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3869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及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油墨及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及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中,油墨在印刷、包装和销售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富多彩 的油墨印刷不仅可以美化商品,而且还能吸引消费者、促进销售。但传统油墨中含有大 量的甲苯、二甲苯、松节油、醇类、芳香族类化合物等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在印刷和干燥过程中,VOCs易挥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甚至造成肝、肾、大脑及神经系统的损伤、诱发癌症。因此, 有效控制油墨中VOCs的含量是油墨行业的研宄热点。近年来,人们把研宄目标转向不含 VOCs的植物油基型环保油墨,如水性油墨、UV固化油墨,虽然这类油墨在VOCs和重金属含 量方面符合环保油墨的标准,但依然不能直接印刷于食品、保健品、药品表面或包装材料, 无法满足可食用的要求。
[0003]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不断重视,油墨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若能生产出可直 接印刷于食品表面的环保型可食性油墨,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油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 害,而且还可以增加食品表面的装饰效果、开发个性产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无苯、环保的 可食性油墨是今后的方向发展。
[0004] 可食性油墨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型油墨,不仅要求其具备传统油墨的印刷性能、 鲜艳的颜色、较快的干燥速度、较好的附着力和一定的稳定性,而且还需确保消费者的食用 安全。目前对于可食性油墨的相关研宄较少,一方面,现有可食性油墨多采用搅拌、研磨等 方式乳化油墨,存在耗时长、乳化效果差等缺点;另一方面,现有可食性油墨配方中多含有 较多化学成分的助剂,很难达食用无毒无害的要求,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
[0005] 目前,有关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的制备方法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环保、印刷性能好、工艺合理的短梗五 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及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其由以下重量的原 料制成: 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0. 5-5%、连接料92-99. 3%、助剂0. 2-3% ;所述的连接料为15-60% 食用油、20-40%绵白糖和15-60%水。食用油可以是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橄 榄油等。长白山区短梗五加资源丰富,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短梗五加果作为食品新资源,是 一种药食同源食品,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抗辐射、保护心脑血 管、保护肝脏、改善视力等功效。
[0008] 所述的助剂为乳化剂0. 1-1. 5%和增稠剂0. 1-1. 5%。
[0009] 所述的乳化剂为卵磷脂或大豆蛋白,所述的增稠剂为黄原胶或海藻酸钠。
[0010] 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1%的短梗五加果花色 苷,大豆油34. 1%,卵磷脂0. 5%,绵白糖30%,水34. 1%和黄原胶0. 3%。
[0011] 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将油性的食用油连接 料与乳化剂混合、加热、溶解制成油基;将剩余的绵白糖、水连接料与增稠剂混合,溶解后加 入色料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搅拌均匀后加入油基,乳化、冷却后得到产品。
[0012] 所述的乳化方法为超声波一微波协同乳化,超声功率100-900W,微波功率 100-600?,乳化温度30-60°C,乳化时间5-30min。将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和微波的热效应 同时作用于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产生了耦合、协同、叠加的效果,快速破坏 水-油界面的双电层,加快了油和水的乳化作用,缩短乳化时间,增强乳化效果。
[0013] 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的制备方法,是将34. 1%的大豆油和0. 5%卵磷脂 混合、加热、溶解制成油基;取30%的绵白糖、34. 1%的水和0. 3%黄原胶混合溶解后加入1% 的短梗五加果花色苷,搅拌均匀后加入油基,在超声功率200W、微波功率300W、50°C的条件 下超声-微波协同乳化20min,冷却后得到产品 本发明的优点是:1、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配方中的所有成分均来源于天然 物质,无常规油墨所含有的化学合成添加剂及挥发性有机物质,无污染、具有短梗五加的果 香味而无其他异味,食用安全、对人体健康无害。2、采用超声波一微波协同乳化短梗五加浆 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耗时短、乳化效果好。这是因为此法可将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和波导管 引出的微波热效应直接作用于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进行共同的耦合、协同,产 生了叠加强化的作用,此外,在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体系内水作为极性分子可 在微波的作用下发生旋转,破坏水-油界面的双电层,使分散相聚合的机会增多,加快了油 和水的乳化作用,从而大大缩短了乳化时间。3、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 可食性油墨在食品表面具有较好的转移性、附着性和印刷效果,图像清晰,无拉丝、晕染现 象,色彩柔和自然,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可较好的实现原稿再现。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 食性油墨能满足丝网印刷的要求,不仅可将图案、文字等直接印刷于食品,作为食品表面装 饰直接食用,解决了传统油墨的安全性问题,而且还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提高产品档次, 满足人们对个性化食品的追求。4、本方法具有操作工艺简单、耗时短、乳化效果好、食用安 全、颜色鲜艳自然、印刷性能好、成本低、投资少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0014]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1 : 将34. 1%的大豆油和0. 5%卵磷脂混合、加热、溶解制成油基;取30%的绵白糖、34. 1%的 水和0. 3%黄原胶混合溶解后加入1%的短梗五加果花色苷,搅拌均匀后加入油基,在超声功 率200W、微波功率300W、50°C的条件下超声-微波协同乳化20min,冷却后得到产品。
[0016] 实施例2: 将27%的大豆油和0. 5%大豆蛋白混合、加热、溶解制成油基;取40%的绵白糖、3 0%的 水和0. 5%海藻酸钠混合溶解后加入2%的短梗五加果花色苷,搅拌均匀后加入油基,在超声 功率700W、微波功率500W、55°C的条件下超声-微波协同乳化lOmin,冷却后得到产品。
[0017] 实验例3: 将31. 9%的大豆油和1%卵磷脂混合、加热、溶解制成油基;取25%的绵白糖、40%的水 和0. 6%海藻酸钠混合溶解后加入1. 5%的短梗五加果花色苷,搅拌均匀后加入油基,在超声 功率300W、微波功率200W、40°C的条件下超声-微波协同乳化25min,冷却后得到产品。
[0018] 将实施例1、2、3的产品进行性能测定,结果见下表,其性能指标可满足丝网印刷 的要求。采用丝网印刷将其印刷在面包表面,均表现出较好的转移性、附着性和印刷效果, 图像清晰,无拉丝、晕染现象,色彩柔和自然,可较好的实现原稿再现。
[0019] 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的性能测定 th :L·不 不 / gg? 不
【主权项】
1. 一种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 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0. 5-5%、连接料92-99. 3%、助剂0. 2-3% ;所述的连接料为15-60% 食用油、20-40%绵白糖和15-60%水。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为 乳化剂0. 1-1. 5%和增稠剂0. 1-1. 5%。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 化剂为卵磷脂或大豆蛋白,所述的增稠剂为黄原胶或海藻酸钠。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 原料制成:1%的短梗五加果花色苷,大豆油34. 1%,卵磷脂0. 5%,绵白糖30%,水34. 1%和黄 原胶0. 3%。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如下:将油性的食用油连接料与乳化剂混合、加热、溶解制成油基;将剩余的绵白糖、水连 接料与增稠剂混合,溶解后加入色料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搅拌均匀后加入油基,乳化、冷 却后得到广品。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乳化方法为超声波一微波协同乳化,超声功率100-900W,微波功率100-600?,乳化温 度 30-60°C,乳化时间 5-30min。
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34. 1%的大豆油和0. 5%卵磷脂混合、加热、溶解制成油基;取30%的绵白糖、34. 1%的水 和0. 3%黄原胶混合溶解后加入1%的短梗五加果花色苷,搅拌均匀后加入油基,在超声功率 200W、微波功率300W、50°C的条件下超声-微波协同乳化20min,冷却后得到产品。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油墨及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及制备方法。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其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0.5-5%、连接料92-99.3%、助剂0.2-3%;所述的连接料为15-60%食用油、20-40%绵白糖和15-60%水。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配方中的所有成分均来源于天然物质,无常规油墨所含有的化学合成添加剂及挥发性有机物质,无污染、具有短梗五加的果香味而无其他异味,食用安全、对人体健康无害。本方法具有操作工艺简单、耗时短、乳化效果好、食用安全、颜色鲜艳自然、印刷性能好、成本低、投资少等特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IPC分类】C09D11-03, C09D11-06
【公开号】CN104861768
【申请号】CN201510295041
【发明人】邵信儒, 马中苏, 孙海涛, 朱俊义, 徐晶, 姜瑞平, 李明, 陈丽安
【申请人】通化师范学院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