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风送式静电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165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流风送式静电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喷雾大面积作业的机具领域。
据有关资料记载,静电喷雾技术是5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是应用高压静电,通过不同的充电方式,在喷头与目标间形成一个高压静电场。药液经喷头雾化的同时被充以电荷,形成荷电药液雾滴群。在静电场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雾滴作定向运动吸附在目标上,改善雾滴群在目标上的沉降率,从而提高防治效果,减轻污染,节省药液等。
据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和手工检索获悉,国内外有关静电喷雾技术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试验研究及逐步走向应用阶段,其应用也只是以小型静电喷雾机为主。如美国著名静电喷雾权威Law教授,虽较多地进行喷头试验和室内静电喷雾性能研究,如ASAE和IEEE中的文献报导,但未见有关静电喷雾机产品报导;西德和英国的一些学者,也只是进行室内性能研究和小型静电喷雾机产品的应用研究,如AMA和J.Agric.Eng.Res.中的文献报导;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曾分别进行航空静电喷雾的试验研究,如ASAE和IEEE中的文献报导,但由于机身带电及作业条件苛刻等原因,目前仅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未见实际应用;我国华南热作学院曾研制过小型,背负式静电喷雾机,该机采用离心风机和接触充电方法;另一种是江苏工学院车载式静电喷雾机,该机采用离心风机,其气流速度衰减较快,喷幅较窄;新疆农机所也曾研制过车载式常规超低量喷雾机,该机采用离心风机,其喷向采用液压方法来调节定位,但可靠性不够。以上这些机型,大都只能适用于小面积喷雾,不能满足众多急需的大型喷雾要求,且喷向调节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靠的喷向调节的静电喷雾装置,它能实现性能优良的大喷幅喷雾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轴流风机右端连接导流锥筒和雾化风筒。该两筒之间用花篮螺丝挂接,间隙处蒙上软连接橡皮,两筒中央由三脚撑架在雾化风筒上固定连接气液双流体雾化喷头,在三脚撑架和雾化风筒上分别装有内外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轴流风机上装的导流锥筒和雾化风筒用花篮螺丝挂接,从而能可靠自由地实现喷向调节。由于气液双流体雾化喷头用三脚撑架在雾化风筒上固定连接于两筒之间中央,因此当雾化风筒喷向改变时,喷头出口始终保持在风机轴心线上。又由于在三脚撑架和雾化风筒上分别装有内外电极,于是加静电压后,就可实现电晕充电,使喷头雾化后的雾滴充上负电荷,雾滴在气流作用下飞向目标,圆满完成大喷幅作业,这样的喷雾装置,雾谱窄,生产率高,每天可喷洒4000~5000亩,其防治效果比非静电喷雾提高20%以上。成本低,与航空灭蝗相比,亩成本降低45.4%。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标准件和系列化部件多,因此工艺简单,易于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气液双流体雾化喷头剖视图。
图3为本装置电极结构图。

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轴流风机7,在其右端用螺栓刚性连接导流锥筒8,导流锥筒8的左端内径为φ580mm、右端内径为φ500mm,从而使气流增速。在导流锥筒8的右端用铰接销9装连内径为φ500的雾化风筒2,铰接销9由销钉15和焊在导流锥筒8及雾化风筒2上的前后两副连接板14组成。两筒之间间隙为80mm,在导流锥筒8和雾化风筒2的上下部位各焊一副吊耳3和5,然后用两只花篮螺丝4挂接,间隙处蒙上软连接橡皮10,其左端固定在导流锥筒8上,右端活套在雾化风筒2上,从而实现气流密封和调节喷向时,雾化风筒2与导流锥筒8之间的协调性,达到喷向调节可靠自由。
气液双流体雾化喷头11在导流锥筒8和雾化风筒2的中央,即与铰接销钉15在同一水平线的中点处,用三脚撑架13将其与雾化风筒2固定连接,并随雾化风筒2一起动作,保证了当雾化风筒2动作而实现喷向改变时,喷头出口保持在风机轴心线上。
如图2所示气液双流体雾化喷头11,其喷头体26为圆筒形,它的右端为喷头后盖22,左端为喷头前盖18,中部为气嘴调节管20。喷头体26左边的陶瓷喷嘴16为右端设有裙边的圆柱形,其内孔为φ2mm,左侧有倒角,右侧有一个圆柱孔和两级倒角,陶瓷喷嘴16通过喷头前盖18连同密封圈17压紧在喷头体26上,形成涡流室28,喷头体26右边的喷头后盖22,其左下端开有一个小孔25,右下端与进液嘴24斜向连接,进液嘴24的右下端为管接头。喷头体26的中间横向部分为进气嘴23,其左端为一根细圆管,伸入涡流室28,右端为一管接头。气嘴调节管20的中部凸起与喷头体26连接,左端为裙边形,在裙边一圆周上切向开有4个斜孔27,而中心开有一小孔使进气嘴23能伸入涡流室28,气嘴调节管20凸起部分的左右两侧开有两组小孔19和21共4个。
喷头雾化是这样实现的液体通过喷头后盖22上的小孔25进入喷头体26,由气嘴调节管20右侧的小孔21进入后又通过左侧的小孔19回出,然后通过四个小孔27同时产生旋涡运动而进入涡流室28,并借助通过进气嘴23进入涡流室28的气体将高速旋转的液体冲出陶瓷喷嘴16的喷孔而雾化。
本装置的静电部分是这样完成的,高压发生器6用螺栓固定在导流锥筒8的上方,其输出电压用耐60千伏的高压导线从高压发生器6的高压输出端分两线同时接至外径为φ1mm的内电极12和外电极1,保证内、外电极为同电位,其中高压发生器6本身接地。
如附图3(a)所示内电极12,由8根钢针29组成,均匀分布在φ130mm圆环30的圆周上,用三只绝缘撑脚31与三脚撑架13固定连接。
如附图3(b)所示外电极1,由16根钢针32组成,均匀分布在φ500mm的圆环33的圆周上,用四只绝缘撑脚34装在雾化风筒2的右端。
当给电极上加静电压后,就可实现电晕充电,使喷头11雾化后的雾滴充上负电荷,在气流作用下雾滴飞向目标。
权利要求1.一种轴流风送式静电喷雾装置,包括轴流风机7和高压发生器6,其特征在于轴流风机7的右端用螺栓刚性连接导流锥筒8,在导流锥筒8的右端用铰接销9装连雾化风筒2,两筒之间间隙为80mm,在导流锥筒8和雾化风筒2上,下部位各焊一付吊耳3和5,然后用两只花篮螺丝4挂接,间隙处蒙上软连接橡皮10,其左端固定在导流锥筒8上,右端活套在雾化风筒2上,在导流锥筒8与雾化风筒2的中央用三脚撑架13与雾化风筒2固定连接气液双流体雾化喷头11,高压发生器6用螺栓固定在导流锥筒8的上方,本身接地,其高压输出端分两线同时接至内电极12和外电极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头体26为圆筒形,它的右端为喷头后盖22,左端为喷头前盖18,中部为气嘴调节管20,喷头体26左边的陶瓷喷嘴16为右端设有裙边的圆柱形,陶瓷喷嘴16通过喷头前盖18连同密封圈17压紧在喷头体26上,喷头体26右边的喷头后盖22,其下端开有一个小孔25,右下端与进液嘴24斜向连接,进液嘴24的右下端为管接头,喷头体26的中间横向部分为进气嘴23,其左端为一根细圆管,伸入涡流室28,右端为管接头,气嘴调节管20的中部凸起与喷头体26连接,左端为裙边形,在裙边某圆周上切向开有4个斜孔27,其中心开有一小孔使进气嘴23能伸入涡流室28,气嘴调节管20凸起部分的左右两侧开有两组小孔19和21,共4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电极12,由8根钢针29组成,均匀分布在φ130mm圆环30的圆周上,用三只绝缘撑脚31与三脚撑架13固定连接,外电极1,由16根钢针32组成,均匀分布在φ500mm的圆环33的圆周上,用四只绝缘撑脚34装在雾化风筒2的右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喷雾大面积作业的机具领域,它是在轴流风机右端连接导流锥筒和雾化风筒。该两筒之间用花篮螺丝挂接,间隙处蒙上软连接橡皮实现喷向调节,两筒中央装有气液双流体雾化喷头,由它来完成雾化。在三脚撑架和雾化风筒上分别装有内外电极,与高压发生器输出端连接,从而实现电晕充电,使雾化后的雾滴充上负电荷,在气流作用下最终达到大喷幅作业以及喷向调节可靠、雾谱窄、生产率高、防治效果好的目的。
文档编号B05B5/00GK2141738SQ9221301
公开日1993年9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31日
发明者冼福生, 郑加强, 罗惕乾, 陈震邦, 杨诗通 申请人:江苏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