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硅胶自粘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80986发布日期:2022-05-26 13:18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硅胶自粘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粘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硅胶自粘带。


背景技术:

2.硅橡胶自粘带是由耐高温可叠接胶带粘性无机硅橡胶制成,能在h级高温250℃(365
°
f)下使用,尤其适合于加包在电缆终端、金属材料的最外层,可耐电痕,但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对硅橡胶自粘带的耐电性具有更高的要求,单纯的无机硅橡胶材料无法满足超高压的电流,所以,根据此状况,需设计一种新型硅胶自粘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硅胶自粘带。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新型硅胶自粘带,包括多层无机硅橡胶层,多层所述无机硅橡胶层之间设有介电膜层,所述介电膜层为聚酰亚胺膜层/pe膜层或者是ptfe膜层,通过设置在多层无机硅橡胶层之间的介电膜层,尤其是聚酰亚胺膜层,大大提升了硅橡胶自粘带的介电强度和电学性能,且使得其整体的耐温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无机硅橡胶层之间添加聚酰亚胺膜层,能够使得其使用时密封效果更好,与此同时,介于硅橡胶自粘带常用于带有毛刺的金属材料上,聚酰亚胺膜层能够有效防止硅橡胶自粘带被刺破,增加其韧性和密封性。
6.优选的,单层所述介电膜层与单层所述无机硅橡胶层的厚度之比为1: 3-1:1,单层所述介电膜层与单层所述无机硅橡胶层的厚度之比在1/3-1之间,能够保证其在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介电强度、耐高温性的条件下具备良好的蠕变性能,更加方便使用。
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8.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多层无机硅橡胶层之间的介电膜层,尤其是聚酰亚胺膜层,大大提升了硅橡胶自粘带的介电强度和电学性能,且使得其整体的耐温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无机硅橡胶层之间添加聚酰亚胺膜层,能够使得其使用时密封效果更好,与此同时,介于硅橡胶自粘带常用于带有毛刺的金属材料上,聚酰亚胺膜层能够有效防止硅橡胶自粘带被刺破,增加其韧性和密封性。
9.2、本实用新型中,单层所述介电膜层与单层所述无机硅橡胶层的厚度之比在1/3-1之间,能够保证其在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介电强度、耐高温性的条件下具备良好的蠕变性能,更加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膜层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膜层示意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的膜层示意图;
1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4的膜层示意图;
14.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5的膜层示意图。
15.图中:1、无机硅橡胶层;2、聚酰亚胺膜层;3、pe膜层;4、pet膜层; 5、ptfe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1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20.实施例1:
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硅胶自粘带,包括多层无机硅橡胶层1,多层无机硅橡胶层1之间设有介电膜层,介电膜层为聚酰亚胺膜层2,如图1所示,上下两层无机硅橡胶层1之间夹有1层聚酰亚胺膜层2,在进行生产时,聚酰亚胺膜层2经过电晕处理,按照图1顺序进行排列无机硅橡胶层1和聚酰亚胺膜层2后,放入高温烘箱,在高温作用下无机硅橡胶层1和聚酰亚胺膜层2 粘合。
22.通过设置在多层无机硅橡胶层1之间的介电膜层,尤其是聚酰亚胺膜层2,大大提升了硅橡胶自粘带的介电强度和电学性能,且使得其整体的耐温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无机硅橡胶层1之间添加聚酰亚胺膜层2,能够使得其使用时密封效果更好,与此同时,介于硅橡胶自粘带常用于带有毛刺的金属材料上,聚酰亚胺膜层2能够有效防止硅橡胶自粘带被刺破,增加其韧性和密封性。
23.单层介电膜层与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之比为1:3-1:1,单层介电膜层与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之比在1/3-1之间,能够保证其在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介电强度、耐高温性的条件下具备良好的蠕变性能,更加方便使用。最优选,单层介电膜层与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之比为1:3,此处介电膜层为聚酰亚胺膜层2,由于硅橡胶自粘带在需要较高的介电强度外,其特性需要其包装一定的蠕变性能,以便于其更好的拉伸、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在单层介电膜层与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之比为1:3时,硅橡胶自粘带本体具有良好的介电强度和延伸性、蠕变性。
24.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为0.05-0.6mm。单层聚酰亚胺膜层2的厚度为0.05-0.2mm。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为0.3mm时,其介电强度约为9kv,在夹持有0.1mm的聚酰亚胺膜层2时,其耐电压约为17kv。
25.无机硅橡胶层1还连接有玻纤布(图中未示出),玻纤布的厚度为 0.01-0.08mm,玻纤布可以为中碱布或者高碱布,以增加整体的耐电压强度,玻纤布可以连接在外部的无机硅橡胶层1外或者内部的无机硅橡胶层1外层,亦或是无机硅橡胶层1和聚酰胺膜层之间。
26.实施例2:
27.与实施例不同的是,外层无机硅橡胶层1还连接有pe膜层3,pe膜层3 能够防止自粘带在卷起时上下无机硅橡胶层1粘合,在聚酰亚胺膜层2和无机硅橡胶膜层热粘合后,经过冷却,在其表面贴合pe膜层3之后卷起即可。
28.实施例3:
29.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硅胶自粘带,包括多层无机硅橡胶层1,多层无机硅橡胶层1之间设有介电膜层,介电膜层为pet膜层4,如图1所示,上下两层无机硅橡胶层1之间夹有1层pet膜层4,在进行生产时,按照图1顺序进行排列无机硅橡胶层1和pet膜层4后,放入高温烘箱,在高温作用下无机硅橡胶层1和pet膜层4粘合,相对于聚酰亚胺膜层2,pet膜层4介电强度较差,但是其仍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密封性,且能够满足一定强度的耐电压需求。
30.单层介电膜层与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之比为1:3-1:1,单层介电膜层与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之比在1/3-1之间,能够保证其在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介电强度、耐高温性的条件下具备良好的蠕变性能,更加方便使用。最优选,单层介电膜层与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之比为1:3,由于硅橡胶自粘带在需要较高的介电强度外,其特性需要其包装一定的蠕变性能,以便于其更好的拉伸、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在单层介电膜层与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之比为1:3时,硅橡胶自粘带本体具有良好的介电强度和延伸性、蠕变性。
31.外层无机硅橡胶层1还连接有pe膜层3,pe膜层3能够防止自粘带在卷起时上下无机硅橡胶层1粘合,在无机硅橡胶层1和pet膜层4加工后冷却贴合pe膜层3,卷起即可。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为0.05-0.6mm。单层 pet膜层4的厚度为0.05-0.2mm。在具有2层硅橡胶膜层和1层pet膜层4 的情况下,硅橡胶膜层优选0.4mm,pet膜层4优选0.3mm。
32.无机硅橡胶层1还连接有玻纤布(图中未示出),玻纤布的厚度为 0.01-0.08mm,玻纤布可以为中碱布或者高碱布,以增加整体的耐电压强度,玻纤布可以连接在外部的无机硅橡胶层1外或者内部的无机硅橡胶层1外层,亦或是无机硅橡胶层1和聚酰胺膜层之间。
33.实施例4:
34.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硅胶自粘带,包括多层无机硅橡胶层1,多层无机硅橡胶层1之间设有介电膜层,介电膜层为ptfe膜层5,如图1所示,上下两层无机硅橡胶层1之间夹有1层ptfe膜层5,在进行生产时,按照图1顺序进行排列无机硅橡胶层1和ptfe膜层5后,放入高温烘箱,在高温作用下无机硅橡胶层1和ptfe膜层5粘合,相对于聚酰亚胺膜层2,ptfe膜层5介电强度较差,但是其仍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密封性,且能够满足一定强度的耐电压需求。
35.单层介电膜层与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之比为1:3-1:1,单层介电膜层与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之比在1/3-1之间,能够保证其在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介电强度、耐高温性的条件下具备良好的蠕变性能,更加方便使用。最优选,单层介电膜层与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之比为1:3,由于硅橡胶自粘带在需要较高的介电强度外,其特性需要其包装一定的蠕变性能,以便于其更好的拉伸、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在单层介电膜层与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之比为1:3时,硅橡胶自粘带本体具有良好的介电强度和延伸性、蠕变性。
36.外层无机硅橡胶层1还连接有pe膜层3,pe膜层3能够防止自粘带在卷起时上下无机硅橡胶层1粘合,在无机硅橡胶层1和ptfe膜层5加工后冷却贴合pe膜层3,卷起即可。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为0.05-0.6mm。单层 ptfe膜层5的厚度为0.05-0.2mm。在具有2层硅橡胶膜层和1层ptfe膜层5 的情况下,硅橡胶膜层优选0.4mm,ptfe膜层5优选0.3mm。
37.无机硅橡胶层1还连接有玻纤布(图中未示出),玻纤布的厚度为 0.01-0.08mm,玻纤布可以为中碱布或者高碱布,以增加整体的耐电压强度,玻纤布可以连接在外部的无机硅橡胶层1外或者内部的无机硅橡胶层1外层,亦或是无机硅橡胶层1和聚酰胺膜层之间。
38.实施例5:
3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硅胶自粘带,包括多层无机硅橡胶层1,多层无机硅橡胶层1之间设有介电膜层,介电膜层为聚酰亚胺膜层2,如图1所示,工具有3层无机硅橡胶层1,每两层相邻的无机硅橡胶层1之间夹有1层聚酰亚胺膜层2,即具有2层聚酰亚胺膜层2,在进行生产时,聚酰亚胺膜层2经过电晕处理,按照图1顺序进行排列无机硅橡胶层1和聚酰亚胺膜层2后,放入高温烘箱,在高温作用下无机硅橡胶层1和聚酰亚胺膜层2粘合。
40.通过设置在多层无机硅橡胶层1之间的介电膜层,尤其是聚酰亚胺膜层2,大大提升了硅橡胶自粘带的介电强度和电学性能,且使得其整体的耐温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无机硅橡胶层1之间添加聚酰亚胺膜层2,能够使得其使用时密封效果更好,与此同时,介于硅橡胶自粘带常用于带有毛刺的金属材料上,聚酰亚胺膜层2能够有效防止硅橡胶自粘带被刺破,增加其韧性和密封性。
41.单层介电膜层与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之比为1:3-1:1,单层介电膜层与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之比在1/3-1之间,能够保证其在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介电强度、耐高温性的条件下具备良好的蠕变性能,更加方便使用。最优选,单层介电膜层与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之比为1:3,此处介电膜层为聚酰亚胺膜层2,由于硅橡胶自粘带在需要较高的介电强度外,其特性需要其包装一定的蠕变性能,以便于其更好的拉伸、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在单层介电膜层与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之比为1:3时,硅橡胶自粘带本体具有良好的介电强度和延伸性、蠕变性。
42.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为0.05-0.6mm。单层聚酰亚胺膜层2的厚度为0.05-0.2mm。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为0.3mm时,其介电强度约为9kv,在夹持有0.1mm的聚酰亚胺膜层2时,其耐电压约为17kv,在本实施例中,单层无机硅橡胶层1的厚度为0.1mm,单层聚酰亚胺膜层2的厚度为0.05mm。
43.无机硅橡胶层1还连接有玻纤布(图中未示出),玻纤布的厚度为 0.01-0.08mm,玻纤布可以为中碱布或者高碱布,以增加整体的耐电压强度,玻纤布可以连接在外部的无机硅橡胶层1外或者内部的无机硅橡胶层1外层,亦或是无机硅橡胶层1和聚酰胺膜层之间。
44.外层无机硅橡胶层1还连接有pe膜层3,pe膜层3能够防止自粘带在卷起时上下无机硅橡胶层1粘合,在聚酰亚胺膜层2和无机硅橡胶膜层热粘合后,经过冷却,在其表面贴合pe膜层3之后卷起即可。
45.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