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717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具体是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尚无一种可以随时随地改变造型的汽车的问题。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包括后保险杠、车厢、后围板、前风挡玻璃;车厢的左右上边梁、左右后立柱上部分、左右前立柱上部分、左右尾箱侧壁上沿各自向外及/或向内延伸构成左舱壁、右舱壁;左舱壁、右舱壁的内壁相互平行并均与车厢成型为一体或连接在一起;车厢的活动车顶包括活动顶盖;活动顶盖的前边沿铰接于靠近前风挡玻璃下边沿的车体前围板的前围上盖板上,或铰接于车顶上靠近A柱的位置与靠近C柱的位置之间的某处。本发明适用于家庭、商用、公用等各种车辆。
【专利说明】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具体是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
【背景技术】
[0002]汽车根据造型可分为两厢车型、三厢车型、溜背车型等。不同造型的汽车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其能够满足的使用需求也各不相同。例如,两厢车型的特点是内部空间较大,因而其能够满足载客量大、载货量大的使用需求。而三厢车型、溜背车型的内部空间较小,其虽然载客量小、载货量小,但其具有重心低、风阻小的特点,因而其能够满足节能的使用需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车主的使用需求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而汽车的造型却是不可改变的,这便制约了汽车的使用方便性。因此,若能够发明一种可以随时随地改变造型的汽车,便能够随时随地满足车主的使用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汽车的使用方便性。然而目前并无这样一种汽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尚无一种可以随时随地改变造型的汽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
[0004]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包括后保险杠、车厢、后围板、前风挡玻璃;车厢的左右上边梁、左右后立柱上部分、左右前立柱上部分、左右尾箱侧壁上沿各自向外及/或向内延伸构成左舱壁、右舱壁;左舱壁、右舱壁的内壁相互平行并均与车厢成型为一体或连接在一起;车厢的活动车顶包括活动顶盖;活动顶盖的前边沿铰接于靠近前风挡玻璃下边沿的车体前围板的前围上盖板上,或铰接于车顶上靠近A柱(前风挡玻璃两侧的立柱)的位置与靠近C柱(后风挡玻璃两侧的立柱)的位置之间的某处;活动顶盖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活动固定安装于左舱壁的内壁、右舱壁的内壁;车厢的活动后盖包括活动上尾盖和活动下尾盖;活动上尾盖的上边沿通过活动铰链铰接于活动顶盖的后边沿;活动上尾盖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活动安装于左舱壁的内壁、右舱壁的内壁;活动下尾盖的上边沿通过活动铰链铰接于活动上尾盖的下边沿;活动下尾盖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活动安装于左舱壁的内壁、右舱壁的内壁。
[0005]具体变形方法包括以下五种:
一、通过将活动下尾盖滑入保险杠内舱体的车体变形方法。如图3、图4所示,变形过程如下:将呈现为两厢车的活动顶盖的后边沿向下施压滑动,活动顶盖的后边沿带动活动上尾盖的上边沿向下施压滑动,活动上尾盖的下边沿联动活动下尾盖的下边沿向下插入后保险杠内的舱体内,如此将车厢变形为溜背车型,适合乘员少、载货少时采用。当车上乘员多、载货多时,将以上过程反过来,活动顶盖的后边沿带动活动上尾盖的上边沿向上施压滑动,同时带动活动下尾盖上移,活动下尾盖的下边沿从保险杠内的舱体内移出,到位后,采用相关定位机构锁死位置,即可将车厢变形为两厢车型。此种方案,活动顶盖开始跟固定车厢的连接点,可以在车顶从靠近A柱(前风挡玻璃两侧的立柱)的位置一直到靠近C柱(后风挡玻璃两侧的立柱)的位置的某处,根据具体车型设计选择。图中示范了靠近A柱的方案。
[0006]二、通过将活动下尾盖向下插入后围板的前侧或内部的车体变形方法。如图5、图6所示,变形过程如下:将活动下尾盖的下边沿向下插入后围板的前侧或内部,活动下尾盖的上边沿带动活动上尾盖的下边沿向下施压滑动,活动上尾盖的上边沿带动活动顶盖的后边沿向下施压滑动,由此将大型车厢(如MPV型)变形为溜背跨界车型。这种变形方式为可逆的,即图6变为图5:溜背跨界车型变为大型车厢(如MPV型)。此种方案,活动顶盖开始跟固定车厢的连接点,可以在车顶从靠近A柱的位置一直到靠近C柱的位置的某处,根据具体车型设计选择。图中示范了靠近A柱的方案。
[0007]三、通过改变活动上尾盖和活动下尾盖的连接夹角改变车型。当车上乘员少、载货少时,将车厢变形为溜背跨界车型。如图7、图8所示,变形过程如下:将活动顶盖的后边沿向下施压滑动,活动顶盖的后边沿带动活动上尾盖的上边沿向下施压滑动,活动上尾盖和活动下尾盖的连接夹角变小,由于活动下尾盖的下边沿通过铰链固定于车厢,铰接于一起的活动上尾盖的下边沿联动活动下尾盖的上边沿一起向后突出,活动上尾盖上沿下降,使得活动顶盖的后边沿获得下降空间,由此将两厢车型变形为另一溜背跨界车型。此种变形也为双向可逆。此种方案,活动顶盖开始跟固定车厢的连接点,可以在车顶从靠近A柱的位置一直到靠近C柱的位置的某处,根据具体车型设计选择。图中示范了靠近A柱的方案。
[0008]四、通过将活动尾盖向下插入汽车尾箱内(或内部的尾盖舱体内)的车体变形方法。当车上乘员少、载货少时,将“高背三厢车型”变形为溜背跨界车型。如图9、图10所示,变形过程如下:将活动顶盖、前风挡玻璃、活动上尾盖、活动下尾盖以前风挡玻璃下方车厢上的铰链为转轴向后向下施压滑动,在采用弧形前风挡玻璃的情况下,采用短铰链铰接,可以以柔性铰接材料作为辅助连接。活动上尾盖沿尾箱内的尾盖舱体内部滑入,由此将两厢车型变形为另一溜背跨界车型。或根据情况,由溜背跨界车型变回到“高背三厢车型”。
[0009]五、通过以上四种变形方法的组合变形方法。针对具体的车体设计,可以采用以上四种变形方法的组合变形方法,比如活动顶盖是否包括前风挡玻璃;比如活动尾盖下沉伸入的位置,比如保险杠内、尾箱内、后围板内等;比如活动上下尾盖的夹角是否改变。
[0010]基于上述几种变形方法,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通过采用活动顶盖、活动上尾盖、活动下尾盖的位移、倾斜以及活动下尾盖伸入车体某个空间,实现了车体的造型变化,能够根据车主的使用需求变形为大空间车型(如MPV)、两厢车型、三厢车型、溜背车型等,因而其能够随时随地满足车主的使用需求。
[0011]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目前尚无一种可以随时随地改变造型的汽车的问题,适用于家庭、商用、公用等各种车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变形前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变形后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变形前的示意图。
[0017]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变形后的示意图。[0018]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变形前的示意图。
[0019]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变形后的示意图。
[0020]图9是本发明的第四种变形前的示意图。
[0021]图10是本发明的第四种变形后的示意图。
[0022]图11是图8的后视图。
[0023]图12是图1、3的后视图。
[0024]图13是图5的后视图。
[0025]图14是图6的后视图。
[0026]图15是本发明的可调式定位机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7]图16是本发明的可调式定位机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8]图17是本发明的可调式定位机构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_左舱壁,2_右舱壁,3_扰流板,4_活动顶盖,5_活动上尾盖,6_后车窗,7-活动下尾盖,8-后保险杠,9-行李架,10-活动铰链,11-舱体,12-行李架安装孔,13-天窗,14-上定位卡,15-定位孔,16-下定位卡,17-导水槽,18-柔性装饰物,19-车厢,20-柔性活动密封件,21-定位销,22-定位销弹簧,23-铰链转轴,24-铰链弹簧,25-雨水排出孔,26-后围板,27-前风挡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包括后保险杠8、车厢19、后围板26、前风挡玻璃27 ;车厢19的左右上边梁、左右后立柱上部分、左右前立柱上部分、左右尾箱侧壁上沿各自向外及/或向内延伸构成左舱壁1、右舱壁2 ;左舱壁1、右舱壁2的内壁相互平行并均与车厢19成型为一体或连接在一起;车厢19的活动车顶包括活动顶盖4 ;活动顶盖4的前边沿铰接于靠近前风挡玻璃27下边沿的车体前围板的前围上盖板上,或铰接于车顶上靠近A柱(前风挡玻璃两侧的立柱)的位置与靠近C柱(后风挡玻璃两侧的立柱)的位置之间的某处;活动顶盖4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活动固定安装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车厢19的活动后盖包括活动上尾盖5和活动下尾盖7 ;活动上尾盖5的上边沿通过活动铰链10铰接于活动顶盖4的后边沿;活动上尾盖5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活动安装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活动下尾盖7的上边沿通过活动铰链10铰接于活动上尾盖5的下边沿;活动下尾盖7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活动安装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
[0031]活动顶盖4上嵌设有天窗13 ;活动上尾盖5上、活动下尾盖7上各自活动嵌设有后车窗6。使用时,后车窗可以是活动能打开的。后车窗既可作为固定的车窗使用,又可作为行李箱盖使用。
[0032]后保险杠8或后围板26内部安装有舱体11 ;活动上尾盖5及/或活动下尾盖7可部分或全部伸入舱体11的内腔。使用时,在将车厢变形为溜背车型时,活动下尾盖下降伸入舱体,实现车型变形功能。舱体用于容纳活动下尾盖,从而保证变形后车体的整洁和稳定,如图1、图3、图4所示。
[0033]左舱壁I的内壁与右舱壁2的内壁相互平行;左舱壁I的内壁与右舱壁2的内壁共同覆盖有柔性装饰物18 ;柔性装饰物18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车厢19的内壁和活动顶盖4的内壁或活动上尾盖5的内壁或活动下尾盖7的内壁。使用时,柔性装饰物起到装饰和缓冲碰撞的作用。
[0034]还包括扰流板3 ;扰流板3的左端、右端各自固定于左舱壁I和右舱壁2上。使用时,扰流板能够提高汽车的稳定性,并降低汽车的油耗。
[0035]还包括行李架9 ;行李架9的左端、右端各自固定于左舱壁1、右舱壁2上。使用时,行李架用于放置行李。
[0036]还包括活动铰链10 ;活动顶盖4的前边沿通过活动铰链10铰接于车厢19的连接点,该连接点在车顶位于靠近A柱的位置与靠近C柱的位置之间的某处;活动上尾盖5的上边沿通过活动铰链10铰接于活动顶盖4的后边沿;活动下尾盖7的上边沿通过活动铰链10铰接于活动上尾盖5的下边沿;活动铰链10为单轴活动铰链或多轴活动铰链;活动铰链10为整段活动铰链或多段活动铰链;活动铰链10为刚性活动铰链或柔性活动铰链。使用时,活动铰链用于实现上述各边沿之间的铰接。
[0037]还包括可调式定位机构;活动顶盖4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通过可调式定位机构活动安装固定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活动上尾盖5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通过可调式定位机构活动安装固定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活动下尾盖7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通过可调式定位机构活动安装固定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使用时,通过可调式定位机构可以调节活动顶盖、活动上尾盖、活动下尾盖的位置,从而实现车厢的变形。可调式定位机构为已知的液压支柱顶杆、蜗轮蜗杆、气压顶杆、齿条齿轮、偏心轮、曲轴、杠杆等结构。
[0038]还包括柔性活动密封件20 ;活动顶盖4的前边沿通过柔性活动密封件20与车厢19的前壁上边沿活动密封;活动顶盖4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通过柔性活动密封件20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活动密封;活动上尾盖5的上边沿通过柔性活动密封件20与活动顶盖4的后边沿活动密封;活动上尾盖5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通过柔性活动密封件20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活动密封;活动下尾盖7的上边沿通过柔性活动密封件20与活动上尾盖5的下边沿活动密封;活动下尾盖7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通过柔性活动密封件20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活动密封。使用时,柔性活动密封件用于实现车内外噪声、热量、空气、水的隔离。
[0039]在特定的设计实施方案中,活动顶盖4向前延伸,前风挡玻璃27可嵌设于活动顶盖4上,且活动顶盖4的前边沿铰接于靠近前风挡玻璃27的下边沿的车体前围板的前围上盖板上;活动顶盖4、活动上尾盖5、活动下尾盖7可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当后保险杠8或后围板26较高时,可省去活动下尾盖7。舱体则安装于后尾箱内部,活动上尾盖下降伸入舱体,实现车型变形功能。舱体用于容纳活动上尾盖,从而保证变形后车体的整洁和稳定。如图9、10所示。
[0040]具体实施时,活动顶盖4采用一体式结构或多段式结构。活动上尾盖5采用一体式结构或多段式结构。活动下尾盖7采用一体式结构或多段式结构。行李架9的左端、右端通过行李架安装孔12各自固定于左舱壁1、右舱壁2上。可调式定位机构还可以采用由定位孔15、定位销21、定位销弹簧22、铰链转轴23、铰链弹簧24构成的销轴式定位机构(如图15所示),也可采用由上定位卡14、下定位卡16构成的限位式定位机构(如图14、图17所示)。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各自开设有导水槽17。左舱壁I的内外壁、右舱壁2的内外壁各自贯通开设有雨水排出孔25。使用时,从密封处渗漏出的水经导水槽导流,然后由雨水排出孔排出车厢外部。
[0041]这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具体变形方法包括以下五种:
一、通过将活动下尾盖滑入保险杠内舱体的车体变形方法。如图3、图4所示,变形过程如下:将呈现为两厢车的活动顶盖4的后边沿向下施压滑动,活动顶盖4的后边沿带动活动上尾盖5的上边沿向下施压滑动,活动上尾盖5的下边沿联动活动下尾盖7的下边沿向下插入后保险杠8内的舱体内,如此将车厢变形为溜背车型,适合乘员少、载货少时采用。当车上乘员多、载货多时,将以上过程反过来,活动顶盖4的后边沿带动活动上尾盖5的上边沿向上滑动,同时带动活动下尾盖7上移,活动下尾盖7的下边沿从保险杠内的舱体内移出,到位后,采用相关定位机构锁死位置,即可将车厢变形为两厢车型。此种方案,活动顶盖4开始跟固定车厢的连接点,可以在车顶从靠近A柱的位置一直到靠近C柱的位置的某处,根据具体车型设计选择。图中示范了靠近A柱的方案。
[0042]二、通过将活动下尾盖7向下插入后围板的前侧或内部的车体变形方法。如图5、图6所示,变形过程如下:将活动下尾盖7的下边沿向下插入后围板的前侧或内部,活动下尾盖7的上边沿带动活动上尾盖5的下边沿向下施压滑动,活动上尾盖5的上边沿带动活动顶盖4的后边沿向下施压滑动,由此将大型车厢(如MPV型)变形为溜背跨界车型。这种变形方式为可逆的,即图6变为图5:溜背跨界车型变为大型车厢(如MPV型)。此种方案,活动顶盖开始跟固定车厢的连接点,可以在车顶从靠近A柱的位置一直到靠近C柱的位置的某处,根据具体车型设计选择。图中示范了靠近A柱的方案。
[0043]三、通过改变活动上尾盖5和活动下尾盖7的连接夹角改变车型。当车上乘员少、载货少时,将车厢变形为溜背跨界车型。如图7、图8所示,变形过程如下:将活动顶盖4的后边沿向下施压滑动,活动顶盖的后边沿带动活动上尾盖5的上边沿向下施压滑动,活动上尾盖5和活动下尾盖7的连接夹角(指向车内的夹角)变小,由于活动下尾盖7的下边沿通过铰链固定于车厢尾部,铰接于一起的活动上尾盖5的下边沿联动活动下尾盖7的上边沿一起向后突出,活动上尾盖5上沿下降,使得相铰接的活动顶盖4的后边沿获得下降空间,于是活动顶盖4向后倾斜,由此将两厢车型变形为另一溜背跨界车型。此种变形也为双向可逆。此种方案,活动顶盖4开始跟固定车厢的连接点,可以在车顶从靠近A柱的位置一直到靠近C柱的位置的某处,根据具体车型设计选择。图7、8中示范了靠近A柱的方案。
[0044]四、通过将活动尾盖向下插入汽车尾箱内(或内部的尾盖舱体内)的车体变形方法。当车上乘员少、载货少时,将“高背三厢车型”变形为溜背跨界车型。如图9、图10所示,变形过程如下:将活动顶盖4、前风挡玻璃27、活动上尾盖5、活动下尾盖7以前风挡玻璃下方前上围板盖上的铰链为转轴向后向下施压一起同步倾斜滑动,在采用弧形前风挡玻璃的情况下,采用短铰链铰接,可以以柔性铰接材料作为辅助连接。活动上尾盖5、活动下尾盖7沿尾箱内的尾盖舱体内部滑入,由此将两厢车型变形为另一溜背跨界车型。或根据情况,由溜背跨界车型变回到“高背三厢车型”。此种变形方式在某些具体实施应用时,可以将活动下尾盖7省去;在某些具体实施应用时,也可以将活动上尾盖5与活动顶盖4作为一个整体,而上尾盖5的造型为以活动顶盖4前端的铰链为圆心的圆柱面或圆柱面的集合。
[0045]五、通过以上四种变形方法的组合变形方法。针对具体的车体设计,可以采用以上四种变形方法的组合变形方法,比如活动顶盖是否包括前风挡玻璃;比如活动尾盖下沉伸入的位置,比如保险杠内、尾箱内、后围板内等;比如活动上下尾盖的夹角是否改变。
[0046]以上五种变形方式,活动部件需要相应的可调式活动定位机构来保持某个活动部件的位置及角度,通过可调式活动定位机构可以调节活动顶盖4、活动上尾盖5、活动下尾盖7的位置和角度,从而实现车厢的变形及定型。可调式定位机构为已知的液压支柱顶杆、蜗轮蜗杆、气压顶杆、齿条齿轮、偏心轮、曲轴、杠杆、电机等结构。可调式定位机构还可以采用由定位孔15、定位销21、定位销弹簧22、铰链转轴23、铰链弹簧24构成的销轴式定位机构(如图15所示),也可采用由上定位卡14、下定位卡16构成的限位式定位机构(如图14、图17所示)定位。
[0047]基于上述几种变形方法,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通过采用活动顶盖、活动上尾盖、活动下尾盖的位移、倾斜以及活动下尾盖伸入车体某个空间,实现了车体的造型变化,能够根据车主的使用需求变形为大空间车型(如MPV)、两厢车型、三厢车型、溜背车型等,改变车体空气动力学特性,有效地降低能耗,提高车的性能,随时随地满足车主的使用需求。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包括后保险杠(8)、车厢(19)、后围板(26)、前风挡玻璃(27);其特征在于:车厢(19)的左右上边梁、左右后立柱上部分、左右前立柱上部分、左右尾箱侧壁上沿各自向外及/或向内延伸构成左舱壁(I)、右舱壁(2);左舱壁(I )、右舱壁(2)的内壁相互平行并均与车厢(19)成型为一体或连接在一起;车厢(19)的活动车顶包括活动顶盖(4);活动顶盖(4)的前边沿铰接于靠近前风挡玻璃(27)下边沿的车体前围板的前围上盖板上,或铰接于车顶上靠近A柱的位置与靠近C柱的位置之间的某处位置; 活动顶盖(4)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活动固定安装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车厢(19)的活动后盖包括活动上尾盖(5)和活动下尾盖(7);活动上尾盖(5)的上边沿通过活动铰链(10)铰接于活动顶盖(4)的后边沿;活动上尾盖(5)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活动安装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活动下尾盖(7)的上边沿通过活动铰链(10)铰接于活动上尾盖(5)的下边沿;活动下尾盖(7)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活动安装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活动顶盖(4)上嵌设有天窗(13);活动上尾盖(5)上、活动下尾盖(7)上各自活动嵌设有后车窗(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后保险杠(8)或后围板(26)内部安装有舱体(11);活动上尾盖(5)及/或活动下尾盖(7)可部分或全部伸入舱体(11)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左舱壁(I)的内壁与右舱壁(2 )的内壁相互平行;左舱壁(I)的内壁与右舱壁(2 )的内壁共同覆盖有柔性装饰物(18);柔性.装饰物(18)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车厢(19)的内壁和活动顶盖(4)的内壁或活动上尾盖(5)的内壁或活动下尾盖(7)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扰流板(3 );扰流板(3 )的左端、右端各自固定于左舱壁(I)和右舱壁(2 )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李架(9 );行李架(9 )的左端、右端各自固定于左舱壁(I)、右舱壁(2 )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铰链(10);活动顶盖(4)的前边沿通过活动铰链(10)铰接于车厢(19)的连接点,该连接点在车顶位于靠近A柱的位置与靠近C柱的位置之间的某处;活动上尾盖(5)的上边沿通过活动铰链(10)铰接于活动顶盖(4)的后边沿;活动下尾盖(7)的上边沿通过活动铰链(10)铰接于活动上尾盖(5)的下边沿;活动铰链(10)为单轴活动铰链或多轴活动铰链;活动铰链(10)为整段活动铰链或多段活动铰链;活动铰链(10)为刚性活动铰链或柔性活动铰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式定位机构;活动顶盖(4)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通过可调式定位机构活动安装固定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活动上尾盖(5)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通过可调式定位机构活动安装固定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活动下尾盖(7)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通过可调式定位机构活动安装固定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活动密封件(20);活动顶盖(4)的前边沿通过柔性活动密封件(20)与车厢(19)的前壁上边沿活动密封;活动顶盖(4)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通过柔性活动密封件(20)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活动密封;活动上尾盖(5)的上边沿通过柔性活动密封件(20)与活动顶盖(4)的后边沿活动密封;活动上尾盖(5)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通过柔性活动密封件(20 )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 )的内壁活动密封;活动下尾盖(7 )的上边沿通过柔性活动密封件(20)与活动上尾盖(5)的下边沿活动密封;活动下尾盖(7)的左边沿、右边沿各自通过柔性活动密封件(20)与左舱壁(I)的内壁、右舱壁(2)的内壁活动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造型的可变活动顶及后盖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活动顶盖(4 )向前延伸,前风挡玻璃(27 )可嵌设于活动顶盖(4 )上,且活动顶盖(4 )的前边沿铰接于靠近前风挡玻璃(27)的下边沿的车体前围板的前围上盖板上;活动顶盖(4)、活动上尾盖(5)、活动下尾盖(7)可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当后保险杠(8)或后围板(26)较高时,可省去活动下尾盖(7)。.
【文档编号】B60J7/08GK103465757SQ201310425209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符晓友 申请人:符晓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