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联拖拉机反向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0803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联拖拉机反向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装置传动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联拖拉机反向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拖拉机改制工程机械或收割机械时,因结构质量分配和视野的需要, 拖拉机须反向行走,即驱动轮在前,导向轮在后,这样原拖拉机设计的前进挡变为 到退挡,而到退挡成了前进挡,从速度和挡次上都不符合收割机械和工程机械工作 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联拖拉机反向行走装置,使拖拉机 的设计速度和挡次配置上适合收割机械和工程机械工作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传动箱体及变速箱一轴,其结构特点是
在传动箱体内平行安装有动力传动轴、中间轴i及中间轴n,动力传动轴上安装有 主动齿轮,中间轴i上安装有中间齿轮i,中间轴n上安装有中间齿轮n、中间齿 轮ni,戶腿的主动齿轮经中间齿轮i与中间齿轮n啮合;所述的变速箱一轴伸入到 传动箱体内并与动力传动轴平行,变速箱一轴上安装有与所述的中间齿轮m啮合的 被动齿轮。
所述的变速箱一轴与动力传动轴同心。
《顿时将该反向行走装置的传动箱体安装在过桥壳和变速箱之间,通过传动箱 连接柴油机传动轴和拖拉机一轴,则在直联拖拉机传动系统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通 过传动箱内齿轮转换,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变速箱一轴的旋转方向,在原速 度和挡次配置的情况下,实现拖拉机反向行走,满足了拖拉机改制收割机械和工程 机械工作的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齿轮、轴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齿轮、轴传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直联拖拉机反向行走装置是在直联拖拉机传动系统基本不变的基 础上,在过桥壳和变速箱之间增加了传动箱体5,传动箱体5朝向变速箱一侧敞开, 二者之间用胶垫密封,在传动箱体5内通过轴承12平行安装有动力传动轴8、中间 轴I 18及中间轴II 20。动力传动轴8 —端伸出传动箱体5并与接柴油机传动轴动 力连接,该轴端设有压盖9,压盖9与箱体之间设有纸垫28,由螺栓IO、垫圈ll 固定,压盖9内设有油封29,同端的中间轴I 18、中间轴II 20由中间轴压盖27 密封,中间轴压盖27与箱体之间设有纸垫26,由螺栓24、垫圈25固定,动力传 动轴8轴向另一端为伸入到传动箱体5内的变速箱一轴17,变速箱一轴17应与动 力传动轴8同心,动力传动轴8与变速箱一轴17两轴端之间设有挡垫14。动力传 动轴8上安装有主动齿轮13,中间轴I 18上安装有中间齿轮I 19,中间轴II 20 上安装有中间齿轮II 23、中间齿轮III 21,中间齿轮II 23与中间齿轮III 21之间 设有隔套22,所述的主动齿轮13经中间齿轮I 19与中间齿轮I1 23啮合;变速箱 一轴17上安装有与所述的中间齿轮III 21啮合的被动齿轮15、隔套16。传动箱体 5顶部通过螺栓3、垫圈4安装有传动箱盖1,传动箱盖1与传动箱体5之间设有纸 垫2,传动箱体5底部通过平垫7安装有放油螺塞6。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从柴油机传动轴传输的动力,通过连接轴传至主动齿 轮,主动齿轮经中间齿轮I、中间齿轮II、中间齿轮III,再传递到被动齿轮,旋转 方向由柴油机传动轴的顺时针方向,转变为被动齿轮的逆时针方向,从而改变了一 轴的旋转方向,由原来的顺时针方向转变为逆时针方向,使拖拉机的行走方向整体 进行了转变,而拖拉机行走速度和挡次配置不变。
权利要求1、一种直联拖拉机反向行走装置,包括传动箱体(5)及变速箱一轴(17),其特征是在传动箱体(5)内平行安装有动力传动轴(8)、中间轴I(18)及中间轴II(20),动力传动轴(8)上安装有主动齿轮(13),中间轴I(18)上安装有中间齿轮I(19),中间轴II(20)上安装有中间齿轮II(23)、中间齿轮III(21),所述的主动齿轮(13)经中间齿轮I(19)与中间齿轮II(23)啮合;所述的变速箱一轴(17)伸入到传动箱体(5)内并与动力传动轴(8)平行,变速箱一轴(17)上安装有与所述的中间齿轮III(21)啮合的被动齿轮(1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联拖拉机反向行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变速箱 一轴(17)与动力传动轴(8)同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联拖拉机反向行走装置,包括传动箱体及变速箱一轴,在传动箱体内平行安装有动力传动轴、中间轴I及中间轴II,动力传动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中间轴I上安装有中间齿轮I,中间轴II上安装有中间齿轮II、中间齿轮III,所述的主动齿轮经中间齿轮I与中间齿轮II啮合;所述的变速箱一轴伸入到传动箱体内并与动力传动轴平行,变速箱一轴上安装有与所述的中间齿轮III啮合的被动齿轮。本实用新型在原速度和挡次配置的情况下,实现拖拉机反向行走,满足了拖拉机改制收割机械和工程机械工作的要求。
文档编号B60K17/04GK201300723SQ200820224819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日
发明者李殿荣 申请人:李殿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