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生命安全保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554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校车生命安全保障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为被遗忘在校车内的儿童提供人生防护并可防止超载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安全保障系统。
背景技术
每年,被遗忘在校车内的儿童被闷死、校车超载引发严重交通事故的悲剧频频发生,人们在谴责司机、老师不负责任时,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人不是机器,总有受干扰和疏忽的时候,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防患于未然。

发明内容
校车生命安全保障系统包括人生防护系统和防超载系统。 本发明是在车内的过道前后两端装上红外探头,红外探头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车辆的电门、门锁、喇叭、双闪灯、电动窗,电源连接。当车辆的电门、门锁都关闭时,控制器启动人生防护系统,其他情况下,人生防护系统都是关闭的;当车辆启动后,控制器启动防超载系统,其他情况下,防超载系统都是关闭的。人生防护系统启动后,红外探头将探测到的人体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设好的程序,启动车辆的喇叭和双闪灯,喇叭长鸣,双闪灯闪动,间隔一定的时间段后,红外探头再次被触发时,控制器打开车辆的电动窗,并在数分钟后关闭电动窗,如此不断的重复。防超载系统启动后,红外探头探测到车内过道上连续长时间的有人体信号存在后,控制器启动车辆的喇叭和双闪灯,喇叭长鸣,双闪灯闪动,以提示校车超载,直到车辆关闭电门为止。控制器内加入G S M系统,使人生防护系统可拨出预先设好的电话号码,通知司机或老师。控制器内加入语音芯片,以播放语音提示。将二氧化碳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以探测车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否持续上升,并据此控制电动窗的打开时间,为人生防护系统提供二次保障。


图1.校车生命安全保障系统示意图1:控制器;2 :电源;3 :红外探头;4 二氧化碳传感器;5 :喇叭;6 :双闪灯;7 :电动窗;8 :电门;9 :门锁。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具体实施时,人生防护系统可设成红外探头触发的前两次,都是校车的喇叭、双闪灯持续动作一分钟,红外探头触发第三次时,打开车窗,并在六分钟后关闭车窗,如此不断的重复。防超载系统可采用红外对射探头,并应安装在人膝盖以上的高度,以防有人长时间伸脚而触发系统。电动窗的打开时间应根据儿童爬出车窗所需的时间,并适当加以延长,电动窗应有防夹功能,电动窗下应有为儿童攀爬车窗提供便利的支撑物。
如果不愿让儿童攀爬车窗,则可将电动窗只打开一部份,并使其始终保持打开的状态,直到车门被打开为止。人生防护系统和防超载系统是可选的。防超载系统不可让车辆熄火,以防造成交通事故。本发明虽不是最尖端的生命保障系统,但无疑是最物美价廉,最实用的。
权利要求
1.校车生命安全保障系统包括人生防护系统和防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车内过道前后两端装有红外探头,红外探头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车辆的电门、门锁、喇叭、双闪灯、电动窗,电源连接。
2.如权力要求I所述的校车生命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辆的电门、门锁都关闭时,控制器启动人生防护系统,其他情况下,人生防护系统都是关闭的;车辆启动时,控制器启动防超载系统,其他情况下,防超载系统都是关闭的。
3.如权力要求1、2所述的校车生命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人生防护系统启动后,红外探头将探测到的人体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设好的程序,启动车辆的喇叭和双闪灯,间隔一定的时间段后,红外探头再次被触发时,控制器打开车辆的电动窗,并在数分钟后关闭电动窗,如此不断的重复。
4.如权力要求1、2所述的校车生命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防超载系统启动后,红外探头探测到车内过道上连续长时间的有人体信号存在,控制器即启动车辆的喇叭和双闪灯,直到车辆关闭电门为止。
5.如权力要求I所述的校车生命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加入GS M系统,使人生防护系统可拨出设好的电话通知司机或老师。
6.如权力要求I所述的校车生命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加入语音芯片,以播放语音提示。
7.如权力要求I所述的校车生命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将二氧化碳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以探测车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否持续上升,并据此控制电动窗的打开时间,为人生防护系统提供二次保障。
全文摘要
校车生命安全保障系统包括人生防护系统和防超载系统,是在车内过道前后两端装上红外探头,红外探头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车辆的电门、门锁、喇叭、双闪灯、电动窗,电源连接。人生防护系统启动后,红外探头将探测到的被遗忘在车上的人体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设好的程序,启动车辆的喇叭、双闪灯,打开电动窗,并在数分钟后关闭电动窗,如此不断的重复。防超载系统启动后,红外探头探测到车内过道上连续长时间的有人体信号存在,控制器即启动车辆的喇叭和双闪灯,以提示校车超载。
文档编号B60Q9/00GK103010138SQ20121052205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7日
发明者周智昂 申请人:周智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