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菌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31602发布日期:2022-04-13 16:04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菌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菌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及其冶炼排放、长期对土壤进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沉降、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原因,中国现有耕地有近1/5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土壤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有可能引起农产品中污染物超标,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另外,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加速,工矿企业导致的场地污染也十分严重。由于产业结构与城市布局的变化与调整,有些化工、冶金等污染企业纷纷搬迁,加上一些企业的倒闭,污染场地不断产生。
3.土壤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不可缺少、难以再生的自然资源。没有处理的污染场地将是化学定时炸弹,一旦大面积爆发将会对国家可持续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土壤污染的预防和污染土壤修复予以高度重视,由此土壤修复剂产业也应运而生。在研究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道路上,复合菌土壤修复剂以其绿色环保、能耗低、来源广、修复效率高等优势在一众土壤修复剂中脱颖而出,但是复合菌土壤修复剂对土壤环境要求极高,在重金属等多重污染的恶劣土壤环境中修复效率低,成活率也低,大大限制了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广泛应用。
4.本发明关注到了这类问题,通过制备复合菌土壤修复剂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菌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复合菌土壤修复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包括30~40份碳凝胶层,40~60份复合菌种,24~36份微孔层,所述碳凝胶层是利用硝酸铁、硝酸镍、纤维素通过等离子辅助煅烧工艺制备得到;所述微孔层是由4-氨基邻苯二腈、均苯四甲酸二酐通过微波辅助液相沉积工艺包裹在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表面制备得到。
8.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菌种是由赫氏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混合得到。
9.进一步的,一种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0.(1)使用硝酸铁、硝酸镍、纤维素进行等离子辅助煅烧工艺制备碳凝胶层;
11.(2)复合菌种溶液的制备;
12.(3)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的制备;
13.(4)利用4-氨基邻苯二腈、均苯四甲酸二酐通过微波辅助液相沉积工艺在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表面包裹微孔层,制备复合菌土壤修复剂。
14.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5.(1)在24~26℃、350~450r/min条件下,将预处理的纤维素、硝酸镍、硝酸铁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0.8:0.8:11~1:0.9:0.9:12混合搅拌60~80min,于-10~-4℃冷冻11~13h后,在-57~-55℃、12~18pa条件下冷冻干燥47~49h,得到复合纤维素凝胶;在氮气氛围下,以1~3℃/min升温至780~820℃,将复合纤维素凝胶煅烧1.8~2.1h,以相同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1100~1300℃,煅烧1.5~1.8h,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碳凝胶;将碳凝胶粉碎过90~110目筛,得到碳凝胶层;
16.(2)在16~20℃条件下,将复合菌种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5~1:7混合,130~160r/min下搅拌20~40min后,放入4~6℃冰箱中冷藏备用,得到复合菌种溶液;
17.(3)在4~6℃、38~42%湿度条件下,将碳凝胶层和复合菌种溶液按质量比1:8~1:12混合,120~140r/min下搅拌18~22min,于-10~-4℃冷冻11~13h后,在-57~-55℃、12~18pa条件下冷冻干燥47~49h,得到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
18.(4)在2200~2400mhz和600~800w微波条件下,将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和均苯四甲酸酐沉积液按质量比1:4.2~1:5.7混合,200~240r/min下搅拌30~40min后,以50~60滴/min滴加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质量4.6~5.9倍的4-氨基邻苯二腈沉积液,相同搅拌速度下搅拌1.5~2.5h,自然冷却至室温,静置1~2h后过滤,用丙酮洗涤3~5次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4次,在室温下干燥12~18h,得到复合菌土壤修复剂。
19.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预处理的纤维素的制备步骤如下:在湿度为38~42%、放电间距为6~7mm、输入功率为70~80w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纤维素等离子处理2~3min,得到预处理的纤维素。
20.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复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如下:在16~20℃条件下,将赫氏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按质量比1:1.2:0.8~1:1.4:1.2混合,130~160r/min下搅拌5~10min,得到复合菌种。
21.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均苯四甲酸酐沉积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均苯四甲酸二酐和苯按质量比1:10~1:12混合,置于85~105℃的油浴锅中,600~800r/min搅拌条件下回流1~2h,得到均苯四甲酸酐沉积液。
22.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4-氨基邻苯二腈沉积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4-氨基邻苯二腈和苯按质量比1:10~1:12混合,置于83~87℃的油浴锅中,600~800r/min搅拌条件下回流0.8~1h,得到4-氨基邻苯二腈沉积液。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24.本发明先使用硝酸铁、硝酸镍、纤维素进行等离子辅助煅烧工艺制备得到碳凝胶层;再将碳凝胶层浸渍在复合菌种溶液中,得到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最后利用4-氨基邻苯二腈、均苯四甲酸二酐通过微波辅助液相沉积工艺在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表面包裹微孔层,制备得到复合菌土壤修复剂。
25.首先,使用硝酸铁、硝酸镍、纤维素进行等离子辅助煅烧工艺制备得到碳凝胶层,使纤维素表面带有大量羧基、氨基等自由基团,铁离子、镍离子和纤维素表面羧基形成稳定的配位键交联,将铁、镍离子均匀分散在纤维素中,避免了煅烧生成的铁镍合金在碳凝胶中大量团聚,形成以铁镍合金为交联点的交联,有利于增加碳凝胶的交联密度,从而增强碳凝胶的耐久性能,进而增强了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使用寿命;此时,部分硝酸根离子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氧气,形成泡沫结构的碳凝胶,增强了碳凝胶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大量复
合菌种溶液;泡沫结构的碳凝胶内部未完全碳化的纤维素在硝酸铁和硝酸镍催化作用下原位生成大量碳纳米纤维,增强了泡沫结构的碳凝胶的刚性;同时,在碳凝胶中原位生成铁镍合金,使碳凝胶层具备磁性,从而使复合菌土壤修复剂具备磁性,方便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回收。
26.其次,利用4-氨基邻苯二腈、均苯四甲酸二酐通过微波辅助液相沉积工艺在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表面包裹微孔层,制备得到复合菌土壤修复剂,均苯四甲酸二酐中酸酐和4-氨基邻苯二甲腈中氨基水解、缩合形成共价键交联,生成具有共轭结构的聚酰亚胺化合物,增强了土壤修复剂的热稳定性;碳凝胶层表面氨基和微孔层的酸酐反应形成共价键交联,将微孔层稳固地包裹在碳凝胶层表面,增强了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耐剥离性能;4-氨基邻苯二腈中氰基聚合形成酞菁基共轭微孔聚合物,土壤中游离态的重金属被复合菌土壤修复剂中酞菁基共轭微孔聚合物快速捕捉,形成金属酞菁基共轭微孔聚合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快速降解土壤中有机染料、农药等有机污染物;金属酞菁基共轭微孔聚合物与碳凝胶层形成异质结,在受到光照时,金属酞菁基共轭微孔聚合物吸收光在异质结的共同作用下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在复合土壤修复剂中形成微电流,促进了复合菌种的繁殖,加快了复合菌种对土壤的修复。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将以下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各指标测试方法如下:
29.吸附性:取相同质量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复合菌土壤修复剂和铅、镉含量均为1000μg/g的溶液按质量比1:10混合静置8h后过滤,取清液按照gb/t7470和gb/t7471标准法测试铅、镉含量记为c,吸附率=(1000-c)*100%/1000。
30.有机染料降解时间:在25℃、湿度为55%条件下,放入相同质量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复合菌土壤修复剂和复合菌土壤修复剂质量0.6倍的有机染料撒入复合菌土壤修复剂质量2倍的混有铅、镉含量均为1000μg/g的土壤中,打开搅拌风扇模拟空气微循环,再打开日光模拟器进行光照,测试并记录有机染料降解时间。
31.土壤修复效率:在25℃、湿度为55%条件下,将相同质量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复合菌土壤修复剂放入复合菌土壤修复剂质量2倍的混有的铅、镉含量均为1000μg/g的土壤中,打开搅拌风扇模拟室内微循环,再打开日光模拟器对进行光照1h,按照ny227行业标准测试活菌数来测定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土壤修复效率。
32.使用寿命:取相同质量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复合菌土壤修复剂通过测试其回收再利用前后的压缩强度变化率来测定使用寿命,具体步骤如下:取相同质量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复合菌土壤修复剂按照gb/t8813测试压缩强度;在25℃、湿度为55%条件下,放入相同质量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复合菌土壤修复剂和复合菌土壤修复剂质量0.6倍的有机染料放入复合菌土壤修复剂质量2倍的混有铅、镉含量均为1000μ
g/g的土壤中,打开搅拌风扇模拟空气微循环,再打开日光模拟器进行光照,10天后取出,在20v电压条件下,放入氯化钠溶液中电离5min,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后,放入50℃烘箱烘干,自然冷却至室温,随后浸入复合菌土壤修复剂质量8倍的复合菌种溶液中18min,于-10℃冷冻11h,再在-57℃、12pa条件下冷冻干燥47h后,和复合菌土壤修复剂质量0.6倍的有机染料一起放入复合菌土壤修复剂质量2倍的混有铅、镉含量均为1000μg/g的土壤中,打开搅拌风扇模拟空气微循环,再打开日光模拟器进行光照10天后取出,得到回收再利用的复合菌土壤修复剂,按照gb/t8813测试压缩强度,压缩强度变化率=(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压缩强度-回收再利用的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压缩强度)*100%/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压缩强度。
33.可回收性:取相同质量的磁铁吸取相同质量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称取磁铁吸取的复合菌土壤修复剂质量;回收率=磁铁吸取的复合菌土壤修复剂质量*100%/复合菌土壤修复剂质量。
34.实施例1
35.一种复合菌土壤修复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包括30份碳凝胶层,40份复合菌种,24份微孔层。所述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36.(1)在湿度为38%、放电间距为6mm、输入功率为70w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纤维素等离子处理2min,得到预处理的纤维素;在24℃、350r/min条件下,将预处理的纤维素、硝酸镍、硝酸铁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0.8:0.8:11混合搅拌60min,于-10℃冷冻11h后,在-57℃、12pa条件下冷冻干燥47h,得到复合纤维素凝胶;在氮气氛围下,以1℃/min升温至780℃,将复合纤维素凝胶煅烧1.8h,以相同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1100℃,煅烧1.5h,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碳凝胶;将碳凝胶粉碎过90目筛,得到碳凝胶层;
37.(2)在16℃条件下,将赫氏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按质量比1:1.2:0.8混合,130r/min下搅拌5min,得到复合菌种;将复合菌种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5混合,以相同速度搅拌20min后,放入4℃冰箱中冷藏备用,得到复合菌种溶液;
38.(3)在4℃、38%湿度条件下,将碳凝胶层和复合菌种溶液按质量比1:8混合,120r/min下搅拌18min,于-10℃冷冻11h后,在-57℃、12pa条件下冷冻干燥47h,得到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
39.(4)将均苯四甲酸二酐和苯按质量比1:10混合,置于85℃的油浴锅中,600r/min搅拌条件下回流1h,得到均苯四甲酸酐沉积液;将4-氨基邻苯二腈和苯按质量比1:10混合,置于83℃的油浴锅中,600r/min搅拌条件下回流0.8h,得到4-氨基邻苯二腈沉积液;在2200mhz和600w微波条件下,将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和均苯四甲酸酐沉积液按质量比1:4.2混合,200r/min下搅拌30min后,以50滴/min滴加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质量4.6倍的4-氨基邻苯二腈沉积液,相同搅拌速度下搅拌1.5h,自然冷却至室温,静置1h后过滤,用丙酮洗涤3次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在室温下干燥12h,得到复合菌土壤修复剂。
40.实施例2
41.一种复合菌土壤修复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包括35份碳凝胶层,50份复合菌种,30份微孔层。所述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42.(1)在湿度为40%、放电间距为6.5mm、输入功率为75w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纤维素等离子处理2.5min,得到预处理的纤维素;在25℃、400r/min条件下,将预处理的纤维素、
硝酸镍、硝酸铁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0.85:0.85:11.5混合搅拌70min,于-7℃冷冻12h后,在-56℃、15pa条件下冷冻干燥48h,得到复合纤维素凝胶;在氮气氛围下,以2℃/min升温至800℃,将复合纤维素凝胶煅烧1.95h,以相同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1200℃,煅烧1.65h,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碳凝胶;将碳凝胶粉碎过100目筛,得到碳凝胶层;
43.(2)在18℃条件下,将赫氏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按质量比1:1.3:1混合,145r/min下搅拌7.5min,得到复合菌种;将复合菌种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6混合,以相同速度搅拌30min后,放入5℃冰箱中冷藏备用,得到复合菌种溶液;
44.(3)在5℃、40%湿度条件下,将碳凝胶层和复合菌种溶液按质量比1:10混合,130r/min下搅拌20min,于-6℃冷冻12h后,在-56℃、15pa条件下冷冻干燥48h,得到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
45.(4)将均苯四甲酸二酐和苯按质量比1:11混合,置于90℃的油浴锅中,700r/min搅拌条件下回流1.5h,得到均苯四甲酸酐沉积液;将4-氨基邻苯二腈和苯按质量比1:11混合,置于85℃的油浴锅中,700r/min搅拌条件下回流0.9h,得到4-氨基邻苯二腈沉积液;在2300mhz和700w微波条件下,将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和均苯四甲酸酐沉积液按质量比1:4.95混合,220r/min下搅拌35min后,以55滴/min滴加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质量5.25倍的4-氨基邻苯二腈沉积液,相同搅拌速度下搅拌2h,自然冷却至室温,静置1.5h后过滤,用丙酮洗涤4次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在室温下干燥15h,得到复合菌土壤修复剂。
46.实施例3
47.一种复合菌土壤修复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包括40份碳凝胶层,60份复合菌种,36份微孔层。所述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48.(1)在湿度为42%、放电间距为7mm、输入功率为80w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纤维素等离子处理3min,得到预处理的纤维素;在26℃、450r/min条件下,将预处理的纤维素、硝酸镍、硝酸铁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0.9:0.9:12混合搅拌80min,于-4℃冷冻13h后,在-55℃、18pa条件下冷冻干燥49h,得到复合纤维素凝胶;在氮气氛围下,以3℃/min升温至820℃,将复合纤维素凝胶煅烧2.1h,以相同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1300℃,煅烧1.8h,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碳凝胶;将碳凝胶粉碎过110目筛,得到碳凝胶层;
49.(2)在20℃条件下,将赫氏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按质量比1:1.4:1.2混合,160r/min下搅拌10min,得到复合菌种;将复合菌种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7混合,以相同速度搅拌40min后,放入6℃冰箱中冷藏备用,得到复合菌种溶液;
50.(3)在6℃、42%湿度条件下,将碳凝胶层和复合菌种溶液按质量比1:12混合,140r/min下搅拌22min,于-4℃冷冻13h后,在-55℃、18pa条件下冷冻干燥49h,得到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
51.(4)将均苯四甲酸二酐和苯按质量比1:12混合,置于105℃的油浴锅中,800r/min搅拌条件下回流2h,得到均苯四甲酸酐沉积液;将4-氨基邻苯二腈和苯按质量比1:12混合,置于87℃的油浴锅中,800r/min搅拌条件下回流1h,得到4-氨基邻苯二腈沉积液;在2400mhz和800w微波条件下,将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和均苯四甲酸酐沉积液按质量比1:5.7混合,240r/min下搅拌40min后,以60滴/min滴加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质量5.9倍的4-氨基邻苯二腈沉积液,相同搅拌速度下搅拌2.5h,自然冷却至室温,静置2h后过滤,用丙酮洗涤5次后,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在室温下干燥18h,得到复合菌土壤修复剂。
52.对比例1
53.对比例1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的不同,将步骤(1)修改为:在湿度为40%、放电间距为6.5mm、输入功率为75w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纤维素等离子处理2.5min,得到预处理的纤维素;在25℃、400r/min条件下,将预处理的纤维素、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11.5混合搅拌70min,于-7℃冷冻12h后,在-56℃、15pa条件下冷冻干燥48h,得到纤维素凝胶;在氮气氛围下,以2℃/min升温至800℃,将纤维素凝胶煅烧1.95h,以相同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1200℃,煅烧1.65h,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碳凝胶;将碳凝胶粉碎过100目筛,得到碳凝胶层。其余制备步骤同实施例2。
54.对比例2
55.对比例2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的不同,将步骤(1)修改为:在25℃、400r/min条件下,将纤维素、硝酸镍、硝酸铁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0.85:0.85:11.5混合搅拌70min,于-7℃冷冻12h后,在-56℃、15pa条件下冷冻干燥48h,得到复合纤维素凝胶;在氮气氛围下,以2℃/min升温至800℃,煅烧1.95h,以相同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1200℃,煅烧1.65h,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碳凝胶;将碳凝胶粉碎过100目筛,得到碳凝胶层。其余制备步骤同实施例2。
56.对比例3
57.对比例3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4)的不同,将步骤(4)修改为:将均苯四甲酸二酐和苯按质量比1:11混合,置于90℃的油浴锅中,700r/min搅拌条件下回流1.5h,得到均苯四甲酸酐沉积液;在2300mhz和700w微波条件下,将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和均苯四甲酸酐沉积液按质量比1:4.95混合,220r/min下搅拌35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静置1.5h后过滤,用丙酮洗涤4次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在室温下干燥15h,得到复合菌土壤修复剂。其余制备步骤同实施例2。
58.对比例4
59.对比例4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4)的不同,将步骤(4)修改为:将4-氨基邻苯二腈和苯按质量比1:11混合,置于85℃的油浴锅中,700r/min搅拌条件下回流0.9h,得到4-氨基邻苯二腈沉积液;在2300mhz和700w微波条件下,将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和4-氨基邻苯二腈沉积液按质量比1:5.25混合,220r/min下搅拌2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静置1.5h后过滤,用丙酮洗涤4次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在室温下干燥15h,得到复合菌土壤修复剂。其余制备步骤同实施例2。
60.对比例5
61.对比例5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4)的不同,将步骤(4)修改为:将均苯四甲酸二酐和苯按质量比1:11混合,置于90℃的油浴锅中,700r/min搅拌条件下回流1.5h,得到均苯四甲酸酐沉积液;将4-氨基邻苯二腈和苯按质量比1:11混合,置于85℃的油浴锅中,700r/min搅拌条件下回流0.9h,得到4-氨基邻苯二腈沉积液;将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和均苯四甲酸酐沉积液按质量比1:4.95混合,置于85℃的油浴锅中,220r/min下搅拌35min后,以55滴/min滴加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质量5.25倍的4-氨基邻苯二腈沉积液,相同搅拌速度下搅拌2h,自然冷却至室温,静置1.5h后过滤,用丙酮洗涤4次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在室温下干燥15h,得到复合
菌土壤修复剂。其余制备步骤同实施例2。
62.效果例
63.下表1给出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至3与对比例1至5制备得到的复合菌土壤修复剂的吸附性、可回收率、土壤修复效率,有机染料降解时间和压缩强度变化率的分析结果。
64.表1
[0065][0066][0067]
从表1中可发现实施例1、2、3制备得到的复合菌土壤修复剂吸附性较强、易于回收、使用寿命较长、在光照条件下可以高效降解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加快复合菌种繁殖从而加快对土壤的修复;从实施例1、2、3和对比例1、2的实验数据比较可发现,使用硝酸铁、硝酸镍、纤维素进行等离子辅助煅烧工艺制备碳凝胶层,在泡沫结构的碳凝胶层中原位生成铁镍合金和碳纳米线,使制得的复合菌土壤修复剂吸附性较强、使用寿命较长且易于回收利用;从实施例1、2、3和对比例3、4、5的实验数据可发现,利用均苯四甲酸二酐通过微波辅助液相沉积工艺在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表面包裹微孔层时,无法形成酞菁基共轭微孔聚合物,使复合土壤修复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无法形成金属酞菁基共轭微孔聚合物,在受到光照时有机污染物降解效率较低且复合菌种繁殖较慢使土壤修复效率较低;利用4-氨基邻苯二腈通过微波辅助液相沉积工艺在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表面包裹微孔层时,无法形成聚酰亚胺化合物,制备得到的土壤修复剂使用寿命较短;利用4-氨基邻苯二腈、均苯四甲酸二酐通过液相沉积工艺在含有复合菌种的碳凝胶层表面包裹微孔层,无法形成酞菁基共轭微孔聚合物,使复合土壤修复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无法形成金属酞菁基共轭微孔聚合物,在受到光照时有机污染物降解效率较低且复合菌种繁殖较慢使土壤修复效率较低。
[0068]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