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其纵向引导件中向前移动并具有折叠靠背的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280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可在其纵向引导件中向前移动并具有折叠靠背的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车辆座椅具有为了易于进入而被触及的记忆单元,所述单元包括:记忆带材(17),其具有沿轨道纵向方向以周期性间隔m一个在另一个后面设置的齿;滑块(9),其在引导构件(102)上沿轨道(50、52)的纵向方向可位移地受到引导,所述引导构件连接到所述座椅轨道(52);以及包括壳体的滑架(1),所述壳体沿轨道纵向方向在记忆带材(17)上受到引导,且闩锁构件(4)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中。所述记忆带材(17)的周期性间隔m等于闩锁开口的周期间隔r和锁定齿的周期性间隔p的差值。记忆带材(17)和滑架(1)的部件被定位在由轨道限定的通道形空腔中。致动杠杆(3)、滑块(9)和安装构件(7)的部件形成能够预装配并安装于座椅轨道(52)中的单元。记忆带材(17)的齿沿y方向向外突出。
【专利说明】可在其纵向引导件中向前移动并具有折叠靠背的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其具有:
[0002]-基部框架,其包括至少一个地板轨道以及在所述地板轨道中受到引导的座椅轨道;
[0003]-用于对这些轨道相对于彼此进行纵向调节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
[0004]a)至少一个棘轮齿;以及
[0005]b)闩锁带材,其具有沿轨道纵向方向一个在另一个后面设置的闩锁孔,所述闩锁带材连接到地板轨道上;
[0006]-记忆装置,其包括:
[0007]a)记忆带材,其包括沿轨道纵向方向以周期性间隔m—个在另一个后面设置的齿;
[0008]b)致动杠杆,其设置成能够在座椅轨道上枢转并具有侧面A ;
[0009]c)滑块,其受到引导以便沿轨道纵向方向在与所述座椅轨道相连接的引导构件上位移;
[0010]d)包括壳体的滑架,所述壳体沿轨道纵向方向在记忆带材上受到引导,且包括闩锁齿的闩锁构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闩锁齿与记忆带材的齿相配合;
[0011]-座椅支撑部,其连接到所述基部框架,且保持凸轮可枢转地安装于其上;
[0012]-座椅靠背,其
[0013]a)连接到所述座椅支撑部以便可围绕枢转轴线枢转;
[0014]b)包括触发器,通过其可以触发座椅靠背向前围绕枢转轴线的折叠;
[0015]c)包括止动部,其与保持凸轮配合且将座椅靠背保持在向前折叠的位置;以及
[0016]d)包括销;
[0017]-解锁鲍登缆线,其芯部在上端部处连接到销以及在下端部处连接到解锁挡板,且其护套在上端部处设置到座椅支撑部上;以及
[0018]-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其芯部在上端部处连接到保持凸轮以及在下端部处连接到滑块,且其护套在上端部处连接到座椅支撑部以及在下端部处连接到滑块。
【背景技术】
[0019]具体地,在小客车在车辆的一侧上仅具有单个门但包括第二排座椅的情况下,已知的是向前折叠座椅靠背,然后使得相关的前排座椅在其轨道中向前位移。这使得容易进入。这被称为舒适进入或易于进入的功能。为此目的,触发器设置于座椅靠背上,这将取消通常设置的座椅靠背的阻挡。一旦触发器操作,则所述座椅靠背可向前折叠。纵向调节机构的锁定装置借助于这种运动而被拉动释放;座椅能够在所述轨道中向前推动。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则偏离座椅在纵向调节机构中的预先设定位置。已知当座椅从向前推动位置再次向回移动时,记忆装置能够随后将所述位置重新定位。本发明涉及这种记忆装置。其旨在改进和简化这种记忆装置。[0020]关于现有技术,参考DE102006009265A1 和 EP1390226B1。从 DE102009010226A1 以及DE2004001388U1已知不具有单独记忆带材的内存装置。

【发明内容】

[0021]本发明旨在将记忆装置的部件以尽可能大的程度设置于由这两个轨道限定的通道形的空腔中。因此,记忆装置受到良好地保护。只有用于启动到记忆装置中的致动的必要接近部才处于轨道外侧。为此目的,开孔(例如孔等)能够设置于座椅轨道中。
[0022]基于此,本发明基于以如此的方式进一步改进在引言中所提及类型的车辆座椅的目的,使得记忆装置能够实现精确的重新定位、具有更简单的结构、并可在通道形空腔中良好地设置。
[0023]通过将以下特征的一个、优选多个添加到在第一段中所提及特征上来实现该目的,所述特征为:
[0024]-记忆带材的周期性间隔m等于棘轮齿与闩锁带材的两个紧邻闩锁位置的距离;
[0025]-记忆带材和滑架的部件被定位在由轨道界定的通道形空腔中;
[0026]-致动杠杆、滑块和安装构件的部件形成结构单元,其可预先装配并安装于座椅轨道中;
[0027]-记忆带材的齿在x-y平面内延伸;
[0028]-保持凸轮沿对于止动部而言的闩锁方向借助于第一弹簧偏压,其中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的芯部弹性地偏压;
[0029]-解锁鲍登缆线的护套在常规状态下在延伸经过第一路径,并且在所述解锁鲍登缆线的致动状态下延伸经过第二路径,这两个路径彼此不同,其中护套的两个端部之间的净距离有至少4毫米、优选至少5毫米的差别;
[0030]-解锁鲍登缆线护套的下端部设置于致动杠杆上;以及[0031 ]-闩锁构件在x-y平面内执行锁定动作。
[0032]在闩锁带材中闩锁齿的两个相邻的不同闩锁位置的最小距离被称为增量t。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本发明的其它示例性实施例和特征从其它权利要求以及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变得显而易见,其不应被理解成是限制性的且在下面将参照附图对其进行解释说明。在附图中:
[0034]图1示出整个前排座椅被定位在正常位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0035]图2示出如图1所示的座椅,但是示出的机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现在处于向前折叠的位置,纵向调节机构的锁定已被释放,但是座椅尚未在纵向导轨内向前移动;
[0036]图3示出设置于纵向导轨区域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座椅部件的装配透视图;
[0037]图4示出具有其它部件的预先装配单元的透视图;
[0038]图5示出从后部斜下方观察并且用于改进实施例的轨道导轨的透视图;
[0039]图6以从后部、外侧以及上方的斜视图示出根据图5所示轨道导轨的透视图,但是未示出轨道;
[0040]图7以非常类似于图6的视图示出根据图5所示轨道导轨的透视图,但是现在示出轨道;
[0041]图8示出从后部、内侧和略高于相对轨道导轨观察的根据图5所示轨道导轨的透视图;
[0042]图9示出根据图5所示轨道导轨的记忆带材的顶视图;以及
[0043]图10示出沿着图9中的剖面线X-X所取得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图1至图4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图5至图10示出该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改进实施例,其总共具有三项改进。图5至图10将只对它们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差异程度进行论述。三项改进的每一项改进独立于其它改进。
[0045]以已知的方式,车辆座椅包括两对轨道,每一对轨道具有一个地板轨道50和座椅轨道52,所述座椅轨道52在地板轨道50中受到引导以便能够沿轨道纵向方向位移。即座椅轨道52借助于前臂54和后臂56铰接到座椅支撑部58上。在座椅的一侧上,后部板60附接到座椅支撑部58上。此外座椅支撑部58铰接在座椅靠背62上。触发器64设置于座椅靠背62上;其借助于拉动线缆66连接到舒适度凸轮68上,所述舒适度凸轮68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62的框架上。在图1中,触发器64是被动的;舒适度凸轮68抵靠保持部件70的夹持侧面搁置,所述保持部件固定于座椅靠背上。座椅靠背62能够围绕枢转轴线72枢转。只给座椅靠背62提供单个枢转轴线72。与座椅靠背62的垂直倾斜调节围绕第一枢转轴线72执行以及座椅靠背62的向前折叠围绕第二枢转轴线72执行的技术方案相比,根据本发明只设置单一枢转轴线72 ;这两个枢转运动围绕所述枢转轴线72进行。然而,替代地,也可以选择座椅靠背62的垂直倾斜调节围绕与座椅靠背62向前折叠的枢转轴线不同的枢转轴线72进行的解决方案。
[0046]利用垂直的x-y-z坐标系来进行描述。X轴平行于轨道50、52的纵向方向延伸。在图1和图2中,y轴垂直地从附图表面伸出且在图3中画出。
[0047]在根据图2的图示中,触发器64被致动,舒适度凸轮68枢转离开其正常位置,而是现在处于下述位置,使得当座椅靠背62向前枢转时所述舒适度凸轮不再与保持部分70发生碰撞。图2中示出向前折叠状态。
[0048]止动构件74设置于座椅靠背62上;前者(即止动构件74)例如也能够形成于保持部件70上。在图1所示的正常位置中,止动构件与形成于板60上的相对止动部76相接触。保持凸轮78可枢转地设置于板60上。所述保持凸轮以如此的方式定位,以至于通常被定位在所述座椅靠背62、特别是止动构件74的下方。保持凸轮78借助于第一弹簧79沿逆时针旋转方向偏压。因此,其抵靠保持部件70搁置。当座椅靠背62向前折叠到图2中所示的座椅靠背位置时,其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可选地被略微向下推动;其仍与保持部件70相接触,并到达其处于止动部74前面的位置;这在图2中示出。因此,其防止座椅靠背62向回折叠。第一弹簧79例如配置成带腿的弹簧、围绕保持凸轮78的轴线把持、并且一方面支撑在保持凸轮78上、另一方面支撑在板60上。因此,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21的芯部被弹性地偏压。
[0049]保持凸轮78经由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21连接;为此目的,所述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的芯部连接到保持凸轮78 ;鲍登缆线的护套固定到座椅支撑部58上。此外,设置有解锁鲍登缆线20。其具有形成细长孔的芯部;即细长孔围绕销81把持,所述销81以与枢转轴线72相距一定距离的方式设置于座椅靠背62上。此外解锁鲍登缆线20具有固定到座椅支撑部58上的护套,在这种情况下,具体是固定到板60上。在座椅靠背62从图1中所示的正常位置折叠到根据图2的向前位移位置的情况下,张力66施加到解锁鲍登缆线20的芯部上,如从与上述两幅图1和图2的比较显而易见到的那样。因此,纵向调节机构的锁定装置80致动。
[0050]纵向调节机构具有根据现有技术的结构。所述纵向调节机构具有若干个(在装置情况下为三个)棘轮齿82,所述棘轮齿能够彼此独立地接合且共同解除接合;它们在构造上是相同的。所述棘轮齿82沿X方向以周期性间隔r 一个在另一个后面设置。它们沿闩锁方向借助于销弹簧独立地偏压,所述销弹簧未示出且从现有技术中已知。闩锁方向对应于负z轴方向。经由解锁挡板84进行解除接合,所述解锁挡板以公知的方式具有梳状结构且能够共同地提升棘轮齿82。解锁挡板84经由能够围绕横杆86枢转的解除接合杆53致动。枢转运动经由附接到横杆86上的驱动杠杆15来启动。借助于拉动解锁鲍登线缆20的芯部,锁定装置80经由部件15、86、53和84被解除。手柄88附接到横杆86上,锁定装置80的通常设置的阻挡也能够经由所述手柄解除。比较图1和图2,显然的是驱动杠杆15借助于向前折叠的座椅靠背62沿顺时针方向枢转;手柄88沿同一方向枢转;其被提升。因此,所有的棘轮齿82都被拉动释放。
[0051]棘轮齿82通过分配给所述棘轮齿的孔到达附接到座椅轨道52上的销引导件30中。在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棘轮齿大致设置于由两个轨道50、52所界定的通道形空腔中。
[0052]以已知的方式,地板轨道50包括闩锁带材90,闩锁开口 91沿轨道50、52的纵向方向以周期性间隔设置于闩锁带材90中,棘轮齿82的前端部能够接合到所述闩锁开口中。周期性间隔(即在闩锁带材90中同一种类的两个闩锁开口 91的距离)为P。在闩锁带材90中的闩锁齿82的两个相邻的不同闩锁位置的最小距离称为增量t。下述公式适用:t=r-p。闩锁带材90连接到地板轨道50,优选与所述地板轨道一体地形成。此外,记忆带材17连接到地板轨道50上。其平行于闩锁带材90延伸。其具有类似于齿轮的齿而形成的多个齿;记忆带材17能够制成具有常规齿(例如渐开线齿)的齿条。其它形成齿的方法也是可能的。所述齿的齿顶沿轨道50、52的纵向方向设置于一定距离处;所述距离限定记忆带材17的周期性间隔m。所述周期性间隔m被选择以便等于增量t。齿沿正或负y方向突出。记忆带材17的长度对应于闩锁带材90长度且有与所述长度相比最多20%差别。
[0053]滑架I被分配给记忆带材17 ;其在记忆带材17上可位移地受到引导。为此目的,滑架I的上部部分区域从上方到达记忆带材17之上,并且所述滑架的下部部分区域从下方到达记忆带材17之上。记忆带材17由滑架I如此完全地抓牢,使得滑架不能横向于记忆带材17被拉出。优选地,滑架I包括塑料滑行器,其保持滑架I和记忆带材17之间的摩擦较低。在滑架I中,闩锁构件4能够围绕轴线92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枢转。闩锁构件4包括与记忆带材17配合的闩锁齿94。其配置成能够啮合于记忆带材17的两个齿之间。这在设置记忆时发生。通常,在图1中所示的状态下并非这种情况。接下来,闩锁构件4处于枢转位置,其中,所述齿94从记忆带材17释放。
[0054]此外闩锁构件4具有被定位在滑架I外侧的凸耳96。为此目的,滑架I包括导致能够自由地触及凸耳96的凹槽。
[0055]第二弹簧98容纳于滑架I中。其设置于闩锁构件4和滑架I之间。其将闩锁构件4弹性地偏压到齿96不与记忆带材17啮合的位置。第二弹簧98的动作由作用于凸耳96上的压力支持并将闩锁构件4枢转到啮合位置。
[0056]安装构件7设置于座椅轨道52上的前述通道形空腔中。其包括臂,所述臂通过座椅轨道52中的通道伸出;参见图3。致动杠杆3可枢转地安装于安装构件7中。致动杠杆3借助于主弹簧11沿负X方向被拉入最终位置中。主弹簧11设置于安装构件7的臂和致动杠杆3之间,并配置成拉伸弹簧。致动杠杆3为双臂杠杆。角件13附接到致动杠杆3的一个上部杠杆臂上;解锁鲍登缆线20的护套附接到所述角件上。当解锁鲍登缆线20借助于向前折叠座椅靠背62被致动时,如上所述,不仅驱动杠杆15枢转且从而拉动锁定装置80释放,而且致动杠杆3也枢转。因而,解锁鲍登缆线20具有双重功能。其使得纵向调节机构解锁,且其使得致动杠杆3枢转。当解锁鲍登线缆20被致动时,沿视线所测得的护套两个端部之间的距离改变,且优选改变护套长度的至少2%。为了能实现这两种功能,用于主要进行的功能的至少一个止动部是必要的。如果驱动杠杆15的枢转被作为主要功能提供,则首先使其向上枢转到止动位置,然后,使得致动杠杆3枢转。如果致动杠杆3的枢转被替代性地选择为主要功能,则止动部必须被分配给致动杠杆3,且一旦到达止动部,则驱动器杠杆15进行移动。优选的是,致动杠杆3的枢转用作主要功能。给两个运动的每一个提供止动部是适当的,所述止动部分配到枢转位置。借助于选择相应的弹簧(即弹簧11和未示出且偏压解锁挡板84和/或横杆86的弹簧)可获得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
[0057]致动杠杆3在其另一臂上具有侧面AlOO。致动杠杆3穿过座椅轨道52的孔;参见图1和图2。致动杠杆3的超过50%被定位在通道形空腔中。引导构件102设置于安装构件7的主体上。其被定位在通道形空腔中。其由滑块9把持住,所述滑块受到引导以便能够在引导构件102上沿轨道50、52的纵向方向位移。引导构件102沿所述纵向方向的长度比滑块9的窗口 99的相应内部尺寸短,具体短6至8毫米,优选短4至10毫米。为了减小在引导构件102和滑块9的窗口 99之间的摩擦力,辊子设置于引导构件102的顶部和的底部处,所述辊子与窗口 99沿X方向延伸的侧面接触并减小摩擦力。滑块9借助于第一弹簧79被偏压到其基本位置。
[0058]致动臂104在滑块9上向上突出。致动臂104穿过座椅轨道52的孔;参见图1和图2。被定位在轨道侧上的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21芯部的端部作用于致动臂104上。参照虚线120。
[0059]致动凸耳106在滑块9上向下突出。如由虚线108所示,其与凸耳96相接触。另一虚线110示出闩锁构件4或者精确而言是闩锁构件4的侧面B112与侧面AlOO相接触。
[0060]轮廓C114 (其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被配置为凹入的)被定位在销引导件30上。其与闩锁构件4的接触表面116配合。在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接触表面116与轴线92同心。轮廓C114在与所述接触表面116相接触时也与所述轴线92同心。就整体而言,轮廓C114和接触表面116以如此的方式配置,以至于甚至倾斜接触(即从轨道50、52的纵向方向偏离几度角的接触)也由于接触或相应的推动而不会导致闩锁齿94枢转从闩锁位置释放。换言之,接触以如此的方式发生,以至于如果可能的话,力的主方向延伸通过轴线92,或者是在任何情况下靠近该轴线92。由于轮廓C114的上述凹入构造,所述类型接触的重要要求得以满足。
[0061]在底部上,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21的护套被固定在连接构件118中;连接构件118保持在安装构件7的上述臂上。用于处于轨道侧上的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21的护套的端部的连接构件118由弹簧11的弹簧端部固定。
[0062]由于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记忆带材17被定位在销引导件30的下方,因此轮廓C114形成于单独的组件上,所述单独的组件被定位在销引导件30的下方并牢固地连接到所述销引导件上。轮廓C114以与记忆带材17相同的距离被定位在销引导件30的下方。
[0063]基本位置在下面进行描述:锁定装置80处于接合状态,至少两个棘轮齿82进入到闩锁带材90的闩锁孔91中。闩锁构件4紧邻轮廓C114定位;距离例如为0.1至0.2毫米。致动杠杆3沿座椅靠背62的方向由主弹簧11向后拉动。解锁鲍登缆线20松弛。在底部处,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21处于其最大伸长状态。保持凸轮78打开,虽然其不是必需的。座椅靠背62借助于舒适度凸轮68的作用和抵靠于止动部76而被锁定。滑块9的窗口 99在左手侧上是自由的;左侧是X方向。换言之,引导构件102被定位在窗口 99的后端部处。滑块9的致动凸耳106与闩锁构件4的凸耳96接触。致动杠杆3的侧面AlOO与侧面B112接触。由于弹簧11作用于致动杠杆3上,因此侧面AlOO到达侧面B112的前方并且向外推压侧面B112 ;从而,闩锁构件4被解锁并且不与记忆带材17相接触。
[0064]纵向调节机构的正常致动如下:当解锁挡板84经由手柄88致动时,所有的棘轮齿82被提升。现在座椅轨道52能够相对于地板轨道50位移;进行沿轨道纵向方向的位移。易于进入的机构保持处于其基本位置。在调节过程中,当发生向前位移时,滑架I也经由侧面AlOO被向前(朝向图中左侧)拉动。当座椅轨道52向后方位移时,滑架I经由与闩锁构件4接触的轮廓C114向回推动。在轨道相对于彼此正常调节的情况下,滑架I耦接到销引导件30,从而与其一起移动。
[0065]弹簧11优先于偏压闩锁构件4的第二弹簧98。
[0066]在以下,描述所述座椅从正常位置开始沿向前方向的位移(或移动):借助于向前折叠座椅靠背62,解锁鲍登缆线20被绷紧并经由驱动杠杆15和解锁挡板84拉动棘轮齿82释放。此外,优选在此之前,致动杠杆3致动并且侧面AlOO上升。当侧面AlOO被提升时,偏压闩锁构件4的带腿的弹簧能够使得闩锁构件4在滑架I内枢转;因此,闩锁齿94进入与记忆带材17的啮合状态。从而,滑架I与销引导件30解除接合,并借助于形状配合与记忆带材17相关联。形状配合沿纵向调节的方向横向进行。
[0067]当座椅靠背62向前折叠到如图2中枢转的位置时,保持凸轮78向上枢转;其行进到止动部74的前方。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21由此缩回;其进入松弛状态。因此,其不再起到拉动作用。滑块9朝向后方移动;其与滑块9的窗口 99的左前侧相接触。由于保持凸轮78和止动部74的相互作用,因此座椅靠背62的向后折叠被阻止;所述座椅靠背仍然保持处于图2中所示的位置。座椅靠背62首先必须向前折叠到保持凸轮78枢转到止动部74前方的程度;只有这样座椅才能够经由向前折叠的座椅靠背62在纵向调节机构中向前推动;在这方面所述座椅靠背形成致动臂。用户必须施加以便向前折叠座椅靠背62的力显著小于用于将所述座椅在纵向引导件中位移所需的力;差异为至少2倍。
[0068]如果现在座椅经由被阻挡的座椅靠背62再次向回推动,也就是座椅轨道52相对于地板轨道50再次向后位移,则发生下述过程:在达到纵向调节机构的预先设定位置(即所谓的记忆位置)之前不久,滑块9的致动凸耳106接触闩锁构件4的凸耳96。滑块9现在不再参与座椅轨道52相对于地板轨道50的进一步运动。因此,其不再相对于滑架I移动。安装构件7继续连同座椅轨道52 —起移动。在致动凸耳106和凸耳96之间接触之后,座椅轨道52仍可连同安装构件7 —起向后移动大约6至8毫米。偏压的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21被拉动相应的量。其借助于第一弹簧79偏压。保持凸轮78沿向下方向的枢转运动发生。因此,保持凸轮78从止挡构件74释放。座椅靠背62被释放。其可再次向上折叠。在座椅在轨道50、52中的向后位移结束处,轮廓Cl 14抵接闩锁构件4,并且座椅通过啮合于记忆带材17中的闩锁齿94止动。从而防止进一步的向后移动。
[0069]一旦座椅靠背62回到正常位置(参见图1),则解锁鲍登线缆20松弛。现在棘轮齿82能够再次啮合。致动杠杆3经由弹簧11移动;其侧面AlOO从而行进到闩锁构件4的侧面B112的后面。从而使得闩锁构件4枢转;闩锁齿94从记忆带材17释放。
[0070]根据本发明的布置的特别优点在于其可组合成单一的结构单元,参见图4,其可作为预制的单元安装到轨道50、52的通道形空腔中。一个特别的优点还在于闩锁构件4的水平移动。此外,一个特别的优点在于重新定位确切记忆位置的事实,且任何情况下都如此。在现有技术中确实出现以下情况,即被重新定位的并非精确记忆位置,而是重新定位在所述记忆位置略微向前或略微向后的位置。
[0071]图4示出安装到座椅轨道52上的预先装配的结构单元。驱动杠杆15连接到横杆86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已经实现且驱动杠杆15不属于上述结构单元。记忆带材17和滑架I不属于结构单元。储存带材17连接到地板轨道50上;其优选直接由地板轨道50形成。当地板轨道50安装时,滑架I被定位在记忆带材17上。在一个替代方案中,其沿纵向方向推到记忆带材17上。另外,也可将记忆带材17和滑架I添加到该结构单元;在这种情况下,记忆带材17随后连接到地板轨道50上。
[0072]致动杠杆3、滑块9和安装构件7的部件形成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安装到上述通道形空腔中。具体地,其连接到座椅轨道52。
[0073]致动杠杆3的邻接侧面AlOO的侧面D122是弯曲的并以如此的方式形成,以至于在向后移动的过程中,致动杠杆3克服主弹簧11的作用被向上推动且能滑动经过滑架I。因此,致动杠杆3的侧面AlOO可再次行进到闩锁构件4的侧面B112的后面,由此,滑架I再次耦接到所述销引导件30。
[0074]在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21的情况下,只有芯部在工作。解锁鲍登缆线20的细长孔的长度以如此的方式选择,以至于在座椅靠背62的正常角度调节的情况下,在使用位置没有张力施加到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21的芯部上。换言之,在座椅靠背62的正常角度调节的情况下销81不会与细长孔的端部相接触。
[0075]下面将参照图5至图10对第一实例的改进实施例进行描述。
[0076]从根据图2的位置开始,如果在座椅的调节过程中再次达到记忆位置,则滑块9拉动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21 ;因此座椅靠背62被释放。接下来,座椅靠背62能够再次移动到竖直位置。滑块9上的距离以1:1的关系对应于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21上的距离。然而,这具有一定的缺点。如果座椅以较小的速度向回推动,则座椅位移力的可感知的增加变得显著。从用于释放所述座椅靠背的一系列功能开始时的情况看,用户会注意到位移力的明显增加。[0077]为了使得位移力的增加变得对于用户不太明显,松辊的原理被引入到第一项改进中。由此获得1:2的传动比。从而用于释放所述座椅靠背的一系列功能的位移力减小了一半。具体而言,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比发生下述的改变:现在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21芯部的下端部不再直接连接到滑块9 ;而是夹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具有电缆接线片150和舒适度调节辊子152。舒适度调节辊子152能够在电缆接线片150内自由旋转。此夕卜,传动装置包括较短的电缆154,其围绕舒适度调节辊子绕过约180°左右的圈。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的芯部21作用于电缆接线片150上;所述芯部被钩连在那里。较短缆线154以第一端部作用于滑块9上。较短缆线154的另一端部连接到座椅轨道52上。舒适度调节辊子152的旋转轴线平行于y方向延伸。
[0078]主弹簧11导致将转矩作用于致动杠杆3上,所述致动杠杆可旋转地安装。所述转矩作为接触力作用于闩锁构件4上并将其按压,使其解除与记忆带材17的闩锁啮合。在这种情况下,接触力必须大于经由滑块9作用于闩锁构件4上的力。借助于安装松动的接触辊152,主弹簧11的力或由其作用于致动杠杆3上的转矩减半。此外,现在主弹簧11被定位在由轨道50、52所界定的通道形空腔中。这导致较小的结构空间以及对主弹簧11布置进行更大程度的保护。
[0079]在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座椅靠背62向前折叠时,解锁鲍登缆线20将轨道的纵向调节机构的锁定解锁;同时,致动杠杆3向前枢转;因此,闩锁构件4与记忆带材17接合。这种双重功能是可能的,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解锁鲍登缆线20芯部的端部作用于驱动杠杆15上,其使得能够将轨道的纵向调节机构解锁,以及另一方面,解锁鲍登缆线的护套设置于致动杠杆3上,由此启用致动杠杆3的枢转运动。
[0080]但是,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驱动杠杆15必须具有相对较长的杠杆长度。因此,对于结构空间需求的增加成为必要的。设置于致动杠杆3上的解锁鲍登缆线20的护套也需要结构空间。为了能够降低结构空间以及使得致动杠杆3更小,松辊的原理被引入到这种情况中。在第二项改进中,提供可旋转地安装于螺栓158上的解锁辊子156。在这种情况下,驱动杠杆15能够被省略。解锁鲍登缆线20的护套附接到座椅轨道52上;这借助于合适的保持板来完成。解锁鲍登缆线20的芯部围绕解锁辊子156迂回;芯部的一端经由保持板连接到致动杠杆3。在将记忆系统插入到轨道50、52的通道形空腔中之后,保持板经由螺纹套筒旋拧到致动杠杆3上。螺栓158不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横杆86上。解锁辊子156的旋转轴线平行于y方向延伸。
[0081]第三项改进涉及记忆带材17的后续安装。根据第一实施例,记忆带材17和地板轨道50在装配轨道50、52之前连接成一对轨道。为了能够仅为那些纵向导轨装备具有记忆装置的记忆带材17,在第三项改进中,在轨道50、52被喷涂结合到一起以便形成一对轨道以及执行运行过程之后,记忆带材17接下来被插入到一对轨道中且连接到所述地板轨道50上。
[0082]在该过程中,记忆带材17连接到地板轨道50上,而不会由焊接等损坏已经被喷涂的一对轨道。
[0083]记忆带材17包括配置成大致呈L字形的两个钩170。所述钩从实际记忆带材17横向突出并直立于同一方向上。与记忆带材的中心相比,它们更接近所述记忆带材17的端部。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方向,例如正X方向。每个钩都具有倾斜夹持表面176。所述倾斜夹持表面是所述钩的朝向所述记忆带材17的表面上的略微倾斜,例如2°的倾斜度。由此获得夹持作用。地板轨道50包括适于钩170的钩开口 172。所述钩开口以如此的方式定制尺寸以至于在装配期间所述钩170可在y方向上通过钩开口 172插入。
[0084]装配过程如下:
[0085]沿轨道50、52的纵向方向从后部或前部将记忆带材17引入到通道形空腔中。记忆带材17以钩170与钩开口 172对准的方式定位。现在,钩170通过钩开口 172插入。然后,使得记忆带材17以如此的方式在轨道50、52的纵向方向上移动,以至于钩170沿着地板轨道50的外表面滑动,直到钩开口 172的边缘接合钩170为止。所述装配步骤需要一定量的力量。由于倾斜的夹持表面176而获得增强的夹持作用。如沿运动方向所看到的那样,较小的形变174在记忆带材17的后端部处被施加到地板轨道50上,且被施加在滑架I的运动范围之外;记忆带材17由此机械固定。
[0086]如图9所示,记忆带材17在一端部处具有斜面178,在引入到通道形空腔的过程中所述端部被定位在后部。斜面178用于将记忆带材17沿X方向固定。在记忆带材17的安装状态下,斜面178紧邻变形部分174,优选与变形部分174相接触。
[0087] 申请人:保留提交并起诉随后可安装记忆带材17的单独申请的权利。例如,通过分案申请可实现上述。第三项改进独立于其它改进,而且也独立于权利要求1的大多数特征,在任何情况下独立于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座椅,其具有: -基部框架,其包括至少一个地板轨道(50 )和在所述地板轨道中受到引导的座椅轨道(52); -用于对这些轨道相对于彼此进行纵向调节的锁定装置(80),所述锁定装置(80)包括: c)至少一个棘轮齿(82);以及 d)闩锁带材(90),其具有沿轨道纵向方向一个在另一个后面设置的闩锁孔(91),所述闩锁带材连接到地板轨道(50)上; -记忆装置,其包括: e)记忆带材(17),其包括沿轨道纵向方向以周期性间隔m—个在另一个后面设置的齿; f)致动杠杆(3),其设置成能够在座椅轨道(52)上枢转并具有侧面A(100); g)滑块(9),其受到引导以便能够沿轨道纵向方向在连接到所述座椅轨道(52)的引导构件(102)上位移;以及 h)包括壳体的滑架(1),所述壳体沿轨道纵向方向在记忆带材(17)上受到引导,且闩锁构件(4)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闩锁构件包括与记忆带材(17)的齿相配合的闩锁齿(94); -座椅支撑部(58),其连接到所述基部框架,且保持凸轮(78)枢转地安装于所述座椅支撑部上; -座椅靠背(62),其 e)连接到所述座椅支撑部(58)以便能够围绕枢转轴线(72)枢转; f)包括触发器(64),座椅靠背(62)围绕枢转轴线(72)的向前折叠能够借助于所述触发器触发; g)包括止动部,其与保持凸轮(78)配合且将座椅靠背(62)保持在向前折叠位置中;以及 h)包括销(81); -解锁鲍登缆线(20),其芯部在上端部处连接到销(81)并且在下端部处连接到解锁挡板(84),且其护套在上端部处设置到座椅支撑部(58)上;以及 -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21),其芯部在上端部处连接到保持凸轮(78)并且在下端部处连接到滑块(9),且其护套在上端部处连接到座椅支撑部(58)并且在下端部处连接到座椅轨道(52); 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带材(17)的周期性间隔m等于棘轮齿与闩锁带材(90)的两个紧邻闩锁位置的距离,其中优选附加地满足下述特征的至少一个: -记忆带材(17)和滑架(1)的部件被定位在由轨道界定的通道形空腔中; -致动杠杆(3)、滑块(9)和安装构件(7)的部件形成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能够预先装配并安装于座椅轨道(52)中; -记忆带材(17)的齿在x-y平面内延伸; -保持凸轮(78)沿对于止动部而言的闩锁方向借助于第一弹簧偏压,由此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21)的芯部弹性 地偏压;-解锁鲍登缆线(20)的护套在常规状态下延伸经过第一路径,并且在所述解锁鲍登缆线(20)的致动状态下延伸经过第二路径,所述两个路径彼此不同,其中护套的两个端部之间的净距离有至少4毫米、优选至少5毫米的差别; -解锁鲍登缆线(20)护套的下端部设置于致动杠杆(3)上;以及 -闩锁构件(4)在x-y平面内执行锁定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包括通过座椅轨道(52)中的孔伸出的致动臂(104)。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包括致动凸耳(106),所述闩锁构件(4)包括凸耳(96),以及所述致动凸耳(106)和凸耳(96)彼此相接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安装构件(7),所述安装构件固定到座椅导轨(52)上并形成其中容纳致动杠杆(3)的容纳空间。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包括窗口(99),所述引导构件(102)进入到该窗口(99)内,且所述窗口(99)沿轨道纵向方向的延展尺寸超过引导构件(102)长度尺寸至少4毫米。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安装构件(7),致动杠杆(3)可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安装构件上,以及引导构件(102)设置于所述安装构件上。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若干棘轮齿(82),所述若干棘轮齿被沿闩锁方向彼此独立地弹性偏压,并且所述若干棘轮齿能够经由解锁挡板(84)共同提升到释放位置;优选地,棘轮齿沿轨道纵向方向以周期性间隔P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棘轮齿以周期性间隔P设置,所述闩锁开口(91)以周期性间隔r设置,以及记忆带材(17)的周期性间隔m等于闩锁开口(91)的周期间隔r和棘轮齿的周期性间隔P的差值。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棘轮齿的销引导件(30),所述销引导件连接到所述座椅轨道(52)。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主弹簧(11),所述主弹簧(11)作用于致动杠杆(3 )上并将其弹性地偏压到最终位置,以及所述主弹簧(11)设置于由地板轨道(50)和座椅轨道(52)所界定的所述通道形空腔中。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电缆接线片(150)、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电缆接线片中的舒适度调节辊子(152)和短缆线(154)设置于舒适度调节鲍登缆线(21)芯部的下端部和滑块(9)之间,其中芯部作用于电缆接线片(150)上,较短缆线(154)围绕舒适度调节辊子(152)把持,以及短缆线(154)的一端部作用于滑块(9)上,其另一端部附接到座椅轨道(52)上。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可旋转地安装到与横杆(86)相连接的螺栓(158)上的解锁辊子(156)设置于解锁鲍登缆线(20)芯部的下端部和所述解锁挡板(84)之间,并且所述芯部的下端部围绕解锁挡板(156)且固定到座椅轨道(52)上。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带材(17)包括钩(170),并且所述地板轨道(50)包括适于这些钩(170)的钩开口( 172)。
14.一种用于将记忆带材(17)附接到车辆座椅的地板轨道(50)上的方法,所述车辆座椅包括: -基部框架,其包括至少一个地板轨道(50)以及在所述地板轨道中受到引导的座椅轨道(52); -用于对这些轨道相对于彼此进行纵向调节的锁定装置(80),所述锁定装置(80)包括: e)至少一个棘轮齿(82);以及 f)闩锁带材(90),其具有沿轨道纵向方向一个在另一个后面设置的闩锁孔(91),所述闩锁带材连接到地板轨道(50)上; -记忆装置,所述记忆装置: i)包括记忆带材(17),所述记忆带材包括沿轨道纵向方向以周期性间隔m—个在另一个后面设置的齿; i)优选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所有特征; 其特征在于,在将地板轨道(50 )和座椅轨道(52 )装配之后,所述记忆器带材(17 )沿这些轨道(50、52)的纵向方向插入由地板轨道(50)和座椅轨道(52)所界定的通道形空腔中,所述记忆带材(17)包括钩(170),地板轨道包括适于这些钩(170)的钩开口( 172),并且钩(170)钩连到钩开口(172)中。
【文档编号】B60N2/12GK103732440SQ201280033483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7日
【发明者】B·贝克尔, K·尤辛格, E·韦伯 申请人: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