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7104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轮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自行车零件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自行车轮毂。
背景技术
一般自行车轮毂(Hubs)的结构,通常包含有一本体、一枢轴、一齿盘以及一棘齿装置;枢轴是枢穿于本体中央,而齿盘是以同轴于枢轴的方式枢设在本体一侧,棘齿装置则设于齿盘与本体之间;自行车轮毂是以本体设于一自行车车轮的中心位置,用以连接各幅条的内端,而枢轴呈横向地以两外端设于车架,齿盘则可供一自行车链条带动旋转;当自行车车轮朝前进方向旋转时,使用者是踩踏踏板带动曲柄以及链条,使得齿盘朝一旋向旋转;齿盘旋转时带动棘齿装置推抵于本体,进而同步带动本体旋转,使车轮以枢轴为旋转轴心于车架上原地旋转。
然而,当自行车车轮朝倒退方向旋转时,由于棘齿装置仍然卡抵于本体,使得本体以及齿盘受到车轮带动,进而使曲柄同时反转,容易使设于曲柄上的踏板勾到其他东西而造成自行车使用上的困扰;而且,使用者在采动踏板时,由于棘齿装置是与本体相互卡抵,因而容易产生些微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自行车轮毂,可使应用该自行车轮毂的自行车在后退时,自行车的曲柄保持于静止状态,以减少曲柄及踏板勾到外物所造成的困扰。
为达成前揭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体,内部设有一长形容室;该容室二端各具有一连通该本体外部的枢孔;一枢轴,是穿经该二枢孔而枢设于该本体;一卡掣件,是以沿直线位移的方式设于该容室内;以及一传动件,具有一齿盘以及一带动部;该传动件是套设于该枢轴,使该齿盘位于该本体的外侧,该带动部则穿经该本体的其中一该枢孔而位于该容室内;该带动部是连接于该卡掣件,用以带动该卡掣件抵接或分离于该本体。
其中该本体于该容室的壁面上具有一卡抵部,该卡抵部是呈倾斜状,且沿朝其中一该枢孔方向呈渐缩状延伸;该卡掣件是呈圆管状,且套设于该枢轴;该卡掣件的外周壁具有一抵接部;该抵接部是沿该卡掣件的轴向呈倾斜状延伸,而断面为锯齿状;该带动部是带动该卡掣件,使得该抵接部抵接或分离于该卡抵部。
其中该带动部是呈圆管状,外周面具有一螺纹;该螺纹是螺合于该卡掣件的内周壁。
其中该带动部设有一挡止片;该挡止片是呈环状沿该带动部的径向往外延伸;该挡止片的外径是约等于该卡掣件的内径。
其中该带动部与该卡掣件之间设有一压缩弹簧。
其中该本体的容室内更设有一连接件以及一带状弹簧;该连接件设有一导槽;而该带状弹簧具有一导引部;该连接件是设于该枢轴外周,而该二导槽则朝向该卡掣件;该带状弹簧是设于该卡掣件,该导引部则位于该导槽内;当该传动件带动该卡掣件位移时,该卡掣件是以该导引部沿该导槽沿直线位移。
其中该带状弹簧具有一环部以及该导引部;该环部是由长条金属板片所弯折而成,该导引部是由该环部二端分别所具有的一折边形成,使得该导引部是朝该环部的径向往内凸伸。
其中该本体是为管体,且二端分别设有一环盖,使得该本体内部形成该容室。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能作,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是图2中3-3剖线的剖视图,其中卡掣件是抵接于本体;以及图4是类同于图3,惟卡掣件是分离于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自行车轮毂,是用以设于一自行车车轮,包含有一本体10、一枢轴12、一卡掣件14以及一传动件16;其中该本体10是为断面呈圆形的管体,外周具有二环状凸垣18,用以连接自行车车轮的各幅条(图中未示);本体10的二端呈开放状,且分别设有一环盖20,使得本体10内部具有一长形容室22,而二端分别具有连通容室22与本体10外部的一第一枢孔24以及一第二枢孔25;环盖20可防止灰尘及水进入容室22内;本体10于容室22的壁面上具有一环状卡抵部26;卡抵部26是呈倾斜状,且沿本体10的轴向朝第一枢孔24呈渐缩状延伸。
该枢轴12是呈圆杆状,且穿经本体10的第一及第二枢孔24、25,形成枢轴12是以各枢孔24、25轴向为中心,而于本体10原地旋转。
该卡掣件14是呈圆管状,其外周面偏靠一端处具有一环状抵接部30;抵接部30是沿卡掣件14的轴向呈倾斜状延伸,而断面为锯齿状;卡掣件14的内壁相对于抵接部30位置具有一向内凸出的螺纹32;卡掣件14是设于本体10的容室22内,且环套于枢轴12外周,而抵接部30则朝向卡抵部26,卡掣件14可沿枢轴12的轴向位移。
该传动件16具有一齿盘33以及一带动部34;齿盘33是呈圆环状,外周缘具有呈环状排列的多数锯齿;带动部34是呈圆管状,且以同轴于齿盘33的方式直立于齿盘33的一外侧面;带动部34的外周面具有螺纹36,而末端设有一挡止片38;挡止片38是呈环状沿带动部34的径向往外延伸;挡止片38的外径是约等于卡掣件14的内径;传动件16是同轴套设于枢轴12凸出于本体10的第一枢孔24外端,使齿盘33位于本体10外侧,带动部34则穿经第一枢孔24而位于本体10的容室22内;带动部34是螺合于卡掣件14的螺纹32,且与卡掣件14之间设有一压缩弹簧39;当齿盘33旋转时,带动部34即可藉由螺合带动卡掣件14朝靠近或远离本体10的卡抵部26方向位移。
另外,为使卡掣件14可确实于本体10内沿直线移动,本体10于容室22内更设有一连接件40以及一带状弹簧42;连接件40是呈中空圆柱状,且环壁上设有二相对的长形导槽44;而带状弹簧42具有一环部46以及一导引部48;环部46是由长条金属板片所弯折而成,导引部48是由环部46二端分别具有的一折边50所形成,使得导引部48是朝环部46的径向往内凸伸;连接件40是套设于枢轴12外周,且于本体10的容室22内偏靠第二枢孔25的位置,二导槽44则朝卡掣件14的方向而位于卡掣件14内部;带状弹簧42则设于卡掣件14,以环部46的外周壁贴抵于卡掣件14的内周壁,导引部48则位于其中一导槽44内;当传动件16带动卡掣件14位移时,卡掣件14即可利用带状弹簧42的导引部48沿导槽44呈直线位移。
经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是以本体10的凸垣18连接自行车车车轮的各幅条,而传动件16的齿盘33外周则与自行车链条相嵌合,使得链条旋转时可带动传动件16旋转;如图3所示,当使用者经由踩踏自行车踏板使曲柄旋转且带动链条时,传动件16的齿盘33受到链条带动而使带动部34一起旋转,并驱使与带动部34相螺合的卡掣件14沿直线朝第一枢孔24方向位移,直到卡掣件14的抵接部30与卡抵部26相抵接,而压缩弹簧39则被抵压于卡掣件14与带动部34之间;受链条带动的传动件16持续旋转时,传动件16即可由卡掣件14带动本体10旋转,使车轮朝前进方向旋转。
如图4所示,当车轮停止旋转并朝倒退方向转动些微角度时,车轮是带动本体10一起转动,而本体10的卡抵部26则由与抵接部30间相接触的摩擦力带动卡掣件14旋转,卡掣件14即利用与带动部34相螺合的部位,以及压缩弹簧39的弹力朝远离卡抵部26的方向直线位移,使得抵接部30与卡抵部26分离,本体10即可持续朝倒退方向旋转,而不会带动传动件16以及与传动件16相连接的链条及曲柄旋转;另外,卡掣件14朝远离卡抵部26的方向位移时,卡掣件14的螺纹32端面可抵于带动部34的挡止片38而使卡掣件14停止位移,用以防止卡掣件14与带动部34分离。
由此,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在后退时,自行车的曲柄可保持于静止状态,避免勾到外物而造成使用上的困扰。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体,内部设有一长形容室;该容室二端各具有一连通该本体外部的枢孔;一枢轴,是穿经该二枢孔而枢设于该本体;一卡掣件,是以沿直线位移的方式设于该容室内;以及一传动件,具有一齿盘以及一带动部;该传动件是套设于该枢轴,使该齿盘位于该本体的外侧,该带动部则穿经该本体的其中一该枢孔而位于该容室内;该带动部是连接于该卡掣件,用以带动该卡掣件抵接或分离于该本体。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于该容室的壁面上具有一卡抵部,该卡抵部是呈倾斜状,且沿朝其中一该枢孔方向呈渐缩状延伸;该卡掣件是呈圆管状,且套设于该枢轴;该卡掣件的外周壁具有一抵接部;该抵接部是沿该卡掣件的轴向呈倾斜状延伸,而断面为锯齿状;该带动部是带动该卡掣件,使得该抵接部抵接或分离于该卡抵部。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带动部是呈圆管状,外周面具有一螺纹;该螺纹是螺合于该卡掣件的内周壁。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带动部设有一挡止片;该挡止片是呈环状沿该带动部的径向往外延伸;该挡止片的外径是约等于该卡掣件的内径。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带动部与该卡掣件之间设有一压缩弹簧。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的容室内更设有一连接件以及一带状弹簧;该连接件设有一导槽;而该带状弹簧具有一导引部;该连接件是设于该枢轴外周,而该二导槽则朝向该卡掣件;该带状弹簧是设于该卡掣件,该导引部则位于该导槽内;当该传动件带动该卡掣件位移时,该卡掣件是以该导引部沿该导槽沿直线位移。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带状弹簧具有一环部以及该导引部;该环部是由长条金属板片所弯折而成,该导引部是由该环部二端分别所具有的一折边形成,使得该导引部是朝该环部的径向往内凸伸。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是为管体,且二端分别设有一环盖,使得该本体内部形成该容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自行车轮毂,包含有一本体、一枢轴、一卡掣件以及一传动件;该本体呈中空状,该枢轴是枢穿于本体,该卡掣件是以沿直线位移的方式设于本体内,而该传动件是套设于枢轴;该传动件具有一齿盘以及一带动部,齿盘位于本体的外侧,带动部则位于本体内,且带动部是连接于卡掣件,用以带动卡掣件抵接或分离于该本体。
文档编号B60B27/00GK2693501SQ20042003636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7日
发明者小﨑信夫 申请人:河合淳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