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安全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671279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校车安全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校车安全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装置包括电源管理模块、主控模块、视频采集模块、视频显示模块、音频模块、超载识别与滞留监测模块、存储模块以及网络传输模块,视频采集模块、视频显示模块、音频模块、超载识别与滞留监测模块、存储模块以及网络传输模块分别连接在主控模块上,电源管理模块为系统中的其他模块提供电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校车安全监测装置,能够实现超载与滞留物监测、超速与越界监测、站点播报监测、烟雾监测、主动报警监测,智能省电监测、异常移动监测及报警联动。通过这些监测功能,系统自动发出预警提示,提高校车的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校车主动防御事故发生的能力,有效避免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专利说明】校车安全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公开一种校车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校车安全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剧,以及就读学校流动性的增强,校车在接送学生上学放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近些年来,根据新闻报道可知全国各地发生多起校车安全事故,造成中小学生重大伤亡,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0003]为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针对校车安全事故专门研究起草了《校车安全条例》,其中对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单位、校车安全标准、校车使用许可、校车驾驶人资格与驾驶行为规范、校车通行安全、学生乘车安全等多个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虽然政府一系列的指导政策对解决该问题提供的必要的条件,但如何实施,如何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方案就需要专业的安防监控技术手段。
[0004]校车安全作为一个长期的监管问题,迫切需要依赖相关技术设施,对其安全运行进行有效的实时监管,从而可将校车安全由“事后处罚”变为“事中报警”,甚至“事前预警”,同时监管部门也可以实时实现校车的监管。
[0005]现有技术中的校车监管技术存在如下诸多种不同的分类,其各有各的优缺点:
1、采用红外线对射技术进行人数统计和车内人员的滞留监测,如中国在先专利,申请号为201110453077.0,发明名称为:校车超载远程监控系统;申请号为201110453078.5,发明名称为:校车超载监控装置;申请号为201310045426.4,发明名称为:一种校车安全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申请号为201220257042.X,发明名称为:校车安全驾驶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智能化系统等专利,此种技术的缺点很明显,红外对射计数的技术方案未能有效防止人为的遮挡作弊带来的超载及无法确认滞留学生身份。
[0006]2、RFID技术进行人数统计与车内人员的滞留监测,如中国在先专利,申请号为201110459470.0,发明名称为:校车安全监控系统;申请号为201310134761.1,发明名称为:一种校车超员监控系统;申请号为201210038817.9,发明名称为:校车安全监控系统;申请号为01220093369.8,发明名称为:校车安全监控系统,申请号为:201220608894.9,发明名称为:校车智能管理系统,申请号为:201220579326.0,发明名称为:一种校车安全系统,申请号为:201320267805.3,发明名称为:一种校车管理系统等专利,此种技术的缺点为打卡人数统计对于未注册而人为不打卡带来的超载难以进行有效监测,对于忘记带卡而不能打卡的人带来不便,增加了人为不打卡带来的学生滞留监测风险。
[0007]3、采用视频分析技术进行人数统计与车内人员的滞留监测,如中国在先专利,申请号为201210345012.9,发明名称为:一种校车监控方法和系统,申请号为201210411201.1,发明名称为:校车车内安全监控系统,申请号为201220646797.9,发明名称为:基于智能视频的校车监测系统等专利,此种技术的缺点为基于视频分析技术的人数统计对环境光照变化、处理器性能与上下车速度及间距适应能力差,不适于实际使用。
[0008]4、采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人数统计与车内人员的滞留监测,如中国在先专利,申请号为201310096618.8,发明名称为: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校车安全管理方法(人脸),申请号为201220390464.4,发明名称为:一种基于GPS和人脸识别的校车全自动监控,申请号为201320261754.3,发明名称为:一种校车安全管理系统(指纹)等专利,此种技术的缺点为生物识别中的人脸识别对于光照、姿态与表情等变化适应能力差,随着环境光照、姿态与表情的变化,识别效率降低,难以适应校车环境工况。对于授权
【发明者】李战斌, 李 赫, 刘中奎, 林苏鹏 申请人:深圳市安芯数字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