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口亮边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608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窗口亮边车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特别涉及一种窗口亮边车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车轮,一般包括有轮辐、轮辋和气门孔等部位,轮辐与轮辋交界处通过 R角过度,一般通过设置减重块圆角减轻车轮重量,这样的车轮结构使得车轮重量的减轻量 不充分,同时在外力冲击外轮缘和轮辐时,冲击力直接通过R角结构传递给轮辋,抗冲击力 的程度差,抗冲击力的强度只能通过加重车轮重量来实现,不能满足车轮的轻量化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产品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窗口亮边车轮,具有重 量轻、抗冲击力好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窗口亮边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 辐、轮辋和气门孔,其特征在于外驼峰内侧的轮辐与轮辋的交界处开设有背肋槽。所述的背肋槽位于轮辋和轮辐的内测,在材料较厚的外驼峰上开设背肋槽,开设 背肋槽后外驼峰的厚度不低于轮辋最薄处壁厚。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外驼峰内侧的轮辐与轮辋的交界处开设有背肋槽,使得轮辐与 轮辋的结构变成弹性结构,更好的缓冲轮辐和外轮缘受到的冲击力,同时减轻了车轮的重量。

图1 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 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做详细说明。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窗口亮边车轮,其特征在 于包括轮辐1、轮辋2和气门孔3,其特征在于外驼峰5内侧,轮辐1与轮辋2的交界处开 设有背肋槽4。所述的背肋槽4位于轮辐1和轮辋2的内测,在材料较厚的外驼峰5上开设背肋 槽4,开设背肋槽4后外驼峰5的厚度不低于轮辋2最薄处壁厚。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外驼峰5内侧的轮辐1与轮辋2的交界处开设有背肋槽4,使得 轮辐1与轮辋2的结构变成弹性结构,更好的缓冲轮辐1和外轮缘6受到的冲击力,同时根 据轮型的不同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车轮的重量,减轻的重量约占车轮重量的5%左右。
权利要求1.一种窗口亮边车轮,包括轮辐(1)、轮辋⑵和气门孔(3),其特征在于外驼峰(5) 内侧,轮辐(1)与轮辋O)的交界处开设有背肋槽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口亮边车轮,其特征还在于背肋槽(4)位于轮辐(1)和轮 辋O)的内侧,在材料较厚的外驼峰( 上开设背肋槽G),开设背肋槽(4)后外驼峰(5) 的厚度不低于轮辋( 最薄处壁厚。
专利摘要一种窗口亮边车轮,包括轮辐、轮辋和气门孔,其特征在于外驼峰内侧的轮辐与轮辋的交界处开设有背肋槽;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外驼峰内侧的轮辐与轮辋的交界处开设有背肋槽,使得轮辐与轮辋的结构变成弹性结构,更好的缓冲轮辐和外轮缘受到的冲击力,同时减轻了车轮的重量。
文档编号B60B3/00GK201872524SQ20102028607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0日
发明者臧立根 申请人:保定市立中车轮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