层的上方,所述第二胶粘层位于所述导电泡棉组的上方,所述导电基布层位于所述第二胶粘层的上方,所述铜箔层位于所述导电基布层的上方,所述银箔层位于所述铜箔层的上方;

所述导电泡棉组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导电泡棉层31和位于上方的第二导电泡棉层32,所述第一导电泡棉层的上端设有第一锯齿状凸起311,所述第二导电泡棉层的下端设有与第一锯齿状凸起相啮合的第二锯齿状凸起321,所述第一锯齿状凸起与所述第二锯齿状凸起的接触面之间涂有第三胶粘层8;

所述第一导电泡棉层与所述第二导电泡棉层皆包括位于内部的阻燃泡棉层9和设于阻燃泡棉层外周的导电布层10,所述阻燃泡棉层的外周均匀设有多个凸起11,相邻所述凸起的中心距离为所述凸起的宽度的1/2-1,所述阻燃泡棉层与所述导电布层通过凸起实现固定连接;

位于第一导电泡棉层内部的阻燃泡棉层设有第一金属网层12;

位于第二导电泡棉层内部的阻燃泡棉层设有第二金属网层13;

所述离型纸层的厚度为0.04-0.06mm,所述第一胶粘层的厚度为0.02-0.04mm,所述第一导电泡棉层的厚度为0.10-0.20mm,所述第三胶粘层的厚度为0.02-0.04mm,所述第二导电泡棉层的厚度为0.10-0.20mm,所述第二胶粘层的厚度为0.02-0.04mm,所述导电基布层的厚度为0.05-0.15mm,所述铜箔层的厚度为0.02-0.04mm,所述银箔层的厚度为0.02-0.04mm,所述导电胶带的厚度为0.4-0.8mm。

设于第一导电泡棉层内部的阻燃泡棉层为第一阻燃泡棉层,所述第一阻燃泡棉层的下端、左端和右端分别均匀设有多个凸起;设于第二导电泡棉层内部的阻燃泡棉层为第二阻燃泡棉层,所述第二阻燃泡棉层的上端、左端和右端分别均匀设有多个凸起。

所述凸起的截面为正方形。

所述正方形的边长为3-8mm。

所述正方形的边长为5mm。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所述离型纸层的厚度为0.05mm,所述第一胶粘层的厚度为0.03mm,所述第一导电泡棉层的厚度为0.15mm,所述第三胶粘层的厚度为0.03mm,所述第二导电泡棉层的厚度为0.15mm,所述第二胶粘层的厚度为0.03mm,所述导电基布层的厚度为0.1mm,所述铜箔层的厚度为0.03mm,所述银箔层的厚度为0.03mm,所述导电胶带的厚度为0.6mm。

所述第一金属网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层为结构和形状皆相同的金属网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或工作流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阻止在高频传输时遮蔽或隔离电磁波或无线电波的干扰,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电磁屏蔽,防静电和接地等场合;且质地柔软,可多次重复使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