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826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雨刮器马达固定到雨刮器上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雨刮器中,雨刮器马达是通过2至3个螺钉直接或间接地固定的。迄今为止已公知下列方式通过3个螺钉将雨刮器马达直接固定到钣金支架上通过2个螺钉将雨刮器马达直接安装在雨刮器固定管上将雨刮器马达压紧安装在雨刮器固定管上,通过钣金支架和3个螺钉间接固定通过3个螺钉将雨刮器马达安装在汽车车身上。由于以上的安装方式均涉及使用螺钉,因此,装配流程较为复杂。并且所采用的钣金支架体积较大,导致难以安装在有限空间内,并且导致材料消耗大,重量增加,增加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将雨刮器马达固定到雨刮器上的固定系统,其以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简化的装配过程来安装雨刮器马达。而且,该固定系统能够经受所有会在工作状态中出现的负载,尤其是在极端情况下,例如雨刮器被阻挡或者雪载的情况下。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将雨刮器马达固定到雨刮器上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该雨刮器马达包括齿轮箱壳体,该雨刮器具有固定管,齿轮箱壳体具有用于沿固定管的纵向容纳固定管的容纳槽,该固定系统包括覆盖容纳槽的开口的板状支架,板状支架具有位于容纳槽相对两侧上的前侧和后侧,在固定管放置于容纳槽中的状态下,该板状支架在前侧和后侧与齿轮箱壳体卡扣配合和/或插接配合并压紧固定管,从而将齿轮箱壳体和固定管压紧安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板状支架与齿轮箱壳体卡扣配合和/或插接配合,完全省掉了单独的紧固件,操作方便,简化了装配过程,并且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紧凑,减小了板状支架的安装空间。优选地,该板状支架在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钩状部,齿轮箱壳体在与钩状部对应的位置设置突起,所述钩状部钩住所述突起。优选地,该板状支架具有实质上的矩形形状,在该板状支架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两个沿所述纵向间隔开的钩状部。优选地,所述板状支架为两个,每个板状支架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分别在前侧和后侧设置一个钩状部。优选地,该板状支架包括实质上矩形的第一部分以及从第一部分朝向后侧渐缩式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共面,第一部分压紧固定管并且在前侧设有两个沿所述纵向间隔开的钩状部,第二部分在后侧设有一个钩状部。[0014]进一步优选地,第二部分靠近后侧设有定位孔,齿轮箱壳体在对应的位置设置定位突起以插入所述定位孔内。优选地,齿轮箱壳体在前侧或后侧设置至少一个卡槽,该板状支架在与卡槽对应的位置插入所述卡槽内,并且齿轮箱壳体在与设置卡槽相反的一侧设置至少一个突起,该板状支架在与突起对应的位置设置用于钩住所述突起的钩状部。优选地,该板状支架具有实质上的矩形形状,在该板状支架的前侧或后侧分别设置两个沿所述纵向间隔开的钩状部,并且该板状支架的相反的另一侧插入齿轮箱壳体的卡槽内。优选地,所述板状支架为两个,每个板状支架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在前侧或后侧设置一个钩状部而在相反的另一侧插入齿轮箱壳体的卡槽内。优选地,该板状支架包括实质上矩形的第一部分以及从第一部分朝向后侧渐缩式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共面,第一部分压紧固定管,第一部分在前侧设有两个沿所述纵向间隔开的钩状部而第二部分在后侧插入齿轮箱壳体的卡槽内,或者,第一部分在前侧插入齿轮箱壳体的卡槽内而第二部分在后侧设有一个钩状部。进一步优选地,第二部分靠近后侧设有定位孔,齿轮箱壳体在对应的位置设置定位突起以插入所述定位孔内。优选地,该板状支架沿固定管的纵向设有用于压紧固定管的凹部。优选地,该板状支架的上表面上设有加强筋。根据本实用新型,雨刮器马达与雨刮器间的安装方式是压紧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且节省材料。因此在重量、成本和安装空间方面都有节省。尤其是压紧连接区域的宽度可以减小,从而能够使用在结构空间有限的项目中。

下面,将借助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举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其中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从右上侧看的立体图;图2是图I所示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从左上侧看的体图;图3是沿图2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从右上侧看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从左上侧看的立体图;图6是沿图5的B-B线截取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从右上侧看的立体图;图8是图7所示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从左上侧看的立体图;图9是沿图8的C-C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从右上侧看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从左上侧看的立体图;[0035]图12是沿图11的D-D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从右上侧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下文中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均参考图I所示的方向。(第一实施例)图I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用于将雨刮器马达的齿轮箱壳体I固定到雨刮器的固定管2。该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通过板状支架3实现齿轮箱壳体I和固定管2之间的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齿轮箱壳体I在靠近马达输出轴保持部10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固定 管2的容纳槽11,该容纳槽11沿着固定管2的纵向(即,图3中的左右方向)延伸。在将齿轮箱壳体I安装到固定管2时,该容纳槽11局部围绕固定管2的一侧外表面(在图3中示出为下侧),并与固定管2的该侧外表面形状吻合。该容纳槽11的上侧开口覆盖有板状支架3,板状支架3具有位于容纳槽11相对两侧上的前侧和后侧,在固定管2放置于容纳槽11中的状态下,该板状支架3在前侧和后侧与齿轮箱壳体I卡扣配合并压紧固定管2,从而将固定管2与齿轮箱壳体I压紧在一起。齿轮箱壳体I和固定管2之间的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基本上保持不变,即两者通过平面表面结合曲面表面的形状吻合实现连接,故在此不再详细描述。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齿轮箱壳体I上原有的螺丝孔柱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靠近容纳槽11在齿轮箱壳体I的外表面上设有四个突起,以与板状支架3的钩状部卡扣配合。如图3所示,在齿轮箱壳体I的前侧表面上设置向前延伸的第一、第二突起12、13,并且在容纳槽11的后侧在齿轮箱壳体I的外表面上设置向后延伸的第三、第四突起14、15。通过在齿轮箱壳体I上设置卡扣结构,能使其铸造模具无需增加额外的滑块机构。板状支架3具有大致矩形的本体30,用于压靠固定管2。在本体30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两个沿固定管2的纵向间隔开的钩状部311、312、321、322,分别用于钩住齿轮箱壳体I的第一、第二突起12、13以及第三、第四突起14、15。每个钩状部从本体30大致竖直地向下延伸,并在末端向内弯曲形成钩,如图3所示。此外,本体30设有供齿轮箱壳体I的马达输出轴保持部10穿过的切口 301,该切口 301局部围绕马达输出轴保持部10。为了增大平衡性能,各有两个突起和钩状部布置在马达输出轴保持部10的两侧。为了更好地压紧固定管2,板状支架3的本体30在与固定管2接触的位置向下凹陷形成与固定管2接触的凹部33,凹部33沿着固定管2的纵向延伸,从而增大两者之间的压紧力度。所述凹部33可以是一个,沿着固定管2的纵向(也即图示的左右方向)延伸贯穿本体30整个长度。但是,凹部33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可以是沿着该纵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如图I、图2所示,在本体30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置一个凹部33。所述凹部33的形状在侧面看时可以是大致的U形或梯形,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压紧接触固定管2即可。此夕卜,所述凹部33也不是必需的,只要本体30能压紧固定管2即可。另外,为了增大板状支架3的强度,在板状支架3的上表面上在每个凹部33中分别设置加强筋34,与凹部33凹陷的方向相反,该加强筋向上隆起,例如形成为图I、图2中所示的圆拱形,并且与凹部33的两个相对侧面连接。但是,加强筋34的形状和数量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根据需要来任意设定。并且,加强筋34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不必限定于凹部33内,而可以设置在板状支架3的其它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板状支架3可以通过冲压和弯曲工艺由支架板坯形成。凹部33也可以通过对板状支架3进行冲压形成。在该实施例中,板状支架3在前侧上形成有两个钩状部311、312,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板状支架3的前侧中间位置形成与钩状部311、312大小类似的一个钩状部,也可以形成在板状支架3的整个长度或大部分长度上连续延伸的一个钩状部。在将固定管2与齿轮箱壳体I装配在一起时,首先将固定管2放置在容纳槽11内,然后将板状支架3的四个钩状部钩住齿轮箱壳体I的对应突起,从而将齿轮箱壳体I安装到固定管2。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卡扣配合方式,简化了雨刮器马达固定 系统的结构以及装配过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实施例)图4至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其中,相同或类似的部件采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相同或类似的部件的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仅在于,板状支架3为两个体积更小的大致矩形的支架,如图4、图5所示。每个支架3分别在前、后侧设有一个钩状部,用来钩住齿轮箱壳体I上的突起。此外,每个支架3同样形成凹部33以压靠固定管2,并且在凹部33中形成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加强筋34。通过设置两个更小的板状支架3,可以节省材料,使得整个固定系统的重量更小,并且减小板状支架3所占据的空间。另外,若有一个支架出现故障,则只需更换该支架即可,另一个支架仍可继续使用,这也降低了成本。(第三实施例)图7至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其中,相同或类似的部件采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相同或类似的部件的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如图7、图8所示,板状支架3包括大致矩形的第一部分31和与第一部分31共面的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用于压靠固定管2,第二部分32从第一部分31朝向后侧渐缩式延伸越过马达输出轴保持部10,并在后端具有一个钩状部321,与此相对应,齿轮箱壳体I在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突起以与该钩状部321相配合。第二部分32中形成有围绕马达输出轴保持部10供其穿过的开口 323。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第一部分31在前侧靠近左、右端部分别设有一个钩状部311、312,齿轮箱壳体I在前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两个突起。从而,板状支架3通过三个钩状部与齿轮箱壳体I的三个突起卡扣配合。另外,除了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每个凹部33中设置加强筋34之外,每个加强筋34还朝向板状支架3的后侧局部围绕马达输出轴保持部10延伸,从而增强第二部分32的强度。当然,加强筋34并不限于图示的形状和数量,并且其可以设置在板状支架3的任意位置上来实现相同功能。(第四实施例)图10至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其中,相同或类似的部件采用与第三实施例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相同或类似的部件的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仅在于,在板状支架3的后端靠近钩状部321设有定位孔324,以容纳齿轮箱壳体I上设置的与之相对应的定位突起16,如图12清楚地所示。在将板状支架3安装到齿轮箱壳体I上时,将定位突起16与定位孔324对准,并将三个钩状部钩到三个突起上,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由于设置了定位突起和定位孔,可以防止板状支架3相对于齿轮箱壳体I的位置偏移。(第五实施例)·[0061]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本实施例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不同点仅在于,取消在齿轮箱壳体I的前侧设置的两个突起,反而是设置两个卡槽17、18,用于将板状支架3的前侧插入实现插接配合,从而限制其移动。板状支架3的后侧仍设有钩状部来钩住齿轮箱壳体I后侧的一个或两个突起。需要说明的是,卡槽也可以设置在齿轮箱壳体I的后侧,而在齿轮箱壳体I的前侧设置突起,也即,图13所示的卡槽的位置可以调换到后侧,从而齿轮箱壳体I采用卡槽和突起相组合的方式实现相同效果。并且,卡槽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更多。另外,还可以在齿轮箱壳体I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卡槽,使板状支架3的前侧和后侧均与齿轮箱壳体I插接配合。本实施例所示的这种配合方式同样适用于前述的第一至第四实施例。另外,齿轮箱壳体I和板状支架3的卡扣配合位置并不限于前述实施例所述,比如,可以在前侧设置一个或两个卡扣配合,也可以在后侧设置一个或两个卡扣配合,只要能将齿轮箱壳体I和板状支架3配合在一起即可。另外,为了节约材料,第一、第三、第四实施例中的板状支架3的前侧可以被局部切除,例如可以被切出半圆形的缺口。与现有的实施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I、减小了板状支架的材料消耗、重量和成本;2、完全省去螺钉,取消了打螺丝工序,简化了装配过程;3、设计紧凑,减小了齿轮箱壳体和板状支架上的安装空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就其更宽泛的意义而言不限于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细节、代表性结构以及示例性示例。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将雨刮器马达固定到雨刮器上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雨刮器马达包括齿轮箱壳体(1),该雨刮器具有固定管(2),齿轮箱壳体(I)具有用于沿固定管(2)的纵向容纳固定管(2)的容纳槽(11),该固定系统包括覆盖容纳槽(11)的开口的板状支架(3),板状支架(3)具有位于容纳槽(11)相对两侧上的前侧和后侧,在固定管(2)放置于容纳槽(11)中的状态下,该板状支架(3 )在前侧和后侧与齿轮箱壳体(I)卡扣配合和/或插接配合并压紧固定管(2),从而将齿轮箱壳体(I)和固定管(2)压紧安装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板状支架(3)在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钩状部(311,312,321,322),齿轮箱壳体(I)在与钩状部对应的位置设置突起(12,13,14,15),所述钩状部钩住所述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板状支架(3)具有实质上的矩形形状,在该板状支架(3)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两个沿所述纵向间隔开的钩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支架(3)为两个,每个板状支架(3)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分别在前侧和后侧设置一个钩状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板状支架(3)包括实质上矩形的第一部分(31)以及从第一部分(31)朝向后侧渐缩式延伸的第二部分(32),第二部分(32)与第一部分(31)共面,第一部分(31)压紧固定管(2)并且在前侧设有两个沿所述纵向间隔开的钩状部,第二部分(32)在后侧设有一个钩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32)靠近后侧设有定位孔(324),齿轮箱壳体(I)在对应的位置设置定位突起(16)以插入所述定位孔(324)内。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齿轮箱壳体(I)在前侧或后侧设置至少一个卡槽(17,18),该板状支架(3)在与卡槽对应的位置插入所述卡槽内,并且齿轮箱壳体(I)在与设置卡槽相反的一侧设置至少一个突起,该板状支架在与突起对应的位置设置用于钩住所述突起的钩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板状支架(3)具有实质上的矩形形状,在该板状支架(3)的前侧或后侧分别设置两个沿所述纵向间隔开的钩状部,并且该板状支架(3)的相反的另一侧插入齿轮箱壳体(I)的卡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支架(3)为两个,每个板状支架(3)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在前侧或后侧设置一个钩状部而在相反的另一侧插入齿轮箱壳体(I)的卡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板状支架(3)包括实质上矩形的第一部分(31)以及从第一部分(31)朝向后侧渐缩式延伸的第二部分(32),第二部分(32)与第一部分(31)共面,第一部分(31)压紧固定管(2),第一部分(31)在前侧设有两个沿所述纵向间隔开的钩状部而第二部分(32)在后侧插入齿轮箱壳体(I)的卡槽内,或者,第一部分(31)在前侧插入齿轮箱壳体(I)的卡槽内而第二部分(32)在后侧设有一个钩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32)靠近后侧设有定位孔(324),齿轮箱壳体(I)在对应的位置设置定位突起(16)以插入所述定位孔(324)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板状支架(3)沿固定管(2)的纵向设有用于压紧固定管(2)的凹部(3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板状支架(3)的上表面上设有加强筋(3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雨刮器马达固定到雨刮器上的雨刮器马达固定系统,该雨刮器马达包括齿轮箱壳体(1),该雨刮器具有固定管(2),齿轮箱壳体(1)具有用于沿固定管(2)的纵向容纳固定管(2)的容纳槽,该固定系统包括覆盖容纳槽的开口的板状支架(3),板状支架(3)具有位于容纳槽相对两侧上的前侧和后侧,在固定管(2)放置于容纳槽中的状态下,该板状支架(3)在前侧和后侧与齿轮箱壳体(1)卡扣配合和/或插接配合并压紧固定管(2),从而将齿轮箱壳体(1)和固定管(2)压紧安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板状支架卡扣装配和/或插接配合到齿轮箱壳体上,简化了装配过程,并且使得整个固定系统的结构紧凑。
文档编号B60S1/04GK202716854SQ20122041901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2日
发明者M·克斯特斯, J·齐默尔, 杨元浩, T·霍尔策, 陈金松 申请人: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