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树脂层及其应用于防蓝光镜片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83190发布日期:2021-05-18 14:0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能性树脂层及其应用于防蓝光镜片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镜片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功能性树脂层及其应用于防蓝光镜片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光学镜片中,会在镜片的一侧涂覆功能层,给镜片带来新的功能,例如,申请号为201910468166.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吸光功能层的镜片,申请号为200710165318.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功能层的变色镜片,其功能层具有抗反射、防水、防雾等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功能层的材料配方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
3.现有的防蓝光镜片中,是将树脂、紫外线吸收剂等原材料直接混合后固化制成镜片,由于添加了紫外线吸收剂,这样制备的镜片会产生黄化的问题,作为眼镜镜片,不受消费者欢迎,并且,对有矫正度数的镜片而言,由于镜片内外周存在厚度差,镜片颜色上也产生了浓淡差,左右眼度数不同的人的左右眼镜片之间也会产生浓淡差,会对人使用双眼产生影响,由于浓淡差的存在,镜片外周部的透光率可能仅有75%以下,对于夜间驾驶有一定的危险性,另外,直接混合原材料制备好的镜片通常较厚,需要对其进行切割,切割时会废弃掉镜片中的紫外线吸收剂,浪费了原材料,提高了生产成本。
4.另外,现有的防蓝光镜片中,最多仅能加入1.2%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防止60%的蓝光进入人体眼睛,当紫外线吸收剂的比例超过1.2%时,紫外线吸收剂不溶于树脂材料而析出,制备好的镜片中会产生麻点,影响最终镜片成品的质量。
5.因此,设计一种功能性树脂层及其应用于防蓝光镜片的制备工艺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解决镜片黄色化及浓淡差的问题,并且可以在功能性树脂层中添加更多的紫外线添加剂,不产生麻点的同时提高镜片防蓝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功能性树脂层及其应用于防蓝光镜片的制备工艺,有效解决了镜片黄色化及浓淡差的问题,并且可以在功能性树脂层中添加更多的紫外线添加剂,不产生麻点的同时提高了镜片防蓝光的效果。
7.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功能性树脂层,其特征是有如下质量分数的材料制成:65~99.6%的树脂、0.3~5%的紫外线吸收剂及0.1~30%的泊洛沙姆;各组分含量之和为100%;
8.一种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防蓝光镜片的制备工艺,基于上述的一种功能性树脂层,包括如下步骤:
9.s1,固定:将胶带缠绕在镜片基材与玻璃模具的顶部及底部,在镜片基材与玻璃模具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
10.s2,注入功能性树脂层:向空腔内注入上述功能性树脂层的材料混合物;
11.s3,固化:将注入功能性树脂层的模具放入加热炉中固化;
12.s4,成型:固化结束后,撕去胶带,取下玻璃模具,得到防蓝光镜片;
13.所述的步骤s4中得到的防蓝光镜片中心处的黄色度小于8,防蓝光镜片边缘处的黄色度小于10,并且防蓝光镜片中心处与边缘处的黄色度差值小于2,所述的防蓝光镜片中心处的厚度为1.2mm,所述的防蓝光镜片边缘处为距离防蓝光镜片中心30mm处,所述的防蓝光镜片的度数可以为0~-6.00。
14.所述的步骤s4中得到的防蓝光镜片可以防止60%以上的蓝光,所述的蓝光的波长为420nm。
15.所述的泊洛沙姆的分子式为:ho-(c2h4o)
n-(c3h6o)
m-(c2h4o)
n-h;泊洛沙姆的分子结构式为:
[0016][0017]
其中,n和m各自为大于0的整数,使得n+m≥10且n+m≤200。
[0018]
所述的泊洛沙姆可以替换为:ho-(c2h4o)
n-h,n为大于0的整数,并且4<n<150;或ho-(c3h6o)
n-h,n为大于0的整数,并且2<n<70;或ho-(c4h8o)
m-(c2h4o)
n-h,n和m各自为大于0的整数,并且8<n+m<65;或ho-(c4h8o)
m-(c3h6o)
n-h,n和m各自为大于0的整数,并且8<n+m<70;或c2h5c-[ch2o-(c4h8o)
m-(c2h4o)
n-h]3,n和m各自为大于0的整数,并且2<n+m<20、或式(a)化合物,l、n和m各自为大于0的整数,并且3<l+n+m<20;或式(b)化合物,l、n和m各自为大于0的整数,并且3<l+n+m<30;或式(c)化合物,n和m各自为大于0的整数,并且2<n+m<10;或式(d)化合物,l、n、m和p各自为大于0的整数,并且4<l+n+m+p<10;或式(e)化合物,n和m各自为大于0的整数,并且2<n+m<10。
[0019][0020]
所述的树脂可以是聚氨酯系树脂、环硫系树脂中的一种。
[0021]
所述的树脂可以由异氰酸酯化合物制备,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种类可以是(2,5)-双(异氰酸根合甲基)双环[2.2.1]庚烷、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亚甲基双(4,1亚环己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0022]
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吸收峰波长为330nm以上。
[0023]
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是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0024]
所述的步骤s1中镜片基材可以选用折射率为1.50的adc树脂材料镜片、折射率为1.53的trivex树脂材料镜片、折射率为1.56的亚克力树脂材料镜片、折射率为1.60的聚氨酯材料镜片、折射率为1.67的聚氨酯材料镜片、折射率为1.74的环硫化物树脂材料镜片、折射率为1.591的聚碳酸酯树脂材料镜片中的一种。
[0025]
所述的步骤s1中空腔的宽度为0.1-3mm。
[0026]
所述的步骤s1中的胶带可以替换为胶圈。
[0027]
所述的步骤s2中,固化的时间为10-50小时。
[0028]
所述的步骤s2中,固化的温度为30
°
到110
°

[0029]
所述的功能性树脂层位于防蓝光镜片的一面或者左右两面。
[0030]
所述的功能性树脂层有如下质量分数的材料制成:75-99%的硫代氨基甲酸乙酯、1-25%的式(d)化合物;各组分含量之和为100%;所述的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制备防蓝光镜片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31]
步骤a,固定:将胶带缠绕在镜片基材与玻璃模具的顶部及底部,在镜片基材与玻璃模具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
[0032]
步骤b,注入功能性树脂层:向空腔内注入上述功能性树脂层的材料混合物;
[0033]
步骤c,固化:将注入功能性树脂层的模具放入加热炉中固化;
[0034]
步骤d,成型:固化结束后,撕去胶带,取下玻璃模具,得到防蓝光镜片。
[0035]
所述的式(d)化合物可以替换为泊洛沙姆。
[0036]
所述的镜片基材可以选用折射率为1.74的环硫化物树脂材料镜片、折射率为1.50的adc树脂材料镜片、折射率为1.60的聚氨酯材料镜片、折射率为1.67的聚氨酯材料镜片中的一种。
[0037]
所述的硫代氨基甲酸乙酯包括摩尔比为0.9-1.1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多硫醇化合物。
[0038]
所述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5(或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9]
所述的多硫醇化合物至少包括3个以上的多硫醇基团,可以为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4-巯基甲-3,6-二硫杂-1,8-辛二硫醇、双(巯甲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1-二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0]
所述的空腔的宽度为0.1-1.2mm。
[0041]
所述的功能性树脂层中还包括变色剂、紫外线吸收剂。
[0042]
所述的功能性树脂层中还包括0.1-1.0%的催化剂。
[0043]
所述的催化剂可以选用二氯二丁基锡。
[0044]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5]
1.通过在镜片基材的一侧或者两侧附着功能性树脂层,有效解决了镜片黄色化及浓淡差的问题,使镜片外观透明。
[0046]
2.由于功能性树脂层较薄,节约了紫外线吸收剂,变色剂等昂贵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0047]
3.通过添加泊洛沙姆,即使在功能性树脂层中添加5%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也不会因不溶解而析出,不会使得制备好的镜片中会产生麻点,并且最多可防止95%的蓝光进入人体眼睛,提高了镜片防蓝光的效果,这里的蓝光,其波长为420nm。
附图说明
[0048]
图1为本发明中将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防蓝光镜片的工艺示意图。
[0049]
参见图1,其中,1是镜片基材,2是玻璃模具,3是胶带,4是空腔,5是功能性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51]
实施例1:
[0052]
本实施例选用的功能性树脂层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种成分:48.2%的主成分一:(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22.8%的主成分二: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24.3%的主成分三:4-巯基甲基-3,6-二硫杂-1,8-辛二硫醇、0.2%的催化剂:二氯二丁基锡、3.0%的紫外线吸收剂及1.5%的泊洛沙姆。
[0053]
其中,主成分一、主成分二、主成分三及催化剂是制备树脂的原材料,并且主成分一是异氰酸酯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种类可以是(2,5)-双(异氰酸根合甲基)双环[2.2.1]庚烷、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亚甲基双(4,1亚环己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0054]
紫外线吸收剂一般选用吸收峰波长330nm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选用shipro kasei kaisha,ltd公司的seesorb 701(吸收峰波长为342nm)、seesorb 709(吸收峰波长为343nm)、seesorb 706(吸收峰波长为344nm)、seesorb 704(吸收峰波长为345nm)、seesorb 707(吸收峰波长为346nm)、seesorb 702(吸收峰波长为351nm)、seesorb 702l(吸收峰波长为352nm)、seesorb 703(吸收峰波长为354nm),ciba公司、住友化学公司生产的紫外线吸收剂,根据需要,也可以选用吸收峰波长为400-500nm的紫外线吸收剂;本实施例选用shipro kasei kaisha,ltd公司的seesorb 703。
[0055]
泊洛沙姆选用ho-(c2h4o)n-(c3h6o)m-(c2h4o)n-h,n和m各自为大于0的整数,并且n+m为200。
[0056]
将上述的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制备防蓝光镜片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57]
s1,固定:将胶带3缠绕在镜片基材1与玻璃模具2的顶部及底部,在镜片基材1与玻璃模具2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4,空腔4的宽度为0.8mm;
[0058]
s2,注入功能性树脂层:向空腔4内注入上述功能性树脂层5的材料混合物;
[0059]
s3,固化:将注入功能性树脂层5的模具放入加热炉中以30
°
到110
°
的温度范围固化20小时。
[0060]
s4,成型:固化结束后,撕去胶带3,取下玻璃模具2,得到防蓝光镜片。
[0061]
其中,制备镜片基材的树脂可以是聚氨酯系树脂、环硫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亚克力树脂中的一种,可以选用折射率为1.50的adc树脂材料镜片、折射率为1.53的trivex树脂材料镜片、折射率为1.56的亚克力树脂材料镜片、折射率为1.60的聚氨酯材料镜片、折射率为1.67的聚氨酯材料镜片、折射率为1.74的环硫化物树脂材料镜片、折射率为1.591的聚碳酸酯树脂材料镜片;具体可采购ppg公司生产的折射率为1.50的cr39材料的镜片、折射率为1.53的trivex材料的镜片,三井化学公司生产的折射率为1.50的rav7材料的镜片、折射率为1.60的mr6材料的镜片、折射率为1.60的mr8材料的镜片、折射率为1.60的mr20材料的镜片、折射率为1.60的mr60材料的镜片、折射率为1.60的mr95材料的镜片、折射率为1.67的mr7材料的镜片、折射率为1.67的mr10材料的镜片、折射率为1.74的mr174材料的镜片、icrxnxt社生产的折射率为1.53的nxt材料的镜片、日本清水产业生产的折射率为1.56的nk11p材料的镜片,折射率为1.56的ls106s材料的镜片,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生产的折射率为1.59的iupiloncls3400材料的镜片,ems-chemie(japan)ltd生产
的折射率为1.53的grilamid tr xe3805材料的尼龙镜片;本实施例选用ppg公司生产的折射率为1.53的trivex材料的镜片。
[0062]
最后得到的防蓝光镜片的度数可以为0~-6.00,防蓝光镜片中心处的厚度为1.2mm,防蓝光镜片外表透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得,镜片中心的黄色度小于8,距离防蓝光镜片中心30mm的边缘处的黄色度小于10,并且防蓝光镜片中心处与边缘处的黄色度差值小于2,而市面上普通的防蓝光眼镜的黄色度为20,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得到的防蓝光镜片较市面上普通的防蓝光眼镜黄色度大大减小,镜片内外周的浓淡差现象不明显;并且镜片中没有产生麻点现象,使用透过式测定器测得,本实施例的防蓝光镜片可以防止60%以上的蓝光进入人体眼睛,这里的蓝光,其波长为420nm。
[0063]
本实施例通过在功能性树脂层中添加泊洛沙姆,有助于功能性树脂层中溶解更多的紫外线吸收剂,防止紫外线吸收剂吸出后产生的麻点,并且更多的紫外线添加剂可以防止更高比例的蓝光进入人体眼睛,提高了镜片防蓝光的效果;
[0064]
另外,将功能性树脂层附着在镜片基材的一侧,由于镜片基材中不含紫外线添加剂,添加了紫外线添加剂的功能性树脂层的厚度很小,不会使最终得到的防蓝光镜片产生明显的黄色化及浓淡差。
[0065]
实施例2:
[0066]
本实施例选用的功能性树脂层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种成分:49.3%的主成分一:(2,5)-双(异氰酸甲酯基)双环[2.2.1]庚烷、23.2%的主成分二: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24.8%的主成分三:4-巯基甲基-3,6-二硫杂-1,8-辛二硫醇、0.2%的催化剂:二氯二丁基锡、1.5%的紫外线吸收剂及1.0%的泊洛沙姆。
[0067]
其中,主成分一、主成分二、主成分三及催化剂是制备树脂的原材料。
[0068]
紫外线吸收剂选用shipro kasei kaisha,ltd公司的seesorb709。
[0069]
泊洛沙姆选用ho-(c2h4o)n-(c3h6o)m-(c2h4o)n-h,n和m各自为大于0的整数,并且n+m为200。
[0070]
将上述的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制备防蓝光镜片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71]
s1,固定;
[0072]
s2,注入功能性树脂层;
[0073]
s3,固化;
[0074]
s4,成型。
[0075]
其中,本实施例的镜片基材选用三井化学公司生产的折射率为1.50的rav7树脂单体为原材料成型的镜片。最后得到的防蓝光镜片中心处的厚度为1.2mm,防蓝光镜片外表透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得,镜片中心的黄色度小于8,距离防蓝光镜片中心30mm的边缘处的黄色度小于10,并且防蓝光镜片中心处与边缘处的黄色度差值小于2,较市面上普通的防蓝光眼镜黄色度大大减小,镜片内外周的浓淡差现象不明显,并且镜片中没有产生麻点现象,使用透过式测定器测得,本实施例的防蓝光镜片可以防止60%以上的蓝光进入人体眼睛,这里的蓝光,其波长为420nm。
[0076]
实施例3:
[0077]
本实施例选用的功能性树脂层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种成分:42.35%的主成分一:间二甲苯二异氰酸酯、55.1%的主成分二: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0.05%的催化剂:二
氯二丁基锡、1.5%的紫外线吸收剂及1.0%的泊洛沙姆。
[0078]
其中,主成分一、主成分二及催化剂是制备树脂的原材料。
[0079]
紫外线吸收剂选用shipro kasei kaisha,ltd公司的seesorb701。
[0080]
泊洛沙姆选用ho-(c2h4o)n-(c3h6o)m-(c2h4o)n-h,n和m各自为大于0的整数,并且n+m为200。
[0081]
将上述的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制备防蓝光镜片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82]
s1,固定;
[0083]
s2,注入功能性树脂层;
[0084]
s3,固化;
[0085]
s4,成型。
[0086]
其中,本实施例的镜片基材选用日本清水产业生产的折射率为1.56的nk11p树脂单体为原材料成型的镜片。
[0087]
最后得到的防蓝光镜片外表透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得,镜片中心的黄色度小于8,距离防蓝光镜片中心30mm的边缘处的黄色度小于10,并且防蓝光镜片中心处与边缘处的黄色度差值小于2,较市面上普通的防蓝光眼镜黄色度大大减小,镜片内外周的浓淡差现象不明显,并且镜片中没有产生麻点现象,使用透过式测定器测得,本实施例的防蓝光镜片可以防止60%以上的蓝光进入人体眼睛,这里的蓝光,其波长为420nm。
[0088]
实施例4:
[0089]
本实施例选用的功能性树脂层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种成分:58.65%的主成分一:亚甲基双(4,1亚环己基)、38.8%的主成分二:4-巯基甲基-3,6-二硫杂-1,8-辛二硫醇、0.05%的催化剂:二氯二丁基锡、1.5%的紫外线吸收剂及1.0%的泊洛沙姆。
[0090]
其中,主成分一、主成分二及催化剂是制备树脂的原材料。
[0091]
紫外线吸收剂选用shipro kasei kaisha,ltd公司的seesorb706。
[0092]
泊洛沙姆选用ho-(c2h4o)n-(c3h6o)m-(c2h4o)n-h,n和m各自为大于0的整数,并且n+m为200。
[0093]
将上述的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制备防蓝光镜片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94]
s1,固定;
[0095]
s2,注入功能性树脂层;
[0096]
s3,固化;
[0097]
s4,成型。
[0098]
其中,本实施例的镜片基材选用日本清水产业生产的折射率为1.56的ls106s树脂单体为原材料成型的镜片。
[0099]
最后得到的防蓝光镜片外表透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得,镜片中心的黄色度小于8,距离防蓝光镜片中心30mm的边缘处的黄色度小于10,并且防蓝光镜片中心处与边缘处的黄色度差值小于2,较市面上普通的防蓝光眼镜黄色度大大减小,镜片内外周的浓淡差现象不明显,并且镜片中没有产生麻点现象,使用透过式测定器测得,本实施例的防蓝光镜片可以防止60%以上的蓝光进入人体眼睛,这里的蓝光,其波长为420nm。
[0100]
实施例5:
[0101]
在折射率为1.74的环硫化物树脂材料的镜片基材一侧贴覆功能性树脂层时,由于
环硫化物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镜片基材在固化的高温条件下热膨胀产生变形,同时功能性树脂层在镜片固化过程中也会发生收缩变形,镜片基材与功能性树脂层变形差越大,最后得到的镜片的变形效果越明显。本实施例通过在功能性树脂层中添加式(d)化合物,改善镜片变形情况。
[0102]
其中,式(d)化合物的cas号为cas65324-64-3。
[0103]
为了比较本发明解决变形问题的效果,设置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如下实验:
[0104]
实验组选用的功能性树脂层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种成分:39.8%的主成分一:2,5(或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35%的主成分二: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的催化剂:二氯二丁基锡、25%的式(d)化合物。
[0105]
其中,主成分一、主成分二及催化剂是制备硫代氨基甲酸乙酯的原材料。
[0106]
将上述实验组的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制备防蓝光镜片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107]
步骤a,固定:将胶带3缠绕在镜片基材1与玻璃模具2的顶部及底部,在镜片基材1与玻璃模具2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4,空腔4的宽度为0.8mm;
[0108]
步骤b,注入功能性树脂层:向空腔4内注入上述功能性树脂层5的材料混合物;
[0109]
步骤c,固化:将注入功能性树脂层5的模具放入加热炉中以30
°
到110
°
的温度范围固化20小时。
[0110]
步骤d,成型:固化结束后,撕去胶带3,取下玻璃模具2,得到防蓝光镜片。
[0111]
镜片基材1选用折射率为1.74的环硫化物树脂材料镜片。
[0112]
本实施例对照组选用的功能性树脂层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种成分:49.8%的主成分一:2,5(或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24%的主成分二: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6%的主成分三:4-巯基甲-3,6-二硫杂-1,8-辛二硫醇、0.2%的催化剂:二氯二丁基锡。
[0113]
本实施例对照组将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制备防蓝光镜片的工艺与本实施例实验组相同,并且本实施例对照组选用与本实施例实验组相同的镜片基材1。
[0114]
对本实施例实验组及对照组得到的镜片进行检测,实验组镜片中心处的曲率值为4.00,边缘处的曲率值为4.10,实验组镜片中心处与边缘处的曲率差值为0.1,该曲率差值即为实验组镜片的变形差。对照组镜片中心处的曲率值为4.00,边缘处的曲率值为5.60,实验组镜片中心处与边缘处的曲率差值为1.6。
[0115]
其中曲率值=(折射率-1)/曲率半径*1000,曲率半径的单位为mm。
[0116]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实验组镜片的变形差较对照组镜片的变形差大大减小了。式(d)化合物中含有双酚a构造,双酚a构造具有抑制固化收缩的效果,可以在固化过程中抑制功能性树脂层的固化收缩,减小镜片基材与功能性树脂层的变形差,从而减小镜片变形效果。
[0117]
另外,使用验光仪检测本实施例实验组、对照组得到的镜片加硬前后的度数,测得度数变化如下表所示。
[0118][0119]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实验组的镜片加硬前后度数没有发生变化,而对照组镜片加硬前后度数变化较大。本实施例对照组的镜片加硬固化过程中,镜片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导致镜片在较大变形的状态下被硬化,从而导致镜片度数发生较大变化。而本实施例实验组的镜片加硬固化过程中,功能性树脂层中的双酚a构造抑制功能性树脂层的固化收缩,减小镜片变形效果,保证镜片硬化时没有较大的变形,从而保证镜片度数不发生变化。
[0120]
具体使用时,如果需要使镜片具备变色、防蓝光的功能,可以在本实施例实验组的功能性树脂层中添加变色剂或紫外线添加剂。
[0121]
变色剂可以选用螺吡喃、螺噁嗪、俘精酸酐、二芳基乙烯、萘并吡喃,紫外线添加剂可以选用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0122]
目前,部分变色镜片是在已经成型的镜片表面进行变色材料的涂布,或是把已经成型的镜片表面浸泡在变色材料液体中,在镜片的表面形成变色层。在加硬处理前,会先在镜片表面涂一层用于保护变色层的底漆层,再对镜片进行加硬处理。在加硬处理过程中,如果发生混入异物等不良情况,需要将已经镀上去的加硬膜褪下。通常情况下,将镜片放置在70℃下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褪去不良的加硬膜。但是在褪去加硬膜的过程中,由于底漆层的厚度一般为5μm,底漆层会被氢氧化钠溶液侵蚀,无法保护变色层,造成变色层的缺失、损伤。在本实施例实验组的功能性树脂层中添加变色剂,再根据本实施例实验组的工艺制备镜片,功能性树脂层的厚度为0.1-1.2mm,无需要在镜片表面添加用于保护的底漆层。并且当加硬处理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褪掉加硬膜时,功能性树脂层不易被氢氧化钠溶液侵蚀,不会导致功能性树脂层、镜片基材损伤。镜片选用的变色剂材料及镜片基材选用的环硫化物树脂材料价格昂贵,成本较高。本实施例实验组的镜片即使在加硬过程中出现问题,也不影响功能性树脂层、镜片基材,不会对镜片的变色效果产生影响,减少了原料浪费,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0123]
另外,部分变色镜片是将变色材料混入树脂单体中,然后固化形成镜片。变色材料均匀充满于整个镜片中,但是对于强光度的近视或远视镜片而言,凹透镜和凸透镜的中心与边缘的厚度会根据光度强弱而有所不同。由于近视镜片的中心薄,边缘厚,近视镜片中心与边缘的变色浓度也有所不同。近视镜片中心部分颜色浅,边缘部分颜色深,会出现镜片边缘颜色比中心深的现象,即熊猫眼现象。而本实施例实验组的镜片,是将含有变色剂的功能性树脂层均匀贴合在镜片基材表面,因此镜片中心与边缘的颜色一样,不会出现熊猫眼现象。
[0124]
实施例6:
[0125]
为了比较本发明解决变形问题的效果,设置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如下实验:
[0126]
本实施例实验组选用的功能性树脂层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种成分:49.8%的主成分一:2,5(或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20%的主成分二: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0%的主成分三:4-巯基甲-3,6-二硫杂-1,8-辛二硫醇、0.2%的催化剂:二氯
二丁基锡、10%的式(d)化合物。
[0127]
其中,主成分一、主成分二、主成分三及催化剂是制备硫代氨基甲酸乙酯的原材料。
[0128]
本实施例实验组将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制备防蓝光镜片的工艺与实施例5实验组相同,并且本实施例实验组的镜片基材1选用折射率为1.74的环硫化物树脂材料镜片。
[0129]
本实施例对照组选用的功能性树脂层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种成分:49.8%的主成分一:2,5(或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20%的主成分二: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10%的主成分三:4-巯基甲-3,6-二硫杂-1,8-辛二硫醇、0.2%的催化剂:二氯二丁基锡、20%的式(d)化合物。
[0130]
本实施例对照组将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制备防蓝光镜片的工艺与本实施例实验组相同。本实施例对照组选用的镜片基材与本实施例实验组的镜片基材相同。
[0131]
对本实施例实验组及对照组得到的镜片进行检测,实验组镜片中心处的曲率值为4.00,边缘处的曲率值为4.20,实验组镜片中心处与边缘处的曲率差值为0.2,该曲率差值即为实验组镜片的变形差。对照组镜片中心处的曲率值为4.00,边缘处的曲率值为4.10,实验组镜片中心处与边缘处的曲率差值为0.1。
[0132]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实验组镜片的变形差大于本实施例对照组镜片的变形差。具体使用时,式(d)化合物的添加量越多时,双酚a构造也越多,抑制功能性树脂层固化收缩的效果越明显,功能性树脂层固化收缩的量越小,功能性树脂层与镜片基材的变形差越小,镜片的变形效果越小。
[0133]
实施例7:
[0134]
为了比较本发明解决变形问题的效果,设置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如下实验:
[0135]
本实施例实验组选用的功能性树脂层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种成分:49.8%的主成分一:2,5(或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25%的主成分二: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0%的主成分三:4-巯基甲-3,6-二硫杂-1,8-辛二硫醇、0.2%的催化剂:二氯二丁基锡、5%的式(d)化合物。
[0136]
其中,主成分一、主成分二及催化剂是制备硫代氨基甲酸乙酯的原材料。
[0137]
本实施例实验组将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制备防蓝光镜片的工艺与实施例5实验组相同,并且本实施例实验组的镜片基材1选用折射率为1.74的环硫化物树脂材料镜片。
[0138]
本实施例对照组选用的功能性树脂层的材料与本实施例实验组相同。本实施例对照组将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制备防蓝光镜片的工艺中,除步骤a外,其余均与实施例5实验组相同。在本实施例对照组的步骤a中,将胶带3缠绕在镜片基材1与玻璃模具2的顶部及底部,在镜片基材1与玻璃模具2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4,空腔4的宽度为0.1mm。本实施例对照组选用的镜片基材与本实施例实验组的镜片基材相同。
[0139]
对本实施例实验组及对照组得到的镜片进行检测,实验组镜片中心处的曲率值为4.00,边缘处的曲率值为4.40,实验组镜片中心处与边缘处的曲率差值为0.4,该曲率差值即为实验组镜片的变形差。对照组镜片中心处的曲率值为4.00,边缘处的曲率值为4.10,实验组镜片中心处与边缘处的曲率差值为0.1。
[0140]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实验组镜片的变形差略大于对照组镜片的变形差。在功能性树脂层厚度薄的情况下,功能性树脂层固化硬化的同时也被热膨胀的镜片基材所牵引,减
小镜片基材与功能性树脂层的变形差,从而减小镜片变形效果。
[0141]
实施例8:
[0142]
为了比较本发明解决变形问题的效果,设置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如下实验:
[0143]
实验组选用的功能性树脂层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种成分:29.8%的主成分一: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60%的主成分二: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的催化剂:二氯二丁基锡、10%的式(d)化合物。
[0144]
其中,主成分一、主成分二及催化剂是制备硫代氨基甲酸乙酯的原材料。
[0145]
本实施例实验组将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制备防蓝光镜片的工艺与实施例5实验组相同,并且本实施例实验组的镜片基材1选用折射率为1.74的环硫化物树脂材料镜片。
[0146]
本实施例对照组选用的功能性树脂层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种成分:29.8%的主成分一: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70%的主成分二: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的催化剂:二氯二丁基锡。
[0147]
本实施例对照组将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制备防蓝光镜片的工艺与本实施例实验组相同,并且本实施例对照组选用与本实施例实验组相同的镜片基材1。
[0148]
对本实施例实验组及对照组得到的镜片进行检测,实验组镜片中心处的曲率值为4.00,边缘处的曲率值为4.00,实验组镜片中心处与边缘处的曲率差值为0,该曲率差值即为实验组镜片的变形差。对照组镜片中心处的曲率值为4.00,边缘处的曲率值为4.80,实验组镜片中心处与边缘处的曲率差值为0.8。
[0149]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实验组镜片的变形差较对照组镜片的变形差大大减小了。
[0150]
实施例9:
[0151]
为了比较本发明解决变形问题的效果,设置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如下实验:
[0152]
本实施例实验组选用的功能性树脂层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种成分:29.8%的主成分一: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65%的主成分二: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的催化剂:二氯二丁基锡、5%的式(d)化合物。
[0153]
其中,主成分一、主成分二及催化剂是制备硫代氨基甲酸乙酯的原材料。
[0154]
本实施例实验组将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制备防蓝光镜片的工艺与实施例5实验组相同,并且本实施例实验组的镜片基材1选用折射率为1.74的环硫化物树脂材料镜片。
[0155]
本实施例对照组选用的功能性树脂层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种成分:29.8%的主成分一: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60%的主成分二: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的催化剂:二氯二丁基锡、10%的式(d)化合物。
[0156]
本实施例对照组将功能性树脂层应用于制备防蓝光镜片的工艺与本实施例实验组相同。本实施例对照组选用的镜片基材与本实施例实验组的镜片基材相同。
[0157]
对本实施例实验组及对照组得到的镜片进行检测,实验组镜片中心处的曲率值为4.00,边缘处的曲率值为4.20,实验组镜片中心处与边缘处的曲率差值为0.2,该曲率差值即为实验组镜片的变形差。对照组镜片中心处的曲率值为4.00,边缘处的曲率值为4.00,实验组镜片中心处与边缘处的曲率差值为0。
[0158]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实验组镜片的变形差大于对照组镜片的变形差。具体使用时,式(d)化合物的添加量越多时,双酚a构造也越多,抑制功能性树脂层固化收缩的效果越明显,功能性树脂层固化收缩的量越小,功能性树脂层与镜片基材的变形差越小,镜片的变形
效果越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